论文摘要
韩偓是晚唐五代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以一种独特方式来感知世界和人生,其诗歌呈现出浓郁的唯美主义色彩。韩偓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风格特征:前期的香奁诗描写细致入微,较晚唐其他艳情诗诗人更注重人物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诗歌领域从对外部世界的描摹转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微,进一步拓展了诗歌表现空间和深度,出色地把流行于唐代的仕女画技巧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手法细腻委婉、风格绮艳悲恻。继承了自屈原以来的香草美人传统,借助比兴手法寄托了忠君爱国热忱无法实现的悲怆。中晚期的纪实诗生动翔实地记录了晚唐社会风雨飘摇的历史以及诗人艰难的心路历程,补史实之阙,堪称唐末“诗史”。晚期的山水诗是诗人皈依自然、渴求逃离现实羁绊的真实写照。无论是绮艳幽恻的香奁诗还是具有史诗性质的纪实诗抑或是清新自然的山水诗,都是其诗歌唯美主义倾向的体现,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在晚唐独树一帜。其诗歌艺术成就尤其是香奁诗对后世的诗歌、词、小说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诗歌艺术的哲学意义[J]. 现代交际 2016(21)
- [2].追寻与退守:何小竹诗歌艺术追求的精神策略[J]. 凯里学院学报 2017(04)
- [3].探究诗歌艺术 品味诗歌魅力[J]. 语文天地 2018(20)
- [4].诗歌之本与人生[J].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7(10)
- [5].用言语颠覆整个世界——薄小凉诗歌艺术探想[J]. 五台山 2017(07)
- [6].始于欢乐,终于智慧——试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J]. 作家 2009(24)
- [7].略论薛据诗歌艺术风格及其成因[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8].诗歌艺术形象的类别[J]. 中学语文 2008(09)
- [9].诗歌艺术散论[J]. 写作(上旬刊) 2017(06)
- [10].从《鸟·兽·花》看劳伦斯的诗歌艺术追求[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03)
- [11].戴望舒诗歌艺术观的变化与统一[J]. 皖西学院学报 2013(03)
- [12].薛涛的情感世界与诗歌艺术[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12)
- [13].梁宗岱诗歌艺术的真与美[J]. 作家 2008(14)
- [14].李杜诗歌艺术特色之比较[J]. 北方文学(下旬) 2012(11)
- [15].八指头陀对贾岛诗歌艺术风格之继承[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9)
- [16].冯至诗歌艺术个性的重新审视[J]. 安康学院学报 2009(04)
- [17].浅谈《红楼梦》中的诗歌艺术[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1)
- [18].民族英雄袁崇焕诗歌艺术风格刍论[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19].美与诗同在——浅谈莎士比亚及其诗歌艺术[J]. 作家 2009(08)
- [20].浅谈陈师道诗歌艺术特色[J]. 青年文学家 2011(16)
- [21].个性精神对梅尧臣诗歌艺术个性的影响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 2011(07)
- [22].论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4)
- [23].韵胜想君言外得,字新令我意边寻——浅谈邓允端的诗论与诗歌艺术成就[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4].被长期忽略了的马基雅维利诗歌艺术[J]. 文化艺术研究 2013(03)
- [25].思想的自由和风景的迷离——张曙光诗歌艺术新变论[J]. 中国文学研究 2020(04)
- [26].古诗新编:“中国诗歌艺术”教学新探[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07)
- [27].汪广洋诗歌艺术简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8].唐代淮安诗人赵嘏诗歌艺术特色初探[J]. 办公室业务 2016(02)
- [29].略论王家新不同时期的诗歌艺术特点[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4)
- [30].写诗是一条回家的路(节选)——评刘川诗歌艺术[J]. 诗选刊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