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位句论文-徐晶凝

易位句论文-徐晶凝

导读:本文包含了易位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易位句,延伸句,话尾巴句,话题管理

易位句论文文献综述

徐晶凝[1](2019)在《交际互动视角下的追补句——易位句/延伸句/话尾巴句研究补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有关易位句、延伸句、话尾巴句等现象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检讨,指出在会话分析的理论框架下所做的观察,忽略了该类语法现象的句法研究价值。基于真实的口语语料,在兼顾话语现象与句法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明确界定了追补句的研究范围,并根据追补成分的功能语义与数量,将其分为单一追补、重复追补和复合追补。文章指出,作为一种句法手段,追补句的形成受到交际信息传递的内在机制与汉语句法内在机制的共同制约,是说话人在交际互动中进行话题管理以及立场调节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9年05期)

杨哲华[2](2019)在《副词易位句的认知语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副词易位句是副词游离出常规位置而至句末的一种特殊句式,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副词易位的发生主要受到五种因素的制约,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蕴含层级关系。由于不同类别的副词其主观性的强弱程度不同,主观性的强弱程度与其客观信息负载量成反比,因此,在满足其他制约条件的情况下,主观性强的副词更可能向句子外围游离。我们认为副词易位句的形成是说话人进一步突出句子焦点的逆向焦点操作策略所促动的。(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Z1期)

周彤[3](2019)在《现代汉语主谓易位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易位是口语交际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前人关于易位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易位句的特点、类型和形成动因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主语和谓语的性质与类别,重点考察现代汉语中主谓易位现象,从句法功能、语义关联、语用的角度分析,探讨易位现象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9年03期)

徐舒桐[4](2018)在《“山东人说话爱倒装”——浅析易位句的几种常见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易位句是官话区口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倒装句的一种,属于"追加性倒装"。它的结构与常规语序有所偏差,但并不影响语义的表达,有时甚至能起到更为明确有效的表达效果。文章试从常见的易位现象中总结出易位句的几种常见结构,并对易位句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9期)

徐刚[5](2018)在《古汉语口语中的易位句及古书相关疑义例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汉语的口语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倒装句,跟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易位句非常相似,但又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句子的语序跟正常的语序不太一样,过去的学者经常把它们看成倒装句,但这些"倒装句"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很多其实根本不是倒装,也不是我们所说的易位句。对于有些古书中的难题,如果从易位句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语文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杨哲华[6](2014)在《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副词易位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副词易位句是汉语口语中一种常见语言现象,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从句法、语义到语用等各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我们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叁个平面理论、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的“主观性”理论,对副词易位句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由于实际的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副词易位句这种口语常见现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大部分教材并没有将这一现象列为教学内容,因此,是否有必要加强其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地位,从这一问题影射到我国目前口语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副词易位句的口语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从句法层面看,本文研究了汉语口语中副词易位句前置部分和后移部分的结构类型并分析了这种句式的句法特点。从语义层面看,本文分析了副词易位句的前置部分和后移部分的语义重心、前置部分与后移部分的语义关系。同时,我们粗线条研究了,副词可以后移到句子的末尾受到的语义限制条件。从语用层面看,本文分析了副词易位句的易位类别。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副词易位句的前置部分和后移部分的信息编排方式并考察了副词易位句后移部分的焦点设置情况。最后,从认知角度,分析了各类副词的主观性排序,总结出主观性强的副词的信息负载量小,而主观性弱的副词的信息负载量大,并得出结论,即副词易位句是通过特殊语序来进一步突出句子焦点。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角度,我们分析了副词易位句这种口语现象的教学现状,口语中的一些特有的语言现象在口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后,我们探讨了副词易位句的教学策略。最后,本文指出副词易位句在口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将传统理论与一些新兴理论相结合,将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同时借助西方主观性的理论来分析副词易位句的主观成因,以期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徐萍[7](2012)在《副词易位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易位句是汉语交际中常见的现象,汉语口语中存在一种状语与中心语易位的情况,例如:都八点了。<=>八点了,都。这就是副词易位句。第一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易位句中的副词性质、类型、分类作了概述,并总结了易位句的限制条件。第二章从句法角度考察和分析了副词易位句主要与音节、类别、表达等有关。在可易位的副词中,单音节副词一般易位的较少,双音节副词易位的较多。在类别上,语气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较容易发生易位,而处所副词和否定副词不能易位。在表达上,易位句能否易位与副词修饰的成分有直接的关系。第叁章从语义限制角度作为切入点。通过考察收集的数据,发现一些口语易位句已慢慢变成了人们说话中的约定俗成。这些可易位的副词在形式与意义上已有双重演变。在形式上,可易位副词出现了由句子内部向外部移动的倾向。在意义上,则主要体现为主观化。从言谈到篇章,都能体现副词由于主观化而使句子能易位的特点。通过语义视角解读副词易位句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把可易位副词进行分类并解释。其次,对各类副词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副词易位句多数情况是说话人带有个人色彩的一种追补方式。第四章从语用视角解析副词易位的原因,发现能易位的副词起到篇章连接的功能。在信息结构角度看,说话人想突出新信息,把旧信息移动到后置部分,起到突出焦点的作用。最后从语用角度讨论副词易位句的句类特征和焦点以及人们认知习惯的分析,本文对副词易位句之所以能够易位的内部机制尝试作出多角度解读。(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何蔚[8](2011)在《比较分析古今汉语主谓易位句》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谓易位,是指句子的主谓成分位置变换,而句法关系不变的一种言语表达形式,是古汉语中常见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无论是在古汉语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普遍存在着主谓易位的情况。(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05期)

李微微[9](2009)在《现代汉语“原型受事—谓语—原型施事”序列主宾易位句的构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主宾可互易句是指在动词不进行任何调整和变化的情况下,主语与宾语位置互换后,句子逻辑真值义仍保持基本不变的句子。过去对主宾可互易句的研究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对可互易句进行了分类,并对其或其某一次类中能否互易的限制条件进行了一些描写。构式语法理论的引介为主宾可互易句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同时,目前鲜有对“原型受事——动词——原型施事”序列主宾易位句的专题研究。本文拟把此类句子作为研究的对象,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来分析此类句中的互易限制条件及原因。Goldberg (1995)认为“一个构式是一个形式——意义对”(p.4)。本文认为“原型受事——动词——原型施事”序列主宾易位句与其对应的“原型施事——动词——原型受事”序列主宾可互易句具有不同的形式和认知义,属于两种不同的构式。由“原型施事——动词——原型受事”序列转化为“原型受事——动词——原型施事”序列的主宾易位句的过程受到后一种序列句子所例示的构式的压制。构式压制成功即产生合法的易位句;构式压制失败即产生不合法的易位句。本文从已有的“原型受事——动词——原型施事”序列主宾易位句的结构形式和认知语义出发,总结归纳出这类句子例示的两种构式,并证实了它们的存在,进而通过分析这两种构式内部的构式压制,发现并解释了由“原型施事——动词——原型受事”序列向“原型受事——动词——原型施事”序列转化的限制条件。研究发现,“原型受事——动词——原型施事”序列主宾易位句例示了两种构式:分配-共享构式和动结构式。分配-共享构式表达的是施事和受事之间的一种分配和共享的数量关系。这种构式义压制进入其内的动词、施事和受事,使之产生新的意义或特征。动结构式表达的是受事致使施事经历某种状态变化的构式义。这个构式义压制进入其内的受事、施事、动词、补语、受事和施事之间的关系、以及进入其内的事件的“体”。这些构式压制为易位的限制条件和原因提供了解释。(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5-01)

郭琳[10](2007)在《汉语口语易位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易位句是汉语口语交际中一个常见的语法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叁个平面入手对易位句进行考察和研究。在句法平面,对易位句的先发部分和后续部分分别进行分类和描写,整理出易位句先发部分和后续部分的句法搭配关系,发现当易位句后续部分由NP、副词构成时,与先发部分搭配的类型最完备。并且指出“自身及其构成成分短小、简单;先发部分具有独立成句的条件以及易位句形式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是易位句主要的句法特点。在语义平面,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考察出易位句的先发部分和后续部分都可以是全句的语义重心。一般情况下,当后续部分所要表达的信息完全可以包括在交际背景中时,易位句的语义重心在先发部分上;当后续部分承担句意理解的关键作用时,易位句的语义重心在后续部分上。据此归纳出易位句具有“先发部分语义自足性和后续部分语义省略性”的语义特点。在语用平面,归纳出汉语口语易位句的主位结构:(主位)+述位(语气词)+ [主位+述位](符号“( )”表示里面的成分是可选性成分,符号“[ ]”表示里面的两个成分不能同时省略),然后主要运用Halliday“功能语法”理论分析主位结构。由此考察出易位句的生成动因是焦点突出,并指出其焦点成分有强、弱之分,弱焦点性成分可以与强焦点性成分脱离,出现在后续部分中。除此之外,对易位句的句类进行分析,发现疑问易位句占多数是易位句最基本的句类特征。(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易位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副词易位句是副词游离出常规位置而至句末的一种特殊句式,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副词易位的发生主要受到五种因素的制约,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蕴含层级关系。由于不同类别的副词其主观性的强弱程度不同,主观性的强弱程度与其客观信息负载量成反比,因此,在满足其他制约条件的情况下,主观性强的副词更可能向句子外围游离。我们认为副词易位句的形成是说话人进一步突出句子焦点的逆向焦点操作策略所促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位句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晶凝.交际互动视角下的追补句——易位句/延伸句/话尾巴句研究补遗[J].中国语文.2019

[2].杨哲华.副词易位句的认知语用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周彤.现代汉语主谓易位句探析[J].青春岁月.2019

[4].徐舒桐.“山东人说话爱倒装”——浅析易位句的几种常见结构[J].名作欣赏.2018

[5].徐刚.古汉语口语中的易位句及古书相关疑义例释[J].语文研究.2018

[6].杨哲华.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副词易位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7].徐萍.副词易位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8].何蔚.比较分析古今汉语主谓易位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9].李微微.现代汉语“原型受事—谓语—原型施事”序列主宾易位句的构式分析[D].重庆大学.2009

[10].郭琳.汉语口语易位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易位句论文-徐晶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