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斑枯病论文-马维思,杨丽英,王馨,董志渊,李林玉

秦艽斑枯病论文-马维思,杨丽英,王馨,董志渊,李林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秦艽斑枯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鉴定,小孢壳针孢

秦艽斑枯病论文文献综述

马维思,杨丽英,王馨,董志渊,李林玉[1](2016)在《云南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云南种植的粗茎秦艽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掌握该病发生的基本规律,经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获得病原菌,依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基于真菌形态和ITS序列特征,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被鉴定为小孢壳针孢Septoria microspora,该病在云南粗茎秦艽主要种植区普遍发生。结论:小孢壳针孢Septoria microspora是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菌。(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中药》期刊2016年03期)

李君[2](2007)在《秦艽斑枯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西省陇县八渡镇秦艽规范化种植基地的秦艽斑枯病病源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秦艽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并从农业措施、土壤处理、施肥处理、种苗处理、化学农药防治等角度探讨了病害的防治措施,研究了上述措施对秦艽斑枯病发病率的影响。首先,本试验确定了引起秦艽斑枯病的病源。从症状、病原菌形态及接种试验证明,引起秦艽斑枯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g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真菌。其次,对秦艽斑枯病的发病与栽培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分级计数法调查秦艽种苗等级、移栽密度、移栽时间、前茬作物、遮荫与秦艽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一级、二级秦艽种苗作种移栽的秦艽发病轻;合适的栽培密度、与高杆作物间作,秦艽斑枯病较轻;在秋季移栽秦艽,斑枯病发生较春季移栽轻;以前茬作物为玉米的地块发病比前茬作物为秦艽的地块轻。研究了农业防治措施对秦艽斑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秋季移栽,选用优良种(一级种苗)轮作,合适的栽培密度(40株/m~2)能有效防治秦艽斑枯病,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研究了药剂处理土壤防治秦艽斑枯病及其他苗期病害。试验了叁种低毒农药处理土壤,通过秋季对发病率的调查,表明移栽前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可有效防治秦艽斑枯病,从而提高秦艽产量和质量。试验选用了两种肥料在秦艽栽培过程中施用,结果表明,秦艽栽培过程中施用肥料,可使秦艽抗病力增强,从而使发病减轻。研究了秦艽斑枯病对秦艽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测定了药材产量及有效成分的损失,显示出进行秦艽斑枯病防治的现实意义。种苗药剂处理防治秦艽斑枯病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处理种苗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时由于种苗比较集中,处理容易,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施用不同农药防治秦艽斑枯病的结果表明,500倍甲基托布津和600倍代森锰锌均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斑枯病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7-06-01)

李君,王亚洲[3](2007)在《不同栽培措施对秦艽斑枯病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陕西省陇县八渡镇秦艽规范化种植基地中秦艽种苗等级、移栽密度、移栽时间、前茬作物、遮荫等与秦艽斑枯病的发生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一级种苗、合理密植、秋季移栽、并采用间作及遮荫、轮作、秋季彻底清理田园等栽培措施可减轻发病。(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07年01期)

李金花,柴兆祥,王蒂[4](2007)在《秦艽斑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引起甘肃省秦艽斑枯病的病原,为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并以悬液法和固体法分析测定不同因子对秦艽斑枯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甘肃栽培区秦艽斑枯病的病原为Septoria gentianae。PSA、PDA均利于菌落扩展和产孢;菌落扩展、产孢和菌丝干重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20、20℃,最适pH 7;12 h光暗交替、8 h紫外线照射+16 h光照利于菌落扩展和产孢,菌丝干重以全黑暗和8 h紫外线照射+黑暗最佳。木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等3种C源利于菌落扩展,蔗糖最利于产孢,菌丝干重以棉子糖最佳;N源以丙氨酸利于菌落扩展和产孢,而尿素和NaNO2不能被利用,产孢及菌丝干重以NH4H2PO4最好。(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7年01期)

李君,陈远扬,王亚洲[5](2006)在《秦艽斑枯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秦艽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种类,对陕西省陇县八渡镇秦艽种植基地秦艽斑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采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斑枯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镜检,鉴定。结果发现该病害是一种高温高湿喜光病菌。培养观察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可以产生菌丝,并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易脱落,倒棒型、椭圆型、卵型,顶端延长成喙状,微带褐色,有纵横格,成链;分生孢子梗直立,分隔,叉式分枝;菌丝壁薄,有隔分枝,能产生分生孢子。因此,得出以下结论:高温、高湿、裸露和低密度栽培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秦艽斑枯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g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NeesexWallr.)。(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6年03期)

秦艽斑枯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西省陇县八渡镇秦艽规范化种植基地的秦艽斑枯病病源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秦艽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并从农业措施、土壤处理、施肥处理、种苗处理、化学农药防治等角度探讨了病害的防治措施,研究了上述措施对秦艽斑枯病发病率的影响。首先,本试验确定了引起秦艽斑枯病的病源。从症状、病原菌形态及接种试验证明,引起秦艽斑枯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g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真菌。其次,对秦艽斑枯病的发病与栽培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分级计数法调查秦艽种苗等级、移栽密度、移栽时间、前茬作物、遮荫与秦艽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一级、二级秦艽种苗作种移栽的秦艽发病轻;合适的栽培密度、与高杆作物间作,秦艽斑枯病较轻;在秋季移栽秦艽,斑枯病发生较春季移栽轻;以前茬作物为玉米的地块发病比前茬作物为秦艽的地块轻。研究了农业防治措施对秦艽斑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秋季移栽,选用优良种(一级种苗)轮作,合适的栽培密度(40株/m~2)能有效防治秦艽斑枯病,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研究了药剂处理土壤防治秦艽斑枯病及其他苗期病害。试验了叁种低毒农药处理土壤,通过秋季对发病率的调查,表明移栽前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可有效防治秦艽斑枯病,从而提高秦艽产量和质量。试验选用了两种肥料在秦艽栽培过程中施用,结果表明,秦艽栽培过程中施用肥料,可使秦艽抗病力增强,从而使发病减轻。研究了秦艽斑枯病对秦艽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测定了药材产量及有效成分的损失,显示出进行秦艽斑枯病防治的现实意义。种苗药剂处理防治秦艽斑枯病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处理种苗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时由于种苗比较集中,处理容易,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施用不同农药防治秦艽斑枯病的结果表明,500倍甲基托布津和600倍代森锰锌均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斑枯病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秦艽斑枯病论文参考文献

[1].马维思,杨丽英,王馨,董志渊,李林玉.云南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鉴定[J].中国现代中药.2016

[2].李君.秦艽斑枯病研究[D].西北大学.2007

[3].李君,王亚洲.不同栽培措施对秦艽斑枯病发生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7

[4].李金花,柴兆祥,王蒂.秦艽斑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药材.2007

[5].李君,陈远扬,王亚洲.秦艽斑枯病的发生及病原菌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6

标签:;  ;  ;  ;  

秦艽斑枯病论文-马维思,杨丽英,王馨,董志渊,李林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