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技术聪明中企业知识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跨国技术聪明中企业知识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跨国技术联盟成为企业吸收知识的重要形式,中国企业纷纷与国外技术先进企业组建技术联盟,但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联盟策略并没有达到很好地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目的,企业的知识吸收效果不好。目前学术界对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研究意义。本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确定影响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知识吸收的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关系和影响程度,为中国企业有效地从跨国技术联盟的合作方企业吸收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本研究基于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吸收方的研究主体,在大量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吸收背景特性和知识吸收方特性两个方面确定了影响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知识吸收的七个因素,并从理论逻辑推理角度提出了各影响因素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关系假设,然后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开展了实证研究。本文在运用信度和效度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进行了大样本正式调研,通过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检验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验证理论假设。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理论假设的影响因素(知识距离除外)与知识吸收效果的显著性线性相关关系得到了证实,其中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间的关系信任水平和知识接收方的吸收动机对联盟中企业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程度最高,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间的交流程度和联盟企业的知识吸收投入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程度较高,知识吸收方的组织文化支持和知识存量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程度一般。结构方程数据分析显示,知识距离对跨国技术联盟中的企业知识吸收效果的相关关系是存在的,但是在某一置信水平上关系不显著,因此本研究采用了散点图的方法证实了知识距离对知识吸收效果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认为跨国技术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距离适度时,吸收方企业的知识吸收效果最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必将为中国企业提高在跨国技术联盟中的知识吸收效果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跨国技术联盟相关研究
  • 2.1.1 跨国技术联盟的定义与类型
  • 2.1.2 跨国技术联盟研究评述
  • 2.2 知识吸收相关研究
  • 2.2.1 知识的内涵与分类
  • 2.2.2 知识吸收的定义
  • 2.2.3 知识吸收过程研究
  • 2.3 知识吸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3.1 组织层面的知识吸收研究
  • 2.3.2 群体层面的知识吸收研究
  • 2.3.3 个体层面的知识吸收研究
  • 2.4 现有研究的评述
  • 3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1 知识吸收影响因素的提出
  • 3.1.1 知识吸收影响构面的确定
  • 3.1.2 知识吸收影响因素的确定
  • 3.2 知识吸收效果
  • 3.3 知识吸收背景特性
  • 3.3.1 关系信任
  • 3.3.2 知识距离
  • 3.3.3 交流程度
  • 3.4 知识吸收方特性
  • 3.4.1 知识吸收的动机
  • 3.4.2 企业知识存量
  • 3.4.3 知识吸收投入
  • 3.4.4 组织文化支持
  • 3.5 概念模型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4.2 量表的设计
  • 4.3 数据收集
  • 5 数据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量表信度检验
  • 5.2.1 知识吸收效果信度检验
  • 5.2.2 知识吸收背景特性信度检验
  • 5.2.3 知识吸收方特性信度检验
  • 5.3 量表效度检验
  • 5.3.1 知识吸收效果效度检验
  • 5.3.2 知识吸收背景特性效度检验
  • 5.3.3 知识吸收方特性效度检验
  • 5.4 结构方程的构建及分析
  • 5.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5.4.2 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 5.4.3 模型的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
  • 6 结果与讨论
  • 6.1 知识吸收背景与知识吸收效果
  • 6.1.1 关系信任与知识吸收效果
  • 6.1.2 知识距离与知识吸收效果
  • 6.1.3 交流程度与知识吸收效果
  • 6.2 知识吸收方特性与知识吸收效果
  • 6.2.1 知识吸收动机与知识吸收效果
  • 6.2.2 企业知识存量与知识吸收效果
  • 6.2.3 知识吸收投入与知识吸收效果
  • 6.2.4 组织文化支持与知识吸收效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和完成的课题
  • 相关论文文献

    • [1].联合骨干力量,推动缝制技术升级 台湾纺拓会成立缝制技术联盟[J]. 纺织服装周刊 2020(02)
    • [2].合作能力对技术联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电子通信企业5G技术为例[J]. 通信技术 2017(01)
    • [3].基于竞合视角的技术联盟治理模式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10)
    • [4].竞争性技术联盟知识共享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 北方经贸 2016(02)
    • [5].产业技术联盟的“成长瓶颈”及突破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03)
    • [6].黑龙江省产业技术联盟专利能力研究[J]. 中国国情国力 2016(07)
    • [7].产业技术联盟发展须破五大难题[J]. 领导决策信息 2014(47)
    • [8].浅谈产业技术联盟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5(04)
    • [9].产业技术联盟平台下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2)
    • [10].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9(04)
    • [11].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研发新模式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6(12)
    • [12].我国的企业技术联盟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J]. 当代经济 2015(06)
    • [13].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现状及对策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 2014(01)
    • [14].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流动创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 情报科学 2014(02)
    • [15].联合国亚太亚健康干预技术联盟成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01)
    • [16].北京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5)
    • [17].基于生命周期的产业技术联盟政府管理策略研究[J]. 商业研究 2012(06)
    • [18].产业技术联盟——我国现代企业的选择[J]. 学理论 2012(11)
    • [19].论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13)
    • [20].联合国亚太亚健康干预技术联盟成立[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11)
    • [21].论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J]. 决策咨询 2012(06)
    • [22].中美清洁煤技术联盟美方负责人访问我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3].大力发展产业技术联盟是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J]. 人文杂志 2011(02)
    • [24].技术联盟创新体系的系统研究——评生延超博士的《技术联盟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03)
    • [25].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构建[J]. 科技和产业 2011(08)
    • [26].核心技术联盟的内涵与特征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9(06)
    • [27].完善产业技术联盟法制环境的对策研究[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28].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概况[J]. 中国中小企业 2009(10)
    • [29].产业技术联盟:增强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J]. 现代商业 2009(32)
    • [30].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8(04)

    标签:;  ;  ;  

    跨国技术聪明中企业知识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