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产气井的典型永久完井管柱(论文文献综述)
潘登,谢胜,舒梅,黄靖富,李杲[1](2021)在《复杂深井地层测试的难点及管柱结构的应对策略》文中认为复杂深井的地层测试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射孔—酸化—测试联作为代表的典型管柱。但随着应用面的扩大,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封隔器以下尾管及射孔枪卡埋、井筒承压窗口窄、测试后产层漏失严重、探井试油后转开发作业的效率低、风险大等难点,分别提出了加入尾管安全接头、投球式常开阀和投球式常闭阀分别替代OMNI阀和RDS/RD阀,加入单向关井循环阀替换RDS阀,加入脱接式封堵阀等应对策略,形成了系列管柱结构和工艺,有效完善和改进了管柱结构和配套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胡天祥[2](2020)在《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管柱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及发展,高温高压油气藏开发在未来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将逐渐增多。由于复杂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技术储备的不足,优化设计适用于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的测试管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目前高温高压领域裸眼测试技术的现状,综合考虑了高温高压和有毒气体等复杂井下条件对测试管柱的影响,分析总结得到了适用于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管柱的两种类型:一趟式管柱、插入式管柱。建立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管柱轴向力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计算不同工况下包括温度效应、膨胀效应、活塞效应等管柱轴向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优选测试工艺、测试工具及作业参数,确定一趟式管柱使用的伸缩节长度或插入式管柱的插入密封管长度,最终确定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管柱整体结构。
周振宇[3](2019)在《海上高温超低压气井二次完井管柱受力分析》文中认为海上某气田具有产层埋藏深、温度高、压力系数低的特点,属于高温高产气井,对该气田A4井修井后的二次完井管柱进行管柱受力分析,并使用软件进行安全校核,优化管柱结构,保障气井生产过程中的管柱安全。
黄亮,魏安超,王尔钧,徐靖,张超,冯雪松[4](2019)在《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气田完井技术》文中指出南海莺歌海盆地F气田为高温高压气田,其高温、高压、高含CO2的特点造成井筒的完整性难以保障。为此,根据储层特点,选择了合理的完井方式;依据安全性与经济性兼顾的原则,选择了改良13Cr材质的油套管;根据气田的特点及开发要求,设计了不同井型的生产管柱及射孔管柱,选择了合适的井口采油树及井下工具,并研制了新型环空保护液,最终形成了适用于海上高温高压高含酸性气体气田开发的完井技术。F气田10余口井应用了该技术,生产过程中未出现环空带压现象。实践表明,该完井技术能有效降低井筒带压风险,为规模开发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气田提供技术支持。
冯猛[5](2019)在《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潜在失效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和世界上高产气井发生过一系列的重大事故,塔里木油田有许多高产气井发生管柱泄漏、断裂问题,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在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调研和塔里木油田现场油管柱失效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屈曲、振动以及含有腐蚀坑缺陷的失效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管柱失效预防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高产气井中,封隔器与管柱活塞效应、鼓胀效应、温度效应以及螺旋弯曲效应和流体摩阻效应的力学数学模型,基于气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油管柱中天然气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数学模型,为管柱屈曲问题分析提供了数学模型。(2)建立了油管柱横向振动、纵向振动以及油管柱固有频率的计算数学模型以及管柱瞬态振动的数学力学模型,可用于分析和研究管柱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的变化,为高产气井中气体的诱发管柱振动以及油管柱耦联振动分析提供了数学模型,同时为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潜在失效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建立了高产气井井口到封隔器处油管柱屈曲和振动问题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产气60-150万方研究可得出结论:随着产量的增加,油管底部轴向压力的增大,管柱屈曲逐渐加剧,油管由直线状态逐渐变为正弦屈曲,在高产150万方工况下,油管柱甚至螺旋屈曲状态,管柱的弯曲应力和轴向应力增大,油管与井壁的接触压力逐渐增大,接触点也逐渐增多,导致油管与井壁的摩擦力逐渐增大。(4)当底部轴向力为223kN(150万方)时,大于油管柱临界屈曲载荷172.94kN,接触压力最大值达到53kN,接触压力在接触段分布不均匀。在油套接触位置的顶部发生正弦屈曲,底部发生螺旋屈曲自锁现象。(5)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全井段油管柱振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方法,考虑了封隔器的影响,研究了油管柱横向振动的模态及振型。采用瞬态动力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油管柱不同位置的纵向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得出油管柱纵向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呈周期性变化,在油管柱的中和点附近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可能导致油管柱疲劳失效。(6)根据对现场腐蚀失效井腐蚀坑形状的调研,建立了具有单个腐蚀坑和具有相邻腐蚀坑缺陷的油管柱模型,分析了腐蚀坑深度、腐蚀坑之间距离以及油管壁厚对油管损伤的影响。得出腐蚀坑深度越深、腐蚀坑之间距离越近、油管壁厚越小,腐蚀坑周围应力越大,甚至超过材料屈服应力,导致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可能产生裂纹,引起管柱断裂。(7)基于以上对油管失效机理的研究,提出了油管柱失效预防措施,对比了不同材料和管柱结构对油管柱失效的影响。增加容易发生损伤段油管的壁厚;在油管底部加伸缩短节,降低油管柱底部轴向载荷;使用耐腐蚀的钛合金油管等,来预防油管柱的失效。为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对气井油管柱的合理设计和提高油管柱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严鸿伟[6](2019)在《深水气井环空带压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不断勘探开发,海上油气井在测试、生产过程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深水气井环空带压问题尤为重要,如果在后期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井环空带压,当压力超过最大允许环空带压值时,会导致井喷、泄漏等安全事故,甚至会威肋到该井所在的生产平台,因此对于深水气井的环空带压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的优选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深水气井环空带压原因(油套管泄漏、作业原因、气窜),同时结合深水气井的实际情况,基于PVT状态方程和温度压力耦合模型得出了密闭环空压力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环空液体等温压缩系数、环空液体导热系数、环空饱和度)对环空压力的影响;建立了气窜引起的环空压力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气顶高度、渗透率、环空液体密度、泄漏点)对环空压力的影响;建立了井口允许最大带压值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磨损、腐蚀对套管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油套管强度校核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其次,分析了套管-水泥-地层弹性协同下水泥环所受应力、位移场、应力场;根据油气井水泥环失效的原因,讨论了水泥环失效的准则,并从水泥环弹性模量、水泥环厚度、水泥环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水泥环的受力情况。最后,针对环空带压的原因建议了环空压力的防治措施。
邵理云[7](2018)在《高含硫气井环空带压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天然气资源使用量日益增多,高酸性气藏的开发得到了广泛重视。然而,不难发现开发高酸性气藏给油气井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高酸性气田中,气井环空带压可能对井筒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本文针对高含硫气田开发中的实际生产工况,系统研究了气井环空带压与环空腐蚀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充分考虑油气井腐蚀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腐蚀与环境敏感开裂对井筒完整性的影响,采用腐蚀电化学手段,提出了符合酸性气田实际生产情况的电化学腐蚀适用性测试方法,开展酸性气田井筒环境腐蚀测试;系统模拟了井下高温高压高含硫工况,对C110套管进行电化学腐蚀、电偶腐蚀及缝隙腐蚀测试,探讨了 C110套管与G3、17-4PH、718合金之间电偶腐蚀、缝隙腐蚀的机理及腐蚀严重度。针对油套环空硫化氢、二氧化碳充分饱和液相,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及水汽的复杂气相状态,提出了一套影响酸性气田井筒腐蚀和开裂的评价方法及判据,为环空腐蚀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其次,基于井筒油套管材料环境敏感开裂理论和应力腐蚀开裂实验标准,对套管材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材料的金相、硬度、强度、冲击韧性测试;开展酸性气田井筒工况环境敏感开裂测试研究,获得适合酸性气田的应力腐蚀开裂试验方法及表征参量,得到了模拟井底腐蚀环境中断裂韧性参数和抗应力腐蚀性能。通过实验证实,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及水汽的复杂气相腐蚀工况不会对套管产生不可接受的腐蚀和开裂倾向。目前环空带压值低于允许的阈限值,应保持井口环空自然气相态,减小放气和再充液对井的平衡状态的干扰。再次,基于环空保护液电化学腐蚀机理,评价油套环空加注介质,包括环空加注柴油、环空加注氮气(含少量环空保护液)、环空加注氮气(含少量地层水),对井筒材质腐蚀的影响规律;开展环空保护液防腐性能测试,评价现场送样环空保护液在两种不同温度下的腐蚀失重实验,电偶腐蚀实验,缝隙腐蚀实验;开展环空保护液电化学腐蚀评价测试,以及环空保护液环境敏感断裂测试;得到管理环空套管腐蚀方法。在研究环空保护液的均匀腐蚀评价性能基础上重点关注气井管柱中可能存在的局部腐蚀,如:缝隙腐蚀及电偶腐蚀,对评价环空保护液的耐腐蚀性能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最后,开展了酸性气井环空带压诊断和管理研究,并针对P1井特殊生产情况,建立了 P1井风险识别分级及其井筒完整性安全管理方法,得到井筒完整性评价结果和长期关井的安全管理办法。应用实践表明:本文研究形成的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环空管控措施,为酸性气田环空套管腐蚀管理提供重要支撑,保障了环空带压气井的安全生产。
宋德军[8](2018)在《塔河油田复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河油田B区块奥陶系属超深高温高压酸性介质气藏,自投入试采以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井筒完整性问题,系统的开展塔河油田复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研究,能够为西北油田塔河B区块奥陶系安全高效经济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基于国内外井筒完整性技术发展现状及典型失效案例的广泛调研,开展失效模式、失效原因等分析,识别出井筒薄弱部位,为塔河油田复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研究提供借鉴。根据塔河油田B区块环空带压相关计算模型和现场生产数据,通过油管、井下工具受力分析及安全系数计算,开展了生产期间环空起压监测及管理研究,油管、封隔器及井下安全阀等井下工具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分析,分析了环空压力来源、温度和压力对环空油套压的影响和环空异常起压原因,确定替浆、坐封、改造、测试等管柱最低安全系数。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针对不同区块制定复杂井井筒完整性评估流程、依据和方法。最后运用本文研究,以鹰山组典型气井为例开展井筒完整性评估,对鹰山组典型气井井屏障组建划分及评价。主要考虑了:油管、尾管、油层套管的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固井水泥环评价和环空带压管理。据本文研究成果对现场施工生产提出建议,以供参考学习。
骆佳楠[9](2018)在《储气库井注采管柱振动特性及密封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气库是作为能源储备设施,其安全性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层面,也是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大,根据需求需要对储气库进行不断调峰。注采管柱作为连接地下储层与地上管网的重要构件,其安全性与密封性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储气库实际工况角度出发,对注采管柱的振动特性以及密封性进行如下研究:(1)管柱振动形式分为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可以采用双曲型偏微分耦合方程和利用Hamilton原理求解。采用Hamilton原理建立运动方程求解,进行算例分析以及有限元对比验证,并进行横向振动固有频率因素分析。(2)对注采管柱的边界条件进行探讨,建立实际工况下注采管柱的改进模型,并分别探讨预轴力和预压力对管柱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管柱在持续服役工况下的周期响应,对管柱进行谐响应分析,以有效避免其共振灾害。结合实际工况,研究管柱在注气初期、关停井操作以及持续注采过程中的瞬态振动响应,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合理建议。考虑套管对管柱的环空约束作用,对其受力变形进行有限元瞬态分析,并研究不同注采量以及管径因素对其变形的影响。(3)结合储气库管柱实际工况,以API传统螺纹接头和VAM TOP特殊螺纹接头为研究对象,对其密封机理以及各扣牙间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种螺纹接头在密封性能方面的优劣。(4)考虑一般注采管柱强度分析成果,结合本文针对注采管柱的振动特性分析以及振动所引起的变形和密封性成果,利用Visual Studio平台,编写地下储气库注采管柱力学行为分析软件,以便为现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依据。
罗伟,杨健,杨盛,侯培培,黎俊吾,刘东明[10](2017)在《永久式封隔器完成井修井探讨——以GS6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对井筒完整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相关技术规定要求完井生产管柱结构的主要类型是永久式封隔器加井下安全阀。但随着生产的持续,部分气井会出现多类复杂情况如地层出水导致气井产量降低、井下管柱密封失效、井下套管受损及井口泄漏等,使得气井的持续稳定生产及井筒完整性受到较大威胁。对这类完井生产管柱井实施动管柱修井作业时,油套隔绝导致高产气井压井难、高耐磨材质永久式封隔器处理难度大及深井施工参数控制难等成为拦路虎。本文主要以GS6井永久式封隔器修井处理为例,分阶段分析井下永久式封隔器情况、针对性提出处理措施,并总结提出对永久式封隔器完井管柱修井的措施建议,为同类型井的修井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高产气井的典型永久完井管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气井的典型永久完井管柱(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深井地层测试的难点及管柱结构的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封隔器以下尾管及射孔枪卡埋预防技术 |
2 管柱机械操控技术 |
3 泵注式直堆压井技术 |
4 试油完井一体化技术 |
5 结论和建议 |
(2)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管柱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关键和难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方法与难点 |
2.1 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技术及测试管柱 |
2.1.1 地层裸眼测试技术 |
2.1.2 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技术 |
2.1.3 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技术 |
2.1.4 测试管柱优选 |
2.2 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管柱实例分析 |
2.2.1 海上裸眼测试井案例 |
2.2.2 测试管柱结构分析 |
2.3 测试技术及测试管柱总结 |
2.3.1 测试难点 |
2.3.2 测试管柱及工艺总结 |
第3章 测试管柱受力及变形计算模型与方法 |
3.1 测试管柱结构 |
3.2 测试工具优选 |
3.3 计算模型 |
3.3.1 重力和浮力对管柱受力的影响 |
3.3.2 四种力学效应对管柱伸缩量及轴向力的影响 |
第4章 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管柱结构和类型优化 |
4.1 LD10-1-3 井测试管柱分析 |
4.1.1 基础数据 |
4.1.2 管柱受力变形计算 |
4.1.3 总结分析 |
4.1.4 实际作业管柱受力变形分析 |
4.2 DF17-2-1 井测试管柱分析 |
4.2.1 基础数据 |
4.2.2 插入式测试管柱受力变形计算 |
4.2.3 一趟式测试管柱受力变形计算 |
4.2.4 总结分析 |
4.3 高温高压裸眼井测试管柱结构优化 |
4.3.1 插入式管柱结构优化 |
4.3.2 一趟式管柱结构优化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上高温超低压气井二次完井管柱受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管柱结构设计 |
2 管柱受力影响因素 |
3 管柱受力分析 |
3.1 管柱安全校核 |
3.2 管柱密闭环形空间校核 |
4 结束语 |
(5)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潜在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管柱屈曲研究现状 |
1.2.2 油管柱振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失效分析 |
2.1 塔里木盆地克深地质概况 |
2.2 塔里木油田油管柱失效情况 |
2.3 塔里木油田典型油管柱失效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产气井管柱力学-数学模型建立 |
3.1 高产气井油管柱轴向变形计算数学模型 |
3.1.1 虎克效应的变形计算数学模型 |
3.1.2 活塞效应的力学数学模型 |
3.1.3 温度效应的数学模型 |
3.1.4 鼓胀效应力学数学模型 |
3.1.5 螺旋弯曲效应的力学数学模型 |
3.1.6 流体摩阻和管柱摩擦效应的数学模型 |
3.2 油管柱中天然气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数学模型 |
3.2.1 连续方程数学模型 |
3.2.2 运动方程数学模型 |
3.2.3 能量方程数学模型 |
3.2.4 传输方程数学模型 |
3.3 油管柱振动理论计算模型建立 |
3.3.1 油管柱横向振动数学模型 |
3.3.2 油管柱纵向振动数学模型 |
3.3.3 瞬态动力学理论计算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产气井油管柱失效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
4.1 油管柱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 油管柱屈曲有限元分析 |
4.2.1 油管柱屈曲形态及横向位移分析 |
4.2.2 油套接触力学分析 |
4.3 油管柱振动有限元分析 |
4.3.1 油管柱横向振动的模态振型和频率分析 |
4.3.2 油管柱瞬态动力学分析 |
4.3.3 油管柱纵向振动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
4.4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油管强度分析 |
4.4.1 具有相邻腐蚀坑缺陷的油管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2 相邻腐蚀坑缺陷的油管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3 具有单个腐蚀坑缺陷的油管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4 单个腐蚀坑缺陷的油管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管柱失效预防措施研究 |
5.1 加钛合金油管对油管柱失效的影响分析 |
5.1.1 钛合金油管及其应用 |
5.1.2 加钛合金油管柱屈曲分析 |
5.1.3 加钛合金油管柱耦联振动力学分析 |
5.2 改变管柱结构对油管柱失效的影响分析 |
5.2.1 改进后油管柱结构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2 改进后油管柱屈曲分析 |
5.2.3 改进后油管柱耦联振动力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深水气井环空带压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深水气井环空带压影响及特性 |
1.2.1 深水气井环空带压危害 |
1.2.2 天然气井环空带压特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深水气井环空带压原因分析 |
2.1 油管和套管泄漏 |
2.2 作业原因导致的环空带压 |
2.2.1 固井质量 |
2.2.2 水泥浆体系分析 |
2.2.3 水泥环完整性分析 |
2.3 气窜引起的环空带压 |
第三章 深水气井环空压力计算 |
3.1 井筒温度分布 |
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 密闭环空压力计算模型及案例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案例计算及因素分析 |
3.4 气窜引起的环空压力计算及案例分析 |
3.4.1 模型建立 |
3.4.2 案例计算及因素分析 |
3.5 井口允许最大带压值计算模型研究 |
3.5.1 磨损对套管强度的影响 |
3.5.2 腐蚀对套管强度的影响 |
3.5.3 油套管强度校核模型 |
3.5.4 环空许可工作压力计算方法 |
3.5.5 实例计算 |
第四章 水泥环损害机理研究 |
4.1 结构计算模型 |
4.2 水泥环结构破坏准则 |
4.2.1 水泥石强度失效准则 |
4.2.2 接触失效 |
4.2.3 疲劳导致失效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 水泥环弹性模量对水泥环受力影响分析 |
4.5 水泥环厚度对水泥环受力影响分析 |
4.6 水泥环缺失对水泥环受力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环空压力防治措施分析 |
5.1 气井环空带压预防措施研究 |
5.1.1 油管的密封性 |
5.1.2 提高固井时的驱替效率 |
5.1.3 选择合适的固井工艺 |
5.1.4 安装破裂盘 |
5.1.5 加入可压缩材料 |
5.1.6 安装隔热管柱 |
5.2 井筒完整性设计分析 |
5.2.1 井筒安全屏障 |
5.2.2 井筒完整性风险评估方法 |
5.2.3 井筒完整性测试方法 |
5.3 环空带压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
5.4 环空带压治理措施研究 |
5.4.1 监规 |
5.4.2 分析 |
5.4.3 治理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高含硫气井环空带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国内外高含硫气藏开发概况 |
1.1.2 高含硫气井安全开采面临的主要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1.4 创新点 |
第2章 井筒电化学腐蚀 |
2.1 腐蚀与环境敏感开裂对井筒完整性的影响 |
2.2 油气井腐蚀环境 |
2.3 电化学腐蚀分类及特点 |
2.3.1 电化学腐蚀分类 |
2.3.2 电化学腐蚀特点 |
2.4 酸性气田井筒环境腐蚀测试 |
2.4.1 基于生产制度的电化学腐蚀适用性测试方法 |
2.4.2 C110套管电化学腐蚀测试 |
2.4.3 C110套管与G3套管之间的电偶/缝隙腐蚀测试 |
2.4.4 C110套管与17-4PH、718合金之间的电偶腐蚀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井筒油套管材料环境敏感断裂 |
3.1 环境敏感断裂概念 |
3.2 环境敏感开裂类型 |
3.2.1 应力腐蚀开裂 |
3.2.2 与湿硫化氢环境相关的应力腐蚀开裂 |
3.2.3 与氢渗透相关的开裂 |
3.2.4 软区开裂 |
3.2.5 腐蚀疲劳 |
3.2.6 高强度钢延迟断裂 |
3.3 应力腐蚀开裂机理 |
3.3.1 裂纹源与潜在缺陷 |
3.3.2 主要的应力腐蚀开裂机理 |
3.4 应力腐蚀开裂实验方法及表征参量 |
3.4.1 应力腐蚀开裂实验标准 |
3.4.2 硫化氢环境应力腐蚀开裂实验方法 |
3.4.3 SSC硫化物应力开裂实验设定的腐蚀介质 |
3.4.4 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实验不通过的折中处理 |
3.5 NACE D法环境敏感开裂测试 |
3.5.1 C110套管力学性能测试 |
3.5.2 NACE D法钡测试 |
3.5.3 基于断裂韧性测试结果的强度计算 |
3.5.4 实验测试 |
3.6 模拟井底环境四点弯曲应力腐蚀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空保护液性能测试 |
4.1 环空保护液性能要求 |
4.1.1 环空保护液的腐蚀与环境敏感开裂的复杂性 |
4.1.2 环空保护液功能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
4.1.3 环空保护液类型及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 |
4.2 环空保护液电化学腐蚀评价 |
4.2.1 C110套管电化学腐蚀评价 |
4.2.2 异种材质螺纹连接电偶腐蚀测试 |
4.3 油套环空加注介质对井筒材质腐蚀的影响评价 |
4.3.1 模拟环空加注柴油的腐蚀评价结果 |
4.3.2 模拟环空加注氮气(含少量环空保护液)的腐蚀评价结果 |
4.3.3 模拟环空加注氮气(含少量地层水)的腐蚀评价结果 |
4.4 环空保护液环境敏感断裂测试 |
4.4.1 NACEA溶液中C110套管NACEA法评价 |
4.4.2 模拟地层水环境中DCB测试 |
4.4.3 井口条件下环空保护液中C110套管DCB测试 |
4.5 套管环空腐蚀管理 |
4.5.1 套管外环空腐蚀问题的复杂性 |
4.5.2 严重环空带压或地面冒油气应急处理及风险评估 |
4.5.3 套管内腐蚀管理 |
4.5.4 水泥封隔井段套管的腐蚀 |
4.5.5 非注水泥段套管的腐蚀 |
4.5.6 表层套管的腐蚀与安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酸性气井环空带压诊断与管理 |
5.1 酸性气井环空带压机理 |
5.1.1 井筒“物理效应”引起的环空带压 |
5.1.2 油管串或井口泄漏或渗漏引起“A”环空带压 |
5.1.3 套管泄漏或渗漏引起的环空带压 |
5.2 井筒“物理效应”导致环空带压诊断 |
5.3 环空带压B—B Test诊断方法 |
5.4 技、表套环空带压诊断与气源、泄漏点诊断分析 |
5.4.1 技术套管“B”环空带压的可能路径 |
5.4.2 封闭型“B”环空的环空带压管理 |
5.4.3 开式“B”环空的环空带压管理 |
5.4.4 “B”环空水泥返到井口的环空带压管理 |
5.4.5 表层套管“C”环空带压的可能路径及风险 |
5.5 生产套管“A”环空带压诊断与处置 |
5.5.1 生产套管“A”环空带压诊断与处置原则 |
5.5.2 关闭井下安全阀诊断泄漏或渗漏位置 |
5.5.3 井筒完整性测井诊断泄漏或渗漏位置 |
5.5.4 环空液面监测 |
5.5.5 生产套管内“A”环空带压的处置 |
5.5.6 生产套管内“A”环空泄漏的处置 |
5.6 环空泄漏井的可能泄漏点识别 |
5.7 环空液面深度检测研究 |
第6章 现场应用(在P1井中的应用) |
6.1 P1井概况 |
6.2 P1井的井筒完整性评价 |
6.2.1 套管柱强度校核 |
6.2.2 油管柱强度校核 |
6.2.3 腐蚀寿命评估 |
6.2.4 油层套管材料选择评价 |
6.3 P1井风险识别 |
6.3.1 P1井风险分级 |
6.3.2 4944m~5738m井段一级风险分析 |
6.3.3 4609m~4862m套变井段一级风险分析 |
6.3.4 二级风险(0-4500m井段)分析 |
6.3.5 油套环空保护液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污染的评价试验 |
6.4 P1井长期关井的安全管理 |
6.4.1 井口油压、各个环空压力的日常监测 |
6.4.2 最大允许环空带压值的确定与判断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塔河油田复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外井筒完整性技术发展现状 |
1.1.2 国内井筒完整性技术发展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井筒失效模式及塔河油田复杂油气井筒完整性分析 |
2.1 井筒失效案例分析及失效模式识别 |
2.1.1 典型的失效案例 |
2.1.2 失效原因及失效模式 |
2.2 塔河油田复杂油气井筒完整性分析 |
第3章 塔河B区块气井安全屏障完整性评价 |
3.1 油管柱评价 |
3.1.1 生产管柱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
3.1.2 生产管柱受力分析 |
3.2 油层套管评价 |
3.2.1 油层套管评价方法 |
3.2.2 B1井油层套管评价 |
3.2.3 B2井油层套管评价 |
3.3 固井质量评价 |
3.3.1 固井质量评价方法 |
3.3.2 固井质量评价及风险分析 |
3.3.3 固井质量完整性危害识别及评价 |
第4章 塔河B区块气井环空带压评价及管理 |
4.1 环空带压原因分析 |
4.1.1 环空压力来源 |
4.1.2 温度、压力对环空油套压的影响 |
4.1.3 环空异常起压原因分析 |
4.2 环空起压判断、治理措施 |
4.2.1 判断、治理措施 |
4.2.2 环空压力控制 |
4.2.3 套压异常井管理方案 |
4.2.4 套压(含H_2S)异常井治理措施研究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储气库井注采管柱振动特性及密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固耦合振动分析 |
1.2.2 密封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储气库井管柱气固耦合振动机理分析 |
2.1 注采管柱气固耦合轴向振动分析 |
2.1.1 基本假设 |
2.1.2 气固耦合轴向振动分析 |
2.2 注采管柱气固耦合横向振动分析 |
2.2.1 气固耦合横向振动分析 |
2.2.2 算例分析 |
2.2.3 固有频率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储气库井管柱振动特性分析 |
3.1 注采管柱边界条件分析 |
3.2 储气库井预应力注采管柱固有特性分析 |
3.2.1 预轴力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3.2.2 预压力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3.3 储气库井管柱持续注采过程中谐响应分析 |
3.4 储气库井注采管柱瞬态动力响应分析 |
3.4.1 注采管柱注气初期振动特性分析 |
3.4.2 注采管柱关停井过程瞬态分析 |
3.4.3 注采管柱持续注采过程振动分析 |
3.5 储气库井管柱振动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分析 |
3.5.1 不同注采量对管柱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2 不同管径对管柱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气库注采管柱密封性研究 |
4.1 螺纹密封性机理分析 |
4.1.1 API螺纹接头密封性 |
4.1.2 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 |
4.2 螺纹接头的有限元分析 |
4.2.1 螺纹接头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API螺纹接头有限元结果分析 |
4.2.3 特殊螺纹接头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储气库注采管柱力学行为研究软件开发 |
5.1 储气库注采管柱设计 |
5.1.1 储气库注采管柱应用环境与一般原则 |
5.1.2 储气库注采管柱强度设计 |
5.1.3 储气库注采管柱密封性设计 |
5.2 储气库注采管柱力学行为分析软件开发 |
5.2.1 软件开发软件执行标准和规范 |
5.2.2 软件执行开发环境 |
5.2.3 软件功能与操作说明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高产气井的典型永久完井管柱(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深井地层测试的难点及管柱结构的应对策略[J]. 潘登,谢胜,舒梅,黄靖富,李杲. 钻采工艺, 2021(04)
- [2]海上高温高压井裸眼测试管柱优化设计[D]. 胡天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海上高温超低压气井二次完井管柱受力分析[J]. 周振宇. 石化技术, 2019(12)
- [4]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气田完井技术[J]. 黄亮,魏安超,王尔钧,徐靖,张超,冯雪松. 石油钻探技术, 2019(06)
- [5]塔里木油田高产气井油管柱潜在失效机理研究[D]. 冯猛.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深水气井环空带压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D]. 严鸿伟.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7]高含硫气井环空带压管理研究[D]. 邵理云.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1)
- [8]塔河油田复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评估方法研究[D]. 宋德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9]储气库井注采管柱振动特性及密封性研究[D]. 骆佳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永久式封隔器完成井修井探讨——以GS6井为例[A]. 罗伟,杨健,杨盛,侯培培,黎俊吾,刘东明. 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