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骨切除术论文-严星,谢南屏,舒斯云,钱宇虹

镫骨切除术论文-严星,谢南屏,舒斯云,钱宇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镫骨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镫骨切除术,豚鼠,听力,听性脑干反应

镫骨切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严星,谢南屏,舒斯云,钱宇虹[1](2007)在《镫骨切除术对豚鼠听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镫骨切除术对豚鼠听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探讨镫骨切除术对听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24只(48耳)豚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选定左耳为手术耳,分别进行暴露砧镫关节手术(手术对照、1组),镫骨切除、人工镫骨植入术(镫骨切除术组、2组);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并分别于术后1h、术后1d各组随机抽出4只豚鼠进行耳蜗中轴切片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手术对照组除波?潜伏期较术前延长外,其余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反应阈均无明显改变;镫骨切除术后1h反应阈明显提高(23.75±3.77dBSPL);Ⅰ、Ⅱ、Ⅲ、Ⅳ波和Ⅰ~Ⅲ波间期较术前延长。镫骨切除术后Ⅰ、Ⅲ波潜伏期较手术对照组延长,而各波间期无明显差异;各组术后1d与术后1h各听力指标无显着性差异。两组耳蜗结构完整,各转螺旋神经节细胞数无显着性差异。镫骨切除术组仅第3排外毛细胞静纤毛部分略有紊乱(术后1d恢复正常),手术对照组毛细胞形态正常。结论镫骨切除术可引起豚鼠听力轻度损失,对耳蜗功能的影响小。(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严星,谢南屏,林枫,陈国强[2](2006)在《足板小孔开窗与镫骨全切除术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足板小孔开窗与镫骨全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至2004年资料完整的部分耳硬化症病例63例(73耳),统计足板小孔开窗术27例(30耳)和镫骨全切除术36例(43耳)患者的术后听力和并发症等指标,比较两种术式的优劣。结果两组术后言语频率纯音平均听阈气骨导差缩小无明显差异,但在高频气骨导差改善及减少术后高频听力损失和眩晕方面,足板小孔开窗术明显优于镫骨全切除术,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板小孔开窗与镫骨全切除术在提高耳硬化症病人的听力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而足板小孔开窗可更好地提高高频听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严星[3](2006)在《镫骨切除术对豚鼠听力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 镫骨切除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耳硬化症引起的传导性聋治疗,国内外许多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结果均显示镫骨足板全切术在治疗耳硬化症后可出现高频听力损失,而小窗活塞型人工镫骨术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听力方面较其它人工镫骨术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目前尚没有完善详细的关于镫骨切除术对豚鼠听力影响的实验资料。豚鼠耳生理及解剖虽然与人类似,但尚有一些不同之处,主要是:1)豚鼠的听骨链是由锤砧复合体和镫骨组成,听骨较小、足板较薄,术中易损伤或断裂;2)镫骨与周围重要结构之间的空间狭小,尤其是与面神经、水平半规管距离小。针对豚鼠的上述颞骨解剖特点,采用何种麻醉、手术及相关听力学检查方法,建立一个理想的镫骨切除术模型对于研究镫骨切除术对听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有关文献报道,豚鼠作为耳科学常选的研究对象,由于其免疫力低下、进行手术或听力检查不配合,发生麻醉意外死亡、术后感染及手术并发症等实验干扰因素的几率增加,从而影响实验研究的顺利完成。因此,首先探讨最适的麻醉剂剂量及浓度、最佳的手术方式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应对措施是必要的。对术前具备正常听力的豚鼠进行镫骨切除术研究,其术后听力必然较术前有所下降,这不同于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而通过分析豚鼠术后听力的改变,探讨其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比较不同术式的镫骨切除术对豚鼠听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提供基本依据。有文献报道,镫骨切除术后的豚鼠听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仅简单提供了听阈指标方面的改变。本实验旨在通过ABR测试方法,记录包括反应阈在内的各种指标,为镫骨切除术的动物实验(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期刊2006-04-20)

刘兆华,钟时勋,杨俊慧,李雪蕾,陈剑[4](2004)在《足板小孔与大孔开窗镫骨切除术的远期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足板小孔开窗镫骨切除术与足板大孔开窗镫骨切除术后的远期听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72~ 1990年间由同一位耳外科医师施行的 94例 (10 2耳 )镫骨切除术病例。术后对足板大孔开窗术 (5 4耳 )和足板小孔开窗术 (4 8耳 )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早期 (6 4± 2 8)个月和 (6 6± 3 0 )个月 ,远期 (14 5± 3 0 )年和 (7 4± 2 2 )年。结果  2组手术术后早期和远期的纯音平均听阀 (pure tonethresholdaverage ,PTA)、气 骨导差PTA、言语接受阈 (speechreceptionthreshold ,SRT)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采用足板小孔开窗镫骨切除术耳术后早期气导阀和早期 4 0 0 0Hz气 骨导差闭合稍好 ,但随访至晚期 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组总的远期随访听力效果稳定 ,2种手术远期听力效果相似。结论 显示手术治疗耳硬化症时 ,无论是采用足板大孔开窗或是小孔开窗镫骨切除术 ,如果是为一有经验的耳外科医师施术 ,均可获得良好而稳定的长期听力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2004年05期)

刘兆华[5](2003)在《镫骨切除术中面神经鼓室段变异和畸形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 耳硬化症行镫骨切除人工镫骨术的成功率很高,一般术前即使为中、重度传导性聋,术后听力通常可改善至只有轻度听力下降,即气骨导差≤10dB(Meyer,2000)。因此,本术乐于为病人接受,但鼓室段面神经有变异和畸形时可使镫骨术发生困难,或使面神经受损。有关镫骨术的各种手术方式、改良术式和听力学效果都已有描述,以下仅就镫骨术中面神经鼓室段变异和畸形及其处理作一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03年01期)

韩福军[6](2002)在《鼓室成形术后镫骨足板切除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鼓室成形术后行镫骨足板切除术的报道少见 ,该作者回顾 10年来有鼓室成形术病史镫骨足板切除术者 14例 (期间行镫骨足板切除术 4 6 78例 ) ,研究详细的描述了手术方法和术后短期、长期的听力情况 ,并且和单纯镫骨足板切除术的听力结果比较。手术前后气(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2002年03期)

徐娅苹[7](2002)在《镫骨足板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的自觉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耳硬化症行镫骨足板切除术成功率很高 ,手术和听力学的疗效都已被详细描述。术前中度 -重度传导性耳聋患者 ,术后听力通常改善至只有轻度耳聋 (气骨导差距≤ 10 d B)。但是 ,常规的一套听力检查 ,尤其是纯音测听 (PTA)只是测定手术前后耳聋的程度差(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2002年03期)

陈锡辉,刘敏,熊观霞[8](2002)在《显微镫骨切除术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报道显微镫骨切除术方法改进后用于治疗薄板型镫骨型耳硬化症的经验。 方法 镫骨底板部分或全切除后 ,采用自体颞筋膜铺于窗龛表面而不是窗龛内封闭前庭窗 ,使前庭池增大 ,筋膜与豆状突间距离缩短 ,以减少术后移植物陷入压迫前庭的危险 ;利用镫骨头和前脚或后脚连接筋膜与豆状突 ,避免使用活塞型人工镫骨或钢丝筋膜垫可能造成的砧骨豆状突坏死。 结果  2 2例此类病例中 ,术后气骨导差 (5 0 0、10 0 0、2 0 0 0和 40 0 0Hz)在 10dB以内的有 2 1例 ,随访 1~ 3年无改变。 结论 改进的显微镫骨切术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短中期疗效确切 ,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邓燕飞,卢永德[9](2000)在《赝复物直径影响镫骨切除术效果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特氟隆听骨赝复物直径对镫骨切开术的影响,分析174例(200只耳)耳硬化症的手术效果,其中100只耳应用直径为0.4mm的特氟隆活塞支柱,另100只耳应用直径为0.6mm的特氟隆活塞支柱,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分别行0.25~8kHz纯音测(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2000年03期)

[10](1999)在《儿童镫骨切除术的近、远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镫骨切除术是治疗儿童耳硬化症传导性听力减退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因儿童耳硬化症少见,且听力下降者常愿选用助听器,而不愿手术。该文回顾性分析了35年来该院收治的7~17岁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比较了术前和术后6月、5年或5年以上的测听结果。共47例(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期刊1999年03期)

镫骨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足板小孔开窗与镫骨全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至2004年资料完整的部分耳硬化症病例63例(73耳),统计足板小孔开窗术27例(30耳)和镫骨全切除术36例(43耳)患者的术后听力和并发症等指标,比较两种术式的优劣。结果两组术后言语频率纯音平均听阈气骨导差缩小无明显差异,但在高频气骨导差改善及减少术后高频听力损失和眩晕方面,足板小孔开窗术明显优于镫骨全切除术,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板小孔开窗与镫骨全切除术在提高耳硬化症病人的听力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而足板小孔开窗可更好地提高高频听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镫骨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1].严星,谢南屏,舒斯云,钱宇虹.镫骨切除术对豚鼠听力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

[2].严星,谢南屏,林枫,陈国强.足板小孔开窗与镫骨全切除术的疗效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

[3].严星.镫骨切除术对豚鼠听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

[4].刘兆华,钟时勋,杨俊慧,李雪蕾,陈剑.足板小孔与大孔开窗镫骨切除术的远期效果比较[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

[5].刘兆华.镫骨切除术中面神经鼓室段变异和畸形的处理[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

[6].韩福军.鼓室成形术后镫骨足板切除术[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

[7].徐娅苹.镫骨足板切除术治疗耳硬化症的自觉疗效[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

[8].陈锡辉,刘敏,熊观霞.显微镫骨切除术的改进[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

[9].邓燕飞,卢永德.赝复物直径影响镫骨切除术效果吗?[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

[10]..儿童镫骨切除术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9

标签:;  ;  ;  ;  

镫骨切除术论文-严星,谢南屏,舒斯云,钱宇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