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实证研究

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集体对抗项目在大赛中的表现不佳(中国男足最为典型),而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影响竞技表现的因素展开了诸多有益的研究,但对我国这一弱势项群竞技表现的过程规律很少研究。集体对抗项目竞技表现过程是一复杂现象,因此本文依据自组织理论探讨了集体对抗项目竞技表现形成的动力机制。运用文献资料、观摩解析、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个案研究和系统研究等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竞技表现的过程是运动成绩的生产过程,运动员(队)的竞技表现具有稳定性、波动性、相对性、不可预测性、相对可控性的特点。对其调控方式分有:边界调控、要素调控、途径调控和环境调控。2.运动队竞技表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表现为整体的涌现性;其次,运动队竞技表现行为的核心是战术组合,人数越多,组合关系越复杂;教练员的活动也是集体竞技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3.根据自组织理论原理,运动队集体是作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而存在的。在竞技表现的过程中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非线性、随机涨落的特征。4.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表现是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内在的动力机制为:运动队竞技表现的内在目的性动力机制,内在确定性机制和随机涨落力。内在确定性机制包括:竞技表现认识系统的非线性作用,运动队竞技表现的内在互动系统;随机涨落力的类型包括:人员结构变化时引起的涨落,时间结构变化引起的涨落、局部功能变化时引起的涨落、不同对抗局面引起的涨落、进攻战术变化引起的涨落。5.一切环境是运动队竞技表现的动力要素,其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组织环境是最直接的动力要素。而组织环境具有相对的可控性和操作性,运动队直接可控的外部动力主要是激励,激励的过程就是动力要素向内的流通。要使要素流通的途径保持畅通,激励过程必须满足运动队的群体需要和把握关键的激励因素,运动队的激励因素包括压力因素、能力因素和报酬因素。6.通过调查发现: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目标动机的类型主要有:任务目标、获奖目标、竞争目标、压力目标、成就目标、提高学习目标、获胜目标等;运动员的目标动机中,获奖、争胜、成功、竞争的动机水平是主导的动机;而压力、完成任务、提高学习的动机水平相对较低,处于依附地位。在主导与依附动机的竞争中,应进一步保持或提高运动员的竞争和争胜的动机水平,降低奖励的动机水平;同时应该适当提高依附动机中的压力目标动机。7.在我国职业足球队中,教练对全队竞技表现的影响很大,在多种角色关系中,他们之间应该平等交流,建立一种朋友型的关系;运动员之间的互动是竞技表现的主体,不同角色位置之间的运动员交往有一些差异,而不同场位置(主力和替补)之间的交往亲密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强调队员之间协同的同时,应增强竞争意识的培养。8.我国职业足球队竞技表现水平不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按竞技表现的整体涌现性组建好队伍,提高竞技表现主体人员要素整体的功能;理顺政府、足协的管理体制;提高运动队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运动队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正确处理好球员与俱乐部的关系,增加外部动力要素向内流通的途径和方式;发挥教练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积极的涨落;提高中国职业足球队竞技表现的后发优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竞技能力的系统研究
  • 1.2.2 对竞技能力控制的研究
  • 1.2.3 对比赛过程和发挥的研究
  • 1.2.4 自组织理论在体育科研中的溯源
  • 1.2.5 引用自组织理论思想的产生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观摩解析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2.2.5 个案研究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动力机制概论
  • 3.1 竞技表现相关概念群的讨论
  • 3.1.1 竞技能力的涵义
  • 3.1.2 竞技实力的涵义
  • 3.1.4 竞技表现
  • 3.1.5 诸概念间的关系
  • 3.2 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的涵义
  • 3.2.1 运动队定义的讨论
  • 3.2.2 运动队的要素
  • 3.2.3 运动队的结构
  • 3.3 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 3.3.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3.3.2 自组织系统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3.4 竞技表现的特征分析
  • 3.4.1 竞技表现的稳定性
  • 3.4.2 竞技表现的波动性(不稳定性)
  • 3.4.3 竞技表现的相对性
  • 3.4.4 竞技表现的不可预测性
  • 3.4.5 竞技表现的相对可控性
  • 3.5 运动队竞技表现的特殊性
  • 3.5.1 运动队竞技表现的一般特征
  • 3.5.2 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自组织特性分析
  • 4 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
  • 4.1 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内在目的性动力机制
  • 4.1.1 运动队中运动员目标动机的自组织理论
  • 4.1.2 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
  • 4.2 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内在确定性机制
  • 4.2.1 竞技表现认识系统的非线性作用
  • 4.2.2 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内在互动系统
  • 4.3 集体竞技表现形成的内在随机涨落力
  • 4.3.1 随机涨落力的特点
  • 4.3.2 集体对抗项目中随机涨落的类型
  • 4.3.3 如何识别随机涨落力
  • 4.3.4 小结
  • 4.4 运动队竞技表现的外部动力分析
  • 4.4.1 运动队的环境层次分析
  • 4.4.2 运动队竞技表现过程中的外部动力要素分析
  • 4.4.3 激励因素分析
  • 4.4.4 小结
  • 4.5 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内外动力之间的关系
  • 5. 基于自组织的动力机制理论对我国职业足球队的调查分析
  • 5.1 关于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参赛目标动机的分类及相互作用
  • 5.2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相互作用的调查分析
  • 5.2.1 教练员对全队竞技表现的影响程度调查
  • 5.2.2 足球教练员影响力的系统分析
  • 5.2.3 教练员和运动员交流方式的调查结果
  • 5.2.4 对集体项目运动队中教练员和运动员相互作用的认识
  • 5.3 对我国职业足球队运动员之间互动关系的调查分析
  • 5.3.1 关于运动员互动对全队竞技表现的调查
  • 5.3.2 运动员冲突的原因调查
  • 5.3.3 不同位置、角色运动员之间的人际交往调查
  • 5.4 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队竞技表现外部动力的分析
  • 5.4.1 外部动力要素分析
  • 5.4.2 对我国职业球员需求状况的调查
  • 6. 制约我国职业足球队竞技表现水平的因素及其对策
  • 6.1 制约我国职业足球队竞技表现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 6.1.1 政府足协的他组织干预,导致运动队对内、外开放不够,流通渠道不畅
  • 6.1.2 球员与俱乐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 6.1.3 运动队内部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
  • 6.1.4 赛风赛纪问题的负面影响
  • 6.1.5 教练员水平的制约
  • 6.2 提高我国足球竞技表现水平的对策
  • 6.2.1 按竞技表现的整体涌现性组建好队伍,提高竞技表现主体人员要素整体的功能
  • 6.2.2 理顺政府、足协的管理体制
  • 6.2.3 提高运动队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运动队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
  • 6.2.4 正确处理好球员与俱乐部的关系,增加外部动力要素向内流通的途径和方式
  • 6.2.5 发挥教练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积极的涨落
  • 6.2.6 提高中国职业足球队竞技表现的后发优势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集体对抗项目竞技表现形成的内在随机涨落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12)
    • [2].触动学生心灵的那根弦——两则案例的启迪[J]. 中小学德育 2012(10)
    • [3].集体对抗项目竞技能力系统的新视角[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9)
    • [4].如何欣赏蓝球赛[J]. 初中生辅导 2011(29)
    • [5].篮球运动集体性的特征及作用[J]. 雪莲 2015(21)
    • [6].焕发新生命力的跑方游戏[J]. 中国学校体育 2011(04)
    • [7].关于同场对抗类项群竞赛中随机涨落现象的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0(04)
    • [8].同场集体对抗项目竞技能力的技术理论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2(04)
    • [9].论篮球教学与训练中个人防守意识的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10].论篮球教学中的品行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23)
    • [11].人力资源管理中集体性事件解决策略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10)
    • [12].体育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3].小学段篮球教学整体设计方案[J]. 江苏教育 2008(10)
    • [14].秋的组章[J]. 含笑花 2018(03)
    • [15].浅析中学生篮球防守意识的培养[J]. 天津教育 2014(07)
    • [16].同场集体对抗项目技术结构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1(04)
    • [17].中小学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对策[J]. 青春岁月 2011(08)

    标签:;  ;  ;  ;  ;  

    集体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表现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