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体外免疫吸附柱在放射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
作者: 靳晓明
导师: 张阳德
关键词: 体外,免疫吸附柱,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腹腔注射,生物学分布,大鼠,血药代动力,三功能鳌合剂
文献来源: 中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体外免疫吸附柱(ECAT)是通过将人体血液引至体外循环,通过各种不同的吸附柱,选择性清除血浆中过剩的放射性核素与单克隆抗体(单抗,MAbs)的螯合物(chelate)从而降低放射敏感脏器中放射性活度的一种新方法。通过使用体外免疫吸附柱,肿瘤与正常组织(T/N)的治疗比可以提高,更高剂量的螯合物可以注射到体内,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论文1:通过腹腔给药的途径注射111In-HMFG1-生物素(biotin)后观察体外免疫吸附柱能否降低大鼠体内放射性活度;并对生物素化的111In-HMFG1以及非生物素化的111In-HMFG1进行药代动力学(PK)分布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体外免疫吸附后,大鼠全身及血中放射性活度分别下降了35-40%(p<0.05)和75-86%(p<0.01);放射敏感脏器中放射性活度也有显着性地降低。论文2:使用体外免疫吸附柱之前,首先必须决定最佳实施时间,而单抗的血药代动力在决定最佳时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动物体内静脉注射不同单抗结合“1033”以及111In后其血药代是否有显着性差异。如果没有显着性差异的话,可用一种单抗的血药代来代替其它单抗的血药代,这样即可以节约时间,有不需对每一个单抗都做耗时耗力的血药代研究。实验中发现三种结合“1033”以及111In的人鼠嵌合型或人源化单抗((rituximab,trastuzumab,BR96)的血药代没有显着性差异,且全身及脏器中的放射性活度也相似。但结合有另一种螯合剂的单抗(hMN14)的血、全身及脏器中的放射性活度显示了明显的不同:血及全身放射性活度下降较快,肝中的放射性活度较高。这表明可用一种单抗的血药代来代替其它单抗的血药代来决定体外免疫吸附柱的最佳实施时间只要结合相同的螯合剂“1033”以及相同的核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论文正文
第一章 腹腔注射111IN-HMFG1-生物素后利用体外免疫吸附柱降低血中放射性活度的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单克隆抗体使用新型三功能螯合剂后血药代动力的比较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6-03-28
相关论文
- [1].致病抗体血液净化吸附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任军.大连理工大学2009
- [2].小病灶实体瘤放射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D]. 丁勇.军医进修学院2001
- [3].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 杨丽.天津医科大学2002
- [4].~(32)Pβ射线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肿瘤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机制及端粒酶的治疗监控和放射增敏价值基础研究[D]. 冯惠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
- [5].特异性免疫吸附柱及CRRT清除血浆TNF-α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王勤.第三军医大学2002
- [6].小剂量电离辐射下细胞表面膜受体EGFR和相关信号传导途径MAPK的放射生物学效应[D]. 关志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
- [7].~(131)Ⅰ标记的抗CEA、TPS单克隆抗体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及治疗的研究[D]. 常伟勤.吉林大学2004
- [8].全血灌流免疫吸附法治疗被动转移型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的研究[D]. 李秀华.天津医科大学2006
- [9].抗CD20嵌和抗体片段F(ab’)2的研究[D]. 郑梦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10].食管癌放射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D]. 姜丕介.第四军医大学1995
标签:体外论文; 免疫吸附柱论文; 单克隆抗体论文; 生物素化论文; 腹腔注射论文; 生物学分布论文; 大鼠论文; 血药代动力论文; 三功能鳌合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