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荧光纸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上转换纳米颗粒,核酸适配体,侧流试纸
荧光纸基论文文献综述
金碧瑞,杨叶欣,卢天健,徐峰,林敏[1](2019)在《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上转换荧光纸基传感器用于测定茶水中的黄曲霉毒素B1》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大量存在于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和茶叶中,其毒性、致癌力在霉菌毒素中都居首位,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本研究使用上转换纳米材料为荧光标记物,在其表面修饰可特异性地结合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配体,构建出一种基于竞争法的荧光侧流试纸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对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在0.1~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度,最低检出限为0.03 ng/mL,并实现了对实际茶水样品的定量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颖,柯能,何晓敏,张逸新[2](2015)在《荧光纸基的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Clapper-Yule正面反射率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荧光纸基对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反射率的影响。方法假设油墨与纸张的折射率相似,考虑到荧光部分可以吸收光线中不可见的紫外光,经过能量转换散发出可见光从而影响总反射率,将这部分影响等效于正、反面油墨的透射率,以及纸张内部向正、反面反射率的改变;考虑光学网点扩大因子,利用Clapper-Yule分程理论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对新、旧模型进行比较,验证新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建立了荧光纸基的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Clapper-Yule正面反射率模型。结论色彩预测Clapper-Yule反射率模型必须考虑荧光纸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5年19期)
王颖[3](2015)在《荧光纸基印刷品Clapper-Yule分程光谱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印刷复制的过程中,复制品色彩的准确再现是衡量印刷品复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印刷品色彩的严格控制和正确检测是印刷质量控制的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印刷效率我们通常采用色彩管理软件以及图像色彩检测系统等对印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色彩控制和检测。而色彩预测模型就是色彩管理系统实现色彩管理的核心。由此可见,色彩预测模型是实现自动化印刷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印刷过程中影响色彩形成的实际因素很多,而量化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建立完善的色彩预测模型是一项十分必要和非常有价值的工作。考虑到在一般情况下印刷用纸中或多或少含有荧光材料,为此本文重点研究荧光纸基对色彩预测模型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理论模型。本文在常规假设油墨和纸张的折射率相等和Clapper-Yule分程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纸基内的荧光材料能吸收自然光中的紫外光能量转换成可见光能,而且这些转换来的可见光影响印刷品的总反射率的原理,通过引入半色调印刷品正、反面油墨的“等效透射率”以及荧光纸基的正、反面“反射率”四个参数,在单面照明情况下,建立了荧光纸基双面半色调印刷品的Clapper-Yule正面反射率分程模型。论文利用德米切尔方程和考虑光学网点扩大因子,就荧光纸基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建立了光学网点扩大修正Clapper-Yule正面反射率分程模型。论文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得出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对比分析了荧光基修正模型和无荧光纸基光谱预测模型,并研究了新模型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得出在采用荧光纸基为彩色印刷品纸基时,应修正光谱反射率检测值。在印刷机的色彩质量控检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纸基荧光成份的荧光效应,引入荧光纸基修正曲线。(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06-01)
易丽芳[4](2007)在《荧光纸基半色调印刷品的Clapper-Yule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制浆造纸中为了保护环境节省成本,二次纤维的回收使用率在不断的提高,而二次纤维中含有大量的荧光物质,尤其是荧光增白剂占了很大的比例,同时为了提高纸张的白度也会在纸张中加入荧光增白剂,这种荧光物质能将入射光中的紫外光转换成可见光,从而使空白纸张反射率增加,得到比较好的印刷特性,提高纸张的白度,这满足了现代人对印刷品的更高要求,但同时也对传统的色彩预测模型提出了挑战。在传统的色彩预测模型中,只有经典的Clapper-Yule模型是考虑了光在纸张内的多重内反射的情况下建立的,该模型从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尽管有一些研究人员考虑不同的因素后建立了该模型的扩展模型,但目前尚无人将纸浆中的荧光效应与该模型结合起来建立新的模型。本文从研究经典的平滑纸基Clapper-Yule模型着手,从理论上分析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分量,将考虑荧光后各分量与其比较,得出了在平滑纸基上考虑荧光效应后预测的印刷品的色彩明度会提高。为了使所建的新模型更具有一般性,本文还研究了粗糙纸基的Clapper-Yule模型考虑荧光和不考虑荧光的两种情况,最后通过比较它们各自的反射因子,得出了粗糙纸基上考虑荧光效应后预测的印刷品的色彩明度也会提高。因为经典的Clapper-Yule模型没有考虑物理网点扩大,在这里还研究了物理网点扩大对考虑荧光效应后的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得出考虑物理网点扩大后也会使预测的结果明度增加。最后得出,如果考虑印刷纸张的荧光效应的同时也考虑物理网点扩大会使预测的结果明显偏亮,这刚好弥补了经典的平滑纸基Clapper-Yule模型预测的结果偏暗这一缺点。(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7-03-01)
荧光纸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荧光纸基对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反射率的影响。方法假设油墨与纸张的折射率相似,考虑到荧光部分可以吸收光线中不可见的紫外光,经过能量转换散发出可见光从而影响总反射率,将这部分影响等效于正、反面油墨的透射率,以及纸张内部向正、反面反射率的改变;考虑光学网点扩大因子,利用Clapper-Yule分程理论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对新、旧模型进行比较,验证新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建立了荧光纸基的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Clapper-Yule正面反射率模型。结论色彩预测Clapper-Yule反射率模型必须考虑荧光纸基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荧光纸基论文参考文献
[1].金碧瑞,杨叶欣,卢天健,徐峰,林敏.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上转换荧光纸基传感器用于测定茶水中的黄曲霉毒素B1[J].中国科学:化学.2019
[2].王颖,柯能,何晓敏,张逸新.荧光纸基的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Clapper-Yule正面反射率模型[J].包装工程.2015
[3].王颖.荧光纸基印刷品Clapper-Yule分程光谱预测模型[D].江南大学.2015
[4].易丽芳.荧光纸基半色调印刷品的Clapper-Yule模型[D].江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