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上海市推广普通话情况的考察(1950-1980年代)

建国后上海市推广普通话情况的考察(1950-1980年代)

论文摘要

建国后中共在文化方面着手推行文字改革,其中包括简化汉字、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推广普通话三项任务,按照中共的考虑,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服务于文字改革的最终目标,即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文字方向,故即使统一语言是巩固政权之必要,其对前两项任务的重视却依然超过于推普。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中共将推普定性为一项政治运动,并用政治手段来强行改造语言习惯,以显示其文字改革的坚决。通过逐层设立专门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培训师资,开办讲座,进行地方方言普查,定期举行推普成绩观摩会等工作,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学说普通话运动。上海市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到1980年代为止,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冷淡反应,到1957年随着大跃进高潮的掀起,出现“一年学好普通话”的激进口号,推普运动也掀起高潮,然而热潮一旦冷却,仍存在着“一片方言”的状况,回生现象严重,群众对于上级命令的响应并非达到中共期望的目标,经常是形式化地走下过场,方言习惯牢不可摧,到1960、1970和1980年代的,推普配合国内各项政治运动,重新被提倡过几次,每次都是大肆宣传造势,收效却是缓慢的。各地方言与普通话差异程度不同,地方重视程度及推行状况也不一样,上海市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在推普工作上要比南方其他省份做得稍好,从学校到社会逐渐推广开来,但也面临着群众方言情结、师资困难等客观阻碍。推普反反复复,说明语言统一并非简单地用政权手段就能达成,语言自然发展规律无法忽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
  • 第一章 中国地方方言对中国统一的负面影响及近代以来政府对此的努力
  • 第一节 方言对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
  • 1、强国的目的
  • 2、统一的过程
  • 3、国语运动的效果
  • 第三节 中共建国前在语言统一上的构想
  • 第二章 建政后中共对语言文字的构想
  • 第一节 新政权建立后的文化统一和文化改造需要
  • 第二节 新政权简化汉字和拼音方案的主张与推行
  • 第三节 新政权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和准备
  • 第三章 上海市的推广普通话运动(1950——1960年代)
  • 第一节 上海市推普的前奏
  • 1、上海市的方言构成
  • 2、推普慢热——学校中的小打小闹
  • 3、推普的问题与收效
  • 第二节 语言上的大跃进
  • 1、制定指标——"一年学好普通话"
  • 2、推普从学校走向社会
  • 3、轰轰烈烈的推普,却仍"一片方言"
  • 第三节 1960年代冷却中的持续(至文革前)
  • 1、推普与扫盲
  • 2、推普与三大革命运动
  • 第四章 推普受挫与持续推普的进行(1970——1980年代)
  • 第一节 文革中后期的推普
  • 第二节 文革结束后推普的再次提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建国后上海市推广普通话情况的考察(1950-1980年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