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1.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2.分析T2DM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hs-CRP、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otal cholesterol/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TC/HDL-C)联合检测在预测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作用。方法收集58例T2DM患者,其中26例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32例合并脑梗死(diabetes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infarction,DCI)患者、以及6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所有患者采用高敏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s-CRP,同时定量检测各种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 bloodglucose,PBG)、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行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无合并脑梗死;用高分辨B型超声测定IMT,对T2DM患者根据平均颈总动脉IMT评价其有无增厚及增厚程度,以1.2mm为临界点,<1.2mm为IMT正常组,≥1.2mm为IMT增高组。分析T2DM患者IMT及其影响因素,探讨hs-CRP、TC/HDL-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对照组、DM组、DCI组三组间的hs-CRP、TC/HDL-C差异,分析联合两个指标的测定在预测T2DM患者合并脑梗死作用。数据经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三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以平均颈总动脉IMT为因变量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健康对照组、DM组、DCI组三组的IMT水平分别为(1.02±0.13)mm、(1.12±0.21)mm、(1.26±0.17)mm,DCI组的IMT明显较其他两组增厚,有显著性差异(P<0.001)。DCI组32例患者中IMT≥1.2mm者为25例,与健康对照组和DM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3);2.在T2DM患者中,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IMT呈正相关(r=0.627,P<0.001),TC/HDL-C与IMT亦呈正相关(r=0.509,P<0.001),HDL-C与IMT呈负相关(r=-0.281,P<0.001);IMT正常组,与IMT增高组的hs-CRP、TC/HDL-C水平分别为(4.33±16.32,3.88±1.56)、(10.83±12.67、4.91±2.39),IMT增高组的血清hs-CRP、TC/HDL-C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04);3.以IMT为因变量的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hs-CRP进入回归方程(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687,决定系数R2=0.472。回归方程为:IMT=0.707+0.007 hs-CRP+0.005age;4.DCI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DM组,分别为(16.1±0.19)mg/L、(1.50±1.68)mg/L、(8.25±1.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2);5.DCI组的TG、TC、LDL-C、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DM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C/HDL-C与对照组或DM组比较分别为(5.4±2.95)、(3.61±1.01)、(4.45±1.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47);6.以hs-CRP与TC/HDL-C作为预测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事件的指标,其统计结果显示:hs-CRP升高时T2DM患者脑梗死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59.4%、76%、46.3%、84.7%;TC/HDL-C升高时T2DM患者脑梗死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62.5%、66%、38.5%、83.8%;两者同时升高时T2DM患者脑梗死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43.8%、84.5%、60.9%、73.1%,可以看出,当hs—CRP、TC/HDL-C同时升高时,对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率明显增高。结论1.hs-CRP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炎症因素在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DCI患者的IMT、hs-CRP、TC/HDL-C与另外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hs—CRP、IMT、TC/HDL-C与T2DM合并脑梗死有关,且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IMT升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我们考虑hs—CRP可能通过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T2DM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3.hs—CRP、TC/HDL-C联合检测时,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率明显增高,hs—CRP、TC/HDL-C可以作为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型半胱氨酸与绝经后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20(06)
- [2].颈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经B超诊断的作用及价值探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18)
- [3].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16)
- [4].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的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21)
- [5].心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20)
- [6].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疗效研究[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09)
- [7].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10)
- [8].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33)
- [9].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J]. 贵州医药 2016(12)
- [10].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10)
- [1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疗效对比[J]. 社区医学杂志 2016(22)
- [12].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5)
- [13].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10)
- [14].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J]. 医学综述 2014(22)
- [15].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新认识[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02)
- [16].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分层的关系[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6)
- [17].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9)
- [18].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应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27)
- [19].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18(24)
- [20].社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01)
- [2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05)
- [22].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安徽医学 2018(10)
- [23].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磁共振检查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9)
- [24].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09)
- [25].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疗效对比[J]. 山东医药 2015(21)
- [26].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相关性[J]. 国际眼科杂志 2015(07)
- [2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08)
- [28].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9)
- [29].关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规范药物管理[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1)
- [3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02)
标签:型糖尿病论文; 脑梗死论文; 超敏反应蛋白论文;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