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ApaI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限制性多态性片断长度(RFLP)技术检测受试者的维生素D受体BsmI、ApaI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组:(1)NC组:100例健康对照者;DM组:3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将DM组分成DNO组:122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DN1组:87例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和DN2组:95例大量白蛋白尿患者。(2)L/NDN组:83例病程5年以上仍未出现肾病的DM患者;EDN组:64例起病1年内即出现肾病的DM患者。结果:(1)BsmI位点在DM和NC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7.088,P=0.008;χ2=5.865,P=0.015),进一步DM分组比较显示DN2组BB+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B频率均显著高于NC组(χ2=14.287,P=0.000;χ2=12.621,P=0.000)和DNO组(χ2=8.063,P=0.005;χ2=8.173,P=0.004),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ApaI位点在DM与NC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组也未显示统计学差异。(2)EDN组BsmI位点BB+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B频率均显著高于L/NDN组(χ2=7.228,P=0.007;χ2=5.853,P=0.016).(3)18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BB+Bb型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b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smI位点基因型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发生相关,BB+Bb基因型是危险因素(OR=2.004,95%CI=1.227~3.274)。BsmI位点基因型也与早发糖尿病肾病发生相关,BB+Bb基因型是早期出现肾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2.394,95%CI=1.032-5.553)。结论:在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位点中,带有等位基因B的BB或Bb基因型与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也是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肾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0(10)
- [2].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多态性与糖耐量减低的相关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6)
- [3].维生素D受体ApaI和FokI位点基因多态性和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5(03)
- [4].滇南小耳猪GH基因ApaI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2(21)
- [5].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03)
- [6].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TaqI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汉族白癜风的关联性[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02)
- [7].东亚人群VD受体基因ApaI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2(04)
- [8].福建省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和TaqI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 营养学报 2020(02)
- [9].天津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与维生素D受体ApaI和TaqI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08)
- [10].绍兴地区汉族青少年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Tru9I、ApaI位点多态性分布研究[J].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8(01)
- [11].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FokI、TaqI、Tru9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8(04)
- [12].不同品种猪生长激素基因的PCR-RFLP分析[J]. 韶关学院学报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