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汉中地区杜仲叶为原料,对杜仲叶中绿原酸的累积规律及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月份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杜仲叶的生长周期中绿原酸的累积呈规律性变化,6月份绿原酸含量最高(2.22%),之后呈下降趋势,9月下降比较明显(1.138%),12月含量最低(0.826%)。(2)不同保存方式对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较大。杜仲叶阴干,经室温保存一年后,绿原酸含量降低66.25%~50.08%。但新鲜杜仲叶经烘干低温冷藏5个月后,绿原酸含量基本没有变化。(3)分别以水、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进行正交实验;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杜仲叶中绿原酸水提工艺。水提正交实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温度70℃,pH5,提取次数3次,每次1h,提取率为80.4%;醇提正交实验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料液比1:12,提取温度60℃,提取3次,每次1h,提取率为94.3%;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水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65℃、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20min,提取率为92.46%。通过三种提取工艺的比较,结合经济成本综合考虑,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的水提工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银花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含量测定[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6)
- [2].金银花常用农药对其绿原酸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17(02)
- [3].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及提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4].抗氧化剂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稳定性的考察[J]. 食品界 2017(06)
- [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中绿原酸含量[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6)
- [6].甘薯茎叶中绿原酸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含量测定研究[J]. 化工管理 2019(11)
- [7].绿原酸的提纯分析技术及策略[J]. 化学试剂 2019(12)
- [8].接骨草的绿原酸含量测定及方法学考察[J]. 怀化学院学报 2013(11)
- [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栀黄颗粒中绿原酸含量[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19)
- [10].不同产地栀子炮制品中绿原酸含量比较[J]. 中医学报 2010(02)
- [11].忍冬藤嫩老藤枝绿原酸含量的考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06)
- [12].气象因素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S1)
- [13].RP-HPLC测莲花清瘟胶囊中绿原酸含量[J]. 海峡药学 2017(01)
- [14].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分析[J]. 海峡药学 2015(12)
- [15].不同组织器官中华蛇根草绿原酸含量的比较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 [16].早花及晚花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含量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11)
- [17].“雷雨一号”山银花及其培育亲本绿原酸含量测定[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止痒胶囊中绿原酸含量[J]. 中国药业 2011(06)
- [1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薯叶中绿原酸含量[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09(07)
- [21].杜仲不同加工方法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04)
- [22].不同影响因素下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变化特征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 2012(01)
- [2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皮中绿原酸含量[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1(02)
- [24].一点红不同营养器官中鞣质和绿原酸含量测定[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01)
- [25].不同测定方法测定小蓟中绿原酸含量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7)
- [26].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枸杞中绿原酸含量[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01)
- [2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山花楸中的绿原酸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1)
- [28].牛黄清胃丸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J]. 中外医疗 2008(33)
- [29].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的研究前景和应用概述[J]. 食品安全导刊 2019(06)
- [30].我国天然产物绿原酸活性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