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ortalin imaging in normal and cancer cells with quantum dot immuno conjugates(论文文献综述)
马刘畅[1](2021)在《功能性DNA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在耐药菌计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细菌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复杂的威胁之一,当前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其可导致治疗困难甚至死亡。因此,耐药菌检测对疾病诊断、用药指导、疗效监测及感染控制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迫切需要探索简单、快速、高灵敏和准确的检测方法。荧光计数法已成为生化研究领域的强大工具。到目前为止,已采用数字化微滴、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等多种检测方式实现高灵敏检测单个生物分子。本文主要设计了一种通用且高灵敏的荧光计数法,满足了对耐药菌标志物(蛋白质)及癌症标志物(RNA)的高灵敏、简单、快速检测的要求,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制备了两种微米级功能性DNA超结构(3D DNA)生物标记物。检测原理为:环状DNA模板在phi29 DNA聚合酶的诱导下进行滚环扩增,反应后形成3D DNA;其次,在3D DNA表面键合β-内酰胺酶检测抗体(或者检测miR-21的序列),合成具有分子识别和信号放大功能的3D DNA生物标记物。2.研究了基于3D DNA生物标记物的荧光计数检测方法(3DMCA)。首先,在384孔板上孵育捕获抗体,目标分子被捕获之后,再利用3D DNA对目标分子特异性识别,最终形成荧光亮点,荧光点数与β-内酰胺酶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低至100 a M。3.研究了3DMCA在耐药菌检测方面的用途。培养可分泌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珠,并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裂解液。证实了该方法能够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菌,检出限可低至10 CFU/m L。4.研究了3DMCA在癌症标志物(miRNA)检测方面的应用。在384孔板上固定可与miR-21碱基互补配对的捕获DNA,利用3D DNA对目标分子特异性识别,最终形成荧光亮点,荧光点数与miR-21分子数目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低至1 f M。此外,该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可用于多种细胞系中内源性成熟miR-21含量测定,其定量检测结果与q RT-PCR相吻合,证实了本方法的准确性。本研究首次合成了微米级功能性DNA超结构材料,并构建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实现蛋白质和RNA分子的超痕量检测,反应迅速、灵敏、选择性高。我们设想本文所述的方法将在生物化学、医学诊断以及生物传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张星杰[2](2021)在《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创伤性大、毒副作用大、肿瘤易复发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仍需寻找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基于外界光、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以及肿瘤组织中氧分子的微创治疗,其中光敏剂是影响光动力治疗效能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具有较大的吸光系数、较为红移的吸收波长及更优的光敏抗肿瘤活性等优势,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已成为当前光敏新药研发的热点。然而,尽管抗肿瘤活性较好,但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作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存在肿瘤选择性有限与潜在耐药等缺陷。因此,近年来科研人员把目光聚焦于向二氢卟吩的结构中引入或粘附一些具有生物特性或分子识别功能的官能团或化学分子,以期获得光敏活性强、肿瘤选择性高且耐药性低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围绕二氢卟吩结构开展新型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2)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3)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一、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对先导光敏剂进行合理结构改造与优化是获得更为高效低毒的光敏剂的重要途径之一。本部分工作以光敏剂二氢卟吩e4作为先导化合物,在其173-或131-引入氨基酸残基结构域和(或)31-引入烷氧基侧链后,得到一系列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展现出了良好的体外光动力肿瘤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4b对B16-F10,A549及He La细胞的光敏抑制活性(IC50值)均达到纳摩尔级。后续研究发现,14b主要分布于溶酶体、线粒体与内质网,在照光条件下能够显着提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杀伤性自噬,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显示出了较强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体内C57BL/6小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2 mg/kg的给药剂量下,14b对肿瘤的抑制率达到了95.1%,显着提升了该组小鼠肿瘤的客观缓解率(60%),并显着延长了该组小鼠的疾病进展时期(11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显着优于同剂量的上市药物Talaporfin。本部分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在细胞与小鼠水平上安全有效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候选分子,值得对其开展深入的临床前药理、毒理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该部分工作也为研发其他类型的高活性光敏分子提供了新思路与研究基础。二、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ABCG2作为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关键跨膜转运蛋白之一,能够将多种类型的光敏剂排出至细胞外,降低光动力治疗的效能。研究表明,某些分子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可作为ABCG2的底物或抑制剂,对ABCG2介导的光敏剂的外排过程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本部分首先验证了较低浓度(10μM)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在较长时间(>48 h)作用于HepG2细胞后,能够显着下调细胞内ABCG2的表达,刺激ATP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二氢卟吩e6的含量,进而增强光动力治疗的效能。随后,我们以二氢卟吩e6为结构骨架,通过引入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或其药效团,构建一系列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共18个,并合成了偶联达沙替尼并装载二氢卟吩e6的高分子胶束。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与高分子胶束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相较于临床光敏药物Talaporfin均有所提升,其中化合物29b对B16-F10与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强的。后续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29b不仅对HepG2细胞的ABCG2蛋白具有一定的下调作用,而且被ABCG2蛋白外排的光敏分子数量也显着减少。另一方面,化合物29b能够广泛分布于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显着诱导HepG2细胞产生大量ROS,促使HepG2细胞凋亡与杀伤性自噬,并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在BALB/c裸鼠的HepG2移植瘤模型中,在2 mg/kg的给药剂量下,29b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推迟小鼠的肿瘤恶化时间,显着延长小鼠的总生存期(53天)、中位生存期(43天)与无进展生存期(12天),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综合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与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化合物29b可作为低耐药型抗肿瘤光敏药物研发的候选分子,值得对其开展深入的机制研究。三、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光动力治疗与化学治疗的联用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肿瘤联合治疗之一,然而这种“鸡尾酒”式疗法存在光敏剂与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等缺陷。相比之下,利用在肿瘤组织特异性断裂的Linker将光敏剂与化疗药物偶联可以实现二者在肿瘤部位的同时释放,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研究表明,细胞毒药物5-氟尿嘧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同光动力治疗联用时均显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增强光敏剂的肿瘤选择性并减少简单的药物联用带来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等缺陷,本部分工作利用药物化学传统的药效团融合与前药策略,以二氢卟吩e6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1个偶联5-氟尿嘧啶、SAHA或西达本胺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其中以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酰腙键或二硫键为Linker的目标分子包括化合物32、36a及36b。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酰腙键与二硫键在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的体外条件下均易发生断裂,其中5-氟尿嘧啶与SAHA相较于西达本胺更容易得到释放。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2、36a、43a及45a对B16-F10与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均达到了纳摩尔级,显着优于阳性药物SAHA与Talaporfin。后续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实验表明,化合物32、36a与43a能够显着提升B16-F10细胞内ROS的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此外,化合物36a对B16-F10细胞中的Acetly-H3与Acetly-H4具有一定的上调作用。体内C57BL/6小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以较低给药剂量(2 mg/kg)的化合物36a在光照条件下不仅可以显着抑制小鼠肿瘤体积的增长,延长该组小鼠的各类生存期,还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肺部转移。综合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化合物36a可以作为一个有效抑制黑色素瘤增殖与转移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值得对其开展后续的研究。
崔方超[3](2020)在《多色碳量子点的功能化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抗菌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由食源性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公共卫生的主要负担之一,严重阻碍了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建立高灵敏地检测和强力安全地消除方法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首要任务。纳米材料发展的优势之一是可以使用基于荧光纳米材料的方法进行生物成像和快速检测细菌,同时,与传统抗生素相比,纳米材料因细菌缺乏其外排泵、可增加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不易引发细菌耐药性等优点正作为新型抗菌剂被广泛研究。然而,这些纳米材料主要为金属、半导体、稀土纳米材料和阳离子共轭聚合物等,它们潜在环境和生物毒性限制了其应用。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s)因其出色的光学和抗菌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和消除现状因此得到极大程度地改善。本研究以CDs为基础,食源性致病菌为对象,制备多色荧光发射CDs及其多功能纳米组装体,利用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用于生物成像及快速、高特异性、高灵敏地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利用表面功能化合成高效、安全地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用于进一步消除食源性致病菌,此外,为提高其体内抗菌性能,构建p 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用于体内抗菌应用,为建立以CDs为基础的监测和消除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提供新的思路。1.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可控合成制备及鉴定。通过水热法和电解法分别以三种苯二胺的同分异构体和石墨棒为前体物,分别“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合成了不同荧光发射的CDs和N,S掺杂的羧基石墨烯量子点(N,S/GQDs)。首先,确定多色荧光发射CDs合成过程中苯二胺的浓度、体积、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最优条件分别为2 mg/m L,30 m L,3h和120℃;同时,通过电解法在0.1 M甲苯磺酸钠的乙腈溶液中以+3.0 V的电位电解石墨棒2 h来合成N,S/GQDs。最后,全面表征和鉴定了合成的CDs,为建立基于CDs荧光性质构建用于生物成像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和纳米组装体提供条件。2.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光学性质及生物成像应用。进一步探讨了前面章节合成的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发光机理,CDs荧光发射的红移与其石墨化程度和石墨氮的含量逐渐增加有关,多色荧光发射CDs具有高的荧光寿命、荧光稳定性和绝对荧光量子产率,其中蓝色荧光发射CDs(B-CDs)的荧光寿命和绝对荧光量子产率分别高达5.57 ns和3.36%,红色荧光发射CDs(R-CDs)在其最佳激发光照射1 h,其荧光强度稳定并保持>90%的初始强度。为了增强其细胞成像和检测应用能力,进一步的将GQDs与适配体(Aptamer)、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Mo S2)和四氧化三铁(Fe3O4)一起构建了基于表面能量转移(Nanomaterial surface energy transfer,NSET)的Aptamer@Fe3O4@GQDs@Mo S2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用于肿瘤细胞的生物成像和检测。该传感器在2-64 n M展现出良好的线性,线性方程为Y=5.202X+0.744,R2=0.9928,检出限为1.19 n M,对上皮细胞粘附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生物安全性,可检测实际血样中的肿瘤细胞,捕获效率达80-90%。最后,鉴于R-CDs优异的荧光发射性能和生物穿透能力,在体外细胞成像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叶酸@R-CDs纳米荧光探针,成功在裸鼠体内肿瘤中成像。3.基于CDs/Fe3O4的“ON-OFF-ON”型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为快速、高特异性、高灵敏地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以前面章节合成的B-CDs为荧光元件,分别用适配体和不完全互补的单链DNA修饰Fe3O4和B-CDs作为荧光受体和供体,进一步通过单链DNA氢键互补配对使c DNA+B-CDs与适配体+Fe3O4发生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并自组装构建“ON-OFF-ON”型Fe3O4/B-CDs磁分离适配体荧光传感器,成功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荧光检测。对影响传感器猝灭效率的荧光供体和受体比例进行探究,当供体与受体比例为2:1时,猝灭效率最优,荧光传感器和目标细菌孵育时间为30 min时,系统荧光恢复达到最佳。Fe3O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在细菌浓度50-107 CFU/m L的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5327X-5145,R2=0.9818,检出限为8 CFU/m L,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对不同种类的细菌可以良好的区分,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95-106%。4.基于CDs的表面功能化修饰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基于前面章节实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基础,创新引入表面功能化修饰CDs,使得CDs抑制食源性致病菌成为现实。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前面合成的多色荧光CDs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配体亚精胺和硫辛酸分别进一步合成了新型抗菌Spe-Y-CDs和La-Y-CDs,通过配体的加入,使得合成的CDs荧光发射光谱发生了一定红移(La-Y-CDs)和蓝移(Spe-Y-CDs),通过XPS、FTIR等结果分析,La-Y-CDs荧光发射光谱的红移与S元素的掺杂和羧基含量的增加有关。同时,亚精胺的掺杂使得Spe-Y-CDs表面有丰富的氨基,使得其zeta电位高达+51.20 m V。进一步研究各个CDs的体外抗菌性能,Spe-Y-CDs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比其前体物(亚精胺)的MIC低781倍,相比较于现有的抗生素,Spe-Y-CDs具有更广谱的抗菌范围,甚至对耐药菌的抗菌效果显着。Spe-Y-CDs具有比抗生素更强的抗菌能力,这可能是由于Spe-Y-CDs表面富含氨基,超高的正电荷和较小的粒径有助于与细菌快速结合(负表面电荷),破坏细菌的表面电荷,然后进入细菌胞内,导致细菌代谢紊乱和死亡。5.基于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抗菌机理和应用研究。为了进一步增强前面合成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体内抗菌性能的应用,巧妙地将其与丙烯酸、果胶、过硫酸铵和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构建p 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SCDs-AP水凝胶)。SCDs-AP水凝胶在p H=5.5和8.5缓冲液中CDs的释放量约为39%和36%,而当在p H=7.4的缓冲溶液中CDs的释放量仅为21%。酸性或碱性环境会加速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释放,并且释放的CDs会起到抗菌作用。SCDs-AP水凝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药耐药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能力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水凝胶的高108.5倍和88.5倍。抗菌机理研究表明,细菌代谢导致培养液呈酸性,SCDs-AP水凝胶通过释放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破坏细菌细胞壁或膜达到了抗菌作用。探究了p 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SCDs-AP水凝胶显示出比空白对照组水凝胶更好的细胞粘附性和细胞活力。进一步研究了SCDs-AP水凝胶体内抗菌能力,SCDs-AP水凝胶周围的皮肤组织状况良好且伤口得到了良好的修复,SCDs-AP水凝胶在体内具有抗菌作用,为细菌引起的伤口感染的体内安全治疗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赵健辉[4](2020)在《甘草次酸修饰碳酸钙空腔纳米球的肝靶向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制备一种同时具有缓释作用、pH敏感性、靶向和协同载药功能的复合空腔纳米球,以其作为肝癌药物载体,研究其制备条件及体内外性能。方法1以可溶性淀粉为模板制备空腔碳酸钙纳米球。通过乙二胺将甘草次酸和海藻酸钠连接起来形成高分子甘草次酸和海藻酸钠聚合物(GA-ALG);使高分子聚合物GA-ALG在空腔CaCO3纳米球表面聚集,形成壳核结构的复合纳米球GA-ALG-CaCO3。2通过一步法制备载DOX的复合纳米球DOX/GA-ALG-CaCO3。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载药纳米球进行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的检测。3选用人肝癌细胞HepG2采用MTT法测定空白组CaCO3、ALG-CaCO3、GA-ALG-CaCO3和载药组DOX、DOX/ALG-CaCO3、DOX/GA-ALG-CaCO3的细胞毒性。采用了BCA法,考察HepG2对DOX/ALG-CaCO3、DOX/GA-ALG-CaCO3纳米球的摄取情况。4以正常KunMing种小鼠为模型,分别考察DOX和DOX/GA-ALG-CaCO3载药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评价。结果1 GA-ALG-CaCO3纳米球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400 nm;Zeta电位约为-17.0 mV。2 DOX/GA-ALG-CaCO3纳米球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430 nm,Zeta电位约为-13.6 mV。载药率约为13.06%,包封率约为75.11%。体外释放的结果表明GA-ALG-CaCO3载体在pH=7.4、pH=6.8、pH=5.5的环境中24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9.77%、38.73%、59.73%。3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组CaCO3、ALG-CaCO3、GA-ALG-CaCO3对HepG2细胞的存活率影响较小。载药组DOX、ALG-CaCO3、DOX/GA-ALG-CaCO3的IC50值分别为0.551μg·mL-1、0.241μg·mL-1、0.095μg·mL-1。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HepG2细胞对DOX/GA-ALG-CaCO3纳米球的摄取量远远高于DOX/ALG-CaCO3。4动物实验结果表明,GA-ALG-CaCO3纳米球可以改善DOX的体内分布情况,使DOX更多的聚集于肝脏。DOX/GA-ALG-CaCO3载药复合纳米球的靶向效率为68.2%远高于DOX对照组24.2%。结论GA-ALG-CaCO3复合空腔纳米球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较高的载药量,还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及良好的肝靶向能力,具有应用于靶向治疗肝癌的前景。图13幅;表23个;参88篇。
李璐[5](2020)在《靶向纳米光敏剂的制备及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1.合成两类不同粒径的新型靶向纳米光敏剂scFv-Z@FRT及HANP/Ce6并进行表征,分别评估其稳定性、水溶性及ROS生成情况,为二者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2.评价scFv-Z@FRT与不同肿瘤组织的结合能力。探讨scFv-Z@FRT介导的PDT在裸鼠双侧4T1肿瘤模型中CAF及胶原的清除情况,评估PDT后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在肿瘤中的累积和渗透效应。3.探讨HANP/Ce6的细胞毒性、靶向性及生物分布情况。评价HANP/Ce6介导的PDT对HT29荷瘤鼠的疗效,并探讨18F-FDG PET在其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cDNA扩增FRT DNA区段,将其连接到pRSF质粒上,而后转化到大肠杆菌XL1-Blue感受态细胞中。将筛选得到的pRSF/FRT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铁蛋白产生后进行纯化。为获得抗FAP scFv,我们将相应DNA编码序列片段插入pOPE101质粒中,并转化到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的大肠杆菌JM109中。将PelB信号肽序列插入scFv的N端,诱导抗FAP scFv产生后进行纯化。我们将铁蛋白溶液的pH降低至2.0,以破坏相邻铁蛋白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再将ZnF16Pc加入DMSO中并添加到溶液中,然后缓慢调节pH至中性以诱导纳米笼重构,而后经纯化得到Z@FRT。使用二(磺基琥珀酰亚胺)辛二酸(BS3)作为交联剂将抗FAP scFv偶联到Z@FRT上,纯化粗产物后获得scFv-Z@FRT。使用动态光散射测量FRT、Z@FRT及scFv-Z@FRT的粒径分布。将终产物scFv-Z@FRT置于PBS中持续7日以观察溶解情况及稳定性。使用671 nm激光以0.1 W/cm2分别于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照射Z@FRT和游离ZnF16Pc溶液,记录525 nm荧光以比较二者的单线态氧的生成情况。2.使用IRDye800CW(ex/em=780/800 nm)标记scFv-Z@FRT,之后将scFv-Z@FRT与原发性4T1肿瘤、LL/2肝、肺转移瘤的组织切片共同孵育,以验证scFv-Z@FRT与不同肿瘤的结合能力。为了验证其靶向性,我们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分别添加阻断组,即给予scFv-Z@FRT前先加入游离scFv(30×)进行阻断实验。为评估CAF及胶原清除情况,我们通过向每只小鼠的左右后肢皮下各注射106个4T1细胞构建裸鼠双侧4T1肿瘤模型。当肿瘤大小达到100 mm3时,向小鼠体内静脉注射scFv-Z@FRT(n=3)。24小时后,使用671 nm激光(300mW/cm2,15分钟)照射右侧肿瘤,同时左侧肿瘤用铝箔覆盖。治疗后2天处死小鼠,制作肿瘤切片并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染色检测CAF清除情况。此外,通过Mason三色染色检测肿瘤ECM中胶原的含量。为研究纳米颗粒在肿瘤中的累积和渗透效应,我们同样采用上述动物模型,照射后48小时分别为小鼠静脉注射1 nmol IRDye800CW(ex/em=780/800 nm)标记的BSA(5mg/kg)、10 nm聚乙二醇化CdSSe/ZnS QD或50 nm聚乙二醇化QD(每组n=5)。在注射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1小时、4小时和24小时进行体内显像。在24小时显像后,处死小鼠并收集肿瘤,使用藻红蛋白标记的抗CD31抗体孵育标本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以观察BSA及QD的外渗及扩散情况。3.使用高压均化器制备HANP/Ce6。在EDC和NHS的存在下合成HA和5β-胆烷酸结合物HA-5β-CA。将Ce6溶液在超声处理15分钟后溶解在DMSO中,然后缓慢加入HANP溶液中并均化10分钟,除去游离的Ce6后获得HANP/Ce6。基于游离Ce6的标准曲线分析样品,观察到Ce6浓度与其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以计算其载药率。扫描HANP/Ce6的吸收光谱并与游离Ce6的吸收光谱进行比较。使用激发波长403 nm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HANP/Ce6和游离Ce6的荧光强度。使用动态光散射测量HANP/Ce6的粒径分布。分别在FBS、含10%FBS的细胞培养液、PBS和水中对HANP/Ce6及游离Ce6进行7天的稳定性实验。我们在有无透明质酸酶存在的情况下比较HANP/Ce6中Ce6的释放情况。为研究透明质酸酶存在与否与ROS生成量的关系,我们使用DCFH-DA试剂盒检测游离Ce6、含或不含透明质酸酶的HANP/Ce6中的ROS生成量。4.为测定HANP/Ce6的靶向性,我们选用HT29细胞和NIH3T3细胞,各分为HANP/Ce6处理组和游离Ce6处理组,分别加入HANP/Ce6和游离Ce6(20μg/mL)。为了验证HA与CD44结合的特异性,将HT29细胞中增加HA阻断组。DAPI染色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培育HT29细胞并分为HANP/Ce6处理组及游离Ce6处理组,在分别给药后给予激光照射,以检测ROS生成能力。为研究细胞毒性,我们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ANP/Ce6和游离Ce6(40μg/mL、20μg/mL、10μg/mL、5μg/mL和2.5μg/mL)处理HT29细胞,之后再分别使用或不使用激光照射,通过MTT法评估细胞活力,并使用Calcein-AM/PI共染色进一步验证。构建裸鼠HT29肿瘤模型,当肿瘤生长至60 mm3时,随机分为HANP/Ce6组和Ce6组(每组n=3),分别给小鼠尾静脉注射HANP/Ce6(5 mg/kg等量的Ce6)和Ce6。在静脉注射后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进行小动物荧光成像。在注射后4小时处死小鼠,收集肿瘤和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肌肉并进行荧光成像。仍然使用裸鼠HT29肿瘤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以下五组(每组n=5):(1)生理盐水组、(2)游离Ce6激光照射组、(3)游离Ce6无激光照射组、(4)HANP/Ce6激光照射组、(5)HANP/Ce6无激光照射组。分别监测肿瘤大小、小鼠体重,并进行PET扫描和图像分析。在PDT结束两周后处死小鼠,取各组小鼠的肿瘤及主要器官,使用HE染色进行分析。结果:1.成功合成两类粒径不同的新型靶向纳米光敏剂scFv-Z@FRT及HANP/Ce6,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水溶性及ROS生成能力。2.scFv-Z@FRT可通过scFv-FAP相互作用与不同类型的肿瘤(原发性4T1肿瘤细胞及LL/2肝、肺转移瘤细胞)结合,并能被游离scFv阻断。在双侧4T1肿瘤模型的肿瘤中,经PDT治疗后,α-SMA染色阳性水平显着降低,Mason三色染色显示胶原含量明显减少,说明由于scFv-Z@FRT介导的PDT使CAF及胶原得已清除。PDT治疗后,给予不同粒径的大分子/纳米颗粒(BSA、10 nm QD、50 nm QD),观察到肿瘤中不同粒径纳米颗粒的累积效应均得到改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都表现出血管外渗现象。而粒径相对较大的纳米颗粒(50 nm QD)在肿瘤周围区域积聚,表明PDT诱导ECM的分解对于粒径相对较大的纳米颗粒在肿瘤中扩散能力的改善仍然有限。3.透明质酸酶降解HANP使HANP/Ce6中的Ce6释放后能检测到荧光。使用透明质酸酶后Ce6释放量较未使用透明质酸酶组明显增加。与封装入HANP的Ce6相比,Ce6从HANP中释放后产生更多的ROS。HANP/Ce6靶向性研究中,CD44阳性细胞能够大量摄取HANP/Ce6,并且能被HA阻断,说明其良好的CD44靶向性。在ROS生成能力研究中,经游离Ce6或HANP/Ce6处理的HT29细胞中,ROS的生成量均随Ce6浓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多。但HANP/Ce6生成ROS的能力明显优于游离Ce6。HANP/Ce6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激光照射HANP/Ce6组的细胞时,细胞存活率随HANP/Ce6浓度的增高而降低。HANP/Ce6激光照射组仅有13.05%±1.43%的细胞在40μg/mL(等量的Ce6)的浓度下保持存活。小鼠静脉给药后,荧光显像显示HANP/Ce6在肿瘤区域及肝脏中大量聚积,在给药后4小时肿瘤荧光信号达到峰值,而其他主要器官及组织中未见明显的荧光信号。对HT29荷瘤小鼠进行PDT后,与对照组相比,HANP/Ce6激光照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出现显着抑制,并且没有观察到可检测的副作用,在组织学分析中也得到了证实。在疗效监测方面,肿瘤大小的变化与18F-FDG摄取变化一致。在治疗开始后不久即发生PDT诱导的细胞死亡,并且18F-FDG PET显像技术能在观察到肿瘤大小变化之前有效地监测早期肿瘤PDT反应。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两类不同粒径的新型靶向纳米光敏剂scFv-Z@FRT和HANP/Ce6,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及ROS生成能力。scFv-Z@FRT以铁蛋白作为载体,在包封光敏剂ZnF16Pc的同时,也改善了其生物相容性。scFv通过与FAP特异性结合而具有CAF靶向性,从而能在PDT中有效地清除CAF,继而使肿瘤中纳米颗粒的累积和渗透效应得到改善。铁蛋白以其良好的性质,作为纳米平台在药物和显像剂的递送方面显示出广阔的研究前景。另外,肿瘤间质靶向也为肿瘤靶向纳米药物和PDT提供新的设计思路。由于FAP在大多数实体瘤中呈高表达,因此预期该方法可在其他类型的肿瘤中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改善纳米颗粒的累积和渗透效应的PDT有望作为其他纳米药物的治疗前应用,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HANP/Ce6具有主动和被动双靶向作用,即通过CD44靶向和高通透性和滞留(EPR)效应大量聚积在肿瘤中,将其应用于PDT中可减小给药剂量并提高疗效。HANP这一药物输送平台对于改善其他疏水性药物性能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应用18F-FDG PET显像技术监测疗效,与以肿瘤大小变化为指标的传统监测方法相比,能够更早地监测到肿瘤治疗反应,从而及时指导临床调整给药剂量及治疗方案。
陈益时[6](2020)在《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法的构建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量子点是荧光分析中常用荧光材料,与其它传统荧光试剂相比,量子点具有荧光发射光谱窄、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可调、抗光漂能力强、表面易修饰等特点。由于其优良的光学和化学性能,量子点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检测中。蛋白质类疾病标志物是由于人体病变导致代谢紊乱,而在体液中出现的浓度异常的物质(如酶、抗原、抗体等),其浓度可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示物。目前,基于量子点免疫吸附荧光检测蛋白质,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而备受关注。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预处理复杂、需要分离游离标记物、成本高等。因此,发展灵敏、低成本、简单的蛋白质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降低检测背景,提高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本论文基于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模式,结合酶水解反应、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及适配体-靶分子结合,建立了三种均相检测蛋白质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参考已有方法,制备了不同发射波长的量子点,比较了细胞色素C和鱼精蛋白对量子点的猝灭效果。结果显示,这两种蛋白均能有效猝灭量子点的荧光,且对小粒径量子点猝灭效应较强。然后,分别利用细胞色素C、鱼精蛋白作为量子点荧光猝灭剂和蛋白酶的水解底物,与量子点构建了荧光探针。研究发现,与细胞色素C相比,鱼精蛋白被胰蛋白酶催化水解速度较快,且水解产物较稳定。利用鱼精蛋白猝灭量子点荧光,而鱼精蛋白水解后量子点荧光恢复,且荧光恢复强度与胰蛋白酶浓度呈线性关系,实现了胰蛋白酶灵敏检测,该方法材料易得、无需标记且操作简单。(2)制备铜螯合物标记抗体(Cu-Ab)作为猝灭量子点荧光的QTL(quenchertether-ligand)探针,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均相检测甲胎蛋白的新方法。铜螯合物标记抗体不仅能与量子点生成基态络合物,猝灭量子点的荧光,同时也能与甲胎蛋白特异性结合。当体系中存在甲胎蛋白时,铜螯合物标记抗体与甲胎蛋白发生免疫反应,抗原-抗体高亲和力结合,使标记抗体离开量子点表面,从而导致量子点荧光恢复。此外,与商业化的钌配合物标记抗体相比(RuAb),铜螯合物标记抗体具有更低的制备成本和更高的猝灭效率。此研究扩展了基于金属螯合物与量子点相互作用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3)参照上一章的方法,引入适配体作为识别靶分子的配体,通过铜螯合物标记链霉亲和素(Cu-SA)结合生物素化适配体(Biotin-APT),制备了一种低成本、稳定的QTL(quencher-tether-ligand)复合物。该复合物不仅能猝灭量子点荧光,还能与凝血酶特异性结合。不存在凝血酶时,量子点荧光被QTL复合物猝灭;当存在凝血酶时,凝血酶与QTL复合物特异性结合,体系荧光较强。根据体系荧光强度与凝血酶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凝血酶的快速和特异性检测。
吴瑞丽[7](2018)在《基于CdSe/ZnS荧光量子点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侧向免疫层析检测技术作为现场即时检测(POCT)领域非常重要且占比重最大的一项检测技术,由于其检测快速、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非常具有前景且节约成本的即时诊断技术。但传统的侧向免疫层析技术常用胶体金、有机荧光染料作为标记材料,其检测性能相对实验室检验方法存在着灵敏度较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而荧光量子点作为一种新颖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传统荧光染料无可比拟的光学性质(如宽激发窄发射,发射光谱可调,光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寿命长,单激发多元发射等优点),其作为一种荧光标记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免疫诊断、生物传感、细胞标记、活体成像、光动力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将高质量的荧光量子点与侧向免疫层析技术结合,可实现对细菌、病毒蛋白大分子以及抗原小分子等的快速灵敏定量检测,促进量子点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本论文尝试采用不同方法修饰的(聚合物修饰和二氧化硅包覆修饰)荧光量子点(CdSe/ZnS,发射峰位为635 nm)为标记材料,通过优化量子点-抗体蛋白的偶联条件、侧向免疫层析体系的组成,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竞争法两种原理构建了基于量子点的侧向免疫层析(Lateral flow immunoassay)定量检测体系,实现了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快速定量检测,并初步尝试了建立了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同时定量检测的侧向免疫层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聚合物修饰的荧光量子点(QDs@PMAH)对C-反应蛋白(CRP)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以QDs@PMAH作为CRP抗体的蛋白标记材料,优化量子点与CRP抗体的偶联条件,依据双抗体夹心法构建了CRP的侧向免疫层析体系,探讨了层析体系试纸条样品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探针用量及其稀释液等影响试纸条性能的有关因素。在优化的检测体系下,建立的定量免疫层析检测体系在CRP浓度为0.510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最低检出限为0.30 ng/mL。与其它CRP的即时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表现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仅需3 min)且检测范围宽的明显优势。该免疫层析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差异均小于15%,回收率在95%110%以内,说明该方法的稳定性良好,其检测结果可靠准确。通过对135例临床样本的检测,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行业金标准罗氏胶乳C反应蛋白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基于聚合物修饰(QDs@PMAH)和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荧光量子点(QDs@SiO2)对降钙素原(PCT)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分别以QDs@PMAH和QDs@SiO2为PCT抗体的蛋白标记材料,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通过对免疫层析体系的优化,建立了对炎症标志物PCT的定量检测方法。建立的PCT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时间仅需要12 min,在血清样本中PCT初始浓度为0.1100 ng/m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两种检测体系的PCT样本(3倍稀释前)的最低检出限LOD分别为0.09 ng/mL(聚合物修饰的量子点检测体系),0.03 ng/mL(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量子点体系),与目前商用的胶体金即时检测方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量子点体系提高了10倍以上)。相对稀释后的样本,理论LOD分别计算为0.03 ng/mL和0.01 ng/mL。同时以二氧化硅包覆修饰量子点为标记材料建立的检测方法,探针的使用量相对较少,免疫试剂抗体的使用也相对较少,在灵敏度提高的同时,免疫层析体系的稳定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批内和批间差异小于10%)。通过对140例临床样本的检测,建立的检测方法与医院采用的行业金标准梅里埃的酶联免疫荧光法进行对照比较,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基于二氧化硅包覆修饰(QDs@SiO2)的荧光量子点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通过选用更稳定的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水相量子点作为标记材料,采用竞争法的原理构建了对食品中小分子AFB1的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方法。检测体系在玉米样本中AFB1初始浓度为2.51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对于实际检测样本的AFB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94 ng/mL。该方法对于玉米实际样本中AFB1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796 ng/g,该灵敏度是国内行业标准胶体金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2.5倍,按照实际检测时的14倍稀释,该检测方法的理论LOD经计算为0.057ng/g。同时,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回收率在80%120%之间。此外,该检测方法中的样本提取简单,经一步提取后可滴加样品检测,检测时间仅需要15 min,非常适合于基层生产或检验部门用于食品或饲料中AFB1的现场即时定量检测。4.尝试建立了同时检测CRP和PCT的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方法。以同一荧光发峰位的QDs@SiO2分别标记CRP抗体和PCT抗体制备荧光探针,在一个荧光免疫侧向层析体系中,采用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PCT和竞争法检测CRP的原理,实现了两种炎症标志物的同时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用同一量子点标记也可以实现两个指标的同时检测,检测范围和最低检测限可以和单独检测的结果相媲美,但体系对CRP检测时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以上研究成果证明荧光量子点作为优异的标记材料,在基于双抗体夹心法和竞争法的侧向免疫层析检测中都具有可实现目标物的定量、灵敏、快速检测的优势。其中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量子点作为标记材料构建的检测体系,具有免疫试剂用量少、灵敏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特点。因此基于量子点的侧向免疫层析技术为构建新型体外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了新思路,也将会为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即时检测技术支撑。
杨焜[8](2018)在《高荧光碳量子点负载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题研究背景: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以及老龄化问题的加重,恶性肿瘤已经是导致我国国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探索全新技术提高癌症早期诊断、实时监测、有效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光动力治疗是肿瘤治疗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它具有高选择性、低副作用、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且侵蚀性小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光动力治疗存在部分缺陷:(1)光敏剂水溶性差,在水中易团聚而导致荧光猝灭;(2)外部激发光源组织穿透深度有限,无法在深层肿瘤治疗中应用。碳量子点是一族零维的碳纳米材料或者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同时水溶性好,表面易功能化修饰,而且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低,是优良的纳米药物载体,结合自荧光系统作为激发光源,构建自荧光诱导的复合光敏剂体系,有望在改善光敏剂自身缺陷的同时,为深层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课题研究目的:利用高荧光碳量子点负载光敏剂,构建复合光敏剂FRET体系,来改善光敏剂的水溶性问题,同时利用FRET作用提升光敏剂的荧光性能;另外,采用内部荧光激发复合光敏剂体系,来解决光源穿透深度有限,光敏剂在生物体内无法有效激发等问题;从而研制出新型的具有低毒性、高荧光量子产率、水溶性优良,体内激发,可用于深层肿瘤治疗的复合光敏剂体系,同时显着提高光动力治疗的效果。课题研究方法:(1)以无水柠檬酸作为碳源,乙二胺作为表面钝化剂,200 oC一步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物剂量,制备出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碳量子点样品,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碳量子点样品的性能加以评价,总结出荧光碳量子点的形成规律和荧光机理,确定荧光性能最佳的反应条件;(2)利用EDC/NHS反应,将碳量子点与光敏剂Ce6共价结合,通过Mg/N双杂化进一步提升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同时,利用缩减供受体距离;增加光敏剂受体数量三种途径来提高FRET效率。利用660 nm激光诱导复合光敏剂体系,探索复合体系产生单线态氧能力以及体外肿瘤细胞HepG2的抑制效果;(3)以萤火虫荧光素酶诱导的生物荧光作为内部光源,构建碳量子点负载光敏剂原卟啉的复合光敏剂体系,通过红外,紫外,荧光光谱等手段检测复合光敏剂体系的性能;同时,利用碳量子点的荧光上转化作用实现生物荧光激发复合光敏剂体系。最后,对整个体系的单线态氧产率,细胞内活性氧产率,肿瘤细胞抑癌效率等性能加以评价;(4)以1,2,4-三氨基苯二盐酸盐作为碳源,甲酰胺作为溶剂,120 oC鼓风干燥箱加热12 h制备黄色荧光碳量子点。利用鲁米诺化学发光来激发碳量子点构建的复合光敏剂体系,通过CRET和CRET-to-FRET双重途径,实现在化学发光强度对细胞无毒性的前提下,完成光敏剂在生物体内的高效激发过程。实验结果:(1)无水柠檬酸与乙二胺水热法制备的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荧光性能,且细胞毒性低,非常适宜作为纳米药物载体。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无水柠檬酸2.1 g,乙二胺2.68 ml,反应温度为200 oC,制备的碳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高达79.7%。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是由碳核和表面状态共同决定的,碳量子点是类似核-壳的纳米结构,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裂解、聚合、碳化以及碳核的生长等步骤。(2)利用Mg(OH)2作为金属添加剂,可进一步提升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碳量子点可共价结合光敏剂,制备复合光敏剂体系;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分析证明,复合光敏剂已成功制备,且水溶性良好,碳量子点通过FRET作用,使得光敏剂的荧光性能提升了9倍。同时,通过缩短供受体距离,增加受体数量等途径,将FRET效率提升至84%,单线态氧产率提升1倍,肿瘤细胞HepG2抑制效果显着提升。(3)利用生物荧光诱导碳量子点构建的复合光敏剂体系,碳量子点在复合体系中有三大作用:作为光敏剂的载体,提高其水溶性和荧光性能;作为能量供体,通过FRET作用将能量传递给光敏剂,进一步提升光敏剂荧光性能;调谐生物荧光的发射光谱与光敏剂的吸收光谱,使得光敏剂可以被生物荧光所激发。实验表明,萤火虫荧光素酶产生的生物荧光通过碳量子点的荧光上转化作用,可激发复合光敏剂体系产生单线态氧,而且在SMMC-7721肿瘤细胞内,在无外部光源照射下,检测到活性氧的产生。生物荧光对细胞有较弱的致死作用,但是生物荧光诱导的复合光敏剂体系癌细胞抑制率达60%。(4)利用1,2,4-三氨基苯二盐酸盐与甲酰胺,溶剂热法制备出黄色荧光,水溶性良好的碳量子点,激发光谱范围在400-550 nm之间,可以被鲁米诺产生的化学荧光所激发。通过对碳量子点,内部激发光源和光敏剂的精心挑选和有机结合,我们成功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光动力治疗体系。碳量子点在复合体系中共有两大作用:分别为改善光敏剂的自身缺陷问题,以及调谐化学荧光间接激发光敏剂,并通过FRET作用增强光敏剂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光敏剂的Soret band(400 nm)和Q-band(663 nm)通过CRET和CRET-to-FRET过程,可被化学荧光持续激发,且单线态氧产率和细胞内活性氧产率要远远高于化学荧光激发的单一光敏剂体系。且单纯的化学荧光和复合光敏剂对SMMC-7721肝癌细胞并没有致死作用,但是当化学荧光诱导复合光敏剂体系时,就可以实现光动力治疗过程。在细胞内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SMMC-7721肝瘤细胞抑制率达到92%。实验结论:(1)碳量子点水溶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合成过程简单,生物相容性极好,是优良的光敏剂载体;(2)利用碳量子点负载光敏剂,可显着改善光敏剂的水溶性,并通过FRET作用增强光敏剂的荧光性能;通过提高FRET效率可显着提高光动力治疗效果;(3)生物和化学自发光都可以作为内部光源,诱导复合光敏剂产生活性氧,完成光动力治疗过程,利用自荧光激发复合光敏剂体系,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光源在组织穿透深度有限的问题。
李明月[9](2018)在《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量子点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产生的肠毒素是世界范围内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多种不同血清型肠毒素中,以A型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最高,因此,建立灵敏、快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Staphylococcal aureus enterotoxinsA,SEA)的检测方法,是进行食品安全检测、预防食物中毒的必要条件。此外,采用抗SEA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了适应基础研究的需要,探索出SEA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借助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平台,制备了抗SEA单克隆抗体,并研发出用于定量检测SEA的量子点荧光检测试剂盒。该技术用量子点作为示踪物质,代替了传统荧光标记物,具有快速、灵敏、可进行定量检测的优点。本研究主要包括抗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量子点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以及试剂盒最终性能的确认。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重组SEA蛋白为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了免疫,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效价,血清效价在6400以上。通过体内大量诱生腹水法制备单克隆抗体,最终得到2C2和7B5两株单克隆抗体,两株抗体都具有特异性识别A型肠毒素的能力,且两株抗体类型均为IgG1亚类,采用间接竞争法ELISA来检测两株单克隆抗体的效价,抗体2C2效价为5.12×106,抗体7B5效价为2.56×106。另外,通过间接竞争法ELISA、免疫印迹法对单抗的特异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两株抗体特异性好。其次,以抗SEA单克隆抗体偶联量子点结合免疫层析技术研发SEA检测试剂盒,去提高试剂盒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本实验部分主要对试剂盒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优化过程中确定了 C线包被羊抗鼠二抗浓度为1.5 mg/mL,T线包被抗体7B5浓度为0.5 mg/mL,量子点和稀释液的稀释比例为1:50,NC膜选用Millipore HFC 90作为最佳包被载体。以添加1%的蔗糖的缓冲液作为包被缓冲液,标记物稀释液中BSA的添加量为0.5%,样品垫处理液中添加1%的蔗糖和Casein。最后,对试剂盒的基本性能进行了验证和确认,其中,试剂盒分析灵敏度为1.0 ng/mL;线性范围在1.0-100 ng/mL,线性范围广;用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不同类型肠毒素的标准品,无明显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对SEA标准品溶液的高值和低值进行重复性测试,求得的变异系数(CV值)均在5%以内,试剂盒精密性良好;以2-8℃储存条件作为对照组,对试剂盒进行为期20天的37℃加速稳定性考察,试剂盒变异系数在15%以内,稳定性良好;将试剂盒应用于食品样品的检测,对试剂盒进行加样回收实验,测得牛奶中SEA的平均回收率为95.7%,回收率范围在60%-120%之间,试剂盒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赵培起[10](2018)在《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光热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功能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合成、表征,并通过一系列的体内外实验来证实该递送系统可以实现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及光热治疗。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用途:一、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及其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二、肿瘤精准成像介导的光热治疗。我们将通过一系列体内外试验,对功能性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生物相容性、体内药物分布、转运代谢途径,以及对乳腺癌肿瘤模型的疗效、毒副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为今后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TPGS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的合成及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1)我们首先设计、合成了TPGS修饰的包载阿霉素的MSNs。研究中,我们选择阿霉素(DOX)作为模型药物。同时研究该递送系统的结构、粒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载药率、包封率、不同PH条件下的药物缓释功能,为后期的细胞学及动物实验提供依据。2)体外细胞学实验:我们首先通过阿霉素敏感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及阿霉素耐药的细胞系MCF-7/ADR研究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细胞毒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CF-7及MCF-7/ADR对该载体的细胞摄取能力及作用机制。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验证功能化修饰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对MCF-7及MCF-7/ADR的抗肿瘤作用及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同时,结合胞吞途径特异抑制剂(氯丙嗪、秋水仙素、非力平、聚赖氨酸、4℃)和示踪物研究纳米载体细胞内转运的的机制。3)研究功能化修饰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体内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体内靶向定位:以耐阿霉素的患乳腺癌SCID小鼠为实验模型,主要研究新型纳米载体平台中各功能化组分对体内分布、体内循环时间、肿瘤靶向作用、体内成像、肿瘤体积及小鼠生存期的影响,评估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抗肿瘤作用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第二部分:上转换和持久发光纳米载体准确成像引导的光热疗法:1)我们首先合成了上转换和持久发光纳米载体。此外,我们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动态光散射对上转换和持久发光纳米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评估。应用MTT实验来检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细胞毒作用。此外,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我们重点研究了不同样本的持续发光成像及光热治疗的效率。结果:第一部分:DOX@MSNs-TPGS的特征在于具有单峰分布,高DOX包载效率和pH依赖性药物释放曲线。MSNs-TPGS通过细胞膜穴样内陷,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和能量依赖性的细胞摄取来进入肿瘤细胞。与游离DOX和DOX@MSNs相比,DOX@MSNs-TPGS表现出10倍增强的细胞杀伤效力。增强的MDR逆转效应归因于MCF-7/ADR细胞中DOX@MSNs-TPGS的细胞摄取量高于游离DOX和DOX@MSNs,这是由于TPGS抑制了P-gp介导的药物效应。NDDS在荷瘤小鼠中的体内研究显示,DOX@MSNs-TPGS针对多药耐药肿瘤模型显示出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并且比DOX和DOX@MSNs更有效地到达肿瘤部位,毒性最小。第二部分:上转换和持久发光纳米载体准确成像引导的光热疗法:我们首先制备了上转换和持久发光纳米载体;UPLNs@mSiO2和(ICG+UPLNs)@mSiO2纳米颗粒都具有非常好的单分散性,平均直径200nm,并且具有非常清晰的轮廓。而XRD结果也证实,UPLNs被成功复合。MTT实验证实,ICG和(ICG+UPLNs)@mSiO2纳米颗粒对MDA-MB-231的细胞杀伤作用较小,说明(ICG+UPLNs)@mSiO2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为了测试样品是否显示持久的发光,上转换发光和协同的光热性能,将不同的样品注射到小鼠的皮下组织中,本实验设置了四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体内发光成像系统和热辐射计验证了持久的发光,上转换发光和光热性能。与四个对照组相比,长持续发光,上转换发光和光热性能可以同时在实验组中实现,这表明了(UPLNs+ICG)@mSiO2纳米粒子可用于成像引导的PTT。一系列的体内实验证实,(ICG+UPLNs)@mSiO2在808nm条件下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而用PBS或游离ICG治疗将不足以引起肿瘤破坏,而且808 nm激光下(ICG+UPLNs)@mSiO2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期要明显延长;同时采用HE染色分析,(ICG+UPLNs)@mSiO2和激光照射的肿瘤坏死和结构损伤非常严重,而PBS组,游离的ICG显示没有或非常少的坏死和凋亡,进一步证明了(ICG+UPLNs)@mSiO2和激光照射介导的光热效应。而且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ICG+UPLNs)@mSiO2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对实验小鼠没有明显的毒性。结论: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该研究所制备的功能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逆转肿瘤耐药及肿瘤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Mortalin imaging in normal and cancer cells with quantum dot immuno conjugat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rtalin imaging in normal and cancer cells with quantum dot immuno conjugates(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性DNA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在耐药菌计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耐药菌及其危害概述 |
1.1.1 耐药菌概述 |
1.1.2 耐药菌的危害 |
1.1.3 耐药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1.2 耐药菌检测方法概述 |
1.2.1 传统培养法 |
1.2.2 检测基因法 |
1.2.3 其他检测方法 |
1.3 生物大分子标志物概述 |
1.3.1 蛋白质类标志物概述 |
1.3.2 RNA类标志物概述 |
1.4 高灵敏生物传感平台概述 |
1.4.1 针对蛋白质标志物的生物传感平台 |
1.4.2 针对RNA标志物的生物传感平台 |
1.5 计数检测方法概述 |
1.5.1 噬菌体计数 |
1.5.2 量子点计数 |
1.5.3 有机染料计数 |
1.5.4 光子上转换纳米颗粒计数 |
1.5.5 荧光纳米颗粒计数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2 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在β-内酰胺酶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1.1 β-内酰胺酶的常用检测方法 |
2.1.2 酶联免疫法概述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验证3D DNA颗粒合成 |
2.3.2 3D DNA颗粒总数及所含DNA单体数定量 |
2.3.3 验证抗体-DNA寡核苷酸(d Ab DO)生物缀合物的合成 |
2.3.4 3D DNA表面负载量测定 |
2.3.5 3DMCA工作原理 |
2.3.6 检测方法的动力学分析 |
2.3.7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析 |
2.3.8 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分析 |
2.3.9 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在耐药菌检测中的应用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3.2.2 细菌耐药性分析 |
3.2.3 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3.2.4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析 |
3.2.5 临床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3.2.6 检测方法对临床菌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荧光计数检测方法在micro RNA检测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1.1 miR-21 概述 |
4.1.2 miR-21 的检测方法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3DMCA工作原理 |
4.3.2 检测方法的选择性分析 |
4.3.3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析 |
4.3.4 RT-PCR定量分析 |
4.3.5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肿瘤光动力治疗与二氢卟吩类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
一、肿瘤光动力治疗概述 |
二、肿瘤光动力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 |
三、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缺陷 |
四、光敏剂概述 |
五、上市及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一)他拉泊芬钠 |
(二)替莫泊芬 |
(三)维替泊芬 |
(四)帕利泊芬 |
(五)HPPH |
(六)锡乙基初紫红素 |
(七)Redaporfin |
六、第三代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一)生物分子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二)靶向药物或其药效团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三)抗体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四)高分子材料装载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七、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与其他肿瘤治疗方式联用 |
(一)与化学治疗联用 |
(二)与放射治疗联用 |
(三)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疗法 |
(四)与免疫治疗联用 |
(五)与光热治疗联用 |
八、总结与展望 |
九、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二氢卟吩e_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一、设计思想 |
二、化学合成 |
(一)中间体二氢卟吩e_4的合成 |
(二)二氢卟吩e_4氨基酸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三)二氢卟吩e_4醚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四)二氢卟吩e_4醚类氨基酸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
四、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五、高活性化合物14b在B16-F10细胞内的定位 |
六、高活性化合物14b提升A549细胞ROS水平 |
七、高活性化合物14b诱导A549细胞凋亡 |
八、高活性化合物14b诱导B16-F10细胞自噬 |
九、高活性化合物14b对A549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
十、高活性化合物14b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十一、小结 |
十二、实验部分 |
(一)化学实验部分 |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
(三)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
(四)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
十三、参考文献 |
第三章 ABCG2 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抑制ABCG2 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初步研究 |
一、设计思想 |
二、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三、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增强HepG2细胞对二氢卟吩e_6的敏感性 |
四、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五、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细胞内定位的影响 |
六、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TP酶活性影响 |
七、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二氢卟吩e_6在HepG2 细胞中蓄积的影响 |
八、小结 |
九、实验部分 |
(一)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二)Western Blot |
(三)免疫荧光 |
(四)ATP酶活性检测 |
(五)化合物在细胞内的蓄积 |
十、参考文献 |
第二节 ABCG2 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一、设计思想 |
二、化学合成 |
(一)A类目标光敏分子的合成 |
(二)B类目标光敏分子的合成 |
(三)目标高分子前药的合成 |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
四、目标高分子胶束的体外表征 |
五、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六、高活性化合物29b的水溶性与稳定性 |
七、高活性化合物29b对 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八、HepG2细胞中光敏分子的外排 |
九、高活性化合物29b在HepG2细胞内的定位 |
十、高活性化合物29b提升HepG2细胞ROS水平 |
十一、高活性化合物29b诱导HepG2细胞凋亡 |
十二、高活性化合物29b诱导HepG2细胞自噬 |
十三、高活性化合物29b对HepG2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
十四、高活性化合物29b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十五、小结 |
十六、实验部分 |
(一)化学实验部分 |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
(三)高分子体外表征实验 |
(四)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
(五)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
十七、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一、肿瘤微环境中的内源性刺激因素 |
二、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一)pH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二)氧化还原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三)酶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四)低氧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五)光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六)温度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七)磁场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三、回顾与展望 |
四、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一、设计思想 |
二、化学合成 |
(一)基于酰腙键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
(二)基于二硫键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
(三)不含刺激响应Linker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
四、目标化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 |
(一)色谱条件的确定 |
(二)5-氟尿嘧啶在弱酸性条件下的体外释放 |
(三)SAHA和西达本胺在高GS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 |
五、目标化合物体外抑酶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
六、高活性化合物36a对B16-F10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七、高活性化合物32与36a提升B16-F10细胞ROS水平 |
八、高活性化合物32、36a及43a诱导B16-F10细胞凋亡 |
九、高活性化合物32、36a与43a对B16-F10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
十、高活性化合物36a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十一、小结 |
十二、实验部分 |
(一)化学实验部分 |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
(三)体外释放实验 |
(四)体外抑酶、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
(五)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
十三、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3)多色碳量子点的功能化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抗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与抗菌技术进展 |
1.2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 |
1.2.1 平板培养检测方法 |
1.2.2 生化免疫检测方法 |
1.2.3 基于核酸检测方法 |
1.2.4 纳米传感检测方法 |
1.3 食源性致病菌抗菌技术 |
1.3.1 物理抗菌技术 |
1.3.2 化学抗菌技术 |
1.3.3 纳米抗菌技术 |
1.4 碳量子点的合成技术及在生物成像应用中研究现状 |
1.4.1 碳量子点的合成 |
1.4.2 碳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 |
1.4.3 碳量子点的杂原子掺杂 |
1.4.4 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应用研究现状 |
1.5 碳量子点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应用研究现状 |
1.5.1 碳量子点基于直接荧光标记机理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1.5.2 碳量子点基于荧光猝灭“ON-OFF”机理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1.5.3 碳量子点基于荧光猝灭恢复“ON-OFF-ON”机理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1.6 碳量子点在食源性致病菌抗菌中应用研究现状 |
1.6.1 碳量子点基于物理和机械损伤机理对抗食源性致病菌 |
1.6.2 碳量子点基于抑制微生物代谢机理对抗食源性致病菌 |
1.6.3 碳量子点基于ROS机理对抗食源性致病菌 |
1.6.4 碳量子点基于光动力对抗食源性致病菌 |
1.7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可控合成制备及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自下而上”合成多色荧光发射CDs |
2.3.2 “自上而下”合成N,S 掺杂的GQDs |
2.3.3 多色荧光发射CDs和 N,S 掺杂GQDs的性能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4.2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表征鉴定 |
2.4.3 N,S 掺杂的GQDs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4.4 N,S 掺杂的GQDs的表征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光学性质及生物成像应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多色荧光发射CDs和 N,S 掺杂GQDs的制备 |
3.3.2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光学性质表征 |
3.3.3 Aptamer偶联氨基功能化的Fe_3O_4 |
3.3.4 Aptamer@Fe_3O_4@GQDs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
3.3.5 NSET检测体系的构建和Ep CAM蛋白的定量检测 |
3.3.6 Aptamer@Fe_3O_4@GQDs纳米复合材料标记肿瘤细胞 |
3.3.7 Aptamer@Fe_3O_4@GQDs@MoS_2 荧光探针检测和捕获肿瘤细胞 |
3.3.8 细胞培养与多色发射CDs的体外细胞成像 |
3.3.9 红色荧光发射CDs的体内成像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发光机理研究 |
3.4.2 多色荧光发射CDs的光学稳定性研究 |
3.4.3 N,S 掺杂GQDs的体外生物成像应用实验原理 |
3.4.4 Aptamer@Fe_3O_4@GQDs的构建和表征 |
3.4.5 基于Aptamer@Fe_3O_4@GQDs和 MoS_2纳米片的NSET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3.4.6 基于Aptamer@Fe_3O_4@GQDs和 MoS_2纳米片的NSET生物传感器的优化. |
3.4.7 NSET生物传感器检测Ep CAM蛋白 |
3.4.8 NSET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和生物安全性 |
3.4.9 NSET生物传感器标记肿瘤细胞 |
3.4.10 NSET生物传感器检测实际血样中的CTCs |
3.4.11 多色荧光发射CDs在体内外的荧光成像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Ds/Fe_3O_4 的“ON-OFF-ON”型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表面氨基修饰的蓝色荧光发射CDs的制备 |
4.3.2 Fe_3O_4和B-CDs的表面功能化单链DNA |
4.3.3 Fe_3O_4和B-CDs的表面功能化单链DNA的表征 |
4.3.4 细菌培养和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优化 |
4.3.5 实际样品制备和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基于Fe_3O_4 磁分离的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的构建 |
4.4.2 寡核苷酸修饰前后的B-CDs和 Fe_3O_4 表征 |
4.4.3 自组装二聚体B-CDs/Fe_3O_4 的表征 |
4.4.4 构建自组装二聚体B-CDs/Fe_3O_4 的优化 |
4.4.5 Fe_3O_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与待测菌孵育时间的优化 |
4.4.6 Fe_3O_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
4.4.7 Fe_3O_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特异性实验 |
4.4.8 Fe_3O_4/B-CDs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实际样品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Ds的表面功能化修饰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合成 |
5.3.2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表征 |
5.3.3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体外抗菌能力分析 |
5.3.4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实验原理 |
5.4.2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合成和光学性能表征 |
5.4.3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5.4.4 超高正电荷抗菌CDs的抗菌能力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抗菌机理和应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合成 |
6.3.2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表征 |
6.3.3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6.3.4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中CDs在不同p H值下的体外释放研究 |
6.3.5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体外抗菌能力分析 |
6.3.6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抗菌机理研究 |
6.3.7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6.3.8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体内抗菌实验 |
6.3.9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实验原理 |
6.4.2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
6.4.3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6.4.4 p 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中CDs在不同p H值下的体外释放 |
6.4.5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体外抗菌能力研究 |
6.4.6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抗菌机理 |
6.4.7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6.4.8 pH响应的超高正电荷抗菌CDs释放水凝胶的体内抗菌实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本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甘草次酸修饰碳酸钙空腔纳米球的肝靶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复合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与仪器 |
1.1.2 复合纳米球的制备 |
1.1.3 复合纳米球的表征 |
1.1.4 复合纳米球的稳定性考察 |
1.2 结果 |
1.2.1 复合纳米球的制备及表征 |
1.2.2 复合纳米球的稳定性考察 |
1.3 讨论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载盐酸多柔比星复合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载药复合纳米球的制备 |
2.1.3 载药复合纳米球的表征 |
2.1.4 载药量及包封率 |
2.1.5 体外释放 |
2.2 结果 |
2.2.1 载药复合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 |
2.2.2 载药量及包封率 |
2.2.3 盐酸多柔比星和载药复合纳米球的体外释放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载盐酸多柔比星复合纳米球的细胞实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HepG2细胞培养 |
3.1.3 纳米球的细胞毒性实验 |
3.1.4 载药纳米球的细胞摄取实验 |
3.2 结果 |
3.2.1 纳米球的细胞毒性 |
3.2.2 载药纳米球的细胞摄取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药复合纳米球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小鼠生物样品中盐酸多柔比星的含量测定 |
4.1.3 小鼠体内靶向性评价 |
4.2 结果 |
4.2.1 小鼠生物样品中盐酸多柔比星的含量测定 |
4.2.2 小鼠体内靶向性评价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第5章 综述 |
纳米靶向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5.1 纳米靶向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5.1.1 配体介导的受体靶向 |
5.1.2 碳水化合物靶向 |
5.1.3 抗体靶向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靶向纳米光敏剂的制备及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光动力治疗概述 |
2.3 光动力治疗的基本原理 |
2.4 光动力治疗的抗肿瘤机制 |
2.5 光动力治疗的必需因素 |
2.6 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6.1 第一代光敏剂 |
2.6.2 第二代光敏剂 |
2.6.3 第三代光敏剂 |
2.7 纳米技术在抗肿瘤光敏剂中的应用 |
2.7.1 自身具有光学特性的纳米颗粒 |
2.7.2 光敏剂纳米载体 |
2.7.3 增加组织穿透深度 |
2.7.4 多功能纳米药物 |
第3章 scFv-Z@FRT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铁蛋白的制备 |
3.2.2 抗FAP scFv的制备 |
3.2.3 scFv-Z@FRT的合成、纯化与表征 |
3.2.4 水溶性及稳定性研究 |
3.2.5 单线态氧生成情况研究 |
3.3 结果 |
3.3.1 scFv-Z@FRT的制备与表征 |
3.3.2 水溶性及稳定性 |
3.3.3 单线态氧生成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scFv-Z@FRT与肿瘤结合能力及PDT效果评估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scFv-Z@FRT与不同肿瘤结合能力的研究 |
4.2.2 荷瘤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
4.2.3 CAF及胶原清除情况研究 |
4.2.4 大分子/纳米颗粒瘤内积聚情况研究 |
4.2.5 小鼠肿瘤免疫荧光染色分析 |
4.3 结果 |
4.3.1 scFv-Z@FRT与不同肿瘤结合能力的研究 |
4.3.2 CAF及胶原清除情况 |
4.3.3 大分子/纳米颗粒瘤内积聚情况 |
4.3.4 小鼠肿瘤免疫荧光染色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HANP/Ce6 的制备与表征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HANP/Ce6 的制备 |
5.2.2 Ce6 载量研究 |
5.2.3 HANP/Ce6 的表征 |
5.2.4 水溶性及稳定性研究 |
5.2.5 Ce6 释放及ROS生成情况研究 |
5.3 结果 |
5.3.1 Ce6 载量研究 |
5.3.2 HANP/Ce6 的表征 |
5.3.3 水溶性及稳定性 |
5.3.4 Ce6 释放及ROS生成情况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HANP/Ce6 的生物学效应分析及PDT疗效评估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试剂 |
6.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HANP/Ce6 靶向性研究 |
6.2.2 细胞内ROS生成量研究 |
6.2.3 细胞毒性研究 |
6.2.4 荷瘤裸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
6.2.5 HANP/Ce6 体内分布情况 |
6.2.6 PDT疗效评估 |
6.2.7 ~(18)F-FDG PET疗效监测 |
6.2.8 组织学分析 |
6.2.9 统计学分析 |
6.3 结果 |
6.3.1 HANP/Ce6 靶向性 |
6.3.2 细胞内ROS生成量研究 |
6.3.3 细胞毒性研究 |
6.3.4 HANP/Ce6 体内分布情况 |
6.3.5 PDT疗效评估 |
6.3.6 ~(18)F-FDG PET疗效监测 |
6.3.7 组织学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法的构建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量子点 |
1.2.1 量子点的性质 |
1.2.2 量子点的制备 |
1.2.3 量子点的应用 |
1.3 蛋白质类疾病标志物 |
1.3.1 蛋白质类疾病标志物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1.3.2 蛋白质类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
1.4 本文立意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溶性NAC-CdTe:Zn~(2+)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胰蛋白酶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NAC-CdTe:Zn~(2+)QDs的制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AC-CdTe:Zn~(2+)QDs的光学性能 |
2.3.2 细胞色素C和鱼精蛋白对量子点荧光猝灭效应考察 |
2.3.3 胰蛋白酶检测原理 |
2.3.4 条件优化 |
2.3.5 胰蛋白酶检测 |
2.3.6 胰蛋白酶的选择性及其加标回收结果 |
2.3.7 可视化检测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铜离子螯合物标记抗体猝灭量子点荧光及其用于均相免疫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
3.2.3 标记抗体的制备与定量测定 |
3.2.4 AFP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猝灭离子及双功能配体的选择 |
3.3.2 荧光猝灭 |
3.3.3 AFP检测的原理及特异性 |
3.3.4 实验条件优化 |
3.3.5 AFP检测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铜螯合物标记链霉亲和素—量子点构建适配体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u-SA的生物素结合活性及其热稳定性 |
4.3.2 实验可行性分析 |
4.3.3 实验条件优化 |
4.3.4 凝血酶检测 |
4.3.5 选择性分析和加标回收实验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CdSe/ZnS荧光量子点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侧向免疫层析法 |
1.2.1 侧向免疫层析技术(LFIA)原理及其分类 |
1.2.2 侧向免疫层析技术的标记材料 |
1.2.3 侧向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方向 |
1.3 量子点简介 |
1.3.1 量子点的性质 |
1.3.2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和功能化 |
1.4 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1.4.1 量子点在生物标记成像中的应用 |
1.4.2 量子点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3 量子点在免疫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1.5 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1.5.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2 本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1.5.3 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聚合物修饰的荧光量子点对C-反应蛋白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 |
2.1 引言 |
2.1.1 C-反应蛋白及其检测的意义 |
2.1.2 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内容 |
2.3.1 量子点与CRP抗体复合物的制备 |
2.3.2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夹心法定量检测CRP的原理 |
2.3.3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CRP体系的优化 |
2.3.4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CRP体系的性能测定 |
2.3.5 真实样本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量子点-m CRP1 探针制备条件的优化 |
2.4.2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CRP体系的优化 |
2.4.3 基于聚合物修饰的量子点建立的CRP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体系的性能 |
2.4.4 真实样本检测及与其它检测方法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聚合物和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荧光量子点对降钙素原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 |
3.1 引言 |
3.1.1 降钙素原及其检测的意义 |
3.1.2 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内容 |
3.3.1 PCT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 |
3.3.2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PCT检测体系的优化 |
3.3.3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PCT体系的性能 |
3.3.4 真实样本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CT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 |
3.4.2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PCT体系的优化 |
3.4.3 基于聚合物修饰和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量子点建立的PCT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体系的性能 |
3.4.4 真实样本检测及与其它检测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荧光量子点对黄曲霉毒素B1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 |
4.1 引言 |
4.1.1 黄曲霉毒素B1 介绍 |
4.1.2 黄曲霉毒素B1 的检测技术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内容 |
4.3.1 AFB1 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 |
4.3.2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竞争法定量检测AFB1 体系的优化 |
4.3.3 荧光量子点侧向免疫层析竞争法检测AFB1 检测体系的性能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样品提取方法及样本稀释液的确定 |
4.4.2 样品结合垫预处理液的优化 |
4.4.3 T线包被抗原及探针用量的确定 |
4.4.4 AFB1 定量检测的标准曲线和灵敏度 |
4.4.5 重复性(批内和批间差异) |
4.4.6 准确度(回收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二氧化硅包覆修饰的荧光量子点对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同时定量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内容 |
5.3.1 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 |
5.3.2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同时检测CRP和 PCT的原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T线上包被抗原、抗体浓度以及探针用量的确定 |
5.4.2 CRP和 PCT同时定量检测的标准曲线的初步建立 |
5.4.3 同一种量子点作为标记材料实现同时检测的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高荧光碳量子点负载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引言 |
2 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2.1 化疗 |
2.2 热疗 |
2.3 光动力治疗 |
3 碳纳米材料与纳米肿瘤医学 |
3.1 碳纳米管 |
3.2 石墨烯量子点 |
3.3 纳米金刚石 |
3.4 碳量子点 |
4 碳量子点的合成、特性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4.1 碳量子点的合成 |
4.2 碳量子点的特性 |
4.3 碳量子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6.1 碳量子点的制备以及荧光性能研究 |
6.2 Mg/N双杂化碳量子点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6.3 生物自荧光诱导复合光敏剂治疗体系 |
6.4 化学自荧光诱导复合光敏剂治疗体系 |
7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碳量子点的制备以及荧光性能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 |
3.2 反应温度对碳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 |
3.3 反应物配比对碳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 |
3.4 CD-EDA形成机理与发光机理推测 |
3.5 荧光上转化 |
3.6 细胞毒性检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g/N双杂化碳量子点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碳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 |
3.2 碳量子点-光敏剂复合体系的表征 |
3.3 复合体系抑癌效果评价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自荧光诱导复合光敏剂治疗体系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生物自发光诱导下的光动力治疗体系的构建 |
3.2 碳量子点的表征 |
3.3 复合光敏剂性能研究 |
3.4 生物荧光诱导复合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效果评价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自荧光诱导复合光敏剂治疗体系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化学发光诱导下的光动力治疗体系的构建 |
3.2 碳量子点的表征 |
3.3 复合光敏剂的制备和表征 |
3.4 化学荧光诱导复合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效果评价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量子点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特性及分类 |
2.2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食源性疾病 |
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方法 |
3.1 动物学实验 |
3.2 血清学试验 |
3.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3.4 质谱分析法 |
3.5 免疫分析法 |
4 量子点 |
4.1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
4.2 量子点的应用研究进展 |
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Balb/c小鼠免疫 |
2.2 间接ELISA法测血清抗体效价 |
2.3 制备饲养细胞 |
2.4 SP2/0细胞的复苏培养 |
2.5 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及筛选 |
2.6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筛选及扩大培养 |
2.7 细胞冻存和复苏 |
2.8 体内诱生腹水法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 |
2.9 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类 |
2.10 方正滴定确定最佳腹水效价测定条件 |
2.11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
2.12 免疫印迹及间接竞争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 |
3 结果分析 |
3.1 小鼠抗血清效价检测 |
3.2 杂交瘤细胞筛选 |
3.3 单克隆抗体亚类的鉴定 |
3.4 最佳包被抗原浓度和二抗稀释度的确定 |
3.5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
3.6 间接竞争ELISA检测单抗特异性 |
3.7 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单抗特异性 |
4 讨论 |
4.1 超抗原肠毒素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特殊性 |
4.2 动物免疫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EA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
1 材料 |
1.1 主要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1.4 主要仪器 |
2 试剂盒制备方法 |
2.1 各组分的制备 |
2.2 组贴大卡制备试剂卡 |
2.3 SEA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2.4 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的判定 |
2.5 试剂工艺原材料优化 |
3 结果分析 |
3.1 C线包被抗体浓度的优化 |
3.2 T线抗体包被浓度和标记物稀释比例的棋盘滴定 |
3.3 NC膜的优化 |
3.4 包被缓冲液配方的优化 |
3.5 标记物稀释液配方的优化 |
3.6 样品垫处理液配方的优化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剂盒性能评估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1 材料 |
1.1 主要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剂盒性能评估 |
2.1 SEA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2.2 SEB、SEC2和SEO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2.3 试剂盒定标 |
2.4 试剂盒灵敏度评价 |
2.5 试剂盒特异性评价 |
2.6 试剂盒线性范围评价 |
2.7 试剂盒精密度评价 |
2.8 试剂盒稳定性评价 |
3 试剂盒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3.1 液态乳制品中SEA的添加与回收 |
3.2 生猪肉中SEA的检测 |
4 结果分析 |
4.1 试剂盒灵敏度评价 |
4.2 试剂盒特异性评价 |
4.3 试剂盒线性范围评价 |
4.4 试剂盒精密度评价 |
4.5 试剂盒稳定性评价 |
4.6 液态乳制品中SEA的回收率 |
4.7 生猪肉中SEA的检测结果 |
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创新点 |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10)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光热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TPGS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材料和仪器 |
1.1.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合成 |
1.1.3 TPGS的表面修饰 |
1.1.4 DOX@MSNs-TPGS的合成 |
1.1.5 MSNs-TPGS的物理化学特征 |
1.1.6 确定包封率及载药率 |
1.1.7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1.1.8 细胞培养 |
1.1.9 纳米颗粒的体外细胞摄取和内化机制 |
1.1.10 MTT评价MSNs-TPGS的生物相容性 |
1.1.11 测定载DOX@MSNs-TPGS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
1.1.12 凋亡测定 |
1.1.13 凝胶电泳 |
1.1.14 体内研究 |
1.1.15 统计分析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DOX@MSNs-TPGS的合成和表征 |
1.2.2 体外药物缓释实验 |
1.2.3 细胞摄取和内吞机制 |
1.2.4 生物相容性 |
1.2.5 体外细胞毒研究 |
1.2.6 细胞凋亡 |
1.2.7 蛋白质印迹 |
1.2.8 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估 |
1.2.9 体内成像 |
1.3 小结 |
二、上转换和持久发光纳米载体精确成像引导光热疗法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材料和仪器 |
2.1.2 持久性发光纳米载体(PLNs)的合成 |
2.1.3 上转换和持久发光纳米载体(UPLN)的合成 |
2.1.4 上转换和持久发光纳米载体(UPLNs)负载中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
2.1.5 合成ICG和UPLNs共着mSiO_2纳米粒子 |
2.1.6 特征 |
2.1.7 不同样本的细胞毒性实验 |
2.1.8 持续发光成像和体外不同样品的光热疗效 |
2.1.9 持续发光成像和体内不同样品的光热疗效 |
2.1.10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物理化学特征 |
2.2.2 产品的光学性能 |
2.2.3 产品的光热性能 |
2.2.4 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 |
2.2.5 体内不同样品的持续发光成像 |
2.2.6 体内肿瘤的光热效率 |
2.3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智能化纳米递送系统在肿瘤诊治中的最新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Mortalin imaging in normal and cancer cells with quantum dot immuno conjugates(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性DNA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在耐药菌计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马刘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张星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多色碳量子点的功能化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抗菌中的应用[D]. 崔方超. 江南大学, 2020(03)
- [4]甘草次酸修饰碳酸钙空腔纳米球的肝靶向研究[D]. 赵健辉.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靶向纳米光敏剂的制备及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D]. 李璐. 吉林大学, 2020(08)
- [6]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法的构建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D]. 陈益时. 武汉大学, 2020(06)
- [7]基于CdSe/ZnS荧光量子点的侧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D]. 吴瑞丽. 河南大学, 2018(12)
- [8]高荧光碳量子点负载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杨焜. 军事科学院, 2018(12)
- [9]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量子点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发[D]. 李明月.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光热治疗中的应用[D]. 赵培起.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