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云彬重庆市开县郭家镇中心小学40542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绝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课堂教学中期待生成,渴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教师应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地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等四边形面积的内容掌握得更为牢固。
二、精心“预设”,为“生成”留白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了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接着让学生想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了所有的特殊情况(结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自主地归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互相指导,互相渗透,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三、理智“生成”,为“预设”添彩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面对课堂上的提问,孩子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正确地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不仅不会偏离教学目标,反而能为之前的预设增添光彩。要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沉着应对。如在上《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按照教材的意图教师预设了以下环节:设计4张完全一样的纸条,分别平均分成2、4、6、8份,涂上颜色表示1/2、2/4、3/6、4/8,准备将纸条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长度,并联系分数的意义来说明它们是相等的,使学生初步理解都是把纸条的一半涂上颜色,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四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实际上课时,老师在开门见山地引入了课题后,就随口问了一个问题:“你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了解?”教师的目的是设疑,估计没有学生能讲对或讲全,然后按上面预设的步骤开始新课。没想到一个学生马上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一样。”这显然超出了教师的预设,但既然学生说出来了,教师也不能“听”而不见。此时,教师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问道:“那什么是商不变性质?”请这个学生回答,还请了其他几个学生把商不变性质讲全、讲正确。最后学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套用商不变性质的格式讲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将“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改成了“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虽然没有完全按照预设的环节走,但教学显得很自然、流畅,并且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当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的独特见解,这时教师不能打压学生的观点,要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顺水推舟,给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研究。还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本身超出文学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这部分信息,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指引,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忘了我们在做什么。在数学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其他的超出本课教学内容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正题”上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生成过程,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自己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不断追求完美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