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补研究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补研究

论文摘要

图像修补技术是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视觉系统研究、计算机模式识别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目前,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补研究是该领域近几年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同时,稀疏表示的图像修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研究前景,基于此,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有所收获:1、系统地研究了MCA稀疏模型,实现了基于MCA模型的图像稀疏分解,并数值实现MCA和TV模型相结合的污损图像修补。更进一步指出MCA模型可以和CDD模型相结合修补污损图像,并算法实现。实验证明,MCA&CDD修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MCA&TV的弊病,能够较好修补污损图像。2、研究VO模型与Bregman迭代理论,利用Bregman迭代求解VO模型,实现基于VO模型的图像分解,并将VO模型、曲波变换、局域DCT变换与CDD模型相结合实现基于VO&CDD的稀疏图像修补,实验证明,VO&CDD可以较好地实现稀疏图像修补。3、引入稀疏表示与全变分相结合的图像分解模型(SAT模型),并利用Bregman迭代方法求解该模型,将其应用于稀疏分解与稀疏图像修补。实验证明,SAT模型能够获得好的重构图像,并具有好的图像稀疏修补能力。总之,本文重点研究了稀疏分解模型以及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补方法,并算法实现了MCA&TV、MCA&CDD和VO&CDD修补算法,更进一步采用SAT模型实现图像稀疏分解与修补,分别获得好的修补结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图像的稀疏表示
  • 1.2.1 稀疏表示理论
  • 1.2.2 稀疏表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图像修补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稀疏MCA模型的图像修补
  • 2.1 MCA模型
  • 2.1.1 MCA数学模型
  • 2.1.2 MCA模型算法实现
  • 2.1.3 MCA模型实验结果
  • 2.2 CDD图像修补模型
  • 2.2.1 CDD模型修补原理
  • 2.2.2 CDD模型算法实现
  • 2.3 MCA&CDD相结合的图像修补
  • 2.3.1 MCA&CDD相结合算法
  • 2.3.2 MCA&CDD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VO模型的稀疏图像修补
  • 3.1 Bregman迭代方法
  • 3.1.1 Bregman距离
  • 3.1.2 基本Bregman迭代方法
  • 3.1.3 简化Bregman迭代方法
  • 3.1.4 线性化Bregman迭代方法
  • 3.1.5 分裂Bregman迭代方法
  • 3.2 VO模型
  • 3.3 Bregman方法求解VO模型实现图像分解
  • 3.3.1 算法实现
  • 3.3.2 实验仿真
  • 3.4 VO&CDD模型相结合的稀疏图像修补
  • 3.4.1 算法实现
  • 3.4.2 实验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新的图像稀疏分解修补模型
  • 4.1 SAT模型的建立
  • 4.2 基于Bregman迭代的SAT模型的图像分解
  • 4.2.1 算法实现
  • 4.2.2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3 基于Bregman迭代的SAT模型图像稀疏修补
  • 4.3.1 算法实现
  • 4.3.2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稀疏表示的拉普拉斯稀疏字典图像分类(英文)[J].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7(11)
    • [2].改进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8(11)
    • [3].基于稀疏表示的联合多通道肌电信号手势识别[J]. 微型机与应用 2017(17)
    • [4].基于类内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J]. 科技展望 2015(32)
    • [5].一种基于复合稀疏表示的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方法[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6(01)
    • [6].基于局部敏感核稀疏表示的视频跟踪[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6(04)
    • [7].稀疏表示下的超声信号处理研究及应用[J]. 新型工业化 2020(06)
    • [8].信号稀疏表示下的空域-极化域参数估计[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03)
    • [9].基于卷积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方法[J]. 导航与控制 2020(02)
    • [10].基于对称正定流形潜在稀疏表示分类算法[J]. 软件学报 2020(08)
    • [11].高光谱遥感影像稀疏表示与字典学习分类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01)
    • [12].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优化算法综述[J]. 测绘地理信息 2019(04)
    • [13].改进稀疏表示算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9(14)
    • [14].基于字典学习和局部约束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05)
    • [15].基于典型相关性分析的稀疏表示目标追踪[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8(07)
    • [16].非负谱稀疏表示的高光谱成像中的异常检测[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S2)
    • [17].基于分类冗余字典稀疏表示的图像压缩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17(09)
    • [18].基于自步学习的加权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J]. 计算机应用 2017(11)
    • [19].改进的两阶段协作稀疏表示分类器[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6(02)
    • [20].基于低秩分解的联合动态稀疏表示多观测样本分类算法[J]. 电子学报 2015(03)
    • [21].复杂场景下声频传感器网络核稀疏表示车辆识别[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04)
    • [22].基于非负稀疏表示的遮挡人耳识别[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4(08)
    • [23].一种局部敏感的核稀疏表示分类算法[J]. 光电子.激光 2014(09)
    • [24].基于多重核的稀疏表示分类[J]. 电子学报 2014(09)
    • [25].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形态成分分析:进展和展望[J]. 电子学报 2009(01)
    • [26].卷积稀疏表示图像融合与超分辨率联合实现[J]. 光学技术 2020(02)
    • [27].高光谱图像分类的融合分层深度网络联合稀疏表示算法[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20(04)
    • [28].基于稀疏表示的球面梯度下降算法[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9].基于核稀疏表示的多模身份识别算法[J]. 电子设计工程 2019(01)
    • [30].基于混合基的稀疏表示响应面构建方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15)

    标签:;  ;  ;  ;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