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腰痛定”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中药“腰痛定”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严重疾患,主要是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及老年人(有颈椎退变基础)摔倒等多种原因引起,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SCI后出现脊髓出血、水肿、坏死、囊腔形成、退变胶质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以致神经元丧失、轴突脱髓鞘,临床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功能的障碍。而星形胶质细胞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是一种能改变脊髓损伤后的微环境,防止继发性损伤,并可形成再生轴突的引导通道,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分子,促进和诱导神经组织有效修复再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本实验选用的“腰痛定注射液”由多味行气活血的中药组方,用其制成的“腰痛定”药物血清对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观察加药后细胞增殖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为研究中药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方法 在细胞毒性实验中,取经传代培养的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用胰酶消化后接种到培养板上,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各组中分别加入浓度不同的“腰痛定”药物血清,培养24小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用MTT比色法对星形胶质细胞的进行药物毒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进行细胞增殖实验的药物浓度。 在细胞增殖实验中,根据由毒性实验选择的药物浓度,将传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细胞在体外培养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后增殖情况的变化,并记录MTT法分析后的实验结果。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是将星形胶质细胞接种到细胞培养皿中,按实验要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两药物组中分别加入浓度不同的腰痛定药物血清。体外培养72小时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各时相细胞所占的比例,并结合增殖指数(PrI值)反映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性。 实验数据采用T-test,P<0.05为显著性差异,检测值统计处理的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结果 细胞毒性实验中,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100mg/ml组的细胞大量崩解死亡,50mg/ml组与25mg/ml组的细胞出现明显收缩,表明腰痛定药物血清在浓度较高时对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根据MTT测试结果计算出细胞生长的ID50(半数存活抑制浓度)约为100mg/ml,而较低浓度药物表现出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且药物浓度<12mg/ml的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因此确定进行细胞增殖实验的药物浓度分别为:50mg/ml、25mg/ml、12mg/ml、6mg/ml。 细胞增殖实验中的MTT测试结果表明,低浓度(6mg/ml)药物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尤其是72小时后的MTT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湖l匕中l少丁学院硕l研究’仁毕业L仑之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浓度组(5 omg/ml、2 smg/ml、1 zmg/ml)则显示抑制作用,48小时与72小时后的MTT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 流式细胞术中各时相细胞所占比例以及增殖指数(Prl值)表明,浓度为6mg/耐的药物组能促进细胞增殖,其DNA合成期细胞所占百分比(S%)和Prl值【包括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和有丝分裂期(M)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即(S+G2/M10)]明显增高;而12mg/ml的药物组则表现出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两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o结论 适当浓度的腰痛定药物血清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能是药物中的某些活性成分促进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与释放,从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在脊髓神经组织的修复与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阐述了相关机理和提供了实验依据。【关键词】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培养;MTT;流式细胞术;脊髓损伤/中医药疗法;腰痛定注射液/治疗应用;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 实验模型的评价
  • 2 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的评价
  • 3 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 4 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 5 中药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理作用
  • 6 星形胶质细胞与脊髓损伤修复的关系
  • 7 “腰痛定”可能的作用机制
  • 8 评价与展望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10)
    • [2].脑干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中星形胶质细胞对食物摄取的调节[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01)
    • [3].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接触和生长因子信号传导的正反馈回路对星形胶质细胞成熟的调节[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02)
    • [4].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与星形胶质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06)
    • [5].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作用研究进展[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05)
    • [6].星形胶质细胞对炎症刺激的代谢反应受核因子-κB信号传导调控[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05)
    • [7].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保护作用[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07)
    • [8].星形胶质细胞嘌呤能信号在癫痫中的作用[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08)
    • [9].星形胶质细胞报告基因小鼠定义成年小鼠脑皮质内星形胶质细胞亚群[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11)
    • [10].远隔缺血后适应通过调节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可塑性改善小鼠缺血后脑组织的恢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02)
    • [11].通过星形胶质细胞转录组分析寻找脑卒中治疗靶标[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02)
    • [12].中药对星形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 2019(04)
    • [13].应激诱导下星形胶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修饰——进一步提示胶质细胞对应激的中枢反应[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04)
    • [14].星形胶质细胞转录组分析指导的脑卒中靶标鉴定[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06)
    • [15].两种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比较[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04)
    • [16].星形胶质细胞在髓鞘形成与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9(04)
    • [17].星形胶质细胞糖原和乳酸:学习和记忆机制探索新发现[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06)
    • [18].维生素K2降低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性损伤[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5)
    • [19].星形胶质细胞与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11)
    • [20].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由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诱导的[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10)
    • [21].星形胶质细胞高表达基因-1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04)
    • [22].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能量代谢的影响[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06)
    • [23].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调控对脊髓损伤治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4)
    • [24].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与轴突再生[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5(03)
    • [25].睡眠不足会使记忆被清理[J]. 科学大观园 2017(18)
    • [26].星形胶质细胞焦亡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性[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10)
    • [27].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神经干细胞活力的影响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
    • [28].干细胞源性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中的生长状态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02)
    • [29].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04)
    • [30].星形胶质细胞作为脊髓损伤治疗靶细胞的研究进展[J]. 生理学报 2017(06)

    标签:;  ;  ;  ;  ;  ;  ;  

    中药“腰痛定”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