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探索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校15级康复治疗技术班学生《康复心理学》进行为期8周体验式的心理康复技巧的教学,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的对照,看该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结果: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对学生的抑郁和焦虑都起到改善作用。结论: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373-02
目前,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比较高,根据报道我国最低的4%、最高达64%,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更多,代表性的如16%~25%、20%、25%、30%~40%[1]。而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的压力导致自身心理问题频发,压力巨大,严重影响其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有报道显示医护人员的焦虑发生率高达22.5%,抑郁发生率高达34.2%[2]。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前我国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分析和相关因素方面,也就是问题的状况分析。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向干预措施方面转移,也就是解决问题方面。但因研究有限尚未能找到公认的能够以较小投入取得较大成效的有效的且能够广泛应用的措施。如何找到这样的方法也成了该领域研究的方向所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对所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和医护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或治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百万人口有13.3个心理学工作者[3],在目前中国心理医生严重不足的现状下,很难进行。而且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的甚至两三年才见到明显的效果。所有医护人员在高校进行学习的时候都有学习心理学的相关课程。本课题尝试在医学院校心理学教学的过程同时找到在短时间内(8周)迅速帮助大学生改善心理问题,并且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提供预防和保护的方法。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医学院校一直以来都在开展心理学相关的教育,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学工作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一直接受心理学教育的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和毕业后成为医护人员后也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易患人群。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改革心理学的教学方法改善这一现状呢?有研究表明把参与式教学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有重要意义。参与式教学能摆脱课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两层皮",有利于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参与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有案例教学、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以及网络参与式教学等形式。[4]研究也表明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5]因此我们尝试将理论为主的心理教学变成参与体验式的心理教学。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医学生将来临床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技能;另外一方面致力于改善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和预防将来进入临床工作后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同时,传统的心理干预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尝试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心理问题的改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产生较好的效果。并且为此方法在心理临床应用于更短的时间内发挥效果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1.研究方法
以我校15级康复治疗技术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康复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普通的理论学习,调整为体验式的心理康复技巧的学习。为期8周的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咨询、治疗、康复、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体验的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学会各种心理康复的方法。通过教学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的对照,看该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资料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学生考试成绩
本课程参加学习和考试人数为51人,全部通过考试,最高分95分,最低分60分,平均分82.7,其中72.54%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见表1。
3.讨论
3.1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真正的做到体验式的教学,我们采取PBL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多媒体教学等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3.2体验式心理教学的具体应用
教学过程中将很多心理学的理论采用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去体会和留下深刻印象。心理学常用的各种技术不仅仅是由教师集中讲授理论,而是分散在8周的课程中,每堂课教授一种技术,然后由学生回去用该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针对可能遇到的患者会出现的情况按宿舍进行分组后进行模拟练习,随后在课堂上表演后由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把心理学各种技术由枯燥的理论变成学生可以自己应用于自己身上和患者身上的实际技术。而且,通过课堂课后的自我练习,同伴练习和点评其他同学等反复强化,让同学切实的反复体验心理学对自身和他人的作用,并且不断应用。形成习惯,为将来把心理学技巧随时应用于自己生活实践改善心理健康和将来临床针对患者的心理康复打下坚实基础。研究结果也表明体验式心理教学在医学院校中对大学生的心理抑郁和焦虑都有一定改善作用。
3.3不足
研究结果显示:课程前后焦虑人数有所减少但焦虑的平均分并没有太大差异。有同学主动反映:自觉焦虑程度在课程过程中下降后又有所上升,原因是因为:课程结束后马上面临多门课程的期中和课程结束的考试。由于担心考试不合格需要补考和重修的问题而导致焦虑上升,自觉比以前考试前焦虑有所减轻,但较平时有所上升。课题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该因素的影响,将在以后的研究中予以考虑。
4.结论
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裴学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34-535.
[2]袁琰琴,王波,王线妮,金葵花,等.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2A):22-23.
[3]周郁秋,张渝成,等.康复心理学2014年8月第2版.
[4]尹文芬,李余良.参与式教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高飞.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ZDX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