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康乐中学731500
摘要:初中地理,好多学生都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甚至连部分老师也认为初中地理不太重要,应该抓好语文、数学、英语,其实不然,初中地理其实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也很重要的学科,应该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另外,很多老师在地理讲授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不重方法和教学技巧的调整,更不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其实,生活处处是地理,初中地理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注入生活元素,提升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生活生活化教学教学探析
生活处处是地理,课本地理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初中地理教学中不能孤立地去讲生硬、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应该引导学生敢于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学习,使得学生达到理论与生活的统一,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应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
地理是集合各种自然知识、人文知识的学科,它聚集了许多具体事物的共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味地提高地理知识讲解速度,导致学生忽略地理知识的抽象性,死记硬背知识点来应付考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速度快,但是忽视了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还会引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反感。因此,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新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案例,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将所学与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鼓励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规律,然后与学生展开共同探索,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问题探究活动,影响他们的地理学习认知,使学生明确地理学习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结合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理解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用于生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生活实例,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地理的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要让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师所选用的生活实例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不能随便选用。如选择了与地理知识有关的社会热点,教师就应该结合热点更加准确、生动地分析相关教材内容,让学生结合热点分析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化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相关的地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找到隐藏信息等,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出相关的知识链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有效教学。
三、积极开展室外实践活动
地理教材是地理知识的浓缩载体,在有限的版面和课时以及教学规划中,设定了教学范围。但是地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所以不应该把地理教学局限于狭窄的教室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带到室外,走出教材,去看看真实的地理素材,体会大自然的魅力。室外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解放学生的天性,在大自然中,仔细观察,发现有趣的地理现象并做相应的记录,进行探索。比如教师讲到大气污染是如何造成的时候,让学生去室外看看哪里的烟囱在排放废气;在讲到水流污染的时候,去找找哪家工厂又在偷偷排放污水;在讲到风的形成时,让学生出去走走感受下此时吹的是什么风等等措施,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理解地理知识。
四、初中地理课后作业生活化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已提出生活教育理念,他认为生活即教育。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其需要打破传统练习册的限制,将学生的地理学习延伸到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地理、用地理。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一般会采用主题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在生活中自主运用所学。
以“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与祖国地理有关的内容,诸如地理内容、人文内容等呈现出来。在这样的主题活动参与中,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搜集大量的信息,有利于实现地理知识储备的拓展。而且,在动手制作中,学生也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将初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相融合,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点,还能有效吸引学生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帮助提高地理教学效果,还能让地理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棋松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J].名师在线,2019,(06)。
[2]赵慧园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22)。
[3]张毅博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2)。
[4]吴黎明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浅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