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堂”的“国韵”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堂”的“国韵”教学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新丰小学刘祖高

【摘要】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思维等,才能使中国人“国魂”长存。

【关键词】语文;新课堂;国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37-01

语文教改发展的趋势,是一种历史潮流、时代走向,也是小学语文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课程实施以后,思考和研究最多的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阵地,我们通过学习和研究,对课堂教学形成了很多新的认识。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受小学英语教学启示,外语教学需要“洋气”,那么我们小学语文“新课堂”的“国韵”教学就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

所谓的“国韵”就是“国气”,既凭借小学语文课堂的自身优势,义不容辞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的那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作为土生土长的语文教师,应该教出点“国气”来!日常教学行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把民族精神教育放在学习语文的背景上,这就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活力。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新课堂”中贯注国韵,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呢?

一、在字词教学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渊博

汉字是由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象形表意,寓美于形,感性丰富,视而见意。它是事物进一步抽象起来的符号,识字就是依音形建立符号与事物之间的意义联系。对儿童来说,这种意义联系越直接、越直观,儿童识字就越快。所以,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多了解汉字的独特之处,弄清规律,来掌握字形,理解字义,读准字音,辨别、归纳、思考、理解,达到牢固的记忆。例如“山、水、田、鸟、马”等字,造字时是依形而画的。随着认识事物的增多,有些事物难以用简单的笔画绘画,于是会意、形声字就出现了。以“日月”为明,“分山”为岔。牧是手执鞭子,身随牛后的组合,一幅草原放牧图赫然而出。男字则是“田地中的劳力”,演绎着祖先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有的时候我们见字就可以感知其意。如“沧海浩淼,汹涌澎湃”,都是以“水”为部首,描述了水田水地一片水世界的景象。而“煎熬蒸煮,熊熊燃烧”因为都与“火”相关,则有置身前,焚火其下的感觉,是有生命的,学生可以从那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形象中引发联想。

从声训学角度讲,中国文字的字形与字音的结合不都是随机的,同一个声旁组成的字,随着时代的变迁,读音也变得不同,而不同声旁的字可以选择共同的字音及相关联的字义。例如,同以“占”为声旁的字中,“拈弓搭箭”的“拈”和黏土”中的“黏”音相近,而“贴”则与“帖”音相近,“玷污”的“玷”则与“店”、“点”音相近,“玷”是指白玉上的污点。“沾染”的“沾”则与“站”、“战”、“毡”及声旁“占”音相近。经过这样归纳分辨,“拈”、“玷”、“沾”几个经常容易读错解释错的字,就辨别得清晰了。由字及词,“胡”,古代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胡地”“胡人”即引申为境外、国外及其地之人。这样“胡峰、胡椒、胡瓜、胡桃、胡萝卜、胡琴”等就不难理解了。这些旁征博引,广泛联系,让学生触类旁通,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习质量和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进而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在民族风情的通晓中丰富文化知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这一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先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

现在我们的媒体在传统节日之际会对其作一番渲染,可小学生却知之甚少,应者寥寥,相反对外国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热情奔放,趋之若鹜。特别是时令节气的典故来源,以及能体现中国人崇高气节的人文底蕴,小学生几乎不知,两种文化的碰撞,东方文化岂不是打了败仗?所以,民族风情的通晓,应是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在时代背景的介绍中感受民族气节

新的理念下的语文要求我们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完全利用课本,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并能更好地解读课文,根据教学内容,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并能更好地解读课文,在学习《小八路》《王二小》等革命时代的感人事迹时,可要求学生讲出他们所知的关于革命前辈的故事,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新中国是来之不易的,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在课堂中穿插时代背景的介绍,弄清社会的实情,对深入了解课文的文化内涵,学习民族精神,张扬“国气”十分必要。

四、在历史地理知识的渗透中学习爱国精神

这一代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原因,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知道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物产,众多的英雄。缺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种对祖国深厚感情。所以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的熟悉是民族精神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可以利用语文书上的《美丽的沙群岛》、《瀑布》等这些教材教育学生认识祖国的美丽河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还可以利用古诗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文化情怀,讲一些古代名人的爱国故事,如陆游、岳飞等让学生向他们学习这种爱国精神。

五、在价值取向的碰撞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其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而这种“渗透”的基本途径,有赖于努力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充分发挥我们这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去感染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小学生完全能在语文教学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价值取向的碰撞主要是指西方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中国舍生取义、廉洁清正的传统价值观的碰撞。为了弘扬“国气”,提高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必须进行民族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

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只有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教育的过程。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使民族精神教育深深融入学生的意识中,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一种有神无形、有声无息的存在,是历史注入的民族精神,是万方辐辏的智慧融合,她宽厚地孕育着每个子民,体现着民族流动不息,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语文课上得有“国韵”,有“国味”,这样学生才“国气”充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沛,才能使中国人“国魂”长存。

标签:;  ;  ;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堂”的“国韵”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