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与战时云南社会变动

滇缅公路与战时云南社会变动

论文摘要

作为近代科学技术发源地的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一方面在展现出其推动工商业、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巨大力量,同时也被社会所认可,社会的需求也促进相关科学领域的产生,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相比较近代中国出现科学技术时,无论是科学技术被认知的程度,还是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应用,都与科学技术发源地的英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当然我们不能说只有沿着英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式方法才叫正确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但是在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应用与发展都远远脱离了与社会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模式。科学技术应用的目的也并非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要。作为巩固政权、抵御外辱科学技术却成为了中国大力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在面对科学技术产物的时候,也是有同样认识的。在近代中国,有着大量西方列强引入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产物,这些科技或科技产物就其本身就多少带有较为浓厚的资源掠夺和市场占有等目的。与此同时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己创办厂矿,兴修各类设施如:公路、铁路等也仅仅是为了改变落后的现状,其中也有打破西方列强对于某些技术、某些交通线的垄断状况。滇缅公路是一条非常特殊的公路,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修筑所需要的技术在当时是较高的,面对滇西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对于云南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无法完成。在滇缅公路规划的初期,其目的也并非为发展滇西地区做设计,其中充斥着打破滇越铁路作为唯一出境线垄断地位的这样的因素。而滇缅公路又因为战争爆发不惜一切代价的抢通。无论是设计之初,还是方案的事实,都不是经济发展或是社会需求造成的。面对这样一条公路在抗战期间,发挥了“生命线”的作用,而对滇西地区和整个云南产生的改变都是较大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1.3 本文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2 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 2.1 近代英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 2.2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 2.3 小结
  • 3 滇缅公路修建前的云南社会经济
  • 3.1 传统的经济与社会
  • 3.2 腾越口岸的活跃
  • 3.3 小结
  • 4 滇缅公路修建始末
  • 4.1 滇缅交通线规划背景
  • 4.2 滇缅公路修建前的云南交通
  • 4.2.1 云南近代交通的开始
  • 4.2.2 公路修筑计划的拟定和实施——四干道八分区
  • 4.2.3 公路修筑计划的改定和实施——省道、县道、村道及其它
  • 4.3 抢通滇缅公路的过程
  • 4.3.1 路线方案的决定
  • 4.3.2 滇缅公路下段的修筑
  • 4.4 小结
  • 5 滇缅公路对云南战时的影响
  • 5.1 战时云南贸易的增长
  • 5.2 滇缅公路对滇西地区社会及经济的影响
  • 5.2.1 滇西地区社会的变迁
  • 5.2.2 沿线地区设施的建设
  • 5.2.3 内迁西南以及新建工商企业的选址
  • 5.2.4 滇缅公路沿地区经济的变化
  • 5.3 小结
  • 6 滇缅公路对战时云南民间贸易的影响
  • 6.1 滇缅公路对传统贸易格局的改变及促进
  • 6.2 滇缅公路对于云南民间贸易的冲击
  • 6.2.1 运费的变化
  • 6.2.2 滇缅公路的运输管制
  • 6.2.3 大小商号的差别
  • 6.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战后日本为例[J]. 中国科技信息 2016(24)
    • [2].大数据时代:用科学的数据来诠释科技与社会发展[J]. 科技智囊 2016(10)
    • [3].成果导向下师生共进“立地式”科技与社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科技风 2019(36)
    • [4].《“2049年的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展望”系列丛书》:展现与指引未来[J]. 今日科苑 2017(11)
    • [5].区域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J]. 中国管理科学 2016(S1)
    • [6].科技与社会融合的存在物——工程[J]. 传承 2014(07)
    • [7].科学文化变迁中的博弈[J]. 科学与社会 2017(02)
    • [8].论科技与社会的发展[J]. 同行 2016(06)
    • [9].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0].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9)隆重举行[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9)
    • [11].2009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将于哈尔滨召开[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2].“科学社会学论坛:当今新科技与社会发展”征文通知[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03)
    • [13].科技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J]. 青年文学家 2014(02)
    • [14].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9)第一轮通知[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5)
    • [15].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9)第一轮通知[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6)
    • [16].低碳经济下河南省科技与社会和谐发展能力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12)
    • [17].海峡两岸科技与社会(STS)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8].科技史视野下的科技与社会研究——在科学史所成立60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J]. 科学新闻 2017(11)
    • [19].2049科技与社会展望项目课题研讨会在京召开[J]. 科协论坛 2012(03)
    • [20].第12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学术会议通知[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4)
    • [21].科技与社会发展指数及协调性评价——环渤海与长三角的比较[J]. 中国发展观察 2016(15)
    • [22].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简介[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8)
    • [23].科技风险的社会转化及其规避[J].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05)
    • [24].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5)——中国(海南)“科技、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的STS问题研究会议通知[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11)
    • [25].科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 2014(20)
    • [26].“发展转型中的STS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1)通知(第一轮)[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3)
    • [27].后疫情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态势与思考[J]. 科学文化评论 2020(03)
    • [28].“发展转型中的STS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1)通知(第一轮)[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7)
    • [29].第八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30].全国科技与社会学术年会(2013)——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的STS问题研究会议通知(第二轮)[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10)

    标签:;  ;  ;  ;  

    滇缅公路与战时云南社会变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