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作格动词习得中的题元结构迁移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作格动词习得中的题元结构迁移

论文摘要

Perlmutter (1978)提出非宾格假说,将不及物动词分为非作格动词(UV)和作格动词。作格动词又可分为非成对作格动词(UEV)和成对作格动词(PEV)。本文综述了作格动词与题元结构两方面的相关文献和成果。通过对比了英汉UV、UEV、PEV的题元结构的差异,发现英汉非作格动词的题元结构相似,英汉作格动词的题元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英汉非成对作格动词的题元结构比英汉成对作格动词题元结构的差异更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两个假设:1.由于英语作格动词与其汉语对应词的题元结构存在异同,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三类动词习得存在差异,具体说,其习得顺序是UV > UEV > PEV。2.中国英语学习者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对三类动词习得的差异逐渐缩小,受到母语干扰的影响较小。我们将100名参加实验的受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组别,分别完成关于英语UV,UEV,PEV的三份试卷,结果显示三个水平组对UV掌握得最好,UEV次之,对PEV掌握得最差,由此假设1得到验证。同时发现高水平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英语作格动词,由此假设2得到验证,中国学习者对英语作格动词的习得会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作格动词时会发生题元结构迁移,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希望加深人们对此领域的了解并对英语教学和学习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Rationale
  • 1.2.Objectives
  • 1.3.Organization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V
  • 2.1.1 Definition of EV
  • 2.1.2 Classification of EV
  • 2.2.Thematic Structure of EV
  • 2.2.1.Thematic Structure Theories
  • 2.2.1.1 Thematic Roles
  • 2.2.1.2 Thematic Grids
  • 2.2.1.3 Theta Criterion
  • 2.2.1.4 Thematic Hierarchy
  • 2.2.2.T hematic Structure of EV
  • 2.3. Current Studi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EV and Thematic Structure of Verbs
  • 2.3.1. Current Studies on Thematic Structure
  • 2.3.2. Current Studi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EV
  • 2.4.Summary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Hypotheses
  • 3.1.1.Comparison between Thematic Structure of English and Chinese’s EV
  • 3.1.2.Formulation of Hypotheses
  • 3.2.Research Design
  • 3.3.Method
  • 3.3.1.Subjects
  • 3.3.2.Instruments
  • 3.3.3.Procedure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4.1.Data Collection
  • 4.1.1.Scoring of Multiple-Choice
  • 4.1.2.Scoring of Grammaticality Judgment Task (GJT)
  • 4.1.3.Scoring of Written Production Test (WPT)
  • 4.1.4.Scoring of Translation
  • 4.2.Results for Hypothesis 1
  • 4.3.Results for Hypothesis 2
  • 4.4.Overall Discus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 5.1.Major Findings
  • 5.2.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Limitations
  • 5.4.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I
  • Appendix II
  • Appendix III
  • Appendix IV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题元理论视觉下的英语动词配价探究[J]. 海外英语 2017(05)
    • [2].最简方案框架下题元理论新解[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2)
    • [3].题元角色理论研究综述[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 [4].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探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8)
    • [5].汉语简单及物结构中题元关系加工的脑电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6].题元层级之实质与描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 [7].浅析题元理论的应用及其争议[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09)
    • [8].题元理论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10)
    • [9].谈题元准则在汉语句中的适用性[J]. 考试周刊 2014(01)
    • [10].题元系统理论下汉语动结式的形态句法研究[J]. 语言科学 2016(06)
    • [11].基于题元理论视角下的汉语兼语句式结构分析[J]. 青年文学家 2020(20)
    • [12].影响题元角色的语义分析[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5)
    • [13].从“仓库烧了”的作格化看题元角色与论元选择的动态性[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9)
    • [14].谈题元理论及原则对英汉句子的解释力[J]. 才智 2014(02)
    • [15].浅析题元理论及探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8)
    • [16].题元准则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运用——以《鲁豫有约》为例[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07)
    • [17].集成描写原则下的副题元理论问题[J]. 外国语文 2009(02)
    • [18].论题元角色与论元结构[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1)
    • [19].论题元重合[J]. 中国俄语教学 2008(03)
    • [20].题元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评论 2014(06)
    • [21].题元角色理解与英语动词一词多义的认知与教学[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2].题元角色的分类浅析[J]. 社科纵横 2009(10)
    • [23].英汉论元和题元结构比较研究[J]. 海外英语 2015(15)
    • [24].从致使动词的去致使化看题元与论元的关系[J]. 北方文学 2019(29)
    • [25].论汉语动结式复合题元角色到语法功能的映射[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06)
    • [26].题元重合及其语义功能表现[J]. 外国语文 2020(03)
    • [27].题元变异与构式再创:以“考”句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8].浅析题元理论[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03)
    • [29].“英语动词扩展结构”的题元理论解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30].论元与题元角色及其理论地位[J]. 外国语言文学 2018(01)

    标签:;  ;  ;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作格动词习得中的题元结构迁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