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求职凸显名校效应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求职凸显名校效应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求职凸现名校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1](2021)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民办高校的数量逐年上升。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具有办学时间短、社会认可度低、教师队伍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文章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及分析,并据此对改善民办高校的就业问题提出合理性的解决对策。

邹娟[2](2021)在《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H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颜培鑫[3](2021)在《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随着国际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变化,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持续大规模的进行扩招,这一行为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也越来越普遍化的存在于毕业生这一群体当中。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部统计结果显示,在2018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821万人,2019年达到了834万人,2020年达到了874万人,再加上往届已毕业但未能完成就业的学生群体,预估我国2020年需要完成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越900万人。毕业生群体数量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进而导致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困惑这一现象越发凸显,已成为一种困扰毕业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持续性扩招,导致当代应届毕业生群体面临着激烈的岗位竞争,同时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困扰。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资源,随着高校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的就业情况不仅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转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本文笔者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方法,分析总结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惑原因,指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并非单一原因所导致,并从毕业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影响毕业生产生就业困惑的原因。在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中,笔者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研究,提出具有可针对性的解决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就社会工作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进行了文献综述,同时对相关专业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笔者通过对该学院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访问,同时结合笔者的本科期间在该学院的求学经历,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产生这些就业困惑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笔者对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这一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从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价值理念,专业方法和社会工作者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可行性,随后笔者对参加问卷调查中具有就业困惑的同学进行个案及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第四部分,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从毕业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建议,指出了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需在多方的通力协作下完成,通过预防、治疗、发展等多种专业工作方法多管齐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这一难题。第五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反思和总结归纳,指出该篇文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供笔者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

车轨旭[4](2020)在《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考研观”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考研观",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线下调研的方式,从考研认识、考研准备、报考学校以及考研前景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考研动机,汇总分析后主要有八种考研动机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国家政策、就业压力、父母态度、名校效应、性别和户口问题等对大学生考研意向有着正相关性。并提出考研应去功利、学校和社会积极引导大学生考研意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陈麒雯[5](2020)在《浅析新挑战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成为毕业生至关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在改革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就业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现阶段就业面临劳动力结构的转变、科技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挑战,并且出现就业形势趋于不平衡化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大、相对弱势群体存在较多就业困境、综合素质及技能储备不足以胜任社会工作等问题,对学生就业不利。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思政在前,加强大学生择业观的合理性;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辅导;创新高校课程,注重就业指导的发展等。

韩东伯[6](2020)在《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导致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大和就业市场日益饱和;另一方面,社会需要人才层次的不断变化、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欠缺等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帮助高校研究生顺利就业成为当前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亟需加以解决的重点社会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大连市高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对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述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为概念释义与理论基础。主要对本文研究之研究生、就业能力和研究生就业能力三个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协同治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为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调查设计。主要对本文所设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进行阐述,并介绍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实施过程。第四部分为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举措。主要是通过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总结扒梳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在就业指导部门的建构渐趋完备,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日渐科学两方面成就。第五部分分别为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政府体制不健全、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高校目标有待明确、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社会环境欠优化和研究生自身缺乏科学清晰的职业规划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紧紧围绕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原因而展开的对策研究。根据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在结合协同治理和人力资本基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政府培养机制、丰富高校培养体系、优化社会培养环境和树立自我培养意识四个方面对高校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刘凯娟[7](2019)在《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N县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公立中小学教师校外有偿补课问题的日趋严重,2018年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方案连续出台,各省市地区已经密集展开专项治理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由此公立中小学教师的有偿补课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对于所有中学生来说,高考是能让其改变自身命运实现社会流动最为公平的选拔考试,高考成绩是学生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为追求高考优胜而生发的课后补课需求,成为校外培训机构大行其道的直接动因。同时公立教师待遇相对不高,以及自身担任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升学压力,成为最为重要的课后校外培训供给力量。而自由市场下政府监管失灵,更是助长了校外培训市场的失范,从而引发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进行规范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校外培训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到底该怎么发展?公立学校教师参加校外有偿补课为何屡禁不止?究竟如何规范和开展教师的课后辅导服务?在当前的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中又该采取哪些有效可行的措施?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本文是关于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问题的系统专门研究,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调查等方法,选择江西省某县一中学为调查对象,对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的现状进行了较全面深入考察,从家庭因素、教育资源配置、应试教育背景、就业竞争、政府监管等角度,揭示了公立学校教师有偿补课屡禁不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问题立法现状及行业发展现状;重点选择样本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较深入考察了学生参与有偿补课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从家庭因素、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应试教育机制、就业竞争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对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屡禁不止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对禁止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禁止教师补课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控制学生参与补课需求,减少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供给,并且政府能从宏观角度进行正确引导。因而提出以下建议:试行“高考申请制”以缓解考生的高考压力;建立教师征信系统,强化教师师德修养;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建立校内课后辅导服务机制;鼓励家长参与教育,开设社区义务辅导机构。

房梦雅[8](2019)在《为学术职业做准备 ——一项关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质性研究》文中指出博士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是未来大学教师的候选人。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博士生学术就业的首选,其所提供的学术职位远远小于博士生就业人数。基于论文发表的量化考核评估体制被广泛运用于新教师选聘过程中,进行论文发表成为博士生进入学术界的必然要求。因此,本研究以博士生群体论文发表为切入点探究博士生的学术职业准备。本研究以研究型H大学的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对20名涵盖多个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学位获得者展开了深入访谈,以期获得了不同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准备的第一手资料。进而探究博士生群体对于论文发表的看法是如何形成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论文发表成为学术文化时,博士生个体是如何进行学术发表,采取了哪些个人行动措施;个体对于自己的行动措施又有怎样的反思总结。探究发现,在学术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论文发表成为博士生进行学术场域的“入场费”,在学术职业的准入中发挥关键作用。博士生个体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对于论文发表的观念存在清晰与模糊、强与弱的差异。基于个人对学术发表的看法不同,博士生因为期刊发表目标、行动策略、拥有的学术科研的条件差异从而表现论文发表行为的不同。在论文发表的全过程中,个体会就如何发表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进行技术层面的反思;同时进行价值理性的伦理反思,博士生们普遍认同考核制度下的论文发表,但对于论文数量与质量的科研精神的取舍存在两种选择倾向,其中论文发表数量优先原则成为主流观念,论文发表质量优先则原则是博士生们提供的另一种思路。最后,研究从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关系、学术职业准备教学方面的缺失、博士学位论文和学术发表的关系三方面对博士生论文发表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反思,以期为相关方面针对性反思和改进当前博士生教育的适切性和不足提供参考。

张聪颖[9](2017)在《浅析“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其对就业影响——以辽宁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加上"90后"大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其就业心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200名大学生,统计结果发现:在"90后"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悲观的就业心理,如焦虑急躁心理、逃避从众心理、自负求高心理、偏执心理等,它们对"90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促成"90后"大学生产生这些心理的主要原因来自四大方面:社会方面,毕业生增多就业压力大、舆论导向的偏差以及就业信息不完善;学校方面,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人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业指导工作不健全;家庭方面,家庭背景、父母工作等的影响、父母期望过高;个人方面,自我认识有偏差、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等。针对这些形成因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方面寻找调整"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方法,最关键的是"90后"大学生要从自我做起,正确认识自己,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再借助外力完成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刘彦君[10](2017)在《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的就业问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长治久安。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的扩大,这就导致了每年毕业生数量的飞速上涨,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因此持续走高。而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企业用工有限,政府机构不断合并、简编,事业单位编制从严控制,而民营企业发展相对缓慢,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再加之,内蒙古自治区因其特殊的区位劣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造成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内蒙古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区,有其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这一地区的就业问题还关乎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依据制度非均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多种相关理论,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出发,论述政府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运用描述法、社会调查法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等研究方法的调查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实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明晰了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基本现状,以及政府现有就业政策情况的基本现状;其次,指出了内蒙古地区现有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内容以及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就业政策情况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就业政策的对策。这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找寻影响就业的因素、就业政策制定以及今后就业政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求职凸现名校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求职凸现名校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2.1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较大
    2.2 民办高校学生对于就业岗位要求不高
    2.3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时面临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
    2.4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2.5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
    2.6 民办高校就业指导机制不够完善
3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
    3.1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实践和指导
    3.2 注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3.3 优化教师结构,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3.4 完善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

(3)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2 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江西省H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2.2 产生就业困惑的原因分析
        2.2.1 应届毕业生个人方面
        2.2.2 学校方面
        2.2.3 家庭方面
        2.2.4 社会方面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
    3.1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可行性
        3.1.1 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3.1.2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3.1.3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3.1.4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3.2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
        3.2.1 案例背景
        3.2.2 问题分析
        3.2.3 方法和理论
        3.2.4 工作目标
        3.2.5 介入干预
        3.2.6 结案
        3.2.7 跟踪回访
    3.3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
        3.3.1 小组基本情况
        3.3.2 活动背景、小组目标
        3.3.3 方法理论与小组工作计划
        3.3.4 活动内容
        3.3.5 小组评估
        3.3.6 反思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建议
    4.1 应届毕业生个人方面
    4.2 学校方面
    4.3 家庭方面
    4.4 社会方面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小组活动满意度测评表
附录 C 毕业生就业困惑自评表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考研观”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问卷内容及数据来源
    (一)问卷内容的基本情况及表格属性设计
    (二)问卷收回统计可信度及基本情况统计
二、大学生考研意向与考研动机分析
    (一)考研意向调查情况
        1.问卷考研意向结果
        2.实地调研考研意向
    (二)考研动机分析
        1.高校扩招,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2.考研延缓就业期,提高就业竞争力
        3.提升科研学术水平,
        4.群体效应
        5.户口问题
        6.个人理想名校
        7.父母期望
        8.通过考研转换专业
        9.暂时逃避社会,期望校园生活
三、影响“考研观”因素分析
    (一)单因素显着性分析
    (二)多因素Logistic统计分析
四、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一)考研目的存功利,学历教育应纯粹
    (二)地方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三)大学生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5)浅析新挑战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阶段就业面临的新挑战
    (一)劳动力结构的转变
    (二)科技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三)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四)就业竞争压力愈发激烈
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一)就业形势趋于不平衡化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大
    (二)相对弱势群体存在较多就业困境
    (三)综合素质及技能储备不足以胜任社会工作
    (四)众多心理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一)思政在前,加强大学生择业观的合理性
    (二)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辅导
    (三)创新高校课程,注重就业指导的发展
    (四)互联网时代,拓宽灵活就业渠道
    (五)强化教师队伍,增加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六)建立就业指导反馈机制
四、结语

(6)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释义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释义
        1.研究生
        2.就业能力
        3.研究生就业能力
    (二)理论基础
        1.协同治理理论
        2.人力资本理论
三、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设计及实施
    (一)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问卷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问卷调查设计
        4.问卷发放与回收
    (二)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访谈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访谈调查设计
        3.访谈调查过程
四、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取得的成就
    (一)就业指导部门的建构渐趋完备
    (二)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日渐科学
    (三)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逐步正规化
五、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1.政府政策体系不健全
        2.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
        3.社会就业环境欠优化
        4.研究生自身缺乏科学清晰的职业规划
    (二)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政府的顶层设计存在不足
        2.高校就业能力培养理念的滞后
        3.研究生的就业保障机制不甚完善
        4.研究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尚显不足
六、加强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完善政府培养机制,锤炼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建立政府培养体系
        2.优化就业管理服务
    (二)丰富高校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的学习能力
        1.丰富高校研究生学习能力培养教育体系
        2.拓展高校研究生学习能力培养实践体系
    (三)优化社会培养环境,锻造研究生的基本求职能力
        1.搭建校企协同就业实践平台
        2.健全研究生就业失业保障机制
    (四)树立自我培养意识,强化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强化接受就业教育的主体性
        2.增强参与就业竞争的主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研究生问卷)
附录B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用人单位问卷)
附录C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情况调查问卷(高校问卷)
附录D 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访谈提纲
致谢

(7)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N县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国内相关研究
        2. 国外相关研究
        3. 国内外文献述评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二、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调查——以江西省N县中学为例
    (一) 当前公立中学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的整体状况
        1. 我国关于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的法律法规颁行状况
        2. 中小学课外辅导业的发展状况
    (二) 对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的现状调查
        1. 调查对象与设计
        2. 调查结果分析
        3. 调查结论
三、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因素
        1. 父母因自身素质原因转嫁教育责任
        2. 父母教育子女时间精力不足
        3. 父母从众攀比心理作祟
    (二) 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
        1. 校际差距助长家长对校外培训辅导的需求
        2. “名师崇拜”现象催生家长的补课诉求
        3. 对大学名校的追求加剧了高考升学竞争的压力
    (三) 应试教育的唯分数与唯升学制的影响
        1. 唯分数和唯升学成为学生及家庭的终极教育目标
        2. 唯分数和唯升学决定教师的工作绩效和学校的办学追求
    (四) 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波及中学教育
        1. 企业选择性人事招聘带来的冲击
        2. 经济形势的压力也会加剧中学生的紧张感
    (五) 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所致
四、严格规范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 试行“高考申请制”以缓解考生的高考压力
    (二) 建立教师征信系统,强化教师师德修养
    (三) 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四) 治理校外培训市场,建立校内课后辅导服务机制
    (五) 鼓励家长参与教育,开设社区义务辅导机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二: 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访谈提纲
致谢

(8)为学术职业做准备 ——一项关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研究设计
2 论文发表在学术求职中的重要性
    2.1 论文发表:博士生学术求职的“硬通货”
    2.2 论文发表重要性的差异讨论
3 论文发表观念及其影响因素
    3.1 论文发表观念
    3.2 影响论文发表观念因素
4 论文发表的行动要素
    4.1 目标:期刊论文发表
    4.2 论文发表的策略
    4.3 论文发表的支持条件
5 论文发表的行动反思
    5.1 论文发表的技术反思
    5.2 论文发表的伦理反思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浅析“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其对就业影响——以辽宁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对就业影响调查分析
    (一) 焦虑心理
    (二) 逃避从众心理
    (三) 自负求高心理
    (四) 偏执心理
    (五) 奉献心理
三、“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方面
    (二) 学校方面
    (三) 个人方面
四、“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对就业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二) 消极影响
五、“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对策
    (一) 社会方面
    (二) 学校方面

(10)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需求层次理论
        1.3.2 筛选假设理论
        1.3.3 制度非均衡理论
        1.3.4 新公共服务理论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描述法
        1.5.2 社会调查法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2 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现有就业政策情况
    2.1 内蒙古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整体描述
        2.1.1 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总体情况统计
        2.1.2 蒙语授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1.3 内蒙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
    2.2 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政策内容概述
        2.2.1 基础性就业政策不断建立
        2.2.2 鼓励性政策不断健全
        2.2.3 就业服务政策不断完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扶
3 内蒙古地区现有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现有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
    3.2 就业政策体系、政策环境及政策参与机制存在诸多不足
        3.2.1 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3.2.2 政策环境亟需优化
        3.2.3 政策参与机制严重缺失
    3.3 相关就业政策的执行及落实不到位
        3.3.1 政策执行的机制有待加强
        3.3.2 就业服务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3.3.3 就业保障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4 优化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对策
    4.1 政府应将大学生充分就业作为执政纲领和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
    4.2 继续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
        4.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4.2.2 深入探索拓宽就业岗位的就业政策
        4.2.3 进一步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公平和合法权益保护的相关政策
    4.3 加强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监督
        4.3.1 监督和保障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的合法性和与合理性
        4.3.2 明确政策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建立完备的政策执行信息服务网络
    4.4 积极开展就业政策评估
        4.4.1 着力建立多元评估体系
        4.4.2 着力形成大学生就业政策评估指标体系
        4.4.3 强化政策评估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求职凸现名校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张晶. 大众标准化, 2021(17)
  • [2]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H高校为例[D]. 邹娟.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D]. 颜培鑫.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秦皇岛市高校大学生“考研观”调查与分析[J]. 车轨旭.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浅析新挑战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 陈麒雯.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7)
  • [6]大连市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D]. 韩东伯.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7]公立中学教师有偿补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N县中学为例[D]. 刘凯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为学术职业做准备 ——一项关于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质性研究[D]. 房梦雅.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浅析“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其对就业影响——以辽宁省高校为例[J]. 张聪颖.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7)
  • [10]内蒙古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 刘彦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求职凸显名校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