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防科技工业民品 产值比例高达65%(论文文献综述)
孟宇[1](2020)在《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甘肃省作为典型的国防军工大省之一,在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军民两大系统各自为政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实现“军转民”、“民参军”还存在较多现实障碍。在甘肃着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速国防科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面分析甘肃省军民融合发展及技术溢出的现状,挖掘军民融合技术溢出过程中的困境,探寻畅通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的对策,有利于突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障碍。本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搭建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研究技术构建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模型。进一步,以甘肃省典型军民融合企业为案例,结合调查问卷展开实证研究与分析,总结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的现状及困境,分析并提出在政策层面、市场层面、人才层面和企业自身层面所能给予的解决措施。本研究主要结论与成果如下:第一,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可以通过军民双向技术溢出、军工产业单向技术溢出与民用产业单向技术溢出三种模式实现。其中,技术差距是技术溢出进行的必要前提条件;军转民(民参军)、人力资本流动、示范与模仿及技术许可与转让是技术溢出的渠道;双方的技术差距、产业间的关联性、空间距离、市场规模、吸收能力、员工素质等是影响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第二,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经过逐步编码分析得出,甘肃军民融合产业存在由政策层、市场层、人才层和企业内部层组成的4个层面制约着技术溢出的效果,并由此得出甘肃军民融合技术溢出困境模型。第三,对模型进行理论阐释,并依据主范畴与附属范畴内容,形成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题项。在模型理论阐释过程中,发现该模型纳入了既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军民融合意识问题和企业自身问题。第四,通过对收回的《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军转民(民参军)门槛高、相关信息获取不通畅、科研及技术等相关人才短缺和生产线维护费用高分别是政策层、市场层、人才层和企业内部层中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从整体来看,甘肃整个军民融合行业在多个层面都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技术溢出困境。其中,科研、技术等相关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严重、军转民(民参军)门槛高和相关资质获取及技术降密解密所需时间长且手续复杂是目前甘肃军民融合产业在技术溢出过程面临的最突出的困境。第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知,面对军民融合技术溢出困境应该从多层次、多方面解决。其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员工激励机制和加强人才培养及引进是企业考虑的重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立技术资金奖励与补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且出台相应的落实人才引进的政策、畅通信息交流机制等对策破解技术溢出困境难题。最后,根据以上得出的结论,从四个层面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说明了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林之豪[2](2020)在《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开展军民融合式发展是统筹国防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现实要求。随着科技在武器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军工技术的先进程度已经直接影响国家安全,武器装备作为重要的军品消费,通过开展军民融合,发挥军工技术的溢出效益,同时积极汲取社会优质资源进入国防领域,减少重复技术研制。因此,本文以武器装备全寿命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理解军民融合的物质载体与融合方式,提升融合效率。据统计,85%以上的军工技术能够转化为民用技术,具备重要的军民转化融合基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与预期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譬如,哪些因素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又有哪些原因驱动“军转民”与“民参军”融合主体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都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来做出分析。本文共有八个章节,从现有文献来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剖析军民融合的内容较少,本文以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绪论。主要就军民融合背景与研究思路进行介绍。第二章,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本章将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的分析对象与问题,并对目前发表的军民融合文献进行梳理,介绍文献所运用的经济学理论,再对相关军民融合文献与理论进行评述,以明确本文所主要运用的方法。第三章,分析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模式。本章是对美国与日本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进行概述。总结美国的军民融合模式,国会与行政机构相互配合,国会出台法律法规赋予联邦政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权力,联邦政府通过执行多项计划政策帮助企业;日本的军工研制能力基本“沉淀”至民营企业中,军方大规模采购民营企业研制品,将军事支出传导到社会经济中。本章利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两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美国与日本的国防军事部门支出对人均GDP的影响,结果证明美日两国所构建的军事体制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通过不同方式的军民融合将军事支出的经济效应传导至社会领域,发挥国防经济效益。第四章,中国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本章主要概述中国军民融合的实践情况与武器装备全寿命的各个不同阶段,从而为接下来重点分析全寿命中开展军民融合做好铺垫。第五章,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武器装备可继续参与到生产过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载体丰富性与可交易性,使得实现剩余价值成为了可能。军民融合难点在于军标与民标的标准异化导致融合不畅,本章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建立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军标与民标差异模型,为前期阶段军工项目的立项与设计提供借鉴。第六章,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企业主体的能动性得到释放,本章构建了VECM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社会领域中技术成交额对于经济具有正向持续性的影响作用,这是军民跨域融合的前提基础。开展武器装备全寿命下“民参军”就要调整生产关系,国防军工将作为社会分工中的重要部分;同样,社会分工中通过竞争产生的优质企业,以技术创新作为比较优势争取国防部门的采购合同,作为国防分工的一部分。本章也利用委托—代理合同模型,分析了军方与社会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所需要注重的地方。国防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双轨融合互动,能在动态的竞争中,填补军费投向不足下的结构性稀缺技术。第七章,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开展“军转民”的军民融合,核心在于将军工技术从国防领域向社会生产部门转移,延续军工技术的使用价值。中国目前“军转民”主要由以军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推动,本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达到军工研制单位与社会企业的博弈平衡,并与第五章中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军标与民标划分相结合,为“军转民”提供路径选择。最后,中国军民融合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主要在于中国军民融合的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由军工集团负责,而军工集团作为重要的国有企业,实行全民共享,增加社会共同利益,这也是中国开展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的。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各章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决定生产过程可延续。现代国防更要求资源的汲取与协调能力,以往军方从军品制造企业中采购,作为生产过程中最后一环,完成了生产消费。开展军民融合,是要增加装备的价值实现渠道。将技术重新参与到生产过程是重要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载体,推动军工技术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国民经济系统的生产循环,通过技术“民参军”与“军转民”模式,将生产过程延续。第二,分工下生产关系调整提升跨域融合。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就是让资源不局限于行政命令的科层制上下流动,也能够增强军工领域与经济社会领域中资源的横向流动。两种制度下具备了技术融合的基础,在跨域融合下发生内部催化反应。不同制度之间存在着互补与竞争,跨域融合会起到催化反应,刺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军工技术溢出转化为全民共享机制。本文通过演化博弈论分类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如何有效实施民用化生产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增强生产力向民用领域转移,填补社会领域难以达到的技术需求;在跨域制度的融合中,催化激发出更加优质的创新技术,为军方降低搜索成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军工集团私人占有为特点,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是以军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为主导,“军转民”所体现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是基于全民利益下的生产关系调整,将剩余价值最终实现全民共享。
梅阳[3](2019)在《军民融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权力结构、政策过程与国防工业治理》文中研究表明
李明峰[4](2019)在《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我国军事工业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是要将军事工业的基础制造能力根植于国家工业基础之中,依靠开放和社会化的产业链,充分利用民用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提升高端基础制造水平和研发效率。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打破现有军工企业的垄断格局,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到武器装备分系统、零部件等基础制造领域的生产和研发竞争中来。尽管国家在这方面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但现实中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军工企业的垄断格局依然没有大的改变,民口企业实际参与到军事工业的竞争程度很低,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生产和研发效率依然不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民参军”的视角来分析军事工业垄断形成的历史原因、垄断形式演进的内在动力、垄断形式新的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并基于经济学原理研究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机理和问题的症结,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研究对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国防经济理论、推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打破垄断进而实现军民企业的公平竞争以及提高生产与研发效率、推进军民融合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根据我国军事工业特殊的发展道路和多次改革的变化历程,对垄断的形成和演变进行梳理,探究历史原因与利弊影响,分析新时期的垄断形式和特征;其次基于对现阶段垄断形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军事工业的产业特征,采用经典的SCP模型对基础制造领域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垄断现状和垄断对绩效造成的影响,以及形成垄断的关键因素;然后再进一步从市场竞争角度,针对形成垄断的关键因素分别深入到军事工业基础制造的生产和研发领域,运用多个博弈模型对阻碍民口企业进入原因的微观经济学机理进行研究,找出垄断和影响公平竞争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6章,除了导论和结论之外,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分阶段对我国军事工业中的垄断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第2章),提出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发展”、改革探索时期的“行政垄断”和推进军民融合时期的“经济垄断”的垄断演化三阶段论,分别对三阶段的垄断形成原因、管理体制、利弊影响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发展旨在克服物资匮乏和技术落后等短缺经济条件的约束,集中力量突击发展军事工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奠定了新中国军事工业的基础,但同时也形成了军民分割的局面,为军工企业的垄断提供了条件。改革探索时期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军事工业的转型发展并形成了市场供需关系,但军工企业利用法规条款和行政命令排斥其他企业进入,产生了行政垄断,虽然平衡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提高了军工企业的生存能力,避免了市场化改革对国家集中建设成果的过度冲击,但却没能改变军民分割的格局及其带来的弊端,降低了改革的预期成效,军事工业整体效率较低,对国防经费的依赖仍然较大。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行政壁垒虽然已逐渐消除,但民口企业依然难以进入,军工企业的垄断仍然存在,但垄断形式变为行政支持隐藏下的经济垄断,垄断者的主要目标从完成国家意志转移到追求利润上,并有逐渐强化的趋势。这种经济垄断已经成为阻碍民口企业进入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参与生产和研发的主要垄断形式,对军民融合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第二,基于SCP模型进一步研究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形成的经济垄断(第3章)。首先,研究了垄断下的军事工业产业特征:一是产业链呈现为“三级倒锥形”结构,存在自下而上的产品供给失衡,需要引入民口企业来补充和扩大市场主体;二是产品依据对国家安全的重要程度分为核心的战略总体领域产品和非核心的基础制造领域产品,非核心的基础制造领域产品范围逐步扩大;三是由于产品特征使得市场竞争具有二元化的性质,即战略总体领域产品的限制竞争和基础制造领域产品的开放竞争。其次,分析了垄断下的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结构,通过行业集中度指数和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测度了市场集中度,证明我国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结构是高度垄断的,且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垄断者为军工企业,民口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小;论证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产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稳定性上;分析了军工企业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进出壁垒上具有资质、技术经验、工艺装备、先入和规模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民口企业进入面临的困难。第三,研究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行为,分析了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两类市场主体的特征,发现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行为体现在成本竞争上,非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研发竞争上。最后,研究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绩效,通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分别从军民通用性较强和不高的两个专业领域衡量了当前的市场绩效,认为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整体市场绩效相比于民用相关领域偏低,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市场绩效的因素,论证了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技术差距和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是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提高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市场绩效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这一结论进行了检验。第三,针对政府投资和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两个“不对称”因素,研究造成民口企业难以进入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与措施(第4章)。将迪克西特模型(Dixit Model)扩展应用到民口企业与军工企业的策略博弈中,构建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政府投资如何阻止不同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市场,以及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这类阻止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对军工企业正常投资会阻止一般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如果超额投资还会阻止较高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并限制已进入的高竞争水平民口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分析发现,减小军民工业标准的差异虽然可以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效率和公平性,但在政府投资方式不改善的情况下,并不能促进民口企业进入市场。据此建议应通过改变政府投资方式、健全投资公平机制和引入社会资本的办法,改变对军工企业独有的投资,在此前提下通过减小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促进更多高水平民口企业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率的竞争。第四,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两个“不对称”因素是如何造成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竞争意愿不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5章)。将研发竞争的AJ模型扩展应用到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研发竞争之中,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均衡过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对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研发竞争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差距过大和军用成果转化不足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民口企业的研发意愿,阻碍民口企业参与竞争,但没有技术差距并不能使竞争达到最有效,军民企业之间保持适度的技术差距可以使得研发竞争带来的社会研发总效率最高。提高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可以促进军工企业与民口企业之间的研发竞争,打破军工企业的垄断地位,改变市场结构,使民口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提升社会研发的总效率。此外,促使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共同研发,可以使社会研发效率的帕累托改进效果更好。据此建议应从改变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军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实施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竞争的政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采用经典的SCP模型研究我国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形成的经济垄断现象。在产业特征上,提出我国军事工业具有“三级倒锥形”产业链的结构特征、两级分类的产品特征和二元化性质的市场竞争特征;在市场结构分析中,通过市场集中度的测度,证明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被军工企业高度垄断,认为军事工业的产品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稳定性上,军事工业的进出壁垒包括资质、技术经验、工艺装备、先入和规模壁垒等;在市场行为分析中,提出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成本竞争上,非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研发竞争上;在市场绩效分析中,通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两个指标的对比分析,证明垄断的军事工业相比民用工业在市场绩效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找出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关键因素是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技术差距和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2.将迪克西特模型(Dixit Model)扩展应用到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竞争的策略博弈问题研究中。从政府投资和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两个行政性原因导致的“不对称”因素出发,详细分析了政府投资如何有助于军工企业实施垄断以阻止民口企业进入市场的机理,发现减小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存在政府投资条件下的军事工业的市场竞争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而从改变政府投资方式、健全政府投资的公平机制、引导其他资本进入和在改善政府投资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军民工业标准的融合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竞争的政策建议。3.扩展AJ模型分析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的竞争行为。通过建模和分析博弈均衡过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对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研发竞争的影响,发现技术差距过大和军用成果转化率不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民口企业的研发意愿,军民企业之间保持适度的技术差距可以使得研发竞争带来的社会研发总效率最高;提高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可以促进军工企业与民口企业之间的研发竞争,使民口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社会研发的总效率;促使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共同研发,可以使社会研发效率的帕累托改进效果更好。据此给出了改变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军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丁贝贝[5](2019)在《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新一轮全球军事变革,使武器装备朝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发展。民营企业相比军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一些高新技术的引领者;民用高新技术在诸多领域已经超过军事技术,且与军用技术界限越来越模糊,民技军用已成为世界大国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所谓“民技军用”,是将相对成熟的民营企业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植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涉及到民营企业、军方、政府等多个主体。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用高新技术成果层出不穷,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进民技军用,以实现武器装备核心技术的创新,促进装备升级换代。现实中通过运用民用高新技术成果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活动面临着组织协同困境与问题,如何解决好组织间协同问题成为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关键。江苏既是军工大省,具有雄厚的国防工业基础,也是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用高新技术成果颇丰,民技军用成绩优异。本文将以江苏省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本文以江苏省三个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民营企业为例,从民技军用视角出发,运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对民营企业参与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组织协同困境进行调研,并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江苏省政府解决组织协同困境,促进民技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胡浡洲[6](2018)在《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支撑。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必须完善国防工业产业组织基础,优化国防工业市场结构,以确定最优市场集中度为重点。这既是加强武器装备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理论课题。基于此,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国防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围绕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及优化这个主题,对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与估算、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及启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措施等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对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综合运用绝对集中度与相对集中度的测度手段,对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资本、销售以及利润集中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不高,属于低、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产业内不存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大型企业,排名前几位企业的规模相近,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不明显,产业内不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然后,对影响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主要受到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市场进入壁垒、历史和政治因素、国际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本文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通过选择合理的指标数据,构建了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市场需求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关系,市场需求的增加会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阻碍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企业技术与市场集中度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大型军工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掌握核心科技;市场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度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这是由航空工业自身的产业特点所决定。第三,在分析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市场最优集中度进行了估算。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与市场出清为标准,构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数理模型。模型表明,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不仅由我国国防支出需求函数、国防工业企业的需求与成本函数的参数决定,还受到上期国防支出、其他国家(地区)当期国防支出、当期实际国民收入和上期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并以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数理模型为基础,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对其市场最优集中度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最优企业数量应少于现有企业数量,即市场最优集中度高于现在的市场集中度,说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结构优化必须首先提升其市场集中度。第四,对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与特征,发现美国国防部为使其国防工业在美国国防经费不断缩减的背景下,保持美国的军事技术优势与实现规模经济,不断推动军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从而得出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改革的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在上文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构建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增强大型军工企业实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转变政府主管部门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操作性与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论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判断标准。论文以是否同时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与市场出清为判断是否实现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标准,综合考虑了军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国防工业的社会效益。二是构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能够根据相关数据与拟合得出的参数得到一个明确的最优企业数量的值,可以十分清晰地得到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具体数值。三是得到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精确数值。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例,较为精确地得到了其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具体数值。
胡宇萱[7](2017)在《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军民融合产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其中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是首要任务。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军民融合产业也进入了深度发展的关键期,在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的过程中,明确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原则与路径,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促进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健康发展,最终推动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度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湖南省是军工资源大省,也是我国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其产业结构和布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其他学者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首先,本文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所呈现出的特点,归纳了影响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其次,利用园区区位熵法对湖南省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布局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法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代表性产业进行了绩效分析;然后,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比较优势、收入弹性、就业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代表性产业进行了结构分析。从综合效益分析的视角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代表性产业进行了产业结构高度、产业效益等多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最后,论文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所存在的问题如产业生产能力不够、市场环境不理想和产业集群数量多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改善产业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相关问题,丰富了军民融合产业研究的有关内容,为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并能为其它区域或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借鉴,还能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规划部门和执行部门提供决策指南,有利于推进我国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李雯佳,张琳[8](2017)在《“追赶超越”背景下陕西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二五"以来,陕西军民融合得到快速发展,但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军民深度融合不足成为陕西发展的短板。陕西应通过创新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搭建一体化军工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发挥投资引导作用,给力项目牵引+政策扶持,加快建立军工企业纳入地方统计的渠道和机制等六个方面破解发展障碍,加快"追赶超越"进程。
冀中仁[9](2015)在《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战略国防科技工业永远在路上——国防科技工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综述》文中指出65年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国家战略"的征途上拼搏奋进,在推动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单一军品结构向军民结合的军民品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中,取得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辉煌成就。回顾65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决遵循"国家战略",执行国家战略,国防科技工业永远在路上!
张远军[10](2015)在《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国防工业是国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的科技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成为国防经济学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国防工业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物质技术基础,更是推进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保障。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是国防工业建设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配置结构的好坏、配置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国防工业的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建设,影响到我国国防工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影响到我国战斗力生成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论文综合运用了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工具,坚持历史与现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沿着概念界定、理论支撑、实证分析与对策思考的研究思路进行论文撰写。首先,论文在科学界定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主要分类、要素构成与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运用历史与现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梳理分析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历史轨迹与现实状况,认为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资源有限性约束较强”、“交易费用较高”、“适应性效率较低”、“规模效益不高”、“军民分割问题突出”和“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度较小”等主要问题。其次,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来设计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配置目标,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呈现的主要特点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围绕“谁来配置”和“怎样配置”的思路,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及主要配置方式。同时,在学习借鉴一般科技资源配置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特有属性,试图归纳出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第三,运用制度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工具,深入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科技进步、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机理。通过分析国防科技进步的特殊性,构建了测算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对国防科技进步贡献度的测算理论模型,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国防工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防科技进步的作用机理。同时,在界定国防工业转型升级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影响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与机理。第四,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深刻分析影响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各类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我国国防工业领域的航空航天工业部门为例,运用DEA分析工具来构建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从国内、区域、省域等不同层次进行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研究得出配置效率虽然“明显改善”,但是依旧存在“区域失衡现象突出”、“配置规模与配置结构不尽合理”和“阶段性特征显着”等问题的效率评价结果。最后,根据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认为实现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遵循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着眼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背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始终坚持市场在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战略补充作用,努力推进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军民一体化配置。
二、国防科技工业民品 产值比例高达6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防科技工业民品 产值比例高达65%(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二、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简评 |
第五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六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产业关联理论 |
三、扎根理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 |
一、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前提分析 |
二、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渠道分析 |
三、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研究 |
第一节 甘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及布局状况 |
一、甘肃省重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状况 |
二、甘肃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与创新示范区 |
三、甘肃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与产业园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样本选择及资料采集 |
三、数据分析策略 |
第三节 资料的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
五、模型理论阐释与题项构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评价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
一、调研样本企业选择 |
二、调研步骤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分析 |
四、解决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的对策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肃省推动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的对策 |
第一节 健全产业决策管理体系 |
一、完善政策与制度管理体系 |
二、强化军民融合意识 |
三、降低军民融合门槛 |
四、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
第二节 完善军民融合市场机制 |
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
二、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 |
三、拓宽信息交流机制 |
第三节 加强军民融合产业人才支撑 |
一、强化本土高层次军地人才和团队的联合培养 |
二、加大人才引进及奖励力度 |
第四节 强化自身技术实力 |
一、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
二、强化企业员工素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成果 |
第二节 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企业访谈问题提纲1——面向军工及军转民企业 |
附录二 企业访谈问题提纲2——面向民参军企业 |
附录三 调查问卷1——面向军工及军转民企业 |
附录四 调查问卷2——面向民参军企业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军民融合概念界定 |
2.1.2 武器装备、技术与社会企业概念界定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军民融合耦合机理 |
2.2.2 军民融合程度 |
2.2.3 军民融合评价体系 |
2.2.4 军民融合产业竞争 |
2.2.5 军民融合制度构建 |
2.2.6 军民融合技术与产权 |
2.3 相关经济学理论概述 |
2.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2.3.4 新制度经济学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国外军民融合模式 |
3.1 美国军民融合模式 |
3.1.1 美国军民融合历史演进 |
3.1.2 美国军民融合支撑框架体系 |
3.2 日本军民融合模式 |
3.2.1 日本军民融合历史演进 |
3.2.2 日本军民融合驱动因素与互动模式 |
3.3 美日军民融合成效与实证研究 |
3.3.1 理论基础与提出假说 |
3.3.2 数据来源 |
3.3.3 美国军费支出实证检验 |
3.3.4 日本军费支出实证检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军民融合历史与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概述 |
4.1 中国军民融合实践情况 |
4.1.1 中国军民融合各历史阶段特点 |
4.1.2 军民融合是生产组织集合 |
4.2 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军民融合的聚焦点 |
4.2.1 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概述 |
4.2.2 武器装备的特殊性 |
4.2.3 发展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的目的 |
第五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
5.1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主体要素 |
5.2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职能特征 |
5.3 军民技术标准构建:重构价值实现渠道 |
5.3.1 军标与民标的差异化分析 |
5.3.2 Lotka-Volterra模型在军标与民标差异的运用 |
5.3.3 Lotka-Volterra模型对军标与民标的分析结论 |
5.3.4 技术标准融合拓宽价值实现路径 |
5.4 小结 |
第六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
6.1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主体要素 |
6.2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职能特征 |
6.2.1 技术研制过程研究 |
6.2.2 生产部署过程研究 |
6.3 军民融合基础: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
6.3.1 理论分析与提出假说 |
6.3.2 实证检验与稳健性分析 |
6.3.3 计量结果分析 |
6.3.4 分工理论下跨域融合 |
6.4 “民参军”汲取模式选择:委托——代理分析 |
6.4.1 装备采购制度建设 |
6.4.2 “军”—“民”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
6.4.3 构建“民参军”委托代理合同意义 |
6.4.4 科层治理转向多元治理模式 |
6.4.5 “民参军”驱动因素 |
6.5 小结 |
第七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
7.1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主体要素 |
7.2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职能特征 |
7.3 生产过程再流通:军民融合的催化点 |
7.4 技术溢出与“军转民”治理模式选择:演化博弈分析 |
7.4.1 “军转民”技术转化治理方式 |
7.4.2 演化博弈模型 |
7.4.3 基本假设 |
7.4.4 模型构建 |
7.4.5 稳定性分析 |
7.4.6 演化博弈分析 |
7.4.7 “军转民”驱动因素 |
7.4.8 生产关系调整下的全民共享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军民技术标准融合决定生产过程可延续的深度 |
8.1.2 分工下生产关系调整提升跨域融合能力 |
8.1.3 军工技术溢出转化为全民共享机制 |
8.2 政策建议 |
8.2.1 营造宽松的社会创新环境,提高技术交易平台作用 |
8.2.2 在前期研制阶段设置技术转换端口,开展研发方案竞争 |
8.2.3 优化国防军工领域准入机制,扩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军事工业垄断的形成与演变 |
2.1 计划经济时期军事工业的集中发展(1949 年-1978 年) |
2.2 改革探索时期军事工业的行政垄断(1979 年-1997 年) |
2.3 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的经济垄断(1998 年以来)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军事工业的经济垄断:基于SCP模型的分析 |
3.1 推进军民融合时期的军事工业产业特征 |
3.2 军事工业的市场结构 |
3.3 军事工业的市场行为 |
3.4 军事工业的市场绩效与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的进入: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 |
4.1 生产领域的“民参军”竞争现状 |
4.2 基于对掠夺性行为描述的数学模型扩展 |
4.3 军工企业利用政府投资阻止民口企业的行为分析 |
4.4 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阻止行为的影响 |
4.5 民口企业进入生产领域参与竞争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的进入:技术差距、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 |
5.1 研发领域的“民参军”竞争现状 |
5.2 基于AJ研发竞争模型的扩展 |
5.3 技术差距对研发竞争的影响分析 |
5.4 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对研发竞争的影响分析 |
5.5 民口企业进入研发领域参与竞争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评价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的内涵 |
2.1.1 民技军用 |
2.1.2 装备核心技术创新 |
2.2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2.1 技术转移理论 |
2.2.2 管理协同论 |
3 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困境分析 |
3.1 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现状 |
3.1.1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强 |
3.1.2 政府助力民企“参军” |
3.1.3 民企积极“进军”,装备核心技术创新成果频出 |
3.2 江苏省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案例分析 |
3.2.1 调研情况简述 |
3.2.2 调研基地概况 |
3.2.3 问卷设计情况 |
3.2.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 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困境及原因分析 |
3.3.1 军民思想解放不够,认识有“误区” |
3.3.2 军民产权纠纷频出,政府国防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
3.3.3 军民竞争力悬殊,缺乏良好竞争环境 |
3.3.4 军民待遇不同,政策不平等 |
3.3.5 技术创新成本过高,民企资金短缺 |
4 国外实现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经验的归纳与借鉴 |
4.1 英国全员参与型融合模式 |
4.1.1 政府制定国防战略规划 |
4.1.2 加强与工业界联系 |
4.1.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 |
4.1.4 军方积极推动改革 |
4.2 美国军民一体化融合模式 |
4.2.1 政府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 |
4.2.2 军方积极配合推动融合 |
4.3 日本“全民皆兵”型融合模式 |
4.3.1 全面打造“寓军于民”型国防工业生产体系 |
4.3.2 民营企业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
4.4 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经验的总结 |
4.4.1 政府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
4.4.2 军方高度配合推动军民融合 |
4.4.3 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作用 |
4.4.4 民营企业完善管理体制,积极回应国家战略 |
5 促进江苏省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协同对策 |
5.1 思想上增强大局意识 |
5.1.1 政府引导军民树立正确思维 |
5.1.2 军政协作加强政策解读 |
5.2 机构上强化组织管理 |
5.2.1 加强军政统筹协调 |
5.2.2 发挥政府引导支持作用 |
5.3 制度上疏通民企“进军”渠道 |
5.3.1 政府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
5.3.2 政府优化市场准入制度 |
5.3.3 军方推动竞争性采购制度 |
5.4 技术上推动军民技术融合 |
5.4.1 军方积极改革军用标准 |
5.4.2 政府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
5.5 政策上消除民企资金困扰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产业和市场 |
1.2.2 市场结构 |
1.2.3 市场集中度 |
1.2.4 市场结构优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市场集中度 |
1.3.2 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 |
1.3.3 市场最优集中度 |
1.3.4 国防工业市场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1.1 哈佛学派 |
2.1.2 芝加哥学派 |
2.1.3 其他主要学派 |
2.2 基于市场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1 罗宾逊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2 贝恩和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3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市场结构分类 |
2.3 .市场集中度的测度方法 |
2.3.1 行业集中度 |
2.3.2 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 |
2.3.3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
2.3.4 勒纳指数 |
2.3.5 熵指数 |
2.3.6 哈莱-克依指数 |
2.4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 |
2.4.1 市场需求因素 |
2.4.2 企业技术因素 |
2.4.3 市场进入壁垒因素 |
2.4.4 历史和政治因素 |
2.4.5 国际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 |
3.1 市场集中度测度方法的选择 |
3.2 市场集中度测度数据的选择 |
3.2.1 投入指标数据 |
3.2.2 产出指标数据 |
3.3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分析 |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3.3.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的测度 |
3.4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数据 |
3.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 |
4.1 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界定 |
4.2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 |
4.2.1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决定因素 |
4.2.2 国防支出需求:理论模型 |
4.2.3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理论分析 |
4.3 基于经济绩效的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理论模型 |
4.3.1 基本思路与前提假设 |
4.3.2 基于经济绩效的最优集中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估算—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 |
5.1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实证分析 |
5.1.1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最优市场集中度的估算 |
5.2.1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需求函数的估算 |
5.2.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企业成本函数的估算 |
5.2.3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最优集中度的估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以美国国防工业为例 |
6.1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历史演进 |
6.1.1 冷战结束前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 |
6.1.2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 |
6.2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演进的特征 |
6.2.1 政府干预色彩浓厚 |
6.2.2 以主系统承包商之间的兼并为主 |
6.2.3 兼并方式以友好收购为主 |
6.3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提高的动因分析 |
6.3.1 国防经费不断减少 |
6.3.2 保持军事技术优势 |
6.3.3 追求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 |
6.4 美国国防工业集中度提高的影响 |
6.4.1 军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政策影响力日渐增强 |
6.4.2 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国防保护主义程度加深 |
6.4.3 垄断问题日益增加,阻碍军转民进程 |
6.5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演进对我国的启示 |
6.5.1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6.5.2 打造世界级军工企业集团 |
6.5.3 建立合理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 |
6.5.4 注重集中化专业化整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
7.1 构建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
7.1.1 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 |
7.1.2 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退出制度 |
7.2 增强大型军工企业实力 |
7.2.1 推动军工企业兼并重组 |
7.2.2 促进大型军工企业发展 |
7.2.3 提高大型军工企业技术研发与管理创新能力 |
7.2.4 专业化助推集团化 |
7.3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7.3.1 构建反垄断监管体系 |
7.3.2 构建军工企业的监督考察机制 |
7.4 转变政府主管部门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
7.4.1 转变政府职能 |
7.4.2 提高行政效率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综述 |
1.2.1 关于军民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关于产业布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1 国外研究现状 |
1.2.3.2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关于湖南省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研究现状 |
1.2.5 关于典型发达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6 关于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军民融合与产业发展理论 |
2.1 军民融合的相关理论 |
2.1.1 军民融合与军民深度融合 |
2.1.2 军民融合的动力机制 |
2.1.3 军民融合的基本类型 |
2.2 产业布局优化的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布局 |
2.2.2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
2.2.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 |
2.3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2.3.1 区域分工的定义及必要性 |
2.3.2 关于区域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 |
2.3.3 技术进步对动态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 |
2.4 区域主导产业的相关理论 |
2.4.1 区域主导产业的相关概念 |
2.4.2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2.4.3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
2.4.4 区域主导产业的评价方法 |
2.5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
2.5.1 产业结构调整 |
2.5.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2.5.3 区域主导产业与经济增长 |
第三章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历程和政策 |
3.1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
3.1.1 军民结合阶段(1950——1978 年) |
3.1.2 军转民阶段(1978——1998 年) |
3.1.3 军民融合阶段(1998——2007 年) |
3.1.4 军民深度融合阶段(2008 年至今) |
3.2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3.2.1 税收政策 |
3.2.2 用地政策 |
3.2.3 要素政策 |
3.2.4 财政政策 |
3.2.5 金融政策 |
第四章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空间布局与集聚 |
4.1 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集聚现状 |
4.1.1 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 |
4.1.2 各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 |
4.2 军民融合产业园的集聚程度及其经济效益 |
4.2.1 军民融合产业园的集聚程度 |
4.2.2 军民融合产业园的经济效益 |
4.2.2.1 湖南省航空航天产业技术产出绩效变化情况分析 |
4.2.2.2 湖南省航空航天产业技术产出绩效变化情况总结 |
4.3 军民融合产业园布局与集聚存在的问题 |
4.3.1 空间规划方面的问题 |
4.3.2 产业布局方面的问题 |
4.3.3 产业集群力方面的问题 |
4.4 军民融合产业园布局与集聚的优化建议 |
4.4.1 科学规划产业园 |
4.4.2 优化产业园布局 |
4.4.3 增强产业园集群力 |
第五章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
5.1 军民融合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优化 |
5.1.1 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基本情况 |
5.1.2 湖南省军民融合主导产业评价 |
5.1.3 湖南省军民融合主导产业优化 |
5.2 综合效益视角下的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结构调整 |
5.2.1 产业结构高度分析 |
5.2.2 产业区位熵值分析 |
5.2.3 产业效益分析 |
5.2.4 产值和就业比重分析 |
5.2.5 综合效益视角下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结 |
第六章 完善产业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军民融合产业集聚水平 |
6.1.1 统筹推进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 |
6.1.2 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建设 |
6.2 提升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
6.2.1 健全军地信息共享机制 |
6.2.2 完善产业科研体制 |
6.3 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项目的引领作用 |
6.3.1 培育和优化主导产业 |
6.3.2 强化产业支撑和配套 |
6.4 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优化升级 |
6.4.1 优化产业园区布局 |
6.4.2 推动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
6.5 优化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的体制 |
6.5.1 完善政府对军民融合产业支持的管理服务体制 |
6.5.2 建立有利于军民融合产业的市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
6.6 完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的机制 |
6.6.1 构建基于产业价值链网络结构为基础的产业园区建设扶持政策 |
6.6.2 健全其它企业融入到军民融合产业园的激励措施 |
6.6.3 优化军民融合产业园发展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追赶超越”背景下陕西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状 |
二、陕西省军工企业发展现状 |
(一) 军工企业的总量规模———占比较小, 增速不高 |
(二) 军工企业的经营效率———总体略逊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但稳定性较强 |
(三) 军工企业的行业分布———全部为制造业 |
(四) 军工企业的地区分布———西安最为集中 |
(五) 军工企业的投资方向———军品投资八成以上 |
三、陕西省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
(一)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整体现状 |
(二)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三) 陕西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现状 |
四、陕西省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军工企业发展民用产业时存在的问题 |
1. 现有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军转民内在积极性。 |
2. 军转民面向市场的竞争能力不强。 |
3. 现行解密制度不健全。 |
4. 知识产权制度与军转民发展要求不匹配。 |
(二) 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时存在的问题 |
1. 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 进入的程序繁琐, 相关政策落实不力。 |
2. 信息不对称, 军民融合平台和渠道欠缺, 需求对接相对困难。 |
3. 进入比例低, 分层次竞争性装备采购推行难。 |
4. 军民竞争不公, 民企财政资金配套不足, 税收减免扶持有限。 |
(三) 军工企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统计时存在的问题 |
1. 军民融合统计制度缺失, 统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
2. 军工投资仅民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服务业漏统较多。 |
五、推进陕西军民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 |
(一) 创新体制机制, 健全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 |
1. 加快构建有利于强化开放竞争、强化资源共享、强化创新激励的制度机制。 |
2. 降低隐性障碍, 扩大对民企开放领域。 |
3. 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军民融合先行先试。 |
(二) 搭建功能各异、军地一体和双向联通的军 |
1. 搭建信息服务交流平台。 |
2. 搭建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平台。 |
3. 搭建产业扶持平台。 |
(三) 加强科技创新, 成立创新基金, 支持军民两用科技项目 |
(四) 充分发挥投资引导作用, 解决民企资金困难 |
(五) 给力项目牵引+政策扶持, 发挥带动效应 |
(六) 加快建立军工企业纳入地方统计的渠道和机制, 将军民融合统计纳入常规统计工作 |
(10)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国防工业 |
1.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 |
1.2.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图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
2.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分类与属性 |
2.1.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主要分类 |
2.1.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要素构成 |
2.1.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基本属性 |
2.2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历史演进 |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状况 |
2.2.2 “三线”建设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 |
2.2.3 “军民结合”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 |
2.2.4 “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 |
2.2.5 军民融合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 |
2.3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现状┈以航空航天工业部门为例 |
2.3.1 关于样本数据选择合理性的说明 |
2.3.2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部门科技资源总量的空间配置 |
2.3.3.我国航空航天工业部门科技资源空间配置变化情况 |
2.4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资源有限性约束较强 |
2.4.2 交易费用较高 |
2.4.3 适应性效率低 |
2.4.4 规模效益不高 |
2.4.5 军民分割问题突出 |
2.4.6 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度较低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方式和要求 |
3.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与特点 |
3.1.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目标 |
3.1.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原则 |
3.1.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特点 |
3.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与方式 |
3.2.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主体 |
3.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
3.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 |
3.3.1 军事需求牵引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 |
3.3.2 国防科技创新与装备发展拉动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 |
3.3.3 国家安全环境变迁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相吻合 |
3.3.4 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相协调 |
3.3.5 国防工业转型升级和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相互动 |
3.3.6 市场导向配置与政府调控配置相结合 |
3.3.7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体制变革相适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科技进步、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机理 |
4.1 科技资源配置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4.1.1 技术进步 |
4.1.2 科技资源配置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
4.1.3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1.4 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 |
4.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科技进步 |
4.2.1 国防科技进步的特殊性 |
4.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对国防科技进步贡献度测算的理论模型 |
4.2.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防科技进步理论模型 |
4.2.4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部门配置结构影响国防科技进步的理论模型 |
4.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工业转型升级 |
4.3.1 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
4.3.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影响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机理 |
4.3.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国防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和市场 |
4.3.4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博弈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 |
5.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
5.1.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5.1.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
5.2.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目的 |
5.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内容 |
5.2.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遴选 |
5.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以航空航天工业部门为例 |
5.3.1 评价方法选择的研究基础 |
5.3.2 基于DEA的Malmaquist指数的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 |
5.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4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部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思考 |
6.1 坚持市场导向配置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6.1.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市场导向配置的目标任务与运行方式 |
6.1.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市场导向配置的动因分析 |
6.1.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市场导向配置的风险分析 |
6.1.4 提高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市场导向配置效益的措施建议 |
6.2 坚持政府调控配置国防工业科技资源,规避市场导向配置风险 |
6.2.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政府调控配置的目标任务与运行方式 |
6.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政府调控配置的动因分析 |
6.2.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政府调控配置的风险分析 |
6.2.4 提高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政府调控配置效率的措施建议 |
6.3 坚持全球化配置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摆脱资源有限性约束 |
6.3.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目标任务与运行方式 |
6.3.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动因分析 |
6.3.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存在的风险分析 |
6.3.4 推进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措施建议 |
6.4 坚持军民一体化配置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突破军民分割藩篱 |
6.4.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军民一体化配置的目标任务与运行方式 |
6.4.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军民一体化配置的动因分析 |
6.4.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军民一体化配置的约束因素分析 |
6.4.4 积极推进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军民一体化配置的措施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国防科技工业民品 产值比例高达65%(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溢出困境与对策研究[D]. 孟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D]. 林之豪.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军民融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权力结构、政策过程与国防工业治理[D]. 梅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4]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D]. 李明峰.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民技军用视角下装备核心技术创新的协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丁贝贝.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6]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D]. 胡浡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D]. 胡宇萱.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追赶超越”背景下陕西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李雯佳,张琳.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 [9]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战略国防科技工业永远在路上——国防科技工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综述[J]. 冀中仁. 中国军转民, 2015(08)
- [10]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及优化研究[D]. 张远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2)
标签:军事论文; 国防军事论文;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