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的形成、傩文化特征与历史价值

傩舞的形成、傩文化特征与历史价值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以面具舞中的傩舞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的历史、面具和存在状态着重论述,然后将中、日、韩的面具舞进行分类研究、比较。在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借助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图片资料,对面具舞的发展做出探讨。傩舞,以驱疫纳吉为主要目的,以粗犷、豪放、热烈的舞步为形式,通过面具的运用表现出来。我经过对三国面具舞的分析对比,反映出日本、韩国在历史上对我国的顶礼膜拜和学习,同时他们世代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就提醒我们在探索的同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发展中做的更好。对以上内容,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本文从面具舞的起源、发展探究中、日、韩面具舞发展和现状,就其选题的理由与意义、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等五部分作了简单介绍,明确了选题依据。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对傩文化进行综述,就什么是傩、傩的起源、发展及当时的作用、傩的分类和分布地域进行客观论述。傩的历史分为两个部分,史前至魏晋南北朝为第一部分,之后为第二部分。傩的分类有多种分法,我赞同曲六乙先生的分法,将中国的傩主要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傩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全国的许多地区都有傩戏圈,一般都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以家庭或宗族为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导致他们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行,为傩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就傩文化进行更详实的阐述。此章共分四节论述,第一节论述了傩面具,面具是傩戏最典型的特色,我分别从傩面具的发展变化、造型、色彩方面论述,将其放在第一节足见它的重要性。接着几节分别从傩经历的发展轨迹,傩仪、傩舞、傩戏来进行论述了。我分别就其产生、发展状况和表现形态做出客观描述。傩舞也是本章的重点,在傩剧的表演中,傩舞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俗话说“无仪不起舞,无舞不成仪”,舞是整个表演的关键所在。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中国及周边国家面具舞分析”。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面具舞东渐,流传到了韩国、日本,对当地形成深远的影响,他们将其接纳、吸收,并与自己的文化融合,形态发生变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文化,保存起来,世代相沿,传承不惜。在此章里,我分别就三国的面具舞情况进行介绍,从它们的起源、发展、代表性舞蹈、表演的具体形式出发,然后将三国的面具舞从几方面比较:面具、表演场所、舞蹈动作、剧目,突出其自身的特点。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傩舞和面具舞发展”。在这一章里,就其发展现状、保护方法和保护意义进行论述。在不同国家由于种种因素,面具舞的保存现状有所不同。韩国、日本通过民间和国家的双重保护下,建立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加强了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在这一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达到本文对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二、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傩综述
  • 1.1 傩之概念
  • 1.2 傩的起源、发展及作用
  • 1.1.1 史前至汉代
  • 1.1.2 魏晋南北朝及其之后
  • 1.3 傩的分类
  • 1.4 傩的分布
  • 第二章 傩文化及其发展
  • 2.1 傩之面具
  • 2.1.1 傩面具的发展变化
  • 2.1.2 面具造型
  • 2.1.3 面具色彩
  • 2.1.4 面具的特殊性
  • 2.2 傩仪(傩祭)
  • 2.3 傩舞
  • 2.3.1 傩舞的产生
  • 2.3.2 傩舞的演变、发展及表演形式
  • 2.3.3 傩舞的特性
  • 2.4 傩戏
  • 第三章 中国及周边国家面具舞分析(中国、朝鲜、日本)
  • 3.1 朝鲜假面戏(舞)概述
  • 3.1.1 发展历史
  • 3.1.2 代表舞蹈:处容舞
  • 3.1.3 具体形式
  • 3.2 日本假面舞概述
  • 3.2.1 中国傩文化在日本的流变
  • 3.2.2 日本能乐概述
  • 3.2.3 能乐面具
  • 3.2.4 能的舞蹈动作规律
  • 3.3 中日韩面具舞对比
  • 3.3.1 中日韩面具对比
  • 3.3.2 其他道具服装
  • 3.4 表演场所对比
  • 3.4.1 中国傩舞的表演场所
  • 3.4.2 韩国面具舞表演场所
  • 3.4.3 日本能乐表演场所
  • 3.5 傩舞、面具舞中的舞蹈对比
  • 3.5.1 动作之对比
  • 3.5.2 相同舞蹈形式、剧目之对比
  • 第四章 傩舞和面具舞发展
  • 4.1 发展现状
  • 4.2 保存方法及借鉴
  • 4.3 保护的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扁平化设计风格下面具纹样的审美意蕴研究[J]. 现代信息科技 2019(21)
    • [2].从藏戏面具的角度看技艺类非遗的游戏性[J]. 西部皮革 2020(02)
    • [3].邳州舞狮面具与揭阳青狮面具设计比较研究[J]. 设计 2020(02)
    • [4].广东揭阳青狮面具结构流变[J]. 包装工程 2020(04)
    • [5].戏剧教学中的“中性面具”表演方法初探[J]. 文化产业 2020(12)
    • [6].《面具》:流行与高冷[J]. 检察风云 2020(15)
    • [7].宗教与面具[J]. 世界文化 2020(10)
    • [8].面具与神像[J]. 世界文化 2019(02)
    • [9].面具[J]. 湘潮 2019(03)
    • [10].古面具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以傩面具与印第安面具为例[J]. 传播力研究 2017(12)
    • [11].蓝面具藏戏[J]. 民族艺术 2018(01)
    • [12].蓝面具藏戏[J]. 民族艺术 2018(01)
    • [13].面具的能量与语言——朱莉·泰摩尔的戏剧面具[J]. 戏剧文学 2018(04)
    • [14].21世纪国内藏戏面具艺术研究述评[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04)
    • [15].《面具》[J]. 艺术教育 2018(15)
    • [16].高淳“跳五猖”艺术面具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4)
    • [17].最是欢喜无面具[J]. 领导科学 2018(33)
    • [18].面具与文化:人性的生成与反思[J]. 文化学刊 2018(11)
    • [19].以皮革技艺创新研究萨满面具[J]. 西部皮革 2017(10)
    • [20].湛江傩舞面具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 艺术评鉴 2017(09)
    • [21].《面具》[J]. 大众文艺 2017(11)
    • [22].《面具》[J]. 黄河之声 2017(05)
    • [23].天人合一:中华面具艺术的哲学阐释[J]. 民族艺术研究 2017(03)
    • [24].藏族羌姆面具[J]. 今日民族 2017(03)
    • [25].人生需要面具[J]. 领导科学 2017(12)
    • [26].藏戏面具中视觉语言的诠释[J]. 美术大观 2017(02)
    • [27].西南少数民族“面具舞”区域性舞蹈现象解析 以表现动物崇拜的“面具舞”为例[J]. 艺术教育 2016(07)
    • [28].传统宗教文化视阈下的非洲面具艺术[J]. 艺术科技 2016(05)
    • [29].《面具系列之一》[J]. 艺术教育 2016(10)
    • [30].蔡麟雪【插画作品】[J]. 艺术百家 2016(04)

    标签:;  ;  ;  

    傩舞的形成、傩文化特征与历史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