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对策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对策

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西部沿海分公司529231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不断增多,做好隧道安全管理,是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隧道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及二次事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作探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措施

前言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较其他道路交通具有特殊的运行环境,具有封闭性强、噪音大、能见度低等特点。一旦隧道里发生事故,其后果要比发生在普通路面上的严重得多。因此防止隧道内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以及在事故发生后确保隧道内人员能够安全撤离就显得非常重要。科学合理地采取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保证车辆安全行驶通过隧道,是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隧道火灾的特点

(一)蔓延快,不易控制。隧道内因车辆事故、相撞等发生火灾后,有些车辆除本身携带一定数量的燃油外,有时还运载相当数量的可燃品、化学品、危险品,因而造成火势蔓延快,很难加以控制。

(二)通道易堵塞。隧道纵深距离窄长,发生火灾时,隧道内大量车辆难以疏散,极易造成堵塞,火势顺着车辆蔓延,扩大损失。

(三)浓烟高温,扑救因难。发生火灾后,烟雾迅速向四周扩散,虽有通风设备,也难以及时排出烟雾。当隧道内因车辆碰撞等事故引起大火时,温度很高,往往使灭火人员无法靠近,以致延长灭火时间,加之出口少,环境恶劣受空间限制,通信联络困难。隧道大多远离城市,缺乏可靠的水源,隧道灭火条件有限。双向交通隧道、特长隧道内容易产生灭火救援路线与疏散路线、烟气流动路线的交叉,救援面和救援途径有限,火灾扑救难度极大。

(四)供电中断,疏散困难。着火后,可能损毁供电系统,造成供电停止,给扑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隧道内通道狭长、照明条件差,着火后能见度低,人员难以及时疏散,易引起人员惊慌,从而造成更大的惨祸。

(五)高温有毒烟雾积聚,不易排出。隧道密闭环境,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烟雾大、能见度低、散热慢、温度较高、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浓烟迅速积聚,不易排出。这不仅严重危险被困人员的生命,而且使消防队员也难以及时施救。

(六)起火点附近的隧道承重混凝土容易崩落。由于高速公路隧道衬层内含有水分,当火灾发生时,衬层中的水变成蒸汽,在衬层内快速膨胀,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国外隧道衬层火灾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200℃时,10/15min内混凝土衬层就会发生爆裂、崩落。

二、隧道交通事故及其特点

(一)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超速行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据某高速公路一则隧道路段交通事故数据显示,在2010年上半年发生在该区域隧道的10宗交通事故中表明,超过60%是因驾驶员超速行驶引发交通事故。

(二)因为通行车辆自身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占绝大部分。据某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事故数据显示,在2011年上半年发生在该区域隧道的8宗交通事故中表明,其中3宗是因为通行车辆自身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

(三)高速公路过往车辆抛洒物导致隧道内通行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此外,隧道交通事故还因隧道交通状况、车流量、设计时速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具有不可预见性。

三、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成原因

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事故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国内外隧道内交通事故成因统计表明,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在隧道内超速行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2)在隧道内因自身机械故障引发交通事故;(3)在隧道内有障碍物没有及时清理引发交通事故;(4)由于地质因素,隧道内混凝土结构崩落引发交通事故;隧道内灯光照明因素,有的照明设计不合理,容易让驾驶员在视觉上产生差异,有时电路故障,系统瘫痪,形成“黑洞”现象,引发交通事故。

四、二次事故

综合国内各高速公路多宗二次交通事故案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路面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及时撤离现场且未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后方来车车速过快,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引发二次交通事故。二次交通事故危害性很大,事故现场范围广,涉及车辆、人员多且容易发生重大交通堵塞,经济损失大,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当车流量大或处于交通高峰期隧道内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由于隧道内能见度低,疏散通道有限,加之驾驶员对烟火及事故现场的恐惧,更容易出现慌不择路而造成交通堵塞或新的交通事故。可以说,隧道越长,车辆疏散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极容易发生二次灾害。

五、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对策

(一)隧道设计时路段线型选择和道路走向要合理。隧道路段线型选择和道路走向应尽量避开弯道、坡道的影响,特别减少连续的下坡和弯道路段。当坡道、弯道不能完全避免时,隧道入口前较长路段应设置减速带(减速带设计应合理,不能影响车辆的行驶,不能有事故隐患),强制车辆减速,使车辆低速驶入隧道。

(二)提高隧道路面附着系数,缩短车辆制动距离,预防车辆打滑。提高隧道内行车道的附着系数是减少隧道交通事故的关键,隧道内水泥路面防滑刻槽、微小的坑洼被污垢填平后得不到雨水的冲洗,油渍也得不到日光的暴晒蒸发,影响了轮胎的附着力。定期对隧道路面进行清洗,能有效地提高路面的附着系数。

(三)增加隧道内照明度。增加隧道内照明度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解决隧道入口处人眼和心理的不适应问题。消除隧道入口的事故隐患,必须从隧道入口的设计上充分考虑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采用适当的明暗交替过渡长度,其基本原理是让洞外光线逐渐变暗,到洞口时光线的亮度基本接近洞内的光线,以解决人眼的不适应问题。具体可以采取在进洞口处设置遮阳棚、减光格栅等。

(四)隧道内外水泥和沥青路面应提早过渡。改变一贯的隧道入口处不同材料的路面过渡的情况,在隧道入口前100m处实现路面的过渡,使不同材料的路面提前过渡,避免在进洞前路面附着系数差异和光线暗适应双重因素影响带来的事故隐患。

(五)注重隧道内防护设施建设。目前隧道内的防护主要采用加高路缘石措施,车辆转向一旦失控就会成一定的角度撞击路缘石,当车辆碰撞路缘石的角度过大,车辆的斜向碰撞力就会很大,司乘人员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车辆撞击速度如果过快,容易翻越路缘石直接与隧道壁相撞造成更大的损害。在隧道内增设防护性护栏,用于减缓车辆的横向撞击力,保护司乘人员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撞击时在护栏的弹性作用下使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方向,还能增加驾驶员的视觉诱导功能。

(六)加强危险信号、标志及标牌设施建设。在入洞前路段应设置危险信号预警灯,同时应设置隧道标志及限速标牌,让驾驶员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及早提醒驾驶员前方有隧道应控制车速。

结束语: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还有很多方面内容,如隧道照明与安全,隧道线形与安全,这里只讨论了火灾、交通事故安全管理,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控制好隧道安全,还需要同行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成光.公路隧道施工{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1).

{2}周爱国.隧道工程现扬施工技术{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5).

{3}JTG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2004.

标签:;  ;  ;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