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T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研究

我国IT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其他一些国际知识产权协议后,我国的IT产业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由于目前我国还缺乏一个适合中国信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因此有必要从战略的视角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理论研究。本文通过考察某些先进国家(美国和日本)的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和知识产权战略,获得了可资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和专利保护情况,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网络经济的发展背景并考虑到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特殊性(如网络外在性),从战略目标与计划、战略工具与绩效、战略途径与措施三个方面,从宏观(政府)和微观(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层次对我国IT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进行了归总和分析,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模式及其实施措施。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绩效管理分析,其中重点对政府与盗版商(商业盗版)、用户与生产商(用户盗版)分别进行了简单的模型分析。本文的结论是,由于这两种形式的盗版存在差异性,在网络外在性的影响下,用户盗版的社会影响大于商业盗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 2 国外知识产权战略概况
  • 2.1 美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 2.1.1 美国的IT产业现状与发展
  • 2.1.2 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2.1.3 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2.2 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
  • 2.2.1 日本的IT产业现状与发展
  • 2.2.2 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2.2.3 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2.3 美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比较
  • 2.3.1 共同性启示
  • 2.3.2 差异性启示
  • 2.3.3 可供我国借鉴之处
  • 3 我国IT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 发展阶段
  • 3.2 现状与趋势
  • 3.3 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SWOT分析
  • 4 我国IT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 4.1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 4.2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专利保护方面的问题
  • 4.4 网络经济中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 5 针对两种盗版的分析
  • 5.1 产生盗版的原因分析
  • 5.2 商业盗版:政府与盗版商
  • 5.3 用户盗版:用户与产品生产商
  • 5.4 小结
  • 6 建立我国IT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6.1 战略目标与计划
  • 6.1.1 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 6.1.2 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目标
  • 6.1.3 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计划
  • 6.2 战略工具与绩效分析
  • 6.2.1 战略工具简述
  • 6.2.2 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绩效分析
  • 6.2.3 完善绩效管理的措施
  • 6.3 战略途径与措施
  • 6.3.1 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途径选择
  • 6.3.2 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6.3.3 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IT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