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病人的主要方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原无肺部感染的病人,经机械通气治疗≥48h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h发生新的肺部感染。国内文献报道新生儿VAP的发生率在20.8%~60%。美国国家院内感染监测系统2002年至2004年的资料显示,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1.4~3.5/1000机械通气日。VAP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中常见、重要的院内感染,文献报道VAP在NICU院内感染中排第二位,占20.8%,仅次于皮肤粘膜感染。VAP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①可导致撤机困难、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Fischer等对272名新生儿及儿童的前瞻性研究显示,VAP可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中位数是3.7天;②抗生素的使用增加;③住院费用增加,Foglia等的文献报道VAP使住院费用增加约3万美元;④在超未成熟儿可增加病死率,Apisarnthanarak等的研究认为VAP是超未成熟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成人相比,目前国内外有关新生儿VAP危险因素的研究仍较少,Apisarnthanarak的研究认为,VAP发生之前曾患血流感染是超未成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国内的研究认为,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使用中枢抑制剂、原发肺部疾患、有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胎龄、体重等为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国内的研究大多研究例数少、大部分仅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忽略了因素之间可能的相互影响,从而使结果的说服力受到影响,目前尚未有文献从护理的角度对新生儿VAP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探讨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所有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病例共182例,其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病例共48例为VAP组,其余的134例新生儿为对照组。VAP组新生儿的原发病为肺透明膜病3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4例、窒息5例、感染性肺炎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对照组新生儿的原发病为肺透明膜病77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5例、窒息14例、感染性肺炎18例、羊水吸入性肺炎2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贫血1例、脊髓性肌萎缩1例、病理性黄疸1例、足月小样儿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VAP的诊断标准:插管48h后发热,脓性痰或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可见细菌;白细胞增高或较原先增加2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加;X线胸片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的浸润病灶;气管吸出物定量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3/ml。如果以痰培养作为细菌学检查标本,则必须符合下列标准:每低倍镜视野白细胞>25个,鳞状上皮细胞<10个。分析内容:筛选以下因素进行分析:性别、胎龄(<37周、≥37周)、出生体重(<2.5kg、≥2.5kg)、分娩方式(顺产、剖腹产)、再插管、胸腔引流、鼻饲、机械辅助排痰、气管内吸引(≥6次/d、<6次/d)、机械通气时间(≥5d、<5d)、静脉营养液。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校正公式进行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VAP的发生率182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中,发生VAP 48例,VAP的发生率为26.37%(95%可信区间为:20.13%~33.40%),42.17/1000机械通气日。2.死亡率VAP组患儿死亡3例,死亡率6.25%,对照组患儿死亡6例,死亡率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01,P>0.05)。3.病原学检测结果48例VAP新生儿中,31例病原学检测阳性,阳性率64.58%,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6例,占83.87%,分别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鲍曼不动杆菌6例,脑膜炎败血黄杆菌5例,淡黄金氏杆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例,粘黄杆菌1例;革兰氏阳性球菌5例,占16.13%,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其中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2例、链球菌1例。4.新生儿VAP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早产、机械通气时间≥5d、气管内吸引≥6次/d等因素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5.新生儿VAP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5d、气管内吸引≥6次/d是新生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因素在新生儿VAP发生中的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机械通气时间、出生体重、气管内吸引。结论机械通气时间≥5d、出生体重<2.5kg、气管内吸引次数≥6次/d等三个因素为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对VAP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示,新生儿VAP的发生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过多地反复吸痰会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增多,甚至可引起粘膜水肿、出血、剥脱,粘膜损伤使感染的机率增加。另外,吸痰时吸痰管反复进入气道,有可能将定植在气管导管表面的病原菌带入下气道,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提倡按需适时吸痰,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气管内吸引次数。气管插管破坏了呼吸道的防御屏障,削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使分泌物排出困难,影响分泌型IgA功能;气管导管周围分泌物的淤积和下漏,使细菌极易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呼吸机治疗器械污染,特别是雾化器、湿化器的污染,另外,冷凝水是很好的细菌库,细菌常在此寄生繁殖,体位改变时含菌水直接流入下气道,成为VAP的感染源,呼吸机管道细菌定殖率高,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细菌定植率及浓度将增加数倍,定植于呼吸机回路管道内的细菌可随着喷射进入气道,因此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率越高。建议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可采取如下措施:①早产儿可通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②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无创通气模式,如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与有创机械通气相比,NCPAP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发生,有撤机指征的新生儿应尽早撤机,撤机后可使用NCPAP予以过渡。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差,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不成熟,缺乏来自母体的抗体,体内IgG含量低,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容易引起感染并致感染扩散。建议采取综合的措施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包括:①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②做好手卫生、手消毒。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医护人员要掌握专业的洗手“七步法”,做到操作前、操作后严格洗手,气管插管及吸痰前后更应彻底洗手,减少手的带菌率。床旁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可使洗手时间减少1/3-1/4,高效减少手部细菌,且皮肤刺激性小,有助于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洗手常规,大大提高工作人员洗手的依从性;③进行气管内吸引时需注意无菌操作,开放式吸痰时必须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戴无菌手套,吸痰时双人合作,避免吸痰管受到污染。尽量避免生理盐水滴入气道,因生理盐水滴入气道可将气管导管上的病原菌带入下气道,从而增加VAP发生的风险;④做好多重耐药菌患儿的隔离与管理;⑤注意做好周围环境的清洁、消毒;⑥减少误吸。可抬高床头,鼻饲时注意鼻饲量循序渐进,奶液注入速度缓慢或使用重力喂养,先吸痰后鼻饲,尽量避免在进食后30分钟内吸痰,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⑦使用能提供最佳湿化(温度37℃,相对湿度100%,绝对湿度44mgH2O/L)的湿化系统;⑧加强呼吸机管道的管理。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一次,若呼吸机管道有肉眼可见的污垢则马上更换,更换过程中需避免冷凝水倒流入下气道,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湿化用水使用无菌蒸馏水,每24小时更换一次;⑨使用丙种球蛋白提高患儿抵抗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VAP的诊断标准
  • 三、病原学检测
  • 四、分析内容
  • 五、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合格证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1)
    • [2].探讨护士主导的早期镇静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6)
    • [3].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6)
    • [4].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9)
    • [5].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17)
    • [6].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19(18)
    •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9(06)
    • [8].集束化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 2018(01)
    • [9].机械通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中毒患儿治疗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8(08)
    • [10].无镇静方案在综合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03)
    • [11].影响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J]. 安徽医学 2017(01)
    • [12].对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08)
    • [13].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12)
    • [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及白介素-6的临床意义[J]. 广西医学 2016(02)
    • [15].集束化管理预防脓毒血症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23)
    • [16].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2)
    • [17].镇静护理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价值有哪些[J]. 家庭生活指南 2020(01)
    • [18].慢性肺心病患者机械通气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测定及意义[J]. 健康之路 2016(10)
    • [19].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分析[J]. 人人健康 2017(14)
    • [20].机械通气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31)
    • [21].循证护理用于临床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04)
    • [22].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8)
    • [23].危重孕产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0(04)
    • [24].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措施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51)
    • [25].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优质护理[J]. 全科护理 2019(05)
    • [26].右美托咪定在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中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2)
    • [27].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对机械通气时间的应用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 2019(09)
    • [28].镇痛为基础的镇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中的意义[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01)
    • [29].家庭机械通气护理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 中国护理管理 2018(06)
    • [30].院前转运在机械通气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2)

    标签:;  ;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