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下东乡卫生院湖南株洲412424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娩并定期复查的12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剖宫产103例设为A组,阴道分娩117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结果:B组产后6、12、24周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前比较,明显降低,并且低于A组(P<0.05);24周后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后3个月产后恢复性生活比例明显低于A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A组(P<0.05);6个月后两组间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恢复性生活比例、性欲低下及性交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阴道分娩比较,剖宫产早期能降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缩短性生活恢复时间及降低性交疼痛发生率,但在产后半后没有明显差别。
【关键词】阴道分娩;剖宫产;盆底功能;性功能
分娩是女性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生产过程中对盆底组织会造成损伤,有研究表明妊娠及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PFD)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1]。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女性更加关注产后自身健康及对性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妇女在产后出现各种问题后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很多孕妇认为阴道分娩会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阴道裂伤,剖宫产会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及不会对产后性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不顾剖宫分娩方式给产妇及围产儿带来的巨大风险,盲目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目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尚有争议,本文通过比较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近远期对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生产并进行产后复检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单胎、足月的初产妇;妊娠期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产妇年龄20-35岁;产妇阴道切口为甲级愈合;排除: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炎症等影响性生活质量的产妇;产后出现抑郁症的患者;将120例患者根据分娩方式进行分组,A组103例产妇为剖宫产分娩,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2±2.6);妊娠周期38-40.3周,平均妊娠周期(38.7±1.5)周;B组117例产妇为阴道分娩,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5±2.8);妊娠周期38.4-40.5周,平均妊娠周期(38.9±1.7)周;两组产后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6、12、24周复查,由同一位医生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妊娠、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等)。盆底肌力评分采用Oxford评分标准,分为0-5分,0分:毫无收缩;1分:有抽动功能;2分:有轻微收缩;3分:普通收缩,轻度压迫或内缩上提感;4分:有正常收缩功能;5分:强有力的收缩功能;Oxford评分≤3分表示盆底肌力下降。在产后3个月、6个月复查记录性生活恢复情况,采用FSFI问卷调查,5项指标(性欲、性唤起、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满意度和性交疼痛),19个条目。FSFI总分≤26分,表示存在女性性功能障碍。
1.3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结果
2.1两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比较A组产妇产后6、12、24周盆底肌力与产前无明显差别(P>0.05);B组产妇产后6、12周盆底肌力均明显低于产前和A组(p<0.05);产后24周后与A组无明显差异;见表1.
注:与A组比较,*表示p<0.05
3.0讨论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的,尿道、阴道和直肠贯穿其中。盆底的肌肉群、筋膜及韧带及神经系统构成的复杂的支持系统,起到维持盆腔脏器正常位置、控尿、生殖性功能等作用。当盆底细胞受损或生物力学性能减退,就会导致PFD疾病发生,而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相关危险因素。妊娠时,随着子宫体积不断增大,重量增加,胎儿头会压迫、牵拉盆底肌肉,导致盆底肌肉组织损伤;妊娠后期,体型改变,腰部向前,腹部向前下突出,盆底组织长时间受到子宫的压力,导致盆底肌肉松弛,肌力下降。有研究表明[2],孕期的高水平的松弛素可作用于盆底支持组织,导致盆底功能异常。这表明在妊娠期,已经对盆底肌肉功能造成一定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当长期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肌力≤3时就可能出现SUI、POP等症状。阴道分娩终结妊娠时,胎儿从产道娩出,产力的增强会使得胎儿先露部分对盆底形成持续的挤压,导致盆底肌肉组织损伤,严重时会导致肌肉组织断裂。理论上讲,剖宫产胎儿娩出过程不经产道,盆底肌肉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剖宫产对盆底的功能具有保护性[3]。虽然,阴道分娩方式对盆底的损伤性较大,但有研究认为,盆底肌肉神经可接收来自大脑中枢的反馈调节,胎儿经阴道分娩后会有负反馈信号发送至大脑皮层,形成的神经冲动支配肌肉进行放松和促进恢复;而剖宫产时,胎儿未出阴道娩出,因此大脑不会接收到负反馈信号,阴道处于一个相对疲劳的状态,盆底肌肉组织不能放松,延迟恢复。
本研究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在产前就出现了盆底肌力下降,B组产妇在产后6、12盆底肌力明显低于产前和A组,说明阴道分娩方式进一步损伤了盆底肌肉组织,导致盆底肌力下降。但是在24周后,盆底肌力评分恢复至产前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剖宫产只能改善早期盆底功能,对远期盆底功能恢复没有明显优越性;阴道分娩对盆底功能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是可以恢复的;A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时性生活恢复情况较B组好,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这可能与剖宫产不损伤阴道肌肉,产后对性功能影响小、恢复快有关[4]。但在产后6个月时,两组产后性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这可与阴道分娩,会阴的完整性并没有受损有关,所以对产后远期性功能的影响与剖宫产比较没有显著差别。
综上所述,无论是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剖宫产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小于阴道分娩,但从长远来看,剖宫产对盆底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做好围生期保健,做好健康宣教,合理控制妊娠期体重,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新.妊娠和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8,4(2):4—8.
[2]郑颖,李瑞满,帅翰林,等.血清松弛素与孕产妇盆底功能变化的关系.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96-99.
[3]薛竹,郑颖.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近期疗效研究.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23—7825.
[4]李晓霞。夏泳,郑琳.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6):44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