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冠脉注入月桂酸钠建立大鼠冠脉微血栓形成的模型,验证模型的可重复性,明确微血栓形成量和血栓性质,观察fgL2(fibrinogen-like protein 2 prothrombinase /fibroleukin)表达及其与微血栓形成的关系,以探讨冠脉微血管内原位血栓形成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78只,随机分到模型组36只,假手术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术后1小时、1天、1周、2周、3周、4周各6只。夹闭升主动脉后,模型组经主动脉根部注入月桂酸钠,约10秒后松开夹闭的升主动脉,假手术组注入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分别用HE与纤维素快速染色(MMSB)观察冠脉微血管原位血栓的形成,、ELISA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RT-PCR法、免疫组化测fgl2的表达、超声心动图技术测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微血管可见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有原位血栓形成的微血管数量显著增加(P=0.000),在1d后形成量最高;血浆中vWF水平明显升高(P <0.05);RT-PCR示fgl2表达明显增加,在1d到1w之间表达最高(P <0.05),免疫组化示fgl2分布于心肌微血管壁;超声心动图技术示1w时心功能开始降低、4w时心脏扩大(P<0.05),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P >0.05)。结论:冠脉注入月桂酸钠成功建立大鼠冠脉原位血栓形成的模型可靠并具有可重复性;冠脉微血管壁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使fgl2表达显著增加;fgl2促进以血小板纤维蛋白沉积为主的原位血栓形成;冠脉原位血栓形成可引起心脏重塑而导致心脏结构扩大和心脏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