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调制论文-唐晓栋

振幅调制论文-唐晓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幅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学反应扩散系统,振幅调制,频率分析

振幅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唐晓栋[1](2018)在《化学反应扩散体系中振幅调制螺旋波的频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多变量复杂化学反应-扩散系统的数值模拟中发现了具有振幅调制结构的时空斑图。通过对其振荡频率进行分析和绘制参数空间内的频率相图,解释了这种调制现象的产生原理,并阐述了扩散耦合作用对化学反应系统的稳定性产生的扰动会改变系统在不同振荡模式之间的交替方式。(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周锡龙,李法新[2](2018)在《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相互作用区转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测试或成像过程中存在引力区和斥力区两种相互作用区.开展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针尖样品相互作用区转变的研究,对于在特定作用区内成像的参数设置、相互作用区范围的控制,以及对成像结果的正确理解和解释尤为重要.将有限差分法和同相正交法相结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探针模态自由振幅大小设定、样品力学性能变化以及模态激励频率的设置对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相互作用区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探针模态自由振幅之和越大,则引力区向斥力区转变时的临界设定点越大,使探针位于引力区的设定点的范围越小.样品的弹性模量越大、黏度系数越小,探针在接近样品过程中引力区向斥力区转变发生越早,即引力区设定点的范围越小.偏离自由共振频率对探针进行激励时,引力区的范围均小于以自由共振频率激励时的引力区范围,探针运动状态的突变并不一定对应相互作用区的转变,且不能将相位值是否高于或低于90°作为判定探针位于引力区或斥力区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本永,徐哲毅,张世华,陈瑞品,严利平[3](2018)在《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光束整形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半导体激光光束质量,使其能够满足大距离高精度干涉测量的要求,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对半导体激光光束进行整形,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振幅调制算法的光束整形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将半导体激光光束整形为准直性好、光强分布均匀的无像散基模高斯光束。通过光束质量分析对整形后的光束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整形后半导体激光光束在x和y方向的M2因子均趋于1,像散接近于0,验证了该光束整形方法的有效性。将提出的半导体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应用于大距离干涉测量中,在8m处进行了微米级步进位移测量,与纳米位移工作台相比,所得结果达到了亚波长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整形后的光束能够满足大距离高精度干涉测量的要求,验证了提出的半导体激光光束整形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8年06期)

刘金玉[4](2018)在《用于795nm压缩光制备边带锁频方案中剩余振幅调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量子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观量子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操控能力不断提高。量子资源在科技发展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压缩态光场是一种非经典效应,是一种量子关联。压缩光场可应用于量子精密测量,如引力波探测、微弱磁场测量等。制备压缩光的方案很多,其中很有效的一种是光学参量振荡。我们实验上制备了795nm Rb原子D1线真空压缩光。光路中有很多锁定腔长和相对相位的PDH相位调制反馈控制回路。而PDH相位调制中残余的振幅调制RAM会使光学谐振腔锁定点的零基线发生偏移,且RAM随环境温度随机起伏,导致腔长失谐,相当于引入光场相位噪声,相位噪声会破坏压缩光制备的最大压缩度,也会使检测压缩光压缩度时,由于反压缩光的投影,破坏压缩度。本论文的目的是抑制相位调制中的剩余振幅调制(Residual amplitude modulation)RAM。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压缩光重要应用背景及研究进展,抑制PDH相位调制中的剩余振幅调制的方案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非线性光学中倍频、参量振荡过程中压缩光的制备及压缩光检测的基础理论;2.介绍PDH相位调制器锁腔法原理,电光效应物理基础;计算所制作的晶体的半波电压,单楔晶体的半波电压为187V,双布氏晶体的半波电压486V,但是由于调制器是共振型的,实际半波电压大大减小;使用阻抗分析仪测电光调制器的阻抗特性,制作LC谐振电路及L型阻抗匹配网络,在8MHz调制频率处,4°角晶体EOM的反射系数为3%,双布儒斯特角晶体EOM反射系数小于1%;3.与商用直晶体EOM对比,单楔晶体调制频率处的RAM噪声功率峰值抑制了30d B,双布氏角晶体EOM调制频率处峰值抑制25d B;自制EOM晶体误差信号零基线在一个小时漂移比商用直晶体EOM抑制24倍。使用单楔晶体调制器和Newfocus晶体调制器,锁定光学谐振腔和相对相位,研究RAM对压缩光压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制晶体EOM有助于提高压缩光的压缩度;4.此外,论文中还介绍了852nm窄带滤光片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IF-ECDL的研究。激光波长调谐范围为14nm。利用光纤延时声光频移自差拍法测量激光线宽:单滤光片ECDL线宽约为211k Hz,双滤光片ECDL线宽约为187k Hz,扫描反馈镜压电陶瓷,激光频率调谐范围大于1.5GHz。(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韩琪玥[5](2018)在《空间振幅调制光谱偏振仪光机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谱偏振探测是一项能同时获取偏振,光谱和空间信息的技术,能够提供强度探测无法获取的信息,并且具有提高目标对比度的特性,在大气,天文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完成了空间振幅调制光谱偏振仪原理样机的研制,对该样机的结构设计方案、原理样机的装调和测量系统实验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空间调制光谱偏振仪原理样机的结构设计。论文对原理样机的光机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各光学元件的的结构形状和指标要求,设计各组件的支撑结构,通过Solidworks建立样机的叁维模型,主要实现了狭缝和光栅的旋转调节,偏振片方位角固定,光楔光轴对准,光路偏折以及探测器调焦和旋转调节。2空间调制光谱偏振仪原理样机的装调。论文对原理样机的装调内容和难点进行分析,给出了装调流程,提出了准直透镜组和聚焦透镜组,以及偏振片、光楔、狭缝、衍射光栅和探测器的装调方法,完成装调试验,通过自准直经纬仪测偏折角,放大法测焦距等手段测试主要技术指标,验证装调方案合理可行。3空间调制光谱偏振测量系统的实验研究。论文的实验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光谱偏振测量系统的偏振调制模块消色差研究和原理样机的实验研究。偏振调制模块的消色差研究,通过推导双复合光楔相位延迟量与晶体折射率、楔角的关系,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确定最优组合,对不同的双复合光楔组合进行实验对比验证消色差特性;原理样机的实验研究,通过原理样机获取不同入射偏振态条件下图像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对获取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解调,分析原理样机的误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8)

赵广智,耿燚,陈慧,许程访,庄斌[6](2018)在《一种基于DMD二值振幅调制的多模光纤出射光斑聚焦扫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限于空间光调制器(SLM)有限的刷新速率,现有的基于SLM的多模光纤(MMF)成像方法并不能满足对活体生物组织内窥成像的需求。考虑到数字微镜器件(DMD)的刷新速率比SLM高两个数量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MD二值振幅调制的MMF出射光斑聚焦扫描技术。理论分析表明,MMF出射端任意聚焦区域内的总光强与DMD子区域的振幅调制系数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因此,通过DMD对MMF入射波前进行二值振幅调制,可实现对MMF出射光斑的聚焦和扫描。对于给定数目的可调制子区域,该二值振幅调制算法的调制次数是基于纯相位迭代优化算法的1/256,是基于叁步移相最优相位算法的1/3。基于该技术实现了对长度为5 m、直径为105μm的MMF出射光斑在叁维空间上的聚焦和扫描。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调制速度快、算法可靠性高、聚焦点均匀性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任志君,胡海华,王彦强,李晓东,陈跃[7](2018)在《基于锥镜和振幅调制的马蒂厄光束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锥镜的相位调制作用和胶片的振幅调制功能,提出了一种能精确高效产生无衍射马蒂厄光束的方案。利用稳相技术,证明了该方案产生马蒂厄光束的理论机制。利用胶片输出仪制作了具有角向马蒂厄函数分布的振幅调制胶片,在实验上精准地产生了一簇马蒂厄光束。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锥镜和振幅调制产生马蒂厄光束的方法简单、高效、灵活。(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祁怡君[8](2018)在《复振幅调制的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全息图(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CGH)因其制作简易、便于存储、传输和能够计算、显示虚拟物体等特点,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光学干涉法生成的全息图,成为了实现动态全息叁维显示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当前利用计算机全息图实现叁维重建还存在各种问题,制约着全息显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全息图重建的质量,本文主要围绕着全息显示中的复振幅调制算法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新的复振幅调制算法,基于单个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对光场相位和振幅进行同时调制,从而解决当前全息图在计算和编码中存在的计算量大、计算速度慢、由于散斑噪声导致的图像质量差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全息图在全息显示中的实用性。本文首先概述了全息及计算全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全息叁维显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当前全息显示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介绍了全息理论,包括经典的标量衍射理论,叁维物体的全息图计算方法和经典的纯相位全息图编码算法GS迭代算法,引出了复振幅编码算法问题。本文重点围绕复振幅调制方法开展了研究。综述了各种复振幅调制方法,包括基于器件的方法和基于纯相位全息图的复振幅编码算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双相位编码和基于空间耦合法的两种复振幅调制方法。(1)在基于双相位编码的复振幅调制方法中,我们利用任意复振幅可以分解为两个纯相位的原理,使用棋盘格对分解后的相位进行编码,利用闪耀光栅避免空间光调制器的零级对图像产生干扰,实现在4f系统输出面重建复振幅光场。我们分别对单一平面和多平面的全息图重建进行了仿真和光学实验验证,并且与传统的GS迭代算法进行了量化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对于抑制散斑和提高图像重建质量的有效性。(2)在基于空间耦合法的复振幅调制方法中,用一个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和一个随机相位板实现了精确的复振幅调制,不同于光栅法和双相位编码的复振幅调制方法,该复振幅编码利用了白噪声的卷积平滑效应,将复振幅的振幅信息编码到相位信息中,并利用迭代大大提高了复振幅调制的准确性。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高衍射效率,无像素损失,高精度,任意距离的复振幅调制。本文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基于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的复振幅调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我们结合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增强现实叁维显示,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振幅调制的近眼全息叁维视网膜显示技术。该技术采用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双相位编码的复振幅调制方法,抑制了重建图像的散斑噪声,同时采用LED点光源进一步提高了图像质量,扩大了观察视角。本文给出了多平面全息重建的光学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复振幅调制算法应用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4-01)

祁怡君,张秀敏,闫晓密,黄慧诗,夏军[9](2018)在《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全息视网膜显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适用于增强现实的视网膜显示技术,利用一个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结合计算机全息图算法,实现了直接在视网膜上进行全息重建。首次从理论出发,给出了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输入相位与眼球前平面光场的计算关系,讨论并比较了基于GS的全息图计算方法和基于双相位编码的复振幅调制全息图计算方法的特点,采用复振幅调制,全息重建中的散斑噪声得到抑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应用于视网膜全息成像的计算机全息图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利用一个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在眼球里进行多平面的无散斑全息重建,同时在视网膜附近重建振幅信息,使得眼睛聚焦在某个平面时,该平面的图像能够恰好投影在视网膜上。整个过程模拟了自然场景中人眼调焦和观察的过程,不同于双目视差的叁维显示方法,文章提出的视网膜显示技术是一种真叁维全息重建,不存在视觉辐辏调节冲突。(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何宏炜[10](2018)在《空间光通信脉冲振幅调制信号矫正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的不断创新造就了时代的不断更迭,人类社会已经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向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大步迈进。对于通信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前的电通信时代已经被光通信时代取代,便携的无线通信,高速率的光纤通信,已经运用在家家户户中,可是他们也都各有利弊,本文主要介绍空间光通信技术,他结合了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的优点,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场景上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需要解决大气信道影响通信质量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就是基于此进行展开,使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来对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矫正。本文首先介绍了空间光通信的基本理论,介绍了描述大气湍流基本模型,包括光强起伏模型和相位起伏模型,介绍了描述大气湍流最为基本的几个参数和概念,为下文打下基础。然后介绍了仿真一段大气湍流常用的大气相位屏,并使用两种方法进行仿真和比较,基于其中一种方法,使用多相位屏的迭加仿真激光在一段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结合Taylor冰冻流假设,仿真计算随时间变化的光强闪烁和相位起伏,为下文做铺垫。最后基于光强闪烁模型,先使用OOK信号调制仿真计算,然后拓展为PAM四振幅调制方法,仿真计算了 PAM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将时间进行分组分块后,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判决,配合盲检测和最优理论检测,分析比较得出支持向量机所起的信号矫正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振幅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测试或成像过程中存在引力区和斥力区两种相互作用区.开展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针尖样品相互作用区转变的研究,对于在特定作用区内成像的参数设置、相互作用区范围的控制,以及对成像结果的正确理解和解释尤为重要.将有限差分法和同相正交法相结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探针模态自由振幅大小设定、样品力学性能变化以及模态激励频率的设置对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相互作用区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探针模态自由振幅之和越大,则引力区向斥力区转变时的临界设定点越大,使探针位于引力区的设定点的范围越小.样品的弹性模量越大、黏度系数越小,探针在接近样品过程中引力区向斥力区转变发生越早,即引力区设定点的范围越小.偏离自由共振频率对探针进行激励时,引力区的范围均小于以自由共振频率激励时的引力区范围,探针运动状态的突变并不一定对应相互作用区的转变,且不能将相位值是否高于或低于90°作为判定探针位于引力区或斥力区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幅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唐晓栋.化学反应扩散体系中振幅调制螺旋波的频率分析[J].云南化工.2018

[2].周锡龙,李法新.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相互作用区转变研究[J].力学学报.2018

[3].陈本永,徐哲毅,张世华,陈瑞品,严利平.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光束整形方法[J].中国激光.2018

[4].刘金玉.用于795nm压缩光制备边带锁频方案中剩余振幅调制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8

[5].韩琪玥.空间振幅调制光谱偏振仪光机结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6].赵广智,耿燚,陈慧,许程访,庄斌.一种基于DMD二值振幅调制的多模光纤出射光斑聚焦扫描技术[J].光学学报.2018

[7].任志君,胡海华,王彦强,李晓东,陈跃.基于锥镜和振幅调制的马蒂厄光束生成[J].光学学报.2018

[8].祁怡君.复振幅调制的新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8

[9].祁怡君,张秀敏,闫晓密,黄慧诗,夏军.基于复振幅调制的全息视网膜显示[J].光电子技术.2018

[10].何宏炜.空间光通信脉冲振幅调制信号矫正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8

标签:;  ;  ;  

振幅调制论文-唐晓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