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途径与优化模式研究

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途径与优化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阔叶红松林是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但由于过度利用与破坏,目前已退化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如何恢复阔叶红松林是学术界与生产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东北林区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和分层株数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途径与不同经营措施(栽针保阔途径、人天混途径、红松人工林途径和落叶松人工林途径)对群落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综合定量评价各途径的恢复效果,探讨不同途径中阔叶红松林恢复的优化模式,以便为我国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栽针保阔途径上层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上层林冠保留郁闭度的减小(0.8-对照、0.6、0.4、0.2、0.0-皆伐),红松重要值逐渐增大(0.300~0.708),红松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上升;红松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0.00%~56.17%),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100.00%~35.83%);群落蓄积量呈现递减变化趋势(239.3778 m3·hm-2~125.7011m3·hm-2),变化幅度较大(0.90倍),红松蓄积生产力却呈现递增变化趋势(0.1522m3·hm-2·a-1~2.8594m3·hm-2·a-1),且变化幅度更大(17.79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52、49、52、44和47,总体上略呈下降趋势,物种多样性依次为2.7329、2.4960、2.6780、2.4382和1.5833,除了皆伐下降幅度较大外(42.07%),其他略有下降(2.01%~10.78%);各群落总体上均呈现出向红松针阔混交林进展型演替的趋势,但以中、低郁闭度(0.4~0.0)群落演替趋势较好。(2)人天混途径上层透光抚育对人天混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上层林冠透光强度的增大(未透光、半透光和全透光),多次(2~3次反复伐除阔叶树)或一次上层透光抚育人天混群落的红松重要值逐渐增大(0.499~1.000、0.461~0.628),红松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上升;红松大径级林木主要出现在全透光群落中(54.05%、1.65%),小径级林木比例均减少(74.99%~2.70%、75.15%~43.80%);多次进行上层透光抚育群落的蓄积量依次为234.3483、276.7883和253.3167 m3·hm-2,红松蓄积生产力依次为1.2692、3.1271和5.3603 m3·hm-2·a-1,半透光和全透光群落分别较未透光群落蓄积量提高了0.18倍和0.08倍,红松蓄积生产力提高了1.46倍和3.22倍;进行一次上层透光抚育群落的蓄积量依次为60.2475、141.4332和230.4051 m3·hm-2,红松蓄积生产力依次为1.7050、2.3136和3.3514 m3·hm-2·a-1,半透光和全透光群落分别较未透光群落蓄积量提高了1.35倍和2.83倍,红松蓄积生产力提高了0.36倍和0.97倍;群落的丰富度均半透最大(43、31),物种多样性全透或半透最大(1.9739或2.0683);多次进行上层透光抚育群落总体上呈现出进展型演替趋势,进行一次上层透光抚育的群落总体上呈现出衰退型演替趋势。(3)红松人工林途径抚育间伐对红松人工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对照、弱度、中度、强度),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较对照群落有所增强,各间伐群落中红松重要值(均为1.000)较对照群落(0.843)提高了15.70%;红松大径级林木比例增加(24.72%~85.00%),中径级林木比例减少(75.28%~15.00%),均没有小径级林木出现;群落的蓄积量依次为447.8580、386.7443、446.5654和458.4742 m3·hm-2,红松蓄积生产力依次为7.8258、7.8827、9.1136和9.3566 m3·hm-2·a-1,群落蓄积量除弱度间伐林分较对照林分有较大幅度下降外(13.65%),中、强度间伐与对照林分较为接近(0.29%~2.37%),而红松蓄积生产力弱度间伐林分同对照林分相近(0.73%),但中、强度间伐林分却较对照林分有所提高(16.46%~19.50%);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18、26、27和33,呈现递增趋势(44.44%~83.33%),物种多样性依次为0.5823、1.0479、0.9197和1.2295,总体呈现递增趋势(57.94%~111.15%);间伐群落总体上呈现出向红松针阔混交林进展型演替趋势,而对照群落总体上呈现出衰退型演替趋势,不利于红松针阔混交林的进一步发展。(4)落叶松人工林途径不同坡位对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具有一定的影响。沿由下至上的坡位环境梯度,落叶松在群落中均占有优势地位(0.376~0.461),红松在群落中占有次优势地位,且呈现逐渐增强趋势(0.279~0.402),阔叶树在群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0.186~0.290),因此,从群落组成上看,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呈现出明显的自然化趋势;落叶松大径级林木比例减少(29.79%~11.32%),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68.08%~88.68%),小径级林木只有下坡位有少量分布(2.13%),阔叶树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18.18%~58.34%),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81.82%~41.66%),没有大径级林木,红松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7.68%~15.00%),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92.32%~85.00%),没有大径级林木,因此,落叶松人工林群落虽呈自然化趋势,但落叶松林冠下阔叶树和红松均为中、小径级林木,需要人为诱导,促进红松和阔叶树的生长;群落蓄积量呈现递减变化趋势(306.0200 m3·hm-2~262.0104 m3·hm-2),变化幅度不大(0.16倍),落叶松蓄积量呈现波动型递减变化趋势(282.5400 m3·hm-2~208.8335 m3·hm-2),变化幅度不大(0.35倍),阔叶树蓄积量呈现波动型变化趋势(7.6653 m3·hm-2~8.8176 m3·hm-2),变化幅度不大(0.15倍),红松蓄积量和蓄积生产力呈现波动型递增变化趋势(15.6310 m3·hm-2~35.0700 m3·hm-2和0.4466m3·hm-2·a-1~1.0020m3·hm-2·a-1),变化幅度较大(1.24倍),因此,落叶松人工林群落虽呈自然化趋势,但还需要不断增加林下阔叶树和红松的蓄积量才有助于形成红松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48、48和44,呈现先恒定后下降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9.09%),物种多样性依次为1.3867、2.2183和1.6970,呈现出单峰型分布规律,变化幅度较大(22.38%~59.97%),因此,中坡位更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群落总体上均呈现出向针阔混交林进展型演替的趋势。(5)优化模式选择在综合评价栽针保阔途径、人天混途径、红松人工林途径和落叶松人工林途径恢复阔叶红松林效果的基础上,选择在不同恢复途径中因采取不同经营措施或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使恢复效果最优的模式:栽针保阔途径中采取加大林分采伐强度的低郁闭度模式更有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人天混途径中采取多次采伐上层阔叶树的全透光模式更有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红松人工林途径中采取中强度间伐模式更有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落叶松人工林途径以中坡位模式更有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阔叶红松林概述
  • 1.1.1 林分起源
  • 1.1.2 地理分布
  • 1.2 阔叶红松林研究简史
  • 1.2.1 建国前期
  • 1.2.2 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前
  • 1.2.3 改革开放至今
  • 1.3 恢复生态学的产生及其内涵
  • 1.3.1 恢复生态学的产生
  • 1.3.2 恢复生态学的内涵
  • 1.3.3 生态恢复的目标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3 不同恢复途径群落的结构特征
  • 3.1 栽针保阔途径群落的结构特征
  • 3.1.1 栽针保阔群落的组成结构
  • 3.1.2 栽针保阔群落的径级结构
  • 3.1.3 栽针保阔群落红松幼树的地径与树高
  • 3.2 人天混途径群落的结构特征
  • 3.2.1 湾甸子人天混群落的结构特征
  • 3.2.2 老爷岭人天混群落的结构特征
  • 3.3 松人工林途径群落的结构特征
  • 3.3.1 红松人工林群落的组成结构
  • 3.3.2 红松人工林群落的径级结构
  • 3.4 落叶松人工林途径群落的结构特征
  • 3.4.1 湾甸子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结构特征
  • 3.4.2 老爷岭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结构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恢复途径群落的红松蓄积生产力
  • 4.1 栽针保阔途径群落的红松蓄积生产力
  • 4.2 人天混途径群落的红松蓄积生产力
  • 4.2.1 湾甸子人天混群落的红松蓄积生产力
  • 4.2.2 老爷岭人天混群落的红松蓄积生产力
  • 4.3 红松人工林途径群落的红松蓄积生产力
  • 4.4 落叶松人工林途径群落的红松蓄积生产力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恢复途径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1 栽针保阔途径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1.1 物种丰富度分析
  • 5.1.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 人天混途径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2.1 湾甸子人天混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2.2 老爷岭人天混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3 红松人工林途径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3.1 物种丰富度分析
  • 5.3.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5.4 落叶松人工林途径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4.1 湾甸子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4.2 老爷岭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 5.5 本章小结
  • 6 不同恢复途径群落的演替趋势
  • 6.1 栽针保阔途径群落的演替趋势
  • 6.2 人天混途径群落的演替趋势
  • 6.2.1 湾甸子人天混群落的演替趋势
  • 6.2.2 老爷岭人天混群落的演替趋势
  • 6.3 红松人工林途径群落的演替趋势
  • 6.4 落叶松人工林途径群落的演替趋势
  • 6.4.1 湾甸子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演替趋势
  • 6.4.2 老爷岭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演替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7 不同恢复途径的优化模式
  • 7.1 栽针保阔途径的优化模式
  • 7.1.1 栽针保阔途径的优化模式选择
  • 7.1.2 栽针保阔的科学理论
  • 7.1.3 栽针保阔理论的完善
  • 7.1.4 栽针保阔的次生林群落经营
  • 7.2 人天混途径的优化模式
  • 7.2.1 人天混途径的优化模式选择
  • 7.2.2 人天混群落经营
  • 7.3 红松人工林途径的优化模式
  • 7.3.1 红松人工林途径的优化模式选择
  • 7.3.2 红松人工林群落经营
  • 7.4 落叶松人工林途径的优化模式
  • 7.4.1 落叶松人工林途径的优化模式选择
  • 7.4.2 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原则
  • 7.4.3 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经营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松嫁接苗繁育和管理技术[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6)
    • [2].红松3年生造林苗木培育技术[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3)
    • [3].红松嫁接接穗准备技术要点[J]. 中国林副特产 2020(02)
    • [4].红松嫁接苗造林及管理技术[J]. 防护林科技 2020(06)
    • [5].红松果林改培技术探析[J]. 种子科技 2020(18)
    • [6].红松种植培育技术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12)
    • [7].东北生态红松高产果林栽植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22)
    • [8].浅谈红松繁育苗木及幼苗管理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18(22)
    • [9].红松种植培育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2)
    • [10].红松造林优势探究[J]. 农业与技术 2019(04)
    • [11].红松种植当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3)
    • [12].红松种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4)
    • [13].红松开花结实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4)
    • [14].红松幼苗栽培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8)
    • [15].红松果林促进结实技术探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2)
    • [16].木制营养盒培育红松幼苗及造林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1)
    • [17].影响红松幼龄林结实的因素[J]. 林业科技通讯 2019(06)
    • [18].红松的播种繁育与栽培策略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9(13)
    • [19].红松林常见病虫害防治[J]. 吉林农业 2019(15)
    • [20].红松造林技术[J]. 吉林农业 2019(16)
    • [21].红松分杈现象研究现状及展望[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0)
    • [22].红松的幼苗栽培方法[J]. 江西农业 2019(22)
    • [23].红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 种子科技 2018(03)
    • [24].不同产地红松幼林结实性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2018(04)
    • [25].红松育苗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6)
    • [26].红松嫁接及管理技术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0)
    • [27].留住红松[J]. 中国林业产业 2018(05)
    • [28].红松幼苗的培育及管理[J]. 吉林农业 2018(17)
    • [29].红松与前红松植纹的比较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30].红松嫁接苗的培育及管理[J]. 现代农业研究 2018(07)

    标签:;  ;  ;  ;  

    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途径与优化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