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病育种研究

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病育种研究

论文题目: 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病育种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 易克贤

导师: 黄俊生

关键词: 柱花草炭疽病,致病力,流行学

文献来源: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我国和世界热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应用最广的优良豆科牧草和绿肥、水土保持植物。柱花草炭疽病是目前严重危及柱花草生产的主要病害,可造成柱花草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和营养价值的大幅度降低。 本研究对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四川等柱花草生产区进行了柱花草炭疽病调查和病样采集,并于实验室内完成了病原单孢分离纯培养,共获得病原菌株703份。 分别对其中43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和和181份代表性菌株进行了AFLP分析,并将43个中国菌株的RAPD分析结果与276份国外菌株进行了综合分析。RAPD和AFLP分析结果均表明柱花草炭疽菌株DNA存在显著的多态性。以柱花草起源中心——南美的柱花草炭疽菌分类为基础,RAPD标记可将中国柱花草炭疽菌划分成三大类,即Ⅱ、Ⅲ、Ⅵ类,但大多数聚于第Ⅵ类,而第Ⅵ类又可分化成4个亚类。用AFLP标记可将181个中国柱花草炭疽菌株划分成4大类,但大多数聚于第Ⅰ和Ⅱ类,而第Ⅰ类又可分成4个亚类,第Ⅱ类亦分成4个亚类,共8个亚类。无论是RAPD还是AFLP分析均表明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正在出现种内遗传分化。来自柱花草的起源中心——南美的菌株存在着广泛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如其中RAPD第Ⅰ、Ⅳ、Ⅴ类菌株仅存在于南美,而来自于其他国家如中国、澳大利亚的新种植区的菌株其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则相对简单。就中国菌株而言亦具有类似的规律,海南菌株与两广菌株相比多样性较丰富,致病力更强,而海南菌株又以东方、昌江、两院三地的菌株多样性最为丰富,致病力最强,这可能与海南种植柱花草历史相对较长、引种活动和生产活动更为频繁等有关。试验结果还表明,一些来自于同一个地理区域或同一个寄主基因型的菌株聚成一类或亚类,说明来自不同寄主基因型或物种的炭疽菌在遗传基因上具有一定的专化性,而地理上隔离的国家或地区的柱花草炭疽病原菌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进化途径。 用两套鉴别寄主分别对47份A型菌和57份B型菌的致病力(毒力)鉴定表明,不同的柱花草炭疽病原菌株致病力不同。应用最大似然法(EML法)对鉴别寄主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柱花草

1.1.2 柱花草炭疽病病原菌、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1.1.3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柱花草炭疽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1.1.4 柱花草炭疽菌的致病性差异和致病类型

1.1.5 柱花草抗炭疽病育种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2.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2.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柱花草炭疽病的调查、病原采集和病原的分离培养

2.1 病害的调查和病原收集

2.2 病原菌的单抱分离纯培养和保存

2.3 病原菌的恢复培养

第三章 柱花草炭疽菌遗传多态性分析

3.1 RAPD分析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2 AFLP分析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柱花草炭疽菌致病力鉴定和致病类型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柱花草炭疽病流行病学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柱花草抗炭疽病育种研究

6.1 抗病种质的引种评价

6.1.1 圭亚那种柱花草的引种评价

6.1.2 粗糙柱花草和西布拉柱花草的引种评价

6.2 应用多次单株选择法选育抗病品种(系)

6.2.1 抗病株系的接种鉴定筛选

6.2.2 抗病品系比较试验

6.3 辐射抗病育种

6.3.1 实验材料

6.3.2 试验方法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Ⅰ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7

参考文献

  • [1].感病与抗病柱花草遗传多态性研究[D]. 蒋昌顺.四川大学2004
  • [2].酸性土壤中铝镉对柱花草铝镉吸收分配差异及其生长影响[D]. 黄冬芬.海南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中国贵州、云南、广西炭疽菌属真菌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D]. 杨友联.华中农业大学2010
  • [2].采后苹果与炭疽菌的相互作用及病害控制机理研究[D]. 檀根甲.安徽农业大学2009
  • [3].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甜瓜西瓜杂种优势利用和抗病育种中的应用[D]. 赵长增.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
  • [4].香蕉果实炭疽病病程和病理生理生化及病程相关cDNA片段的克隆[D]. 张荣意.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
  • [5].水稻稻瘟病病圃建立及抗病育种优选评价[D]. 刘二明.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 [6].墨兰与炭疽菌互作的抗病生理及抗菌肽抑菌作用研究[D]. 王利国.华南师范大学2004
  • [7].感病与抗病柱花草遗传多态性研究[D]. 蒋昌顺.四川大学2004
  • [8].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功能基因组学分析[D]. 黄贵修.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
  • [9].柿树炭疽病病原菌及其侵染机制研究[D]. 张敬泽.浙江大学2005
  • [10].柿树炭疽菌基因组文库构建及致病性相关突变体的筛选分析[D]. 孙虎.浙江大学2008

标签:;  ;  ;  

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病育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