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同步生物脱氮除硫特性与效能研究

废水同步生物脱氮除硫特性与效能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大量高浓度氨氮和硫酸盐有机污染废水排入自然水体导致全球水污染日益严重,废水除氮和脱硫问题逐渐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出一套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硫技术,改善现有的水环境,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好氧硝化/厌氧硫酸盐还原-厌氧脱硫反硝化联合工艺应用于同步生物脱氮除硫:分别启动三种不同形式的反应器并对三个单元的运行影响因素、处理效能及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适合的操作参数优化运行各反应器;将独立稳定运行的三种反应器联合起来协调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和氨氮废水,实现了氮、硫和碳的高效去除。以高负荷富集方式成功启动容积为2.26L的好氧硝化反应器,溶解氧为0.7mg/L、pH值为89、温度为35oC、进水氨氮不大于600mg/L利于反应器内亚硝化效果的稳定,为了保证整体处理工艺的协调运行,调整并优化好氧硝化反应器,氨氮去除率和亚硝酸盐生成率分别达98.8%和64.2%。用低负荷富集培养的方法成功启动容积为5.01L的厌氧硫酸盐还原生物膜反应器,进水pH值不小于7.5、水力停留时间为6.210.2h、进水硫酸盐为15001800mg/L、进水有机碳与硫酸盐之比大于0.45利于硫酸盐和有机碳的高效去除及出水高浓度硫化物的保持。优化运行厌氧硫酸盐还原反应器,硫酸盐和有机碳去除率分别达90.6%和87%,硫化物生成率可达91.5%。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争夺共同的底物有机碳时,由于硫酸盐还原菌对有机碳有较高亲和力而在竞争中取胜。硫酸盐还原菌降解硫酸盐速率不符合Monod双曲饱和型曲线,而符合Hill变构模型的S型曲线。以低负荷富集培养方式成功启动容积为3.52L的厌氧脱硫反硝化生物膜反应器,进水亚硝酸盐为2080mgN/L、有机碳小于100mg/L、葡萄糖为碳源、硫化物为200300mg/L、无机碳为10015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9.52.67h利于硫化物向单质硫的转化以及各种污染物质的高效去除。进水中有硫酸盐和氨氮会降低硫化物和硝酸盐的去除率。亚硝酸盐对电子供体的竞争力大于硝酸盐。根据调整后预处理反应器出水中各物质的比例,调整脱硫反硝化反应器的运行,硫化物、有机碳、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81.9%、99.9%和99.9%。在兼养脱硫反硝化反应器中,硫化物和有机碳均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最终转化为单质硫、二氧化碳和氮气。单质硫转化为硫酸盐的速率低于硫化物转化为单质硫的速率,因此单质硫在反应器内累积。有机碳和硫化物共同将高浓度的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降低了硫化物和亚硝酸盐对微生物的抑制,使反应容易进行。反应器底部填料附着微生物量和种类多于顶部,填料外层微生物量和种类多于内层,底部外层丝状菌、球菌和短杆菌为优势菌种,底部内层杆菌为优势菌种,顶部外层以球菌为优势菌种,顶部内层以长杆菌为优势菌种。反应器内不同部位填料上附着大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是脱硫反硝化反应器能够处理成分复杂的废水并取得较高污染物去除率的主要原因。将好氧硝化反应器、厌氧硫酸盐还原反应器和厌氧脱硫反硝化反应器按照工艺流程连接,氨氮、硫酸盐及有机碳去除率分别为99.8%、91.5%和97.5%。对进出反应系统的氮、硫和碳元素进行物料平衡计算,检测原因和微生物同化作用造成的氮、硫和碳元素误差分别为3.3%、5.4%和3.8%。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硫酸盐和氨氮的来源及危害
  • 1.1.1 硫酸盐的来源及危害
  • 1.1.2 氨氮的来源及危害
  • 1.2 硫酸盐和氨氮的国内外处理技术现状
  • 1.2.1 生物法除硫技术
  • 1.2.2 物化法除硫技术
  • 1.2.3 生物法除氮技术
  • 1.2.4 物化法除氮技术
  • 1.2.5 同步脱氮除硫技术
  • 1.3 课题来源、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与工艺流程
  • 2.1.1 工艺流程
  • 2.1.2 实验进水
  • 2.2 实验装置
  • 2.2.1 好氧硝化装置
  • 2.2.2 厌氧硫酸盐还原装置
  • 2.2.3 厌氧脱硫反硝化装置
  • 2.3 分析指标与检测方法
  • 第3章 完全混合硝化反应器处理氨氮废水的效能
  • 3.1 高负荷启动硝化反应器
  • 3.1.1 启动方法
  • 3.1.2 氨氮的去除及污泥性状的变化
  • 3.2 环境因素对氨氮亚硝化的影响
  • 3.2.1 pH值影响分析
  • 3.2.2 溶解氧影响分析
  • 3.2.3 温度影响分析
  • 3.2.4 氨氮浓度影响分析
  • 3.3 好氧硝化反应器稳定运行及微生物形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硫酸盐废水的效能
  • 4.1 低负荷启动生物膜反应器
  • 4.1.1 启动方法
  • 4.1.2 硫酸盐和有机碳的去除
  • 4.2 环境因子及操作参数对厌氧硫酸盐还原的影响
  • 4.2.1 pH值影响分析
  • 4.2.2 硫酸盐负荷影响分析
  • 4.2.3 硫酸盐浓度影响分析
  • 4.2.4 有机碳浓度影响分析
  • 4.3 生物膜反应器稳定运行
  • 4.4 硫酸盐还原基本原理及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的竞争
  • 4.5 硫酸盐还原菌降解硫酸盐动力学
  • 4.5.1 硫酸盐还原曲线
  • 4.5.2 碳硫比对硫酸盐还原速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厌氧生物膜反应器脱硫反硝化机制
  • 5.1 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启动
  • 5.1.1 启动方法
  • 5.1.2 硫化物、硝酸盐及有机碳的协同去除
  • 5.2 HRT对脱硫反硝化的影响
  • 5.2.1 亚硝酸盐与硝酸盐对电子供体的竞争
  • 5.2.2 硫化物不完全氧化
  • 5.2.3 异养反硝化的发生力度及有机碳去除率的波动
  • 5.3 亚硝酸盐浓度对脱硫反硝化的影响
  • 5.3.1 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竞争
  • 5.3.2 硫化物完全氧化
  • 5.3.3 有机碳的去除
  • 5.4 有机碳对脱硫反硝化的影响
  • 5.4.1 有机碳浓度影响分析
  • 5.4.2 有机碳种类影响分析
  • 5.5 硫化物浓度对脱硫反硝化的影响
  • 5.6 无机碳浓度对脱硫反硝化的影响
  • 5.7 硫酸盐浓度对脱硫反硝化的影响
  • 5.8 氨氮浓度对脱硫反硝化的影响
  • 5.9 脱硫反硝化作用机理
  • 5.9.1 氮硫碳元素的降解转化途径
  • 5.9.2 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形态及分布情况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同步生物脱氮除硫工艺运行效能
  • 6.1 预处理反应器运行调整
  • 6.1.1 厌氧硫酸盐还原装置调整
  • 6.1.2 好氧硝化装置调整
  • 6.2 脱硫反硝化反应器调整与优化
  • 6.3 硫、氮、碳高效去除
  • 6.4 脱氮除硫工艺的物料平衡
  • 6.4.1 氮元素物料平衡
  • 6.4.2 硫元素物料平衡
  • 6.4.3 碳元素物料平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废水同步生物脱氮除硫特性与效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