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祁明[1](2020)在《风流驱动煤样条件下瓦斯解吸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煤层瓦斯含量是矿井瓦斯灾害防治风险评估与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双重关键指标,其煤层瓦斯含量的准确性测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煤样取样方式上正压逆流取样技术利用价值较高,该方式是利用风流风压使煤样驱动到孔口进行取样。而风流风压驱动环境与无风流风压(静态常压)环境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对风流风压驱动条件下的瓦斯解吸装置进行设计,委托厂家加工制造;在研制出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井下正压逆流取样条件下的瓦斯解吸模拟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适合该条件下的瓦斯解吸规律,并对其得出的解吸规律进行可靠性验证,最终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对正压逆流取样法测定出的瓦斯含量进行修正,来提高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得出如下研究成果:(1)设计加工出的实验装置能够同时测定煤样在高压气流驱动环境及其后续静态常压环境下的瓦斯解吸数据,具备模拟研究正压逆流取样环境下瓦斯解吸规律的基本功能。(2)通过对装置的反复调试,选取出了适合实验正常开展的煤样粒度与风流风压值,以及瓦斯浓度检测仪的浓度参数值。(3)风流驱动条件下,实验煤样的瓦斯解吸符合幂函数型变化规律;随着风压的到提高,瓦斯解吸量也随之提高,起到了促进瓦斯解吸的作用,但是随着风压的到提高,促进瓦斯解吸的增加速率呈现逐渐减慢趋于稳定的趋势。(4)在得出风流驱动环境下实验煤样的瓦斯解吸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瓦斯损失量计算公式,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最后在所取实验煤样的煤矿进行正压逆流取样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工程实践应用,对其瓦斯含量进行了修正,提高了瓦斯含量测定的准确性。该论文共有图66幅,表格16个,参考文献69篇。
刘贵[2](2020)在《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宽条带全柱开采是在宽条带开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全柱开采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解放“三下”压煤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文在宽条带全柱开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力学分析、地表水平变形的理论分析、3DEC数值模拟、相似材料试验模拟及实测研究,对宽条带全柱开采的理论依据、实现原理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各阶段的覆岩破坏特征进行了理论和模拟研究,并对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的优化进行研究。以上研究对促进宽条带全柱开采理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更好的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研究了采动影响覆岩的空间分布及对应的地表下沉、水平变形的变化规律,采动影响的时间规律,以及采动附加应力随时间释放特点等岩层移动时空理论,在以上基础上,对宽条带全柱开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形特征进行分析,为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析了一定地质采矿条件下宽条带全柱开采的适用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下沉和动态水平拉伸变形是两个关键因素,并推导出了近水平煤层和(缓)倾斜煤层宽条带全柱开采适用条件的关系表达式。(3)根据覆岩破坏特征,分析了煤柱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结构演化规律,建立了条带煤柱工作面回采前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其初次破断距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宽条带全柱开采由于垮落岩块大小不均匀,地表下沉量小于工作面顺序开采的观点,通过实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相吻合。(4)根据3DEC数值模拟,分析了在(缓)倾斜煤层下,宽条带全柱开采上下开采边界覆岩的破坏形式,开采下边界的岩层旋转弯曲下沉明显,以剪切破坏为主,岩层裂缝角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减小的幅度逐渐增大;开采上边界岩层以拉伸破坏为主,断裂角则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得出断裂角随煤层倾角的变化关系表达式。(5)通过理论分析,在全柱开采阶段不能同时回采所有的煤柱工作面时,为了更好的控制阶段性的静态变形对受护体的影响,提出了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准则,为宽条带全柱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6)从实测及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结果可知,根据地表下沉量分析,在回采一个煤柱工作面后下沉系数依然较小,从侧边说明回采一个煤柱工作面后形成的阶段性的地表静态变形也不大,并在实测结果地表变形分析得以验证,此时的静态变形有部分发生在地表受护体范围内。根据宽条带全柱开采完成后地表变形呈现方式,再有效结合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准则,可实现宽条带全柱开采的推广应用。
袁宇[3](2020)在《不同正压环境下煤中瓦斯解吸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煤层瓦斯含量是评价和预测瓦斯储量与瓦斯涌出量的基础数据,是区域预测的主要指标,煤层瓦斯含量的准确测定与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定点快速的取样以及取样过程中的瓦斯损失量推算是煤层瓦斯含量准确测定的关键。压风取样可以实现较长钻孔快速定点取样,其特点是煤样在压风作用下从钻头处经钻杆内部快速排出。但该方法在推算取样过程中损失瓦斯量时,依旧采用常压环境下颗粒煤瓦斯解吸规律,其合理性值得商榷。为了获得压风取样过程中煤的瓦斯解吸规律,准确推算压风排粉取样过程中的瓦斯损失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风压、不同钻孔长度条件下压风风压沿钻孔长度演变规律,研究认为压风取样过程中,钻头处压损明显大于钻杆中后部压损,钻杆中后部压损相对稳定,即风压具有随钻孔长度呈线性衰减的趋势,并据此建立了取样过程中压风风压随钻孔长度变化关系式。以此为基础,运用“不同环境取芯过程煤芯瓦斯放散特性模拟测试系统”对吸附平衡压力为0.5MPa、1.0MPa、1.5MPa、2.0MPa 的无烟煤煤样,在0MPa、0.2MPa、0.4MPa、0.6MPa正压条件下的瓦斯解吸过程进行模拟测试,结果表明:相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取样正压越大,相同时间段内煤的瓦斯解吸量和解吸速度越小,正压环境对煤的瓦斯解吸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正压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实验条件下,与常压环境下的解吸相比,正压抑制了 30%-62%的瓦斯解吸量;运用常压环境下解吸经验公式对正压环境下解吸数据进行回归,发现王佑安式、博特式、文特式及乌斯基诺夫式能够较好描述正压环境下瓦斯解吸过程。运用实验室正压环境下瓦斯解吸数据,计算了正压取样过程中瓦斯损失量,与常压环境下(?)法推算的瓦斯损失量进行对比,发现实验室测试的损失量较(?)法小51%-128%,且随着取样风压增大、钻孔增长、吸附压力增大,二者差距越来越大。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张宁博,郑伟钰,李海涛,李宏艳[4](2019)在《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从理论、监测与预警装备、防治技术及法律法规与标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兼顾国外主要采矿国家在冲击地压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灾害危害程度显着增加,而国外冲击地压因煤矿开采的萎缩,只在个别一些国家偶尔发生冲击地压;对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国外对此研究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20世纪50—90年代,而我国主要研究成果是近30年的事情,主要包括"三因素"机理、强度弱化减冲机理、应力控制理论、冲击启动理论和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面,国外主要集中在微震与地音监测方面,并配合钻屑法,而我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应力监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关技术装备,现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煤矿冲击地压监测与预警;在冲击地压防治方面,以往重点关注在煤层和顶板冲击危险性的消除和解危上,而最近10年来,在巷道支护及煤岩体结构控制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旨在加强局部巷道支护的同时,从区域上控制煤岩体结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开发了分级分类的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技术,采用水力压裂与深孔爆破等技术实现了对坚硬顶板岩层的有效控制;在冲击地压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最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制订工作,包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在内的规程及相关标准已制订并实施,现已初步建成冲击地压标准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冲击地压的人数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不断完善,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及仪器与装备从无到有,性能不断提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方法不断完善,有效性不断提高,冲击地压有关法律法规从无到有,现已趋于完善。综合而言,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应该看到,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与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梁冰,秦冰,孙维吉[5](2011)在《基于灰靶决策模型的煤与瓦斯突出可能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多指标加权灰靶突出可能性决策模型,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价。根据10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测点数据与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指标临界值的靶心距的大小,对矿井突出可能性大小进行评价,并进行了突出可能性等级划分。应用该模型对花宝沟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是靶心距距离较大,可能性小,不易发生突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说明应用多指标加权灰靶突出可能性决策模型对矿井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是可行的。
王汉斌[6](2009)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形预测理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极为复杂的瓦斯动力现象,是煤矿严重的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最为严重的国家,突出矿井多,分布范围大,突出次数多,突出频率高,始突深度浅,突出类型全,突出强度大,突出瓦斯大。但因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认清,故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杜绝突出事故的发生。因此,寻求一种更好的非接触式预测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方法和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的成果出发,通过现场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对导致煤与瓦斯突出所有可能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纳出了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四大类因素,即地质因素、煤体结构、瓦斯和矿山压力(地压),并把这四大类因素进一步划分为八小类共35个影响因素,从而建立了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因素的指标体系。由于不同矿井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不尽相同,有些因素甚至在某些矿井并不存在,如果对每个矿井都用所有的指标进行预测,势必造成系统复杂而庞大,无效计算工作量剧增,事倍功半。因此寻找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确定一个既容易获取数据,又能实现突出预测的综合指标,是一种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为此,本文利用从汪家寨、大淑村、邯郸、红卫矿、丰城、三汇一、平顶山、淮南、南桐、桑树坪等矿井收集的煤与瓦斯突出资料,进行了不同地域的资料总体层次分析法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瓦斯因素对突出影响所占的比重最大,达56.639%。为了进一步探究和证实这个结论的可靠性,用同一资料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计算结果是,瓦斯放散指数、瓦斯涌出速度、瓦斯含量这三个瓦斯因素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中就占到了94.78%。可见,瓦斯是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这也符合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机理。而瓦斯放散指数、瓦斯涌出速度、瓦斯含量这三个瓦斯因素指标都是测定指标,有的还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测量和计算,计算一次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占用大量采掘空间,显然在获取上无法做到实时、连续、快捷和非接触,对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来说,还是很不方便。因此通过分析这三个指标与瓦斯涌出量的关系,用系统的方法确定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指标为瓦斯涌出量指标。瓦斯涌出量指标本身就是涵盖所有因素的综合指标,该数据的获取由瓦斯监控仪监测系统实现,不仅方便、快捷、连续、实时,而且真正实现了非接触获取数据,非接触预测,且不需要任何额外投资。为建立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形预测理论,本文随机抽取瓦斯涌出量数据,分别计算庞加莱映射、赫斯特指数和功率谱指数,判定了瓦斯涌出具有分形特征,为分形理论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分形理论预测的方法。该方法以B矿的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瓦斯涌出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计算,以C矿数据作为佐证。通过确定每次计算所用样本时间序列长度td,该时间内所用的数据量d,每次预测计算的数据移动步距tl,以及每计算一次移动的数据个数l,据此绘制瓦斯涌出折线图,并用该图计算瓦斯正常涌出和煤与瓦斯突出时期的分形盒维数,将分形盒维数的计算结果列表、作图,寻找出由无突出到突出分形盒维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分形盒维数临界值”的概念。临界值是指物体从一种物理状态转变到另外一种物理状态时,某一物理量所要满足的条件点。对于B矿井而言,无突出时分形盒维数为D=1.4-1.7533,突出时为DO=1.8106,突出临界值Dc=1.7533。实例佐证矿井C矿正常瓦斯涌出量较B矿大得多,然而计算结果为正常无突出时,D=1.4-1.7617,突出时Do=1.8177,临界值Dc=1.7617,与B矿相差甚微。同时,通过两个矿井分行维数变化率的计算,无规律,证实了分形维数是判断突出与不突出的唯一标志。C矿与B矿距离很远,且不在同一煤田,本研究提出的“分形盒维数临界值”得以佐证。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时间问题。B、C两个矿井三次瓦斯突出的数据表明,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分形盒维数达到临界值的时间到瓦斯突出的时间,有一定的间隔时间,这一段时间可称之为煤与瓦斯突出的预警时间。现有资料表明,由于各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工艺过程和技术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时间各不相同,如B矿井的预警时间为19小时,而C矿井的两次突出中,预警时间分别为38和15小时。提出预警时间的概念的意义,一是预警时间就是人们进行“防突”工作的时间,为实施防突措施减少或消除突出事故创造条件。二是它表明突出时间是有办法预先知道的,对于已经有过突出史的矿井,可用第一次达到临界值时距离突出的时间作为预警时间,尚未发生过突出的矿井,可用比较类推法,根据类似自然地质条件已发生突出矿井的分形盒维数资料,结合本矿的分形盒维数,确定临界值和预警时间,估计突出发生的时间。揭示出分形盒维数在预警时间内呈V形曲线特性。研究表明,预警时间内的分形盒维数,经历了由临界值起逐渐降低的过程,而后在接近突出的时刻,突然增高以致达到突出,这个过程呈现V形曲线特性,与人们习惯性地以为突出前的分形盒维数一直递增的完全不同。揭示这个规律可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避免麻痹大意,积极采取防突措施,减少或消除瓦斯突出灾害。在分形理论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分形预测理论实施的方法问题。为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的实时预测,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信息系统的模型,使数据采集、盒维数计算、盒维数曲线绘制实时完成,为实时预测提供了手段。
李守国[7](2009)在《采空区瓦斯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详细的论述,建立不同采煤边界条件下采空冒落区瓦斯分布及运移的数学模型,揭示高强度快速开采条件下采空冒落区瓦斯分布及运移规律。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和总结了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来源、采空区瓦斯涌出所占比例、采空区瓦斯流动及其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对影响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的主要开采技术因素如风量、风压、推进速度及通风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建立采空区瓦斯运移的数学模型,利用采空区瓦斯运移数值模拟程序,在计算机上对具体的工作面进行模拟分析,揭示高强度快速开采条件下采空冒落区瓦斯分布及运移规律,为采空区瓦斯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李淑艳[8](2008)在《抚顺市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抚顺市是伴随煤矿区的建设、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建国50多年来(至2007年),矿区共生产优质煤炭10亿吨,上缴国家利税101亿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基于历史的原因,往往仅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略了采煤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忽略了环境的保护、生态的重建,从而诱发一系列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如采煤沉陷、边坡滑坡、地表变形、地裂缝、矿震、废弃排土场占用土地破坏生态等。抚顺市煤矿的主要环境地质灾害有5大类:滑坡与地表变形、采煤沉陷与地面塌陷、地裂缝与断裂带空化沉陷、矿震和固体排弃物污染大气地下水。特别是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以来,各种地质灾害:滑坡、地面变形、采煤沉陷、地裂缝、塌陷等已严重影响抚顺城市民居与矿周边重要工业企业的安全与发展,影响抚顺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抚顺的建设。因此,开展防治研究非常必要,十分紧迫。抚顺市由于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的现状是:井工开采造成大面积采煤沉陷区、矿震影响区;露天开采造成土地掘损、地表周边变形区、废弃排土场;煤矿开采诱发断层带地裂缝、塌陷、水文环境污染;废弃排土场有煤矸石、油母页岩贫矿自燃区,矸石风化程度不同,复垦植被难度大,又严重缺水,地下水污染等。历史沉积的这些环境问题和灾害虽得到一定程度治理,但仍很严重。本论文通过对抚顺市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归纳、论述与分析来研究抚顺市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机制),宏观的研究科学的合理的防治对策建议。从而为抚顺市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相应的有实践与理论参考意义的建设性建议;丰富本学科的内容与创新;同时对其他类似矿城又具有推广、示范、借鉴作用。
韦忠跟[9](2008)在《抚顺西露天矿北帮E200段边坡蠕变特性与变形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理论方面,以边坡及边坡岩体的蠕变特性理论为基础,经过推导和分析,为抚顺西露天矿北帮E200段边坡选取了蠕变本构模型;并且在研究实践方法上,选取了地下位移监测方法,通过对石油一厂已有监测孔的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出变形规律;最后,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抚顺西露天矿北帮E200段边坡,即石油一厂范围的边坡受到采剥后,岩体及地面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位移场、应力场、速度场等分布图,并通过得到的边坡应力、位移图对监测数据进行验证。从而总结出了研究蠕变边坡变形预测的一种新思路。
梁运涛,罗海珠[10](2008)在《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进展与应用现状研究,探讨了煤矿火灾监测技术、灌浆防灭火技术、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阻化剂防灭火技术、泡沫防灭火技术、惰化防灭火技术、凝胶防灭火技术、堵漏防灭火技术的技术特点与适用性.分析了我国煤矿防灭火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立足系统安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开发灾害应对专用装备的总体技术发展趋势.
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风流驱动煤样条件下瓦斯解吸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
1.3 主要研究内容(Research Contents)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Research Methods and Ideas) |
2 风流驱动煤样瓦斯解吸装置的研制 |
2.1 设计思路(Design Ideas) |
2.2 实验装置的设计及加工制造(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Experimental Equipment) |
2.3 实验装置的调试(Debugging of Experimental Equipment) |
2.4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风流驱动煤样瓦斯解吸模拟实验 |
3.1 实验方案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 |
3.2 风流驱动煤样瓦斯解吸实验(Gas Desorption Experiment of Coal Sample Driven by Air Flow) |
3.3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正压逆流取样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时瓦斯解吸规律的分析 |
4.1 静态常压环境下的煤样瓦斯解吸规律分析(Analysis of Coal Sample Gas Desorption Law under Static Atmospheric Pressure) |
4.2 风流驱动环境下的瓦斯解吸规律分析(Analysis of the Law of Gas Desorption under Wind-Driven Environment) |
4.3 风流驱动煤样条件下的瓦斯损失量推算方法研究(Study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Gas Lo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ir Flow Driven Coal Samples) |
4.4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现场试验 |
5.1 矿井概况(Chapter Summary) |
5.2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试验(Test for Determination of Gas Content in Coal Seam) |
5.3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Conclusion) |
6.2 展望(Outlooks)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术论文 |
三、研究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移动沉陷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技术研究 |
1.3.1 井下采矿措施 |
1.3.2 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 |
1.3.3 覆岩离层注浆措施 |
1.4 条带开采及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4.1 条带开采研究现状 |
1.4.2 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4.3 宽条带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问题的提出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宽条带全柱开采理论基础及实现原理 |
2.1 采动影响的空间-时间规律分析 |
2.1.1 采动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 |
2.1.2 采动影响的时间分析 |
2.2 宽条带全柱开采实现原理 |
2.2.1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理论依据 |
2.2.2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实现原理 |
2.3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适用条件 |
2.3.1 适用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3.2 适用条件的关系表达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宽条带全柱开采工作面基本顶破断规律 |
3.1 关键层(基本顶)的判别 |
3.2 工作面布置方向结构演化规律 |
3.2.1 工作面常规(顺序)正常开采顶板演化规律 |
3.2.2 宽条带全柱开采时工作面顶板结构演化规律 |
3.3 宽条带工作面和煤柱工作面破断距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宽条带全柱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
4.1 矿井概况 |
4.1.1 坪湖煤矿地质采矿条件 |
4.1.2 地面村庄概况及房屋抗变形能力分析 |
4.1.3 井下开采区工作面布置情况 |
4.1.4 工作面开采过程 |
4.2 宽条带全柱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实测分析 |
4.2.1 地表移动观测站布置与观测 |
4.2.2 观测取得的资料 |
4.2.3 地表移动参数的求取 |
4.2.4 地表变形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宽条带全柱开采3DEC数值模拟研究 |
5.1 3DEC程序简介 |
5.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尺寸及块体大小 |
5.2.2 数值模拟实验参数 |
5.2.3 数值计算方法 |
5.2.4 数值模拟方案 |
5.3 覆岩破坏特征研究 |
5.3.1 顺序开采顶板覆岩的破坏特征分析 |
5.3.2 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分析 |
5.3.3 煤层倾角对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影响分析 |
5.4 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
5.4.1 地表沉陷量值分析 |
5.4.2 地表沉陷范围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 |
6.1 相似模拟试验原理 |
6.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6.2.1 试验目的 |
6.2.2 模型参数确定 |
6.2.3 模型位移监测点布设 |
6.2.4 试验设备 |
6.2.5 试验步骤 |
6.3 模型开挖方案及观测内容 |
6.3.1 开挖方案 |
6.3.2 覆岩破坏特征分析 |
6.3.3 岩层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研究及应用 |
7.1 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理论分析 |
7.1.1 近水平煤层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 |
7.1.2 (缓)倾斜煤层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 |
7.2 工业试验应用 |
7.2.1 概况 |
7.2.2 前徐大坡村庄煤柱宽条带全柱开采设计 |
7.2.3 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不同正压环境下煤中瓦斯解吸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井下钻孔取样方法 |
1.2.2 常压环境解吸理论 |
1.2.3 负压环境下瓦斯解吸规律研究现状 |
1.2.4 正压环境下瓦斯解吸规律研究现状 |
1.2.5 管道运输过程中管道内压力变化规律 |
1.2.6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 压风取样过程钻孔内气体压力演变规律 |
2.1 压风取样介绍 |
2.2 模型建立及初始条件 |
2.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2 流体流动控制方程 |
2.2.3 边界条件与工况条件 |
2.3 钻孔内气体压力的演变规律 |
2.3.1 模拟结果图像 |
2.3.2 模拟结果定量分析 |
2.4 小结 |
3 实验装置及煤样参数测试 |
3.1 实验装置 |
3.2 煤样采集及关联参数测试 |
3.2.1 煤样的采集 |
3.2.2 基础参数测试 |
3.3 小结 |
4 恒定正压环境下瓦斯解吸规律 |
4.1 试验方法 |
4.2 不同正压环境下瓦斯解吸试验结果分析 |
4.2.1 吸附平衡压力对煤中瓦斯解吸规律的影响 |
4.2.2 不同正压环境下瓦斯解吸变化规律 |
4.3 常压解吸模型对正压解吸的适用性分析 |
4.3.1 煤中瓦斯常压解吸模型 |
4.3.2 回归分析方法及结果 |
4.4 小结 |
5 压风取样过程中损失量推算误差分析 |
5.1 (?)法损失量推算 |
5.2 实验测试量 |
5.3 误差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冲击地压灾害与研究现状 |
1.1 冲击地压初期认识阶段 |
1.2 冲击地压研究探索阶段 |
1.3 冲击地压研究快速发展阶段 |
1.4 冲击地压研究新的挑战 |
2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
3 冲击地压矿井类型 |
4 冲击地压监测技术与装备 |
5 冲击地压防治方法与技术 |
5.1 区域防范方法 |
5.2 局部解危方法 |
6 冲击地压法律法规与标准 |
7 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形成 |
8 工程实践 |
8.1 冲击地压监测 |
8.1.1 矿压监测 |
8.1.2 微震监测 |
8.1.3 地音监测 |
8.1.4 采动应力监测 |
8.1.5 钻屑法监测 |
8.1.6 电磁辐射监测 |
8.2 冲击地压综合监测与预警 |
8.3 冲击地压防治 |
8.3.1 区域防治 |
8.3.1. 1 合理开拓部署 |
8.3.1. 2 保护层开采 |
8.3.2 局部防治 |
8.3.2. 1 深孔断顶爆破 |
8.3.2. 2 顶板水压致裂 |
8.3.2. 3 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 |
8.3.2. 4 煤层卸载爆破 |
8.3.2. 5 冲击地压巷道支护 |
8.4 工程一体化实践 |
8.4.1 工程一体化模式 |
8.4.2 实践效果 |
9 问题思考与展望 |
9.1 问题思考 |
9.2 展望 |
1 0 结语 |
(5)基于灰靶决策模型的煤与瓦斯突出可能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指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建立 |
1.1 灰靶决策理论 |
1.2 多指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评价过程 |
2 建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模式 |
2.1 样本矩阵建立 |
2.2 决策矩阵建立 |
2.3 靶心距的计算 |
2.4 突出危险可能性等级划分 |
3 预测样本突出可能性评价 |
3.1 花宝沟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可能性评价 |
3.2 花宝沟矿3号煤层突出危险程度类型 |
4 结 论 |
(6)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形预测理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方法综述 |
1.2.2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综述 |
1.2.3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综述 |
1.2.4 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2 本文研究的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2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分析 |
2.1 瓦斯正常涌出的影响因素 |
2.1.1 地质因素 |
2.1.2 开采因素 |
2.1.3 自然因素 |
2.2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 |
2.2.1 地质因素 |
2.2.2 煤体结构 |
2.2.3 瓦斯 |
2.2.4 矿山压力(地压或地应力) |
2.3 本章小结 |
3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的确定 |
3.1 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描述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地质因素指标(W1) |
3.1.3 煤体结构指标(W2) |
3.1.4 瓦斯指标(W3) |
3.1.5 矿山压力(地压)指标(W4) |
3.2 层次分析法确定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指标 |
3.2.1 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 |
3.2.2 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因素 |
3.3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 |
3.3.1 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影响因素数据统计 |
3.3.2 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3.4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的分析与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瓦斯涌出量的分形特征 |
4.1 分形与混沌简述 |
4.1.1 分形 |
4.1.2 混沌 |
4.2 瓦斯涌出分形特征的判断 |
4.2.1 庞加莱映射判定瓦斯涌出的分形特征 |
4.2.2 赫斯特(Hurst)指数判定瓦斯涌出的分形特征 |
4.2.3 功率谱指数判定瓦斯涌出的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5 煤与瓦斯突出分形理论预测方法 |
5.1 分形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原理 |
5.2 时间序列的盒维数 |
5.2.1 时间序列盒维数的计算原理 |
5.2.2 时间序列盒维数的计算步骤 |
5.3 分形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方法 |
5.3.1 预测资料获取 |
5.3.2 绘制瓦斯涌出量折线图 |
5.3.3 计算分形盒维数 |
5.3.4 煤与瓦斯突出的临界值的确定及突出时间的估算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 Web Services 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信息系统建立 |
6.1 系统分析 |
6.1.1 需求分析 |
6.1.2 流程分析 |
6.1.3 功能分析 |
6.2 系统设计 |
6.2.1 系统体系结构的选择 |
6.2.2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
6.3 系统实现 |
6.3.1 操作与集成平台选择 |
6.3.2 基于Web Services 技术的信息集成 |
6.4 本章小结 |
7 煤与瓦斯突出分形预测理论应用实例及分析 |
7.1 预测矿井基本情况 |
7.2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基本条件 |
7.2.1 瓦斯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和通信协议 |
7.2.2 瓦斯监控传感器的改进 |
7.2.3 瓦斯传感器安放位置要求 |
7.2.4 瓦斯监控数据保存 |
7.3 预测结果及其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瓦斯涌出量分形盒维数的计算 |
附录 2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采空区瓦斯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采空区瓦斯治理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采空区瓦斯运移及浓度分布规律 |
2.1 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规律 |
2.1.1 试验工作面基本概况 |
2.1.2 测点布置 |
2.1.3 采面瓦斯浓度沿采长方向的分布 |
2.1.4 采面瓦斯浓度沿垂直采长方向的分布 |
2.1.5 采面瓦斯涌出的不均衡性 |
2.2 采空区瓦斯来源分析 |
2.3 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
2.3.1 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变化 |
2.3.2 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计算 |
2.4 采空区漏风 |
2.4.1 采空区漏风原理及防治 |
2.4.2 漏风点确定及漏风量测定 |
2.5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 |
2.5.1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测定方法 |
2.5.2 采空区沿工作面回采方向瓦斯浓度变化规律 |
2.5.3 沿采空区垂直高度方向瓦斯浓度的变化规律 |
2.5.4 沿工作面宽度方向采空区瓦斯浓度变化规律 |
2.5.5 上隅角充填并采取抽放时,采空区垂直工作面回采方向瓦斯浓度变化规律 |
3. 影响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开采技术因素 |
3.1 影响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因素概述 |
3.2 配风量与采空区(采面)瓦斯涌出量之间的关系 |
3.3 工作面推进速度(产量)对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影响 |
3.4 不同通风系统对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 |
3.5 压差对于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 |
3.5.1 采面进、回风两侧间的通风压差对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 |
3.5.2 采空区内部与采面间的压差对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影响 |
3.5.3 均压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及均压抽放采空区瓦斯技术应用 |
4. 回采工作面采场及采空冒落区瓦斯扩散—通风对流运移模型 |
4.1 采场及瓦斯运移特征 |
4.2 采场瓦斯运移的数学分析 |
4.2.1 空度因子 |
4.2.2 采场气体流动方程 |
4.2.3 瓦斯在采场中的动力弥散方程 |
4.3 采场瓦斯运移控制微分方程组 |
5. 采空冒落区瓦斯扩散—通风对流运移数值模拟 |
5.1 计算模型建立 |
5.2 采空冒落区瓦斯扩散—通风对流运移模拟求解 |
5.3 采空冒落区瓦斯扩散—通风对流运移数值模拟结果演示 |
5.3.1 方案1模拟结果 |
5.3.2 方案2模拟结果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抚顺市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概况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本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4.3 本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2、现状及发育特点 |
2.1 地质环境条件 |
2.2 煤炭开采技术特征 |
2.3 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
2.4 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
2.4.1 在原有矿山工程地质分区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灾害地质背景条件分区 |
2.4.2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判据因子 |
2.4.3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判据因子分析与判据指数Z的确定 |
2.4.4 实例分析 |
2.5 环境地质灾害发育特点 |
2.6 已开展的研究与防治工程简介 |
3、成因机制分析 |
3.1 原生地质环境脆弱 |
3.2 矿产开发活动强烈 |
3.3 岩土性质及大气降水等自然营力影响 |
3.4 其它因素分析 |
4、减灾防治对策 |
4.1 监测网络与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
4.2 避让与针对性治理的防治原则 |
4.3 具体防治对策建议 |
4.3.1 滑坡与地表变形、地裂缝及浑河断裂 |
4.3.2 采煤沉陷与地面塌陷 |
4.3.3 矿震 |
4.3.4 排土场固体排弃物污染地下水、大气环境 |
4.4 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恢复相结合 |
4.5 政策法规法律补偿机制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论文情况 |
(9)抚顺西露天矿北帮E200段边坡蠕变特性与变形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解决问题 |
1.2.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
1.2.3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岩土流变及岩土边坡蠕变方面 |
1.3.2 边坡变形监测技术方面 |
1.3.3 边坡变形预测预报方面 |
1.3.4 露天矿山边坡变形特点及预测研究趋势 |
2 边坡岩体蠕变特性 |
2.1 岩体蠕变特性 |
2.2 岩体软弱夹层的蠕变特性 |
2.2.1 软弱夹层流变试验方法 |
2.2.2 软弱夹层蠕变试验成果 |
2.2.3 软弱夹层蠕变特性分析 |
3 岩体蠕变本构模型的建立 |
3.1 岩体蠕变的经验本构模型 |
3.2 岩体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
3.2.1 基本元件 |
3.2.2 模型的组成方式 |
3.2.3 基本蠕变模型 |
3.3 抚顺西露天矿北帮岩体蠕变模型的建立 |
4 边坡蠕变的阶段特征及地下位移监测方法 |
4.1 边坡蠕变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4.2 蠕变边坡的变形加速预测 |
4.3 地下位移监测方法 |
4.4 便携式测斜仪监测原理简介 |
4.4.1 无缆地下位移监测系统的组成和数据采集方法 |
4.5 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4.5.1 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
4.5.2 抚顺石油一厂边坡监测数据分析 |
5 E200段边坡变形数值模拟预测及分析 |
5.1 数值模拟概述 |
5.2 FLAC3D程序简介及原理概述 |
5.3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5.3.1 数值模拟模型的确定 |
5.3.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5.3.3 计算中选取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
5.3.4 模拟方案的确定 |
5.3.5 数值模拟结果 |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的现状 |
1.1 煤矿火灾监测技术 |
1.2 灌浆防灭火技术 |
1.3 均压防灭火技术 |
1.4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 |
1.5 泡沫防灭火技术 |
1.6 惰化防灭火技术 |
1.7 凝胶防灭火技术 |
1.8 堵漏风防灭火技术 |
1.9 综合防灭火技术 |
2 技术发展趋势 |
2.1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为创新防灭火技术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
2.2 突破关键技术, 在防灭火新材料及专用装备方面更具有针对性 |
2.3 开发灾变应对技术, 控制煤矿火灾的扩大与继发性灾害的发生 |
2.4 立足系统安全, 实现矿井防灭火系统的动态分析与控制 |
3 结 语 |
四、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流驱动煤样条件下瓦斯解吸规律的研究[D]. 祁明.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2)
- [2]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 刘贵.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3]不同正压环境下煤中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 袁宇.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 齐庆新,李一哲,赵善坤,张宁博,郑伟钰,李海涛,李宏艳.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9)
- [5]基于灰靶决策模型的煤与瓦斯突出可能性评价[J]. 梁冰,秦冰,孙维吉. 煤炭学报, 2011(12)
- [6]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形预测理论及应用[D]. 王汉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09(01)
- [7]采空区瓦斯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D]. 李守国.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9(01)
- [8]抚顺市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研究[D]. 李淑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8(01)
- [9]抚顺西露天矿北帮E200段边坡蠕变特性与变形预测研究[D]. 韦忠跟.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8(01)
- [10]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现状与趋势[J]. 梁运涛,罗海珠. 煤炭学报,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