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中母亲形象探析

王安忆小说中母亲形象探析

论文摘要

王安忆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丰满而又独特、温婉而又坚韧的母亲形象。命运多舛的经历预示了她们苦难,悲凉的生活境遇不但没有使她们倒下却更让她们积极的寻求进行自我救赎的方法。她们生命的延续也都衍生出了与之相似的、并且不断周而复始的命运轨迹和模式。王安忆通过对母亲及子女命运性格以及她们的抗争的叙述描写,抒发了她自己对亲情的特有的感受和对人生的个人体验。王安忆将她自己的特殊的人生体验和生命经历融入到每一个人物身上,将对“母亲”这个词汇以及实体的特殊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将她的成长和在此过程中生存的困惑诉诸笔端。王安忆笔下的“妻子”和“母亲”并不同于我国古代那种传统意义上,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男性家长对女性的家庭性规定。以往,传统的女性形象和母亲形象是经由男性的表述而被人们所感知、接受并认同的,无疑这种表述承载着男性加诸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并且含有沉重的抽象符码,这才出现了他们尽心竭力所形成的“母性偶像”的印象,而并非真实生活中的母亲——有血有肉有情有怨的。而在近来的现当代文学文本小说中,分析母亲形象则是把母亲看作一位拥有了亲缘血缘的母亲身份的多重属性的女人,而不是古代那样,单纯的只是按照生理使命完成生育行为。那这样,母亲就只是一个伦理身份而已,几乎不包含“人”的定义和内涵。也就是说,母亲是一个已经“主动的”或“被动的”成就母亲身份的女人。母亲身份既是年少时女儿身份的延伸和继续,同时,更加暗含了妻子身份的存在。妻子身份是社会对女人成为合法母亲的规范,一定程度上也可看成是保护男权地位以及限制女性生育能力的身份要求和象征。王安忆,被认为是当代海派文学的领军人物,在被世人、学者与张爱玲作比较的同时,更是被冠以“张爱玲继承人”的头衔。以往对她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海派文学、上海城市文学以及和张爱玲的对比出发的。但是,从王安忆作品中的那些真止的主角——女性出发,以她们的共同身份“母亲身份”为切入点,来研究王安忆却被忽略。王安忆小说作品中的母亲具有多面性,性格迥然不同,但却有相同的生命哲学。王安忆绝大多数小说作品所呈现出的母亲形象群都表现出一种我个人称之为“支柱”的气质形象。这种“支柱性”气质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表现在她们的“要强”上,也就是内心的坚韧,而她们真正意义上的“强”,则在于她们无论到了怎样的人生境地,也都永远不会丧失自己对生活的信心和追求幸福生活.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从母亲这个维度来分析王安忆,不仅能够更加细节化、身份化的探讨文本本身,更加能够跳出文本,来阐述女性生命的延续与历史和生活境遇的关系,进而阐述王安忆对母性、母道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女性的力量存在以及她们对于世界呈现的重要性,以及强有力地冲刷、挑战传统“母性偶像”。值得注意的是,王安忆的母亲茹志娟这个革命作家对王安忆的影响,无论是从生命体认,还是从小说创作上。这又牵涉到了作家创作中“母亲”这个真实实体对王安忆的影响。母亲形象在王安忆小说文本中具有普遍性与丰富性,这正是进行母亲形象研究的文本依据,因而本文尝试以母亲形象为焦点话题、主体对象和中心视角,结合文献研究法,以王安忆的作品为重要参证文本,对王安忆笔下的母亲角色类型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尝试在此基础上分析王安忆对母亲角色表现的得失,并探讨其原因,揭示王安忆笔下女性成为母亲这一身份的质的属性。本论文的上篇拟在透过王安忆小说具体文本中的母亲形象群,在不忽略她们的真实存在环境的前提下,浅析她们的本质特点、个性气质、以及独特的形象内涵;下篇则针对王安忆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观念结合她的母亲观、女性观,以及她在对母亲形象塑造上的创作特点、女儿身份的叙述角度,再结合当时动荡的时代背景和杂糅性突出的思想观念,初步探析她对女性“传统”到“现代”发展的理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王安忆对“理想母亲”的呼唤
  • 一、上海与“女性形象”的特殊关联
  • 二、“生命是平庸的”——王安忆塑造母亲形象的基点
  • 三、“支柱性”气质形象——理想母亲的雏形
  • 下篇 王安忆母亲形象塑造的价值意义
  • 一、王安忆的创作叙述特点
  • 二、母性神话桎梏的消解
  • 三、时代精神和女性总体面貌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取得的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母亲形象:解读苏联文化的一种视角[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1)
    • [2].论《史记》中母亲形象的悲剧色彩[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 [3].严英秀小说中的母亲形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4].谈谈《故乡》中母亲形象及意义[J]. 才智 2014(34)
    • [5].幼儿视角下的理想母亲形象研究[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20(03)
    • [6].论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J]. 鸭绿江(下半月) 2020(15)
    • [7].对低年级教材中母亲形象的分析[J]. 小学语文教学 2020(26)
    • [8].论《安魂曲》中母亲形象的三重意味[J]. 青年文学家 2016(36)
    • [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探析[J]. 唐山文学 2016(11)
    • [10].指向表达的阅读课——《慈母情深》课堂教学实录[J]. 小学语文教师 2017(02)
    • [11].元杂剧中母亲形象的文学史意义[J]. 考试周刊 2016(93)
    • [12].看得见的身世之影——浅析安徒生童话中的母亲形象[J]. 北方文学 2017(05)
    • [13].我家的话痨老妈[J]. 小学生作文 2017(11)
    • [14].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笔下的中国母亲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21)
    • [15].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的构建[J]. 北方文学 2017(17)
    • [16].电影《告白》中的母亲形象[J]. 牡丹 2017(29)
    • [17].苏童作品中的母亲形象[J]. 作家 2008(08)
    • [18].给母亲画像 为母爱铸碑——浅析马永珍笔下的母亲形象[J]. 名作欣赏 2019(32)
    • [19].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的构建[J]. 传播力研究 2019(28)
    • [20].百年共和的另类见证:现代中国母亲形象嬗变研究[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06)
    • [21].从《血玲珑》中解读中国母亲形象[J]. 西部皮革 2017(08)
    • [22].门罗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研究[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3].人性与道德的双重困境——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母亲形象叙事[J]. 齐鲁学刊 2016(03)
    • [24].鲁迅作品中母亲形象的解读与溯源[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9)
    • [25].例谈《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形象的把握[J]. 广西教育 2018(41)
    • [26].异曲同工竞辉 妙笔书写大爱——《礼拜二午睡时刻》和《药》中母亲形象比较[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05)
    • [27].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8)
    • [28].东西方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对比与思考——以《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步履不停》为例[J]. 剧影月报 2018(03)
    • [29].电视广告中母亲形象的原型解读[J]. 宜春学院学报 2014(08)
    • [30].论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的母亲形象及母性话语[J]. 东吴学术 2020(03)

    标签:;  ;  ;  ;  

    王安忆小说中母亲形象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