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4-乙烯基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

聚(4-乙烯基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

一、聚4-乙烯基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李朝娟,张曼玲,李晓伟,刘昭,任亚宁[1](2021)在《4-(4-吡啶基)-1-丁醇的制备方法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表明4-(4-吡啶基)-1-丁醇是一种应用范围广、附加值高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依据起始物料综述了以4-甲基吡啶、4-溴吡啶、4-乙烯基吡啶、4-(4-氰基丁基)吡啶为原料制备4-(4-吡啶基)-1-丁醇的合成方法,分析比较了每种路线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归纳了其在特异性抗血小板药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含碘BODIPY光敏剂等药物合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对4-(4-吡啶基)-1-丁醇在药物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具有借鉴意义,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杨亚杰[2](2021)在《靶向设计合成多孔芳香骨架用于客体分子特异性识别》文中指出多孔芳香骨架(PAFs)以其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隙率、易工程化的孔表面、可设计的功能基团和优异的稳定性等优点,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多个研究领域如吸附、催化和光电等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如何设计识别性功能位点,增强PAFs材料与目标物质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靶向”相互作用仍旧是多孔芳香骨架材料深入研究和发展的难点和挑战。本论文针对目标物质独特的几何、化学结构,通过对PAFs材料自身微观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其对目标物质的特异性作用,从而开拓了多孔材料的“靶向”识别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如何使芳香小分子化合物在特定位置卤化的催化问题,选用全氟的2,3,5,6-四氟-7,7,8,8-四氰基喹啉甲烷(F4-TCNQ)单体,制备出全氟取代(不含C-H键)的多孔芳香族骨架(PAF-63);分别选择了空腔内径从小到大(0.57、0.78和0.95 nm)的三种环糊精(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以共价键连接的方式镶嵌到PAF-63骨架中。根据尺寸选择效应,得到的材料在卤化反应中表现出芳基底物的对位选择性,使得芳基化合物的邻位得到保护,从而可以定向制备对位卤化产物。2.针对氨气分子独特的化学性质,以有机多孔材料(Tppa-1)为基底,对其孔道进行工程化修饰,设计制备了与氨分子有特定结合能力的功能有机多孔材料。在制备出含有多元化活性基团-N-H、-C=O和-COOH的有机多孔材料后,将三种不同的路易斯酸中心(Ca2+、Mn2+、Sr2+)引入到羧基化结构中,得到了拥有开放的金属位点的有机多孔材料。同时我们发现-N-H、-C=O、-COOH和Sr2+离子与氨分子的结合能力由弱到强。通过骨架多元化和开放金属位点的协同作用,[Sr OOC]17-COF表现出良好的氨吸附性能(298和283 K时分别为14.3和19.8 mmol g-1)。3.针对重金属离子的配位模式(配位原子数、键长、键角等),将分子印迹技术结合到有机多孔材料的构筑当中。分别以高毒性铅离子和能源金属铀离子为研究目标,针对其独特的配位模式,设计制备出“靶向”的印迹位点,利用PAFs材料刚性的骨架结构保持了吸附位点的空间构型,与此同时PAFs材料开放的孔道结构提供了快速传质通道。得到的材料分别对铅离子和铀离子表现出当时最高的离子选择性,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5×102(Pb2+/Cu2+)和7.5×102(UO22+/Fe3+),实现了对目标离子强的特异性吸附功能。4.针对神经毒剂有机磷水解酶的作用机制,分别设计制备出有机磷的水解位点和对硝基苯酚(水解产物)的转移位点,并且以30%和5%的比例将其引入到以四溴四苯甲烷为建筑基块的PAFs骨架中,得到了同时具有水解位点和转移位点的分子印迹模拟酶材料,实现了对多种有机磷分子当时最高效率的水解,水解速率是天然有机磷水解酶(黄杆菌菌株ATCC 27551)的14倍。

廖凡[3](2021)在《含氮芳香化合物的自旋多重度调控》文中指出叶立德在合成化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化学领域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独特的电子结构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本文对吡啶叶立德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它有自由基的性质,而且具有单重态基态和热激发的三重态。我们提出了单电子转移自由基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并尝试利用其自由基性质制备有机铁磁体。磷光染料也有三重态激发态,不同之处在于磷光是光致发光,电子在吸收一个光子后再经过系间窜越到达三重态激发态。磷光具有长寿命的特征,因此在光伏器件、光催化反应、光存储和分子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人在攻读博士期间主要致力于研究含氮芳香化合物的自旋多重度调控,包括吡啶类化合物的自由基性质和磷光性质,以及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室温磷光研究,下面将进行简要介绍。1.吡啶叶立德通常被认为是可以作为涉及电子对的各种反应的亲核试剂。然而,本文中发现由N-烷基取代的吡啶鎓盐的去质子化产生的叶立德表现出自由基特性——没有可辨认的NMR信号,但是在溶液和固态中均具有良好的EPR光谱。吡啶环的π*能级降低与EPR活性增加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可能涉及热诱导的电子转移过程,其中温度可变的EPR谱表明吡啶叶立德具有单重态基态和热激活的三重态,计算出的能隙为0.262 kcal/mol。高分辨率质谱证实了空间位阻较低的吡啶叶立德的低聚物的存在,这一事实进一步表明这涉及了 自由基机理。2.不成对电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磁性是有机自由基最典型的性质之一。由不成对电子之间通过π电子或杂原子的成对电子发生充分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自旋排列为获得分子基磁性材料奠定了基础。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以脂肪链连接的吡啶叶立德聚合物,期望自由基可以通过分子间和分子内的交换相互作用来实现铁磁有序,从而得到有机铁磁体。虽然结果并不让人满意,但也给了我们新的启发,接下来我们将尝试更有效的连接子来获得基于吡啶叶立德的宏观铁磁性体。3.刺激响应性有机磷光材料不仅可以视觉上监测外部刺激下发光颜色和强度的变化,而且可以把外部刺激下发射寿命的变化也作为监控参数。叶立德的前体吖啶鎓盐在碱性条件下长寿命的绿色磷光,基于此性质,我们设计了一种“turn-on”型碱响应磷光探针。该体系在中性环境下仅表现出荧光性质,即使在77 K下也没有肉眼可观测的余晖。但在碱性环境中,就可以在低温下观测到很强的绿色余晖,寿命长达1秒以上。4.长寿命红色室温磷光材料在生物成像领域有着独特优势,但相关研究较少。我们课题组之前报道了萘酰亚胺体系通过电荷转移态介导可以实现室温磷光。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两种基于萘酰亚胺的红色室温磷光体系:第一种是将基于萘二酰亚胺的D-A体系掺杂到高分子基质中,利用萘二酰亚胺有更大的共轭的性质,使发光红移,从而诱导产生红色RTP。第二种策略是基于一种新的有机主-客体体系,通过将萘酰亚胺客体掺杂到特定的主体中,将客体的强荧光转变为超长寿命的红色RTP。

李佳蓉[4](2021)在《SiO2@聚离子液体-杂多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燃油一直是支持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军工业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能源物质之一。然而燃油中的硫化物在燃烧后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会危及人类生存。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地脱除燃油中的硫化物以获得低硫或是零硫燃油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氧化脱硫由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简洁以及硫化物脱除效率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其中设计并制备高效的催化剂是氧化脱硫的研究热点问题。杂多酸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催化剂,但是其低比表面积、易溶于极性溶剂等缺陷限制了其在氧化脱硫技术中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固载、修饰单纯杂多酸能够有效提高其氧化脱硫性能,从而提高了杂多酸型催化剂的工业适用性;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对燃油中的硫化物有良好的萃取作用,但是将其作为萃取剂成本较高。通过聚合反应将离子液体固定于催化剂内部既能保留其萃取脱硫活性又能防止其流失,因此聚离子液体型催化剂用于氧化脱硫也是如今研究的新兴方向。基于上述想法,本论文构建了2系列SiO2@聚离子液体-杂多酸核壳型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氧化脱硫测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选择微孔型SiO2作为固载材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和浸渍法分别引入1-乙烯基咪唑/4-乙烯基吡啶和杂多酸(H3PMo6W6O40,简写为PMoW),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微孔型SiO2@聚(1-乙烯基咪唑)-杂多酸(mi-SPIP)和微孔型SiO2@聚(4-乙烯基吡啶)-杂多酸(mi-SPVP)催化剂,经FT-IR、UV-Vis、N2吸附-脱附、ICP、SEM和TEM等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理化性质,并将这2种催化剂用于脱除模拟燃油中的二苯并噻吩。结果显示mi-SPIP和mi-SPVP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效率分别为99.37%和98.61%,并且2种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其脱硫活性均保持在93%以上。mi-SPIP和mi-SPVP独特的核壳结构使得PMoW位于催化剂壳层,能够暴露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也能尽可能地减小硫化物与催化剂接触的传质阻力,因此这2种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氧化脱硫性能。2、选择介孔型SiO2作为固载材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和浸渍法分别引入1-乙烯基咪唑/1-乙烯基-3-乙基咪唑/1-乙烯基-3-丁基咪唑和PMoW,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介孔型SiO2@聚(1-乙烯基咪唑)-杂多酸(me-C0SPIP)、介孔型SiO2@聚(1-乙烯基-3-乙基咪唑)-杂多酸(me-C2SPIP)和介孔型SiO2@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杂多酸(me-C4SPIP)催化剂,经FT-IR、UV-Vis、N2吸附-脱附、ICP、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理化性质,并将这3种催化剂用于脱除模拟燃油中的四类噻吩类硫化物。结果显示3种催化剂的脱硫活性由大到小为:C2-me SPIP>C0-me SPIP>C4-me SPIP,且C2-me SPIP和C0-me SPIP均表现出较高的循环使用性能。此外,对比C0-m SPIP和mi-SPIP的脱硫活性可知,SiO2孔径、粒径的尺寸对催化剂活性也会产生影响。

周丽芳[5](2020)在《基于葫芦脲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用RAFT自由基聚合方法将葫芦[6]脲引入到聚合物里,得到拥有葫芦[6]脲的双重刺激响应聚合物,而且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首先从葫芦[6]脲出发,通过芬顿氧化法,得到单羟基葫芦[6]脲,然后通过酯化反应,获得CB[6]-RAFT试剂。(2)将CB[6]-RAFT试剂与丙烯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一锅法进行可逆加成-断裂转移,成功制备了基于CB[6]的刺激响应性线性两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光谱、GPC等对两嵌段聚合物进行表征,而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形貌观察;并且论文中详细研究了温度、pH值、外加盐等对嵌段聚合物刺激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聚合物链的分子量,链的长短可以调控两嵌段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3)将CB[6]-RAFT试剂与丙烯酸、丙烯酰胺一锅法进行可逆加成-断裂转移,成功制备了基于CB[6]的刺激响应性线性两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光谱、GPC等对两嵌段聚合物进行表征,而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形貌观察;并且论文中详细研究了温度、pH值、外加盐等对嵌段聚合物刺激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聚合物链的分子量,链的长短可以调控两嵌段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4)本论文利用CB[6]-RAFT试剂与丙烯酸、4-乙烯基吡啶通过一锅法进行可逆加成-断裂转移聚合,成功制备了基于CB[6]的刺激响应性线性两嵌段共聚物。并对其进行表征以及形貌观察。然后再研究不同条件对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聚合物链的分子量,链的长短可以调控两嵌段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5)本论文用CB[6]-RAFT试剂,将CB[6]-RAFT试剂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进行可逆加成-断裂转移,制备基于CB[6]的刺激响应性线性两嵌段共聚物。

耿桐[6](2020)在《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原油中的镍、钒、钙等金属含量不断升高,尤其镍是以卟啉化合物的形式赋存于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中,难以通过传统的电脱盐工艺将其有效脱除,严重影响了原油的后续加工过程。如何高效、环保的脱除原油中的油溶性金属已成为困扰业界和学术界的技术难题。螯合脱金属法不用增添新设备和改变现有工艺流程,只需在现有电脱盐过程中加入脱金属剂就可将原油中的金属脱除,已越发受到关注。但已有的脱金属剂多以强酸性和普通小分子配体构成,与镍形成的配位数少,仍难以高效的从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中脱除金属镍。基于核-壳结构的球形聚合物刷所具有的Donnan效应,本论文创新性的以表面羟基化的微米二氧化硅粒子为核,壳层接枝对镍等金属有强配位能力的聚合物链,构筑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刷,极大的提升了配体与金属接触的机率以及空间配位效率,从而克服了小分子配体在原油中无法有效脱除金属的困难,具有高效、非酸性且可回收的优势。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配位理论精选了氨基酸类和非氨基酸类共14种配体,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所选配体与镍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并与通过电脱盐实验所得到的脱镍率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4种配体中,4-乙烯基吡啶与镍所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198.681 kJ/mol)绝对值最大,但也远小于具有大分子结构的初卟啉镍的结合能(-2394.876 kJ/mol)绝对值,说明用小分子配体难以从原油中稳定存在的卟啉化合物中脱除镍;采用4-乙烯基吡啶的脱镍率实验值也最高(为22.1%),这与DFT的计算结果相一致。结合DFT计算和电脱盐实验结果以及聚合物刷的合成需求,最终选择将乙烯基吡啶、1-乙烯基咪唑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配体官能团引入球形聚合物刷,提出设计核-壳结构的球形聚合物刷作为原油脱金属剂构想,即在其所具有的Donnan效应作用下,越接近二氧化硅核,壳层中配体官能团的密度越高,提高了小分子配体与金属的空间配位效率,可望能大幅提升对镍的螯合吸附能力。(2)揭示了聚合物刷上的配体种类、聚合物链接枝率与金属脱除率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成功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刷(PVP@SiO2)、聚2-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P2VP@SiO2)、聚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P4VP@SiO2)和聚乙烯基咪唑聚合物刷(PVIm@SiO2);采用物理吸附法成功制备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刷(PVP@SiO2-C)。分别将这些聚合物刷用作原油脱金属剂,实验表明:化学接枝制备的PVP@SiO2的脱金属效果明显优于物理接枝制备的PVP@SiO2-C。由于吡啶环中氮原子取代位不同而造成的空间位阻效应,相较于P2VP@SiO2,P4VP@SiO2的脱金属效果更好。此外,聚合物刷上聚合物的接枝率越高,其上包含能与金属螯合配位的有效配体官能团数目越多,即越有利于原油中金属的脱除。最后,通过实验发现:含有相同配体官能团的聚合物刷对原油的脱金属效果要远高于聚合物链,进一步证明Donnan效应可以显着增强配体官能团对金属的螯合吸附能力。(3)考察了电脱盐工艺参数对所研制的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种聚合物刷脱金属剂,脱金属效果随着聚合物刷加入量和沉降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缓;随着电脱盐温度、水/油比、剪切乳化强度、乳化时间和电场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4)为了考察其他金属对聚合物刷脱镍效果的影响,并且比较不同体系聚合物刷对镍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环烷酸钙作为模型化合物加入原油中,通过电脱盐实验,同时考察了 PVP@SiO2、P4VP@SiO2、和PVIm@SiO2对镍和钙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遵循P4VP@SiO2>PVIm@SiO2>PVP@SiO2,而对镍的吸附选择性强弱顺序为PVP@SiO2>PVIm@SiO2>P4VP@SiO2。结合实验和DFT计算结果,分别建立了配体4VP、VP和VIm与镍和钙形成配合物的模型。结合能数据表明,三种配体对镍和钙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4VP>VIm>VP,而对镍的吸附选择性遵循VP>VIm>4VP,DFT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进一步从分子尺度上揭示了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吸附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5)为了回用使用过的聚合物刷,提出采用0.5mol/L的盐酸溶液对聚合物刷吸附的镍和钙进行有效脱附的思路。经过五次电脱盐-脱附回收过程后,化学接枝合成的PVP@SiO2、P2VP@SiO2和P4VP@SiO2对原油中的镍和钙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脱除性能,而物理吸附制备的PVP@SiO2-C的回收性能下降较多。该结果证明了化学接枝制备的聚合物刷性能更加稳定,通过简单的工艺就能进行回收再利用,这不仅有益于电脱盐工艺后续的污水处理过程,也提升了聚合物刷作为脱金属剂的经济效益。

赵晓青[7](2020)在《表面引发ATRP制备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多样,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SI-ATRP)作为合成方法之一,具有单体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分子设计能力强等诸多优势。此外,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筑,实现传感平台的信号放大,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Electrochemical Sensor)是一种通过电化学信号转化,从而对目标物分析物进行含量检测的传感器,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手段,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SI-ATRP制备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筑,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本文通过SI-ATRP制备了不同形貌和结构的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使传感平台的信号呈指数级放大,从而提高对目标分析物检测的灵敏度。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1.通过SI-ATRP和光催化改性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基的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为基材,先用溴代异丁酰溴(Bromoisobutyryl Bromide,BIBB)做改性处理制备大分子引发剂Br-g-GO。再以丙烯腈(AN)为单体,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以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为配体,以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采用SI-ATRP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聚丙烯腈(GO-g-PAN)聚合物刷。在可见光的条件下,以苯乙炔为单体,吡喃鎓盐为光催化剂,聚合物链上的氰基基团与苯乙炔反应转化为苯基吡啶,制备了(P(AN-co-PHPY)-g-GO)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和结构做了详细的表征,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构筑电化学传感器,对汞离子的检测范围为0.10 nM-2.0μM,检测限为0.060 nM。2.以SI-ATRP制备的P(AN-co-PHPY)-g-GO纳米复合材料为基础,以金属离子铜离子(Cu2+)作为信号标签,两者通过配位作用结合制备P(AN-co-PHPY)-g-GO@Cu2+纳米复合材料,然后负载检测抗体Ab2,从而构筑具备信号放大能力的纳米探针,应用于组装夹心型的电化学传感器。以该方法构筑的传感器成功实现了对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高灵敏度检测。检测范围可达0.10 pg-1.0×102 ng/mL和检测限低至0.080 pg/mL。3.基于SI-ATRP合成了一种纤维素纳米晶基的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高灵敏度检测汞离子。具体地,以葡萄残渣为原料提取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lines,CNCs),4-乙烯基吡啶(4-Vinylpyridine,4VP)为功能性单体,通过SI-ATRP在CNCs表面接枝聚4-乙烯基吡啶(P4VP),制备得到了CNCs-g-P4VP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为提高传感平台的导电性以及实现汞离子的高灵敏度检测,将得到的CNCs-g-P4VP与AuNPs通过Au-N共价键作用复合制备Au@CNCs-g-P4VP材料,用于构筑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传感检测的信号放大。该传感器展现出较宽的检测范围0.10 nM-2.5μM和较低的检测限0.070 nM。

刘光辉[8](2020)在《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文中认为我国褐煤储量丰富,且富含芳环和杂原子单元,具有从中获取增值产品的天然优势。围绕这一特性,深入了解褐煤中有机氧的赋存形式,并开发褐煤的非燃料利用技术,对于实现其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褐煤有机质转化为衍生可溶组分,并根据组成结构特征差异进行定向提质是关键环节。在本论文中,基于“衍生轻质组分、重质组分和残渣分级定向利用”的思路,共设计了3种催化剂,包括Ni/M(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CoMoSxOy@C(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和NiFe2O4(双金属氧化物)。以新疆大黄山褐煤(DL)为研究对象,共提出了3种催化解聚策略,包括DL的催化乙醇解、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和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此外,对衍生轻质组分、重质组分和残渣的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估,并根据特征差异,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相关萃取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1)对于DL的催化乙醇解体系:Ni/M可以有效活化乙醇,并促进包括质子氢(H+)、氢自由基(H·)、乙基自由基(·CH2CH3)和乙氧基自由基(·OCH2CH3)在内的多种活性物种的转移。Ni/M的引入显着提高了DL衍生可溶组分的收率,包括轻质组分(ESPC,32.4 wt%)和重质组分(34.1 wt%)。在ESPC中检测到了更丰富的链烷烃和芳烃,表明Ni/M可以有效促进可溶物,尤其是轻质组分中氧原子的原位脱除。对于ESPC的催化加氢转化(CHC),Ni/M可以将H2活化成双原子活性氢(H···H)。之后H2和H···H均可在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被活化成H·。因此,这期间存在H+、H·和H···H共3种活性氢物种的协同转移。氢化油中含芳环和含杂原子物种显着减少,而链烷烃和环烷烃占比显着提高。此外,酸性催化剂可以诱导氢化产物发生重排,生成双环环烷烃;石油醚、甲醇和水组成的三元混合溶液(含水量5%)可用于从轻质组分中快速富集富烃轻油和富酚轻油。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了,van der Waals、H-π和H-H在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石油醚相和甲醇/水相中烃类和芳醇的快速富集。而水的引入,提高了甲醇/水相对芳醇,尤其是酚类物种的萃取选择性。(2)对于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体系:通过原位共热解以及预硫化策略设计了一种新型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CoMoSxOy@C。双金属高度分散且具有丰富多级孔的CoMoSxOy@C可以在不同体系中有效活化H2和乙醇,并促进包括>C-O-在内的多种桥键裂解而无需氢化芳环。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乙醇解的两步串联,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显着提高可溶组分收率(从42.7 wt%增加到70.0 wt%)。其中,轻质组分的总收率从17.5 wt%增加至27.0 wt%;通过对两阶段轻质组分的CHC,进一步证实了芳环的氢化较杂原子的脱除更容易进行。在CHC期间,杂原子的脱除是控速步骤之一。综合分析和评估后,第一阶段(热溶/催化加氢裂解)的衍生轻质组分更适合通过CHC升级为清洁液体燃料,而富含杂原子化合物的第二阶段(乙醇解/催化乙醇解)的衍生轻质组分更适合通过快速富集、柱层析分离提纯等手段从中获取增值化学品。(3)对于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体系:设计了一种快速制备NiFe2O4纳米球的一锅水热法。可磁回收的NiFe2O4具有优异的>C-O-桥键裂解活性,这与其有效活化H2和H···H以及促进H·转移的特性有关。升高温度和降低初始H2压力可以有效减少氢化产物和重排产物的生成,提高芳烃的选择性和收率。此外,NiFe2O4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引入NiFe2O4后,可溶组分的收率从13.6 wt%提高至17.7 wt%。其中,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收率的增幅分别为9.8%和46.7%。催化加氢裂解衍生轻质组分(SPC)中芳烃的收率显着提高,进一步证实了NiFe2O4具有原位脱除可溶组分中杂原子的能力;相比于乙醇解衍生轻质组分,萃取物(EP)和SPC中杂原子物种含量相对较低,因此CHC程序所需的时间更短。此外,脱氧较脱氮/硫更容易进行,加氢催化剂对氧原子的耐受性要强于氮/硫原子。EP和SPC的组成具有差异,且均可高效转化为富含链烷烃和环烷烃的衍生氢化油,具有升级为清洁液体燃料的潜力。(4)对于重质组分的组成结构特征分析:对DL环己烷热溶(APC)、乙醇解(APE)和环己烷—乙醇两步顺序热溶(APCE)共3种不同策略获取的衍生重质组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APC与APE/APCE的微观结构特征显着不同。此外,APC中可能含有更丰富的-OH、>C=O和>C-O-官能团,并且仍可能含有部分中/小分子以及含弱/中等强度共价键单元,包括桥键结构。而APE和APCE主要以大/超大分子基团为主,且APCE的芳香度可能比APE高。CPP-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惰性溶剂热溶,烷醇解对大分子基团中的含氮和含硫桥键有更好的裂解效果;基于钌离子催化氧化分析,APCE中可能以渺位缩合芳香族和聚芳基单元为主,其次还包含少量的迫位缩合芳香族单元、长侧链的饱和环单元、具有较长脂肪族侧链的芳环单元以及聚亚甲基桥键单元。(5)对于DL衍生残渣的结构差异分析:DL的嵌套基团中可能存在烷基取代的萘和苯酚。随着解聚程度的加深,衍生残渣有机质的芳香度增加。此外,含>C-OH和>C-O-键物种在所有DL衍生残渣的表面占主导,而吡咯氮和硫酸根/亚硫酸根取代物分别是最丰富的含氮和含硫物种。弱/中等强度共价键的裂解应该是DL萃取和解聚期间发生的主要反应。基于不同特性,衍生残渣可分别应用于不同工艺,包括热解、分级热溶/醇解、催化加氢裂解以及制备碳材料等。(6)基于DFT计算:在抑制H···H的转移并有效获取H·的前提下,降低温度有利于>Car-O-键的裂解。适当提高载体酸性,以保证足够H+的释放,有利于>Cal-O-键,尤其是>Cal-OH键的裂解。引入这三种催化剂之一可能会降低*Cal-O-键裂解的能垒。此外,乙醇解也可以诱导>Cal-O-桥键裂解,这期间涉及H·和·OCH2CH3的转移,而非·OH。该论文有135幅图、141个表和355篇参考文献。

马溢昌[9](2019)在《钯离子印迹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分离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钯(Ⅱ)作为一种铂族稀有贵金属元素,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另外由于其比金还稀少的地壳含量以及生物毒性,基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有必要对含钯废水进行分离回收并二次利用。水溶液中的钯(Ⅱ)虽然可以利用传统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和回收,但是这些方法普遍都缺乏选择性分离的能力,而新兴的离子印迹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本论文中基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制备了新型的钯(Ⅱ)离子印迹膜(Pd(Ⅱ)-ⅡM),很好地将离子印迹技术与膜分离技术进行了结合。本文首先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新型聚砜基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4-乙烯基吡啶)-b-聚砜-b-聚(4-乙烯基吡啶)(P4VP-PSF-P4VP),并改变RAFT反应中的合成条件(引发剂:大分子链转移剂:单体=1:5:500/1000/2000)合成三种嵌段共聚物(BCP1、BCP2和BCP3),最后使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然后使用P4VP-PSF-P4VP作为膜基材料,聚砜(PSF)作为添加剂,通过自组装非溶剂诱导相分离(SNIPS)制备成P4VP-PSF-P4VP/PSF共混膜。同时设置不同的铸膜液组成条件,三种BCP在不同P4VP-PSF-P4VP/PSF共混比例下制备成铸膜液,探究他们对于膜结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静/动水接触角、纯水通量和各个膜的吸附容量比较对膜进行表征,发现由BCP3以共混比例为70/30制备的共混膜(M6)具有优异的性能和海绵状膜结构。静态吸附实验表明,p H对膜的吸附有很大的影响,在p H=2时达到最大吸附量103.1 mg/g。使用M6对模拟含钯废水进行分离,探究各类因素如流速、阳离子和阴离子对于Pd(Ⅱ)分离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12 m L/min范围内的流速和阳离子对分离性能影响不明显,而阴离子对分离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阴离子类别不同,影响不同。此外,经过重复再生实验发现M6具有很好的可重复利用性。还使用M6分离了实际电镀废水,并进行了实际工业运用模拟,发现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工业运用可能性。在P4VP-PSF-P4VP/PSF共混膜的基础上,使用P4VP-PSF-P4VP与Pd(Ⅱ)制备成金属-有机配合物(MPCs),将其与PSF按MPCs/PSF=70/30的比例共混,通过自组装非溶剂诱导相分离(SNIPS)法制备成膜,经过酸性硫脲洗脱膜中的Pd(Ⅱ)后得到所需的Pd(Ⅱ)离子印迹膜(Pd(Ⅱ)-ⅡM(M8))。经过SEM表征,发现离子印迹过程对于膜结构的影响很小。在经过一系列的吸附实验后,Pd(Ⅱ)-ⅡM(M8)与NIM(M6)相比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并且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的拟合,理论平衡吸附容量为149.2 mg/g,属于均匀的单层吸附过程和化学吸附过程。另外,Pd(Ⅱ)-ⅡM(M8)在Cu(Ⅱ)和Ni(Ⅱ)的干扰下,保持着在对Pd(Ⅱ)的高选择性。Pd(Ⅱ)-ⅡM(M8)高效分离了单一Pd(Ⅱ)溶液,展现出了优异的Pd(Ⅱ)截留能力,并有着很好的可重复利用性,经过八次再生循环,仅损失了8.02%。此外,本文还通过RAFT聚合合成了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P4VP),以其作为添加剂,PSF作为膜基材料,使用SNIPS制备成PS-P4VP/PSF共混膜,并设置了不同的PS-P4VP添加比例,研究了其对共混膜结构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PS-P4VP与Pd(Ⅱ)制备成MPCs,并与PSF按MPCs/PSF=20/80的比例共混制成印迹膜Pd(Ⅱ)-ⅡM(M-20-2)。并通过1H NMR、FTIR对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表征,使用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水接触角和纯水通量对所做的膜进行表征,发现PS-P4VP的加入很好地提升了膜的亲水性和通量,印迹过程对印迹膜的结构没有太大的影响,不会导致膜结构的坍塌或者缺陷。再使用Pd(Ⅱ)-ⅡM(M-20-2)和NIM(M-20-1)进行一系列吸附实验,发现在p H=2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与之前的结果一致,两者都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均匀的单层吸附和化学吸附过程。在分离10 mg/L的单一Pd(Ⅱ)溶液时,Pd(Ⅱ)-ⅡM(M-20-2)在过滤35 min后才出现穿透现象,展现出了优异的分离性能。最后还对其进行了可重复利用性研究,发现其在5次循环后,Pd(Ⅱ)-ⅡM(M-20-2)的吸附容量相比第一次只下降了7.28%。

刘忠肃[10](2019)在《恶唑酮类导向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反应是一类操作性强、方法灵活、高效实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常用于构建C-C键和C-杂键,在目标分子设计方面成就突出。导向基作为C-H键活化反应的起点,其结构直接影响目标产物的结构,因此对于导向基的设计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叙述三价铑配合物(Rh(Ⅲ))催化、结构类似的嗯唑酮类导向基导向的C-H键活化反应制备结构迥异的目标分子的研究,以及通过C-H活化反应制备聚苯撑乙烯、聚芳杂环等共轭高分子的研究探索。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盘点已报道的环状导向基参与的C-H键活化反应的发展状况,按照导向基在反应中的作用以及产物结构,将其分为不可变环状导向基和可变环状导向基。吡啶、嘧啶、喹啉、吲哚等氮杂环本身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并且结构稳定,作为导向基在C-H键活化反应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变化,从而整体保留到产物结构中,是不可变环状导向基的代表,反应过程中需外加当量的铜盐、银盐等作为氧化剂。通过长时间的发展(1994年至今),实例众多,且一般以吡啶作为研究主体,嘧啶、喹啉等作为附加底物,因此吡啶导向实例作为本章主体内容;2-芳基吲哚作为导向基时因其裸露的N-H键可发生与吡啶导向不同的反应,作为不可变环状导向基内容的补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氧化还原中性”的C-H键活化反应模式渐渐成为主流,反应中通过反应底物中N-O、N-N等弱键的断裂提供氧化性,达到再生催化剂活性种的目的,避免额外添加重金属盐氧化剂,体现优秀的环境友好性和原子经济性,恶唑类、恶唑酮类等N、O杂环作为导向基可实现“氧化还原中性”的反应,由于发展时间短,可供总结的实例较少,却是本篇论文出发点与创新点所在,在本章中作为重要的补充和展望内容。第二章:Rh(Ⅲ)催化的恶唑酮导向C-H键活化反应,4-芳基恶唑-2(3H)-酮与非末端炔烃反应制备“螺[茚-1,4’-恶唑烷]-2’-酮”产物。反应过程中,Rh(Ⅲ)配合物在炔烃迁移插入后没有经历传统的“还原消除-氧化再生”过程,而是发生酸解后向C=C键二次迁移插入,从而生成螺环结构。与已报道的其他双键(C=N、C=O、C=C)参与的C-H键活化反应相比,本工作无需外加氧化剂,底物中无小分子副产物脱除,体现出反应底物适用性广、原子转化率高、步骤经济性好的优势。机理研究表明,C-H键活化过程是可逆的且为整个催化循环的决速步骤;催化反应遵循协同的金属化与去质子化(concerted metallization and deprotonation,CMD)机理进行。第三章:Rh(Ⅲ)催化的异恶唑酮导向C-H键活化反应,3-芳基异恶唑-5(4H)-酮与非末端炔烃反应制备1-取代异喹啉产物。反应过程中,异恶唑酮环的N-O键可发生断裂作为内氧化剂,在最优条件下得到脱除CO2的产物1-甲基异喹啉产物,反应产率最高可达97%,且底物适用性广,反应条件温和。模型反应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或在几种溶剂如1,1,1,3,3,3-六氟-2-丙醇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均可获得较高产率,适宜反应的温度范围为常温至60℃,如此便可探索获得未脱除CO2的产物2-异喹啉-1-乙酸的反应条件。机理研究表明,C-H键活化过程是可逆的且为整个催化循环的决速步骤;催化反应遵循协同的金属化与去质子化(concerted metallization and deprotonation,CMD)机理进行。第四章:Rh(Ⅲ)催化的N-亚硝基、N-氯酰胺以及异恶唑酮分别作为导向基制备共轭高分子的探索工作。前两者可以高效地与烯烃和非末端炔烃反应,后者可以高效地与非末端炔烃反应,探索制备AA型导向基底物与BB型偶联底物共聚合反应以及AB型双功能性单体自聚合反应,成功由N-亚硝基和烯烃的AB型双功能性单体自聚得到聚苯撑乙烯类共轭高分子,并着重研究其热性能和荧光性能。发现其中一个高分子在DMF溶液中对Hg2+有较强的荧光猝灭响应,为检测对环境有害的Hg2+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二、聚4-乙烯基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4-乙烯基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4-(4-吡啶基)-1-丁醇的制备方法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4-(4-吡啶基)-1-丁醇合成工艺研究
    1.1 以4-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的合成
    1.2 以4-溴吡啶为起始原料的合成
    1.3 以4-乙烯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的合成
    1.4 以4-(4-氰基丁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的合成
2 4-(4-吡啶基)-1-丁醇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2.1 特异性抗血小板药物
    2.2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2.3 含碘BODIPY光敏剂的开发
3 展望

(2)靶向设计合成多孔芳香骨架用于客体分子特异性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孔材料简介
    1.2 有机多孔材料
        1.2.1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
        1.2.2 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s)
    1.3 多孔材料用于特异性识别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及目的
    1.5 实验仪器及参数
第二章 全氟PAFs材料的设计制备及选择性卤化芳香化合物研究
    2.1 引言
    2.2 分子设计思想
    2.3 实验部分
        2.3.1 试剂
        2.3.2 PAF-63 的合成
        2.3.3 α-CD-PAF-63、β-CD-PAF-63 和γ-CD-PAF-63 的合成
        2.3.4 物理掺杂的α-CD@PAF-63、α-CD@活性炭和α-CD@二氧化硅的制备
    2.4 PA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2.4.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2.4.2 固体核磁分析(~(13)C NMR)
        2.4.3 浸出实验分析和元素分析
        2.4.4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2.4.5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2.4.6 热稳定性分析
        2.4.7 多孔结构分析
    2.5 PAFs类系列材料对芳基化合物的卤化性能研究
        2.5.1 PAFs类系列材料对芳基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分析
        2.5.2 PAFs材料对芳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卤化实验
        2.5.3 PAFs材料对芳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卤化的结果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开放性金属位点有机多孔材料的设计制备与选择性氨气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分子设计思想
    3.3 实验部分
        3.3.1 试剂
        3.3.2 单体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FP)的合成
        3.3.3 [HOOC]_X-COFs的合成
        3.3.4 [MOOC]_(17)-COFs的合成
    3.4 CO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3.4.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4.2 [HOOC]_X-COFs和[MOOC]_(17)-COFs元素分析
        3.4.3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3.4.4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3.4.5 热稳定性分析
        3.4.6 多孔结构分析
    3.5 COFs类系列材料的氨吸附性能研究
        3.5.1 [HOOC]_X-COFs和[MOOC]_(17)-COFs氨吸附以及释放测试方法
        3.5.2 [HOOC]_X-COFs和[MOOC]_(17)-COFs氨吸附以及释放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子印迹型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用于选择性吸附铅离子
    4.1 引言
    4.2 分子设计思想
    4.3 实验部分
        4.3.1 试剂
        4.3.2 Pb~(2+)离子印迹配合物的合成
        4.3.3 印迹选择性吸附Pb~(2+)离子的有机多孔材料(MIPAFs)的合成
        4.3.4 传统的Pb~(2+)离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合成
        4.3.5 非印迹有机多孔材料(NPAF)的合成
        4.3.6 MIPAFs负载在聚氯乙烯管上
    4.4 PA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4.4.1 Pb~(2+)离子印迹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4.2 PAFs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4.4.3 PAFs的固体核磁分析(~(13)C NMR)
        4.4.4 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4.4.5 热稳定性分析
        4.4.6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4.4.7 多孔结构分析
    4.5 MIPAFs类材料Pb~(2+)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4.5.1 MIPAFs类材料Pb~(2+)离子吸附测试方法
        4.5.2 MIPAFs类材料Pb~(2+)离子选择性测试方法
        4.5.3 MIPAFs复合管循环测试方法
        4.5.4 MIPAFs类系列材料Pb~(2+)离子吸附性能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子印迹多孔芳香骨架选择性提取铀离子
    5.1 引言
    5.2 分子设计思想
    5.3 实验部分
        5.3.1 试剂
        5.3.2 UO_2~(2+)离子印迹配合物的合成
        5.3.3 印迹选择性吸附UO_2~(2+)离子的有机多孔材料(MIPAFs)的合成
        5.3.4 MIPAFs配合物涂层的制备
        5.3.5 传统的UO_2~(2+)离子印迹聚合物(MIP)的合成
    5.4 PA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5.4.1 UO_2~(2+)离子印迹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4.2 MIPAFs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5.4.3 MIPAFs的固体核磁分析(~(13)C NMR)
        5.4.4 MIPAFs的元素分析
        5.4.5 MIPAFs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5.4.6 热稳定性分析
        5.4.7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5.4.8 多孔结构分析
    5.5 MIPAFs材料UO_2~(2+)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5.5.1 MIPAFs材料UO_2~(2+)离子吸附测试方法
        5.5.2 MIPAFs类材料UO_2~(2+)离子选择性测试方法
        5.5.3 MIPAFs复合涂层循环测试方法
        5.5.4 MIPAFs材料UO_2~(2+)离子吸附性能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串联双功能位点的多孔人工酶用于选择性水解有机磷研究
    6.1 引言
    6.2 分子设计思想
    6.3 实验部分
        6.3.1 试剂
        6.3.2 过渡态类似物(4-硝基苄基磷酸二乙酯)印迹配合物(水解配合物)的合成
        6.3.3 MIPAFs0-4 的合成
        6.3.4 对硝基苯酚印迹配合物(转移配合物)的合成
        6.3.5 MIPAFs5-8 的合成
        6.3.6 MIPAFs-9 的合成
        6.3.7 传统印迹聚合物MIP-1(带水解位点)的合成
        6.3.8 传统印迹聚合物MIP-2(带转移位点)的合成
    6.4 PAFs类系列材料的表征
        6.4.1 水解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核磁氢谱(~1H NMR)
        6.4.2 转移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核磁氢谱(~1H NMR)
        6.4.3 水解配合物和转移配合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6.4.4 MIPAFs0-9 的红外吸收光谱和固体核磁分析(~(13)C NMR)
        6.4.5 MIPAF-3、MIPAF-7和MIPAF-9 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6.4.6 MIPAFs元素分析
        6.4.7 MIPAFs粉末X-射线衍射(PXRD)分析
        6.4.8 热稳定性分析
        6.4.9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6.4.10 多孔结构分析
    6.5 MIPAFs人工酶对有机磷水解性能研究
        6.5.1 MIPAFs水解性能测试方法
        6.5.2 MIPAFs对对硝基苯酚吸附性能测试方法
        6.5.3 多孔人工酶MIPAF-9的p H稳定性测试方法
        6.5.4 多孔人工酶MIPAF-9 的重金属离子稳定性测试方法
        6.5.5 多孔人工酶MIPAF-9 的有机溶剂稳定性测试方法
        6.5.6 多孔人工酶MIPAF-9 的循环使用测试方法
        6.5.7 多孔人工酶MIPAF-9 的选择性测试方法
        6.5.8 MIPAFs1-4 有机磷水解性能结果与讨论
        6.5.9 MIPAFs5-8 对硝基苯酚吸附性能结果与讨论
        6.5.10 多孔人工酶MIPAF-9 有机磷水解性能结果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含氮芳香化合物的自旋多重度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由基基本原理
        1.1.1 引言
        1.1.2 单重态、双重态和三重态
        1.1.3 自由基与电子顺磁共振(EPR)
        1.1.4 自由基的产生方式
        1.1.5 双自由基
        1.1.6 稳定自由基
    1.2 荧光基本原理
        1.2.1 引言
        1.2.2 Jablonski图
        1.2.3 荧光发射的基本性质
        1.2.4 共振能量转移(RET)
        1.2.5 荧光淬灭
        1.2.6 自旋轨道耦合(SOC)
    1.3 自由基的发展历程
        1.3.1 三苯甲基自由基的发现
        1.3.2 稳定自由基的应用
    1.4 纯有机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设计纯有机磷光染料的策略
        1.4.2 纯有机磷光材料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吡啶叶立德类自由基的设计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3 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
        2.3.2 吡啶叶立德的自由基性质的核磁证据
        2.3.3 吡啶叶立德的自由基性质的EPR证据
        2.3.4 吡啶叶立德的自由基性质的HRMS证据
        2.3.5 吡啶叶立德的单电子转移模型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吡啶叶立德类自由基的有机铁磁体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3 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
        3.3.2 吡啶叶立德的EPR性质
        3.3.3 吡啶叶立德的磁性表征
        3.3.4 吡啶叶立德聚合物的磁性表征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吖啶盐体系的碱响应磷光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方法
        4.2.3 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
        4.3.2 在不同溶剂中的表征数据
        4.3.3 AD的碱响应磷光表征与分析
        4.3.4 AD对不同胺的响应性磷光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萘酰亚胺体系的超长红色室温磷光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方法
        5.2.3 合成
        5.2.4 单晶制备
        5.2.5 理论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合成
        5.3.2 单晶X射线衍射(XRD)
        5.3.3 稀溶液和固态下的光学性质
        5.3.4 客体分子在主体中掺杂后的磷光性质
    5.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SiO2@聚离子液体-杂多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引言
        1.1.1 燃油的使用现状及燃油中硫化物的危害
        1.1.2 硫化物在燃油中的主要存在类型
    1.2 脱硫技术简介
        1.2.1 加氢脱硫
        1.2.2 非加氢脱硫
    1.3 杂多酸的研究概述
        1.3.1 杂多酸的种类及性质
        1.3.2 杂多酸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3.3 杂多酸催化氧化脱硫反应的应用
    1.4 聚离子液体的研究概述
        1.4.1 聚离子液体的简介
        1.4.2 聚离子液体的研究应用
        1.4.3 聚离子液体的氧化脱硫应用
    1.5 SiO_2的研究概述
        1.5.1 SiO2 的简介
        1.5.2 SiO_2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应用
        1.5.3 SiO_2的氧化脱硫应用
    1.6 本实验室关于氧化脱硫的研究进展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孔型SiO_2@聚(1-乙烯基咪唑)/聚(4-乙烯基吡啶)-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氧化脱硫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微孔型SiO_2(mi-SiO_2)的合成与表征
        2.3.1 mi-SiO2 的合成
        2.3.2 mi-SiO2 的表征
    2.4 杂多酸H_3PMo_6W_6O_(40)·nH_2O(PMoW)的合成与表征
        2.4.1 PMo W的合成
        2.4.2 PMo W的表征
    2.5 催化剂mi-SiO_2@聚(1-乙烯基咪唑)-PMo W(mi-SPIP)和mi-SiO_2@聚(4-乙烯基吡啶)-PMoW(mi-SPVP)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2.5.1 mi-SPIP和 mi-SPVP的合成
        2.5.2 mi-SPIP和 mi-SPVP的表征
    2.6 对照催化剂mi-SiO_2@聚(1-乙烯基咪唑)(mi-SPI)和mi-SiO_2@聚(4-乙烯基吡啶)(mi-SPV)的合成与表征
        2.6.1 mi-SPI和 mi-SPV的合成
        2.6.2 mi-SPI和 mi-SPV的表征
    2.7 对照催化剂PMoW@mi-SiO_2的合成与表征
        2.7.1 PMo W@mi-SiO2 的合成
        2.7.2 PMo W@mi-SiO2 的表征
    2.8 催化剂mi-SPIP和 mi-SPVP的氧化脱硫性能测试
        2.8.1 模拟燃油的配置及氧化脱硫实验流程
        2.8.2 氧化脱硫测试结果
    2.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介孔型SiO_2@聚(1-乙烯基咪唑)/聚(1-乙烯基-3-乙基咪唑)/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杂多酸的制备及其用于氧化脱硫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介孔型SiO_2(me-SiO_2)的合成与表征
        3.3.1 me-SiO2 的合成
        3.3.2 me-SiO2 的表征
    3.4 催化剂me-SiO_2@聚(1-乙烯基咪唑)-PMo W(me-C_0SPIP)、me-SiO_2@聚(1-乙烯基-3-乙基咪唑)-PMo W(me-C_2SPIP)和me-SiO_2@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PMoW(me-C_4SPIP)的合成与表征
        3.4.1 me-C_0SPIP、me-C_2SPIP和 me-C_4SPIP的合成
        3.4.2 me-C_0SPIP、me-C_2SPIP和 me-C_4SPIP的合成
    3.5 对照催化剂me-SiO_2@聚(1-乙烯基咪唑)(me-C_0SPI)、me-SiO_2@聚(1-乙烯基-3-乙基咪唑)(me-C_2SPI)和me-SiO_2@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me-C_4SPI)的合成与表征
        3.5.1 me-C_0SPI、me-C_2SPI和 me-C_4SPI的合成
        3.5.2 me-C_0SPI、me-C_2SPI和 me-C_4SPI的合成
    3.6 对照催化剂PMoW@me-SiO_2的合成与表征
        3.6.1 PMo W@me-SiO2 的合成
        3.6.2 PMo W@me-SiO2 的表征
    3.7 催化剂me-C_0SPIP、me-C_2SPIP和 me-C_4SPIP的氧化脱硫性能测试
        3.7.1 模拟燃油的配制及氧化脱硫实验流程
        3.7.2 氧化脱硫测试结果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葫芦脲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环超分子聚合物
        1.1.1 葫芦脲
        1.1.2 杯芳烃超分子聚合物
        1.1.3 冠醚
        1.1.4 环糊精超分子聚合物
    1.2 可控自由基聚合
        1.2.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1.2.2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
        1.2.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葫芦[6]脲RAFT试剂的制备及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测试方法
        2.2.3 合成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路线
        2.3.2 CB[6]-RAFT试剂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B[6]-聚丙烯酸-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线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测试方法
        3.2.3 合成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路线
        3.3.2 两嵌段共聚物CB[6]-PAA-b-PNIPAM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B[6]-聚丙烯酸-b-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测试方法
        4.2.3 合成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路线
        4.3.2 两嵌段线性聚合物CB[6]-PAA-b-PAM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B[6]-聚丙烯酸-b-聚4-乙烯基吡啶线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测试方法
        5.2.3 合成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合成路线
        5.3.2 两嵌段线性聚合物CB[6]-PAA-b-P4-VP的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B[6]-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b-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线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测试方法
        6.2.3 合成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合成路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及后期计划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原油中镍和钙的存在形式
    1.3 原油中镍和钙的危害
        1.3.1 对电脱盐过程的危害
        1.3.2 对常减压过程的危害
        1.3.3 对催化裂化过程的危害
        1.3.4 对加氢过程的危害
        1.3.5 对加热和换热设备的危害
    1.4 原油脱金属的方法
        1.4.1 蒸馏法
        1.4.2 萃取法
        1.4.3 过滤法
        1.4.4 吸附法
        1.4.5 加氢法
        1.4.6 金属钝化法
        1.4.7 螯合法
        1.4.8 组合工艺
        1.4.9 小结
    1.5 原油脱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1.5.1 国内外原油脱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1.5.2 现有脱金属剂存在的问题
    1.6 聚合物刷的研究进展
        1.6.1 聚合物刷的分类
        1.6.2 聚合物刷在脱金属领域的应用
        1.6.3 小结
    1.7 原油电脱盐过程的机理
    1.8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8.1 研究意义
        1.8.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装置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装置
    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2.2.1 聚合物刷的物相分析
        2.2.2 聚合物刷的结构分析
        2.2.3 原油的性质分析
    2.3 原油基本性质的测试方法
        2.3.1 原油四组分含量测试方法
        2.3.2 原油密度测试方法
        2.3.3 原油粘度测试方法
        2.3.4 原油水含量测试方法
        2.3.5 原油的金属含量测试方法
    2.4 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
    2.5 电脱盐实验方法
    2.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计算方法
    2.7 聚合物刷的回收实验方法
第3章 对镍配体的筛选
    3.1 引言
    3.2 配体与镍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
        3.2.1 氨基酸类配体
        3.2.2 非氨基酸类配体
    3.3 不同配体的脱镍效果
    3.4 配体的选取
    3.5 小结
第4章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制备和原油脱金属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制备
        4.2.1 活化二氧化硅
        4.2.2 物理接枝吡咯烷酮
        4.2.3 化学接枝吡咯烷酮
    4.3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表征
        4.3.1 官能团信息分析
        4.3.2 接枝率分析
        4.3.3 元素组成分析
        4.3.4 微观形貌和尺寸分析
        4.3.5 接枝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4.4 影响吡咯烷酮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反应条件
        4.4.1 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2 二氧化硅粒径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3 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4.5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4.5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脱镍效果的影响因素
        4.5.1 聚合物刷接枝率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2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3 水/油比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4 剪切机乳化强度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5 剪切乳化时间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6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7 电场强度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5.8 沉降时间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4.6 原油脱镍过程中PVP@SiO_2与PVP@SiO_2-C的对比
    4.7 钙含量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和原油脱金属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2.1 2-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2.2 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5.3 吡啶聚合物刷的表征
        5.3.1 官能团信息分析
        5.3.2 接枝率分析
        5.3.3 元素组成分析
        5.3.4 微观形貌和尺寸分析
        5.3.5 接枝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5.4 影响吡啶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反应条件
        5.4.1 乙烯基吡啶单体加入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4.2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4.3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5.5 吡啶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影响因素
        5.5.1 聚合物刷接枝率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2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3 水/油比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4 剪切机乳化强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5 剪切乳化时间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6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7 电场强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5.8 沉降时间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6 钙含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5.7 原油脱镍过程中P2VP@SiO_2和P4VP@SiO_2的对比
    5.8 吡啶聚合物刷与吡咯烷酮聚合物刷吸附容量的对比
    5.9 小结
第6章 聚合物刷的脱金属选择性研究
    6.1 引言
    6.2 咪唑聚合物刷的制备
    6.3 影响脱金属率的反应条件
        6.3.1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6.3.2 水/油比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的影响
        6.3.3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的影响
    6.4 钙含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6.5 聚合物刷的吸附容量的对比
    6.6 DFT模拟
        6.6.1 4VP、VP和VIm与镍和钙的配位研究
        6.6.2 2VP和4VP与镍和钙的配位研究
    6.7 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对比
    6.8 小结
第7章 聚合物刷的回收性能及脱金属机理
    7.1 引言
    7.2 聚合物刷的回收性能
        7.2.1 PVP@SiO_2-C和PVP@SiO_2的回收性能
        7.2.2 P2VP@SiO_2和P4VP@SiO_2的回收性能
        7.2.3 PVIm@SiO_2的回收性能
    7.3 聚合物链与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对比
        7.3.1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PVP@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3.2 聚4-乙烯基吡啶与P4VP@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3.3 聚乙烯基咪唑与PVIm@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7.4 化学接枝聚合物刷脱金属的机理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表面引发ATRP制备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合物刷简介
    1.2 聚合物刷的合成方法
        1.2.1 ATRP聚合制备聚合物刷的简介
        1.2.2 RAFT聚合制备聚合物刷的简介
        1.2.3 NMP聚合制备聚合物刷的简介
        1.2.4 PIMP聚合制备聚合物刷的简介
    1.3 聚合物刷基底材料
    1.4 功能性聚合物刷的应用
        1.4.1 聚合物刷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4.2 聚合物刷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表面引发ATRP制备GO基聚合物刷及对Hg(II)的高灵敏度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表面引发ATRP制备PAN-g-GO
        2.2.3 P(AN-co-PHPY)-g-GO聚合物刷的制备
        2.2.4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刷的表征
        2.3.2 电化学传感器表征
        2.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2.3.4 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探究
        2.3.5 传感器在实际水样检测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表面引发ATRP制备GO基功能化聚合物刷及对AFP高灵敏度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P(AN-co-PHPY)-g-GO@Cu2+纳米探针的制备
        3.2.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组装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表征
        3.3.2 传感器性能优化
        3.3.3 AFP检测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3.3.4 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探究
        3.3.5 实际血清样本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引发ATRP制备CNCs基的聚合物刷及对Hg(II)的高灵敏度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4.2.2 表面引发ATRP制备CNCs-g-P4VP聚合物刷
        4.2.3 Au@CNCs-g-P4VP聚合物刷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电化学传感平台的构建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u@P4VP-g-CNCs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4.3.2 电化学传感器的表征
        4.3.3 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探究
        4.3.4 实际样品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褐煤结构研究及有机质组成分析
    1.3 褐煤的综合利用现状
    1.4 褐煤衍生物的定向转化和利用现状
    1.5 相关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煤样与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催化剂的制备
    2.4 DL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提质
    2.5 分析与表征
    2.6 模拟计算
3 DL的催化乙醇解及ESPs的定向提质
    3.1 Ni/M的评价
    3.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3.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3.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3.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3.6 富烃轻油和富酚轻油的快速富集
    3.7 本章小结
4 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及衍生轻质组分的提质
    4.1 CoMoS_xO_y@C的评价
    4.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4.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4.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4.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及两种衍生轻质组分的提质
    5.1 NiFe_2O_4的评价
    5.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5.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5.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5.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三种DL衍生重质组分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6.1 收率和元素分析
    6.2 微观结构特征
    6.3 FTIRS分析
    6.4 TGA分析
    6.5 重质组分的闪速热解
    6.6 重质组分的QPEOTMS分析
    6.7 AP_(CE)的RICO
    6.8 本章小结
7 DL及其四种衍生残渣的结构差异
    7.1 收率和元素分析
    7.2 微观结构特征
    7.3 XRPES分析
    7.4 FTIRS分析
    7.5 TGA分析
    7.6 DL和衍生残渣的闪速热解
    7.7 本章小结
8 催化加氢裂解、乙醇解和CHC机理——基于DFT计算
    8.1 褐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的BDE计算
    8.2 褐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的Mulliken电荷计算
    8.3 CHC反应的焓变计算
    8.4 催化加氢裂解/乙醇解的过渡态计算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创新点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钯离子印迹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分离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钯的传统分离方法概述
        1.1.1 引言
        1.1.2 钯的传统分离方法
        1.1.2.1 化学沉淀法
        1.1.2.2 凝聚-絮凝
        1.1.2.3 离子交换
        1.1.2.4 吸附
        1.1.2.5 光催化
        1.1.2.6 膜分离技术
    1.2 膜分离技术概述
        1.2.1 引言
        1.2.2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2.3 膜分离技术原理
        1.2.4 聚合物膜材料
        1.2.5 聚合物膜常用的铸膜技术
    1.3 离子印迹技术
        1.3.1 引言
        1.3.2 离子印迹技术原理
        1.3.3 离子印迹聚合物
        1.3.4 离子印迹膜
    1.5 课题的提出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1.6.1 P4VP-PSF-P4VP/PSF共混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分离含钯废水
        1.6.2 P4VP-PSF-P4VP/PSF印迹共混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
        1.6.3 PS-P4VP/PSF印迹共混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
第2章 P4VP-PSF-P4VP/PSF共混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分离含钯废水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羟基封端聚砜的合成
        2.2.3 大分子链转移剂DDMAT-PSF-DDMAT的合成
        2.2.4 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4VP-PSF-P4VP的合成
        2.2.5 P4VP-PSF-P4VP/PSF共混膜的制备
        2.2.6 钯(Ⅱ)标准曲线的绘制
        2.2.7 静态吸附实验
        2.2.8 从模拟废水溶液中分离钯(Ⅱ)实验
        2.2.9 从实际废水溶液中分离钯(Ⅱ)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嵌段共聚物P4VP-PSF-P4VP的合成与表征
        2.3.1.1 P4VP-PSF-P4VP的合成路线
        2.3.1.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1.4 热重分析
        2.3.2 膜的形态结构分析
        2.3.3 膜的亲水性
        2.3.4 膜的纯水通量
        2.3.5 静态吸附实验
        2.3.6 再生能力
        2.3.7 从模拟废水中分离钯(Ⅱ)
        2.3.7.1 分离单一钯(Ⅱ)溶液
        2.3.7.2 阴离子对于Pd(Ⅱ)分离性能的影响
        2.3.7.3 阳离子对于Pd(Ⅱ)分离性能的影响
        2.3.8 从实际电镀废水中分离Pd(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4VP-PSF-P4VP/PSF印迹共混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2 金属-高分子配合物P4VP-PSF-P4VP-Pd(Ⅱ)的制备
        3.2.3 P4VP-PSF-P4VP/PSF印迹膜共混膜的制备
        3.2.4 静态吸附实验
        3.2.4.1 吸附等温线研究
        3.2.4.2 吸附动力学研究
        3.2.5 选择性吸附实验
        3.2.6 分离单一Pd(Ⅱ)溶液
        3.2.7 重复再生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表征及分析
        3.3.2 膜的横截面结构
        3.3.3 等温吸附
        3.3.4 动力学吸附
        3.3.5 选择性吸附
        3.3.6 分离单一含Pd(Ⅱ)溶液
        3.3.7 重复再生性能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S-P4VP/PSF印迹共混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聚苯乙烯大分子链转移剂的合成
        4.2.3 PS-b-P4VP的合成
        4.2.4 金属-有机复合物PS-P4VP-Pd(Ⅱ)的制备
        4.2.5 PS-P4VP/PSF印迹共混膜的制备
        4.2.6 溶液对于pH的影响
        4.2.7 静态吸附实验
        4.2.8 选择性吸附
        4.2.9 循环再生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S-P4VP两嵌段共聚物的表征及分析
        4.3.2 PS-P4VP/PSF印迹共混膜的形貌结构表征和分析
        4.3.3 膜的亲水性
        4.3.4 膜的纯水通量
        4.3.5 Pd(Ⅱ)溶液pH对 Pd(Ⅱ)-ⅡM吸附容量的影响
        4.3.6 等温吸附
        4.3.7 动力学吸附
        4.3.8 选择性吸附
        4.3.9 PS-P4VP/PSF印迹共混膜的再生和重复利用性能分析
        4.3.10 分离单一含Pd(Ⅱ)溶液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恶唑酮类导向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环状导向基在C-H键活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1.1 引言
    1.2 吡啶导向
    1.3 嘧啶导向
    1.4 2-芳基吲哚导向
    1.5 可变环状导向基
    1.6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Rh(Ⅲ)催化嗯唑酮导向C-H键活化反应
    2.1 引言
    2.2 基本信息说明
    2.3 底物合成
    2.4 反应条件优化和底物拓展
    2.5 反应机理研究
    2.6 不对称炔烃反应产物结构确定
    2.7 C-H键活化反应机理
    2.8 附录(图2.4,图2.12-c)
    2.9 本章小结与展望
    2.10 参考文献
第三章 Rh(Ⅲ)催化异嗯唑酮导向C-H键活化反应
    3.1 引言
    3.2 基本信息说明
    3.3 底物合成
    3.4 反应条件优化和底物拓展
    3.5 反应机理研究
    3.6 C-H键活化反应机理
    3.7 本章小结
    3.8 参考文献
第四章 C-H键活化反应制备共轭高分子及其性质和应用
    4.1 引言
    4.2 基本信息说明
    4.3 单体设计
    4.4 单体聚合反应
    4.5 PolyⅠ-PolyⅣ热性能研究
    4.6 PolyⅢ和PolyⅣ的荧光性质及金属离子响应
    4.7 本章小结
    4.8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聚4-乙烯基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4-(4-吡啶基)-1-丁醇的制备方法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现状[J]. 李朝娟,张曼玲,李晓伟,刘昭,任亚宁.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1(05)
  • [2]靶向设计合成多孔芳香骨架用于客体分子特异性识别[D]. 杨亚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含氮芳香化合物的自旋多重度调控[D]. 廖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SiO2@聚离子液体-杂多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D]. 李佳蓉. 西北大学, 2021(12)
  • [5]基于葫芦脲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周丽芳.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D]. 耿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表面引发ATRP制备聚合物刷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D]. 赵晓青. 鲁东大学, 2020(01)
  • [8]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D]. 刘光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9]钯离子印迹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分离钯性能研究[D]. 马溢昌. 湖南科技大学, 2019
  • [10]恶唑酮类导向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D]. 刘忠肃. 南京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聚(4-乙烯基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