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关系
作者: 王公龙
导师: 沈丁立
关键词: 保守主义,美国,中国,政策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保守主义理念为视角观察和分析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 从理论上看,无论是作为一种政治理念还是政治思潮,保守主义的核心内涵在于捍卫传统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其中最为珍视的是自由。因此,从终极目标上看,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并无本质区分。在就美国外交政策而言,无论是保守主义还是自由主义,二者都强调捍卫并拓展美国的价值观,都注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制定美国的对外政策,都将共产主义视为敌对的意识形态。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讲,美国的外交传统只有一种,那就是保守主义的传统。 纵观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首先,保守主义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布什政府是传统保守主义的代表,注重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对于实现美国利益的重要性。其对华政策的基本面是温和的“接触”。但作为保守主义者,老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在于从政治制度上“演变”社会主义中国。在克林顿的第一任期,虽然提出了对华“接触”政策,但缺乏贯彻“接触”政策的强烈意愿和坚定态度。在国会保守派强大压力下,克林顿步步后退,决定邀请李登辉访美,酿成了台海危机,从而严重冲击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第二任期,克林顿政府推动“接触”政策的意志较过去坚定,开始牢牢把握对华政策决策的主导权。然而保守派还是力图干扰克林顿“接触”政策的实施。当然,克林顿的“接触”政策本身就带有保守主义因素。布什政府是里根政府以来美国最为保守的一届政府。其对华政策沿着共和党传统保守派的对华政策思路。当然,冷战后国际力量格局以及地区形势的变化也促使布什政府在保持对华合作的同时,更多地强调对华防范和遏制,在新保守派的推动下,布什政府甚至一度将中国定位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其对台政策也一度严重倾斜。但“9.11”事件后,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布什政府的对华和对台政策都出现了新的调整。中美在反恐、地区安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保守主义传统与美国的外交政策
第一节 保守主义的概念阐释
第二节 美国的保守主义传统及其演变
第三节 美国保守主义对外政策的基本倾向
第四节 美国的保守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五节 美国的保守主义与理想主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传统保守主义与老布什政府的对外战略
第二节 保守的自由主义与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战略
第三节 新保守主义与布什政府的对外战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保守主义与老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
第一节 老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保守主义倾向
第二节 “六四”风波后的对华制裁
第三节 国会的压力与最惠国待遇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守的自由主义与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
第一节 保守主义与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调整
第二节 李登辉访美
第三节 1995-1996年台海危机
第四节 克林顿第二任期的对华“接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保守主义与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
第一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 中美撞机事件
第三节 “9·11”事件后的对华合作与防范
第四节 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演变规律
第一节 保守主义是影响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制定与调整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当代美国的保守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与对华政策
第三节 关于未来中美关系的几点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英汉译名对照表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D]. 姜安.东北师范大学2004
- [2].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1945-1950)[D]. 官进胜.华东师范大学2006
- [3].九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辩论[D]. 卢祖送.复旦大学2005
- [4].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 贾春阳.中共中央党校2011
- [5].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1949-1971)[D]. 章毅君.首都师范大学2013
- [6].冲突与呼应:美国理想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D]. 徐尚平.武汉大学2014
- [7].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 简涛洁.复旦大学2010
- [8].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提案及其表决研究[D]. 李莉.复旦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美国国会与对华安全决策(1989-2003)[D]. 蒋晓燕.复旦大学2004
- [2].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1980~2003)[D]. 王芳.复旦大学2004
- [3].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中美关系[D]. 陈杨.复旦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