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综合性大学资料室建设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亦师[1](2021)在《新中国早期的清华大学校园规划研究(1949—1966年)》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清华大学先后经历的两小两大4次规划为研究对象,在综述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史料综论其规划背景、设计机构、规划内容等,着重评述1954年和1960年两版总体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及其实施,其中1960年版总体规划堪称彼时清华乃至全国校园规划的集大成者。同时阐述历次规划间的差别与联系,论证苏联教育模式和规划思想对我国校园空间规划的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校园规划是毛泽东时代校园规划的集大成者,其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短暂过渡、全面学苏和自辟蹊径三个阶段,通过校园规划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教育体制的巨大变革,折射出那一时期新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
赵雅茹[2](2021)在《清代义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冢是公益性的墓地,专门用来收埋无主尸骸及因贫困无法下葬者。自宋至清,义冢经历了由官府举办为主到民间举办为主、官府发挥倡导作用的演变过程。清代由于人口剧增,人多地少现象愈发紧张,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和自然灾害频发,底层民众无地可埋、无处可葬的状况日益严重。在传统积善、行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有识之士积极出资,捐献大量土地、资金,兴建、维护义冢。在清廷的鼓励、支持和保护下,义冢发展到了较为兴盛的局面。清代义冢举办的类型主要有五种:即由会馆、公所、宗族、善会善堂、个人举办。不同主体均有救济贫困、宣扬正统儒家丧葬礼俗的动机与目的,中国传统因果报应观念也是促使他们兴办义冢的诱因。有识之士更是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行善积德,以此提升自身社会地位、博得良好声誉。义冢创建和置办的土地与资金主要来源于不同形式的捐赠。此外,行业抽提和房屋田地租息对维系义冢发展也起到不小作用。从举办义冢的章程或规则来看,救助对象基本为无地可葬的穷人。会馆、公所、宗族举办的义冢,又分别有同乡、同业及同族的范围限定。其次,在入厝、安置、出厝、扛棺等方面也有着具体规定,其中男女分葬的规定,体现了封建礼教精神。有的义冢还有专门人员进行检查与维护。清代义冢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定,而且还在革除鄙俗、减少穷人后顾之忧和改善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步入近代社会,来华西方人在租界中首先建立了公墓。虽然民间传统义冢依然大量存在,但在西方思想影响以及传统义冢的弊端显露之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进行思考与反思,认识到西方人公墓的优点并主张仿效西方,国人观念的转变也促发了华人社会公墓的兴起。
王贺[3](2020)在《历史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资料室(1949-2019)》文中认为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资料室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对其历史的考察目前较为薄弱,且多集中于图书馆学界,几未进入专业历史研究的范畴。本文在搜集、利用诸多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之上,对1949-2019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室的历史与制度两大基本问题予以扼要考察,兼顾其类型、功能、特质等问题的探究,以总结其间经验、教训,促进新世纪资料室工作的发展转型及图书馆(学)史的建构与理论思考。
张宁芮[4](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孙延瑞[5](2020)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追寻其作为中国舞蹈学术研究重要一脉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引领。笔者力图透析舞蹈研究所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内部建设以及外部影响,并在其发生发展的历程中探寻其对于中国舞蹈学科发展的建设性意义,以其学术建设发展历程反观舞蹈学科的发展规律。本文具体可分为四个章节,前三个章节主要是线性梳理舞蹈研究所自1973年-2000年间的学术发展历史。以每个时期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及机构建设三大版块贯穿始终,探求期间各个时期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规律、成果及问题。第四章宏观聚焦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历程,明确舞蹈研究所学术体系的系统化建立,以学术研究特色、领域、学术精神为视角,呈现出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体系化、科学化进程,最终确立舞蹈研究所在舞蹈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
袁亚丽[6](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指出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李邵根[7](2019)在《爱国公约运动中的人民调解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一轮的爱国公约运动在全国展开。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指导下,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参与运动,承担了宣传发动工作,并教导群众订立公约,监督并执行公约。在随后进行的司法大跃进运动中,人民调解制度被极力推崇,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法律制度,并深刻影响了司法审判的方式。在爱国公约运动中,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改为调处委员会,承担起宣传、教育和处罚不良行为的职能,调解工作减少讼累的核心功能被弱化。由于核心功能的弱化,调解组织与宣传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同质化程度增强,人民调解制度逐步衰落。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讲述乡村自治的历史传统。北宋伊始,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导,乡村社会盛行乡约制度,内容包括以礼教为基础的行为规范和以自治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明清时代,乡约成为了官方认可的制度,并大力推行。在民国中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提倡乡村自治,乡约制度在此盛行出现了以“息讼会”为代表的民间调解组织。第二章讲述人民调解制度的兴起与发展。在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政府积极推行调解制度,并以立法的方式建立调解组织、制定调解规范。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将人民调解制度推向全国各地。1954年3月22政务院公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人民调解制度成为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第三章讲述爱国公约运动中人民调解制度的新变化。早期的爱国公约运动本质上是战争动员,号召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在集体化运动完成后,为了教育人民爱护公共财产和积极参加集体劳动,政府再次推行爱国公约制度。在新一轮爱国公约运动中,人民调解组织被改为调处组织,承担起宣传公约和执行公约的职责。第四章讲述司法大跃进中的社会主义爱国公约。在大跃进时期,爱国公约的性质有了新的定义,人民调处组织也有了新的任务。在司法大跃进的狂热情绪主导下,人民调解制度被视为共产主义行为规范的萌芽,被视为旧司法制度的最佳替代者。但调解组织解决纠纷、减少讼累的核心功能已经严重弱化。第五章是对人民调解制度兴衰的法理分析。文章回顾了人民调解制度运行的法律文化背景,总结近代化、现代化及战争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影响,考察乡村社会道德体系的变化。通过对调解员出任资格变化的分析,指出隐藏在其后的观念转变。最后,文章对人民调解制度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
汪妍泽[8](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裴立东[9](2018)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疗建筑作为医学行为和医疗活动的载体,其发展和演进最为直接的驱动因素是医学模式的转变。转化医学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建筑分支类型,萌芽于2000年代末,其出现也是受到了近年兴起的转化医学模式的影响。建筑作为行为载体,其发展会滞后于所承载的职能活动,因此从转化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入手,揭示转化医学活动所适应的载体功能空间体系,成为了建筑学领域所应承担的课题。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转化医学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转化医学中心承载内容的现行模式研究,以及与转化医学中心相关建筑设计研究的内容,明确了转化医学中心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并据此确定了本研究的基本方向和着眼点,即转化医学中心的功能要素组成、功能关系判定和功能体系构建。上述三项内容既是独立的研究点,又存在由点及面的层层递进关系。同时,根据转化医学中心建筑本体的解析,挖掘出功能研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并以此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出核心研究内容的理论模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转化医学专家与转化医疗建筑设计专家的访谈与问卷,是本研究论据支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相关专家的行为体验、实践经验和设计感悟,寻求对转化医学中心建筑功能要素的有效把控,以及对要素之间衔接关系的总体判断。这在转化医学中心建筑兴建初期,设计理论尚无明确标准的情况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这些信息和数据,一方面能够对转化医学中心功能要素的采集和推导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生成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所需的原始数据序列,参与功能要素关联度的计算,为最终的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构建提供量化参考。转化医学中心功能要素采集、功能关系判定和功能体系构建,是依次递进、环环相扣的研究过程,功能要素采集为功能关系判定提供基本因子,功能关系又成为功能体系构建的基础。首先,通过对转化医学中心建筑案例、转化医学模式的分析,采集、推导功能要素项,并以相关专家的评判对其进行修正和优化;同时根据后续功能关系研究的需求,确定影响功能要素关系的各项因素,形成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所需的因子序列。其次,将调研数据对应带入因子序列,生成原始数据序列集合,并选取适当的无量纲处理方法将数据序列无量纲化;进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模型公式计算出功能要素间的影响因素关联度,并带入初始的评分数值,得出功能要素在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关联数值。最后,参考功能关系判定的综合关联值及其优先级划分,构建各类职能组团(相同职能组团、相近职能组团、不同职能组团以及特殊功能要素)的分项功能结构关系,并根据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理念,以及转化医学流程所包含的环节,具体划分出必需型功能要素、联合型功能要素和外延拓展型功能要素,构建出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的简单模式、复合模式与全面模式,完善转化医学中心建筑设计理论,指导实际项目建设。
汪红萍[10](2018)在《高校资料室分馆化发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通过对高校资料室固有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高校资料室分馆化情况的分析,从建立分馆前的准备、管理模式的建立、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高校资料室分馆化发展。
二、浅谈综合性大学资料室建设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综合性大学资料室建设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义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义冢兴起与演变 |
第一节 义冢及其诸概念的阐释 |
第二节 义冢兴起及其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义冢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清代义冢的类型 |
一、会馆举办的义冢 |
二、公所举办的义冢 |
三、宗族举办的义冢 |
四、善会善堂举办的义冢 |
五、个人举办的义冢 |
第二节 清代义冢的管理 |
一、义冢的置办 |
(一)土地的来源 |
(二)资金的来源 |
二、义冢的运行管理 |
(一)义冢救助的对象 |
(二)厝棺入葬的规定 |
(三)男女分葬 |
(四)义冢的管理维护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义冢兴盛的原因 |
第一节 贫困人口的丧葬困境 |
一、人地矛盾突出 |
二、贫富分化严重 |
三、灾害发生频繁 |
第二节 义冢创建的动机与目的 |
一、因果报应的福报观念 |
二、同情弱者的恻隐之心 |
三、乐善好施的声望地位 |
四、凝聚人心的乡族关怀 |
五、宣扬正统的儒家丧礼 |
第三节 朝廷的倡导与保护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义冢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弥补官方统治不足 |
第二节 维护地方社会安定 |
第三节 革除鄙俗,改良风气 |
第四节 减少穷人后顾之忧 |
第五节 改善公共卫生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义冢的衰落与华人公墓的兴起 |
第一节 西方社会公墓的出现 |
第二节 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
一、传统义冢的弊端 |
(一)管理不善 |
(二)不利于城市规划发展 |
二、有识之士的反思 |
第三节 华人社会公墓的兴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历史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资料室(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室的类型与功能 |
2 资料室与图书馆的关系 |
3 资料室的制度化及其不足 |
(4)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调查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
2.1 本章研究目的 |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
2.2.3 比较研究 |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
2.3.3 分析结果 |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
3.1 本章研究目的 |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3.2.1 概况 |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
3.2.3 功能设置 |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
3.3.1 概况 |
3.3.2 功能设置 |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
3.4 比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
4.1 本章研究目的 |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
4.4.2 选址策划 |
4.4.3 规模策划 |
4.4.4 功能策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今后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目录 |
附录A 问卷 |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
(5)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 |
一、舞蹈研究所的发展背景 |
二、舞蹈学科发展背景下的舞蹈研究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五节 重要关系的界定 |
一、学术传承 |
二、舞蹈研究所教育功能的延伸 |
三、下属机构及科研辅助部门的划定 |
第一章 主体自觉的学术开拓(1973-1980年) |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符号意指 |
一、学术共同体 |
二、舞蹈信息资料库 |
三、人才培养基地 |
四、理论发声源 |
五、文化交流平台 |
六、非遗传统舞蹈保护研究平台 |
第二节 “舞蹈研究组”时期(1973-1975年) |
第三节 舞蹈研究组时期(1976-1977年) |
第四节 舞蹈研究室时期(1978-1979年) |
第二章 学科视域的学术建设(1980-1987年) |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宗旨及定位 |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国家文化建设路径的转变 |
三、舞蹈学科建设的自省与自觉 |
第二节 历史接续的路径与准则 |
一、中体西用:现代学术研究的本土化实践 |
二、推陈出新:批判性否定的价值准则 |
第三节 历史建构的维度 |
一、教育功能的建立与教学模式的探索 |
二、内部机构的建设与意义 |
第三章 跨学科的学术探索(1987-2000年) |
第一节 学科意识的建构与重构 |
一、学科坚守:已知求未知 |
二、学科跨越:未知见已知 |
第二节 教育模式的再发展 |
一、勇攀教育高塔:舞蹈学博士教育的开创 |
二、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中国舞蹈学者的沃土 |
第三节 机构界限的消融与关联 |
第四章 学术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的特征 |
一、人民性 |
二、民族性 |
三、科学性 |
四、开放性 |
五、群体性 |
六、史论型 |
七、连续性 |
第二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的领域 |
一、中国舞蹈史 |
二、外国舞蹈研究 |
三、舞蹈基础理论 |
四、舞蹈应用理论 |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
六、跨学科研究 |
七、综合性文集 |
八、译介类 |
九、辞书典籍类 |
十、传记类 |
第三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之精神 |
结语 |
附录 :舞蹈研究所大事记(1973年——2000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
四、资料的运用 |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
第六章 农村市场 |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爱国公约运动中的人民调解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机与论题由来 |
二、研究状况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乡村自治的历史传统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乡约制度——从吕氏乡约到申明亭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乡约制度——从吕氏乡约到乡约宣讲 |
一、吕氏乡约——乡规民约的形成与其中义理 |
二、明、清时期的乡约制度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乡绅阶层与乡村建设 |
一、中国乡村的领导者 |
二、中国乡绅阶层的兴亡史 |
三、乡村建设运动与村民自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山西村治运动——息讼会及其功能 |
一、山西村治运动及其宗旨 |
二、息讼会的设立及其章程 |
小结 |
第二章 人民调解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在抗日根据地创立人民调解制度 |
一、抗日根据地的调解制度 |
二、抗日根据地政府颁行的调解法规 |
第二节 建国前后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 |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 |
二、新政权与人民调解制度 |
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正式确立 |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的主要内容 |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对人民调解制度作了新的定位..71小结 |
小结 |
第三章 爱国公约运动中人民调解制度的新变化 |
第一节 爱国公约的由来 |
一、爱国公约运动的基本精神 |
二、早期的爱国公约运动 |
第二节 爱国公约运动的兴起 |
一、爱国公约订立与执行的情况 |
二、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手段的爱国公约 |
第三节 爱国公约与人民调处制度 |
一、新一轮爱国公约运动的提出 |
二、爱国公约和人民调处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司法大跃进中的社会主义爱国公约 |
第一节 爱国公约的新角色——大跃进中的司法 |
一、对爱国公约的新定义 |
二、司法大跃进与人民调处工作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爱国公约运动与人民调处制度的结合 |
一、大跃进时期的爱国公约 |
二、社会主义爱国公约与人民调处的约束力 |
三、社会主义爱国公约与人民调处工作的效果 |
第三节 调解案例分析——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制度 |
一、对新婚姻法实施中产生的纠纷进行调解 |
二、对家庭纠纷的调解 |
三、对群众进行科学知识教育 |
四、处理治安案件 |
五、宣传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
第四节 人民司法大跃进的结局 |
一、紧急叫停‘共产风’,工农业生产大跃进运动结束 |
二、人民调处组织的结局 |
小结 |
第五章 人民调解制度兴衰的法理分析 |
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运行的法律文化背景 |
一、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
二、战争过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三、乡村社会道德体系的变化 |
第二节 调解员的出任资格的变化与隐藏其后的观念转变 |
一、士绅的衰落与退出 |
二、主持调解的新旧人员变化 |
三、民间调解的内容、主导思想与方式的变化 |
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变化 |
一、作为调解制度存在基础的乡村自治已经被彻底消解 |
二、调解组织已经由群众自治组织演变为具有行政色彩的机构 |
小结 |
结论 |
一、自治精神是人民调解制度兴盛的基础 |
二、法律制度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以现实需要为前提 |
三、建设法律制度,必须考虑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协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社会需求与转化医学兴起 |
1.1.2 政府导向与建筑平台启建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转化医学中心 |
1.2.2 转化医学模式 |
1.2.3 相关医疗建筑 |
1.2.4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解析与理论框架建构 |
2.1 转化医学中心解析 |
2.1.1 现状分析 |
2.1.2 组织特征 |
2.1.3 现存问题 |
2.1.4 桎梏反思 |
2.2 转化医学模式解读 |
2.2.1 医学研究模式 |
2.2.2 职能构成模式 |
2.2.3 人员构成模式 |
2.3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2.3.1 上层理论 |
2.3.2 自身特性 |
2.3.3 计算步骤 |
2.3.4 模型公式 |
2.4 理论模型建构 |
2.4.1 研究内容的特征解析 |
2.4.2 理论方法适用性分析 |
2.4.3 理论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专家访谈与调查问卷框架设计 |
3.1 价值定位 |
3.1.1 访谈的价值与意义 |
3.1.2 问卷的价值与意义 |
3.2 对象选择 |
3.2.1 调研对象类型 |
3.2.2 调研对象素质 |
3.2.3 调研对象数量 |
3.3 调研内容 |
3.3.1 访谈提纲预设 |
3.3.2 问卷内容设计 |
3.4 结果处理 |
3.4.1 访谈结果的整理归类 |
3.4.2 问卷数据的信效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功能要素采集及影响因素确定 |
4.1 功能要素特性与灰色原理 |
4.1.1 功能要素差异明显 |
4.1.2 功能要素数量众多 |
4.1.3 功能要素关系复杂 |
4.2 功能要素采集与验证整合 |
4.2.1 功能要素的灰白定位 |
4.2.2 从典型建筑案例采集 |
4.2.3 由转化医学模式推导 |
4.2.4 据专家访谈结果修正 |
4.3 理想模式与单项影响因素 |
4.3.1 参考序列与目标序列的映射 |
4.3.2 理想模式的定位 |
4.3.3 影响因素的提取 |
4.3.4 影响因素的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联数值计算及结果层级处理 |
5.1 因子序列集合的生成 |
5.1.1 功能要素与影响因素代号指定 |
5.1.2 无关联要素的判定与数据剔除 |
5.1.3 示例要素选取与因子序列生成 |
5.2 功能要素关联值计算 |
5.2.1 数据无量纲处理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 |
5.2.3 综合关联值计算 |
5.3 综合关联值层级处理 |
5.3.1 关联数值整理归类 |
5.3.2 小占比数据段合并 |
5.3.3 各段数据分析定位 |
5.3.4 关联数值层级划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功能分项结构及完整体系构建 |
6.1 相同职能功能结构构建 |
6.1.1 转化治疗与护理功能要素组群 |
6.1.2 基础研究与试验功能要素组群 |
6.1.3 其它少要素项的功能要素组群 |
6.2 相近职能功能结构构建 |
6.2.1 转化医疗功能要素组群 |
6.2.2 传统医疗功能要素组群 |
6.2.3 转化与传统医疗交叉功能要素组群 |
6.3 不同职能功能结构构建 |
6.3.1 医疗与非医疗交叉功能要素组群 |
6.3.2 各类型非医疗交叉功能要素组群 |
6.4 特殊要素功能结构构建 |
6.4.1 医疗服务向特殊功能要素组群 |
6.4.2 综合服务向特殊功能要素组群 |
6.5 功能体系整体模式构建 |
6.5.1 职能性质划分定位 |
6.5.2 功能体系简单模式 |
6.5.3 功能体系复合模式 |
6.5.4 功能体系全面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高校资料室分馆化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资料室的固有优势 |
1.1 空间上方便读者 |
1.2 针对读者建立馆藏 |
1.3 零距离接近读者 |
2 高校资料室存在的问题 |
1.1行政业务体制不健全 |
1.2文献资源建设和工作方式皆停留在传统阶段 |
1.3资源重复建设且不能共享 |
3 国内外高校资料室建设分馆情况 |
3.1 国外高校 |
3.2 中国大陆暨港台地区 |
4 资料室分馆化机制构建 |
4.1 建设分馆前的准备工作 |
4.2 管理模式的建立 |
4.2.1 基本集中型分馆 |
4.2.2 基本分散型分馆 |
4.3 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工作 |
4.3.1 文献信息资源数据的回溯工作 |
4.3.2 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 |
4.3.3 统一安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
5 资料室分馆化的保障措施 |
5.1 健全管理体制 |
5.2 建设馆藏资源 |
5.3 重视人力资源 |
6 结论 |
四、浅谈综合性大学资料室建设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早期的清华大学校园规划研究(1949—1966年)[J]. 刘亦师. 建筑史学刊, 2021(03)
- [2]清代义冢研究[D]. 赵雅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历史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资料室(1949-2019)[J]. 王贺. 图书馆杂志, 2020(10)
- [4]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5]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D]. 孙延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6]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爱国公约运动中的人民调解制度研究[D]. 李邵根.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转化医学中心功能体系构建研究[D]. 裴立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高校资料室分馆化发展探析[J]. 汪红萍.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