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结构及生态价值研究

武汉市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结构及生态价值研究

论文题目: 武汉市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结构及生态价值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作者: 潘友兰

导师: 周志翔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价值,绿地结构,商品居住小区,武汉市

文献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根据“武汉市市区住宅用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图”,选取了第Ⅱ级、第Ⅳ级和第Ⅵ级的9个典型商品居住小区,对每个小区的绿地结构及绿地所包含的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面积指数、滞尘能力、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进行了调查与测定。综合运用费用支出法、条件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支付意愿法等生态效益货币化方法,研究了武汉市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固碳价值、释氧价值、降温价值、滞尘价值、减噪价值、游憩价值等生态价值。探讨了小区绿地生态价值与绿地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房屋价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探讨城市园林绿地生态价值的计量方法与计量模型,从而解决城市园林绿地生态价值计量困难的问题;为政府的项目管理及投资决策和企业的生态价值补偿提供依据,同时提高普通民众对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 (1) 小区绿地绿化结构指标分析中,同一个级别3个小区以及3个级别间的绿地类型丰富度(K)都有一定的差异,第Ⅵ级绿地类型较丰富。3个级别之间的绿地类型均匀度(E)差别不大。同一个级别3个小区以及3个级别间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加权值(Sr)都有一定的差异;9个小区物种丰富度指数(D)与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加权值(Sr)变化基本一致。各个小区的绿化覆盖率(Vf)差异较大。除了长城别苑(C3)的三层盖度和(Cs)为71%(较小)以外,其它8个小区的差别并不大(106%~122%);在3个级别间则基准地价越高,小区绿地的三层盖度和(Cs)反而越小。 (2) 在测定植物的生态功能时将植物按生活型不同分成7类:针叶类、落叶阔叶乔木类、常绿阔叶乔木类、落叶灌木类、常绿灌木类、绿篱类、草坪类。7个生活型植物中,植物平均叶面积指数最大的是落叶阔叶乔木类(14.63m2/m2),最小的是针叶类(6.61m2/m2),7个生活型植物的植物平均叶面积指数有一定差异。平均滞尘能力最大的针叶类植物(4.9152g.m-2.d-1),最小的是草坪类植物(0.1995g.m-2.d-1),其它5类差别不大。平均净光合速率最大的是草坪类植物(4.015872μmol/m2.s),最小的是针类植物(1.530872μmol/m2.s),其它5类差别不大。平均蒸腾速率最大的是草坪类植物(2.631011mmol/m2.s),最小的是常绿阔叶乔木类植物(0.905150mmol/m2.s),其它5类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 (3) 在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的主要功能中,以降温功能和游憩功能最直观最重要,而减噪功能则是比较次要的一项。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的生态价值以降温价值最大,占绿地生态总价值的83.12%,其次是游憩价值(13.4%),最小的是滞尘价值,所占比例仅为0.03%。商品居住小区各项绿地生态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降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1.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1.2.2 居住区绿地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1.2.2.1 居住区绿地类型研究

1.2.2.2 居住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地点和方法

2.1 研究地点

2.1.1 武汉市概况

2.1.2 武汉市商品居住小区发展状况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研究方法

2.2.2.1 资料的收集

2.2.2.2 典型居住小区的确定

2.2.2.3 居住小区绿地结构调查及绿地结构指标分析方法

2.2.2.4 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体系

2.2.2.5 指标定量与分析

2.2.2.6 生态服务功能货币化及经济价值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结构分析

3.1.1 绿地类型丰富度(K)分析

3.1.2 绿地类型均匀度指数(E)分析

3.1.3 物种丰富度指数(D)及物种丰富度加权值(Sr)分析

3.1.4 绿化覆盖率(Vf)分析

3.1.5 三层盖度和(Cs)分析

3.2 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3.2.1 商品居住小区绿地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面积指数、滞尘能力、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析

3.2.2 固碳释氧功能分析

3.2.3 降低温度调节气候功能分析

3.2.4 滞尘功能分析

3.2.5 减噪功能分析

3.2.6 游憩功能分析

3.3 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及分析

3.3.1 固碳释氧功能价值估算及分析

3.3.2 降低温度调节气候功能价值估算及分析

3.3.3 滞尘功能价值估算及分析

3.3.4 减噪功能价值估算及分析

3.3.5 游憩功能价值估算及分析

3.4 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结构与单位绿地生态价值(V)关系分析

3.4.1 绿地类型丰富度(K)与单位绿地生态价值(V)关系分析

3.4.2 绿地类型均匀度指数(E)与单位绿地生态价值(V)关系分析

3.4.3 物种丰富度指数(D)及丰富度指数加权值(Sr)与单位绿地生态价值(V)关系分析

3.4.4 绿化覆盖率(Vf)与单位绿地生态价值(V)关系分析

3.4.5 三层盖度和(Cs)与单位绿地生态价值(V)关系分析

3.4.6 单位生态价值(V)与绿地结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5 儿个绿地指标及生态价值指标与房价(Hv)关系分析

3.5.1 人均绿地面积(Ae)及其与房价(Hv)关系分析

3.5.2 人均绿地生态价值(Mv)及其与房价(Hv)关系分析

3.5.3 单位建筑面积生态价值(Av)及其与房价(Hv)关系分析

3.6 售房均价(Hv)与人均绿地生态价值(Mv)、基准地价(Lv)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居住小区绿地现状调查表

附表2 居住小区绿地植物群落调查记载表

附表3 植物叶面积指数调查记载表

附表4 植物滞尘功能调查记载表

附表5 居住小区绿地减噪功能测定记载表

附表6 居住小区游憩价值调查表

附表7 缩写字母

附表8 常见植物拉丁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2-05

参考文献

  • [1].西安市既有居住小区停车设施调查研究[D]. 唐伟.长安大学2018
  • [2].长沙老旧居住小区建筑外环境防卫安全改造策略研究[D]. 陆薇.湖南大学2018
  • [3].基于层次化理论的城市居住小区空间布局设计策略研究[D]. 李文轩.青岛理工大学2018
  • [4].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春市居住小区室外照明环境设计研究[D]. 周鹤林.吉林建筑大学2018
  • [5].郑州市封闭式居住小区的街区化改造设计研究[D]. 吴彦强.北方工业大学2018
  • [6].北京居住小区休闲空间设计研究[D]. 王睿智.北方工业大学2018
  • [7].城市街区视角下居住小区公共空间规划研究[D]. 信文秀.大连理工大学2017
  • [8].西安居住小区健身空间的设计研究[D]. 孙宗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 [9].县域城区居住小区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浩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 [10].哈尔滨低层居住小区外环境设计研究[D]. 孔晓萌.东北林业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武汉市商品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 胡勋.华中农业大学2007
  • [2].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造景模式的初步研究[D]. 李艳霞.西南大学2008
  • [3].居住小区组团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D]. 贾莹.华中农业大学2006
  • [4].不同绿地系统分类方法下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D]. 刘士菊.华中农业大学2006
  • [5].兰州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生态价值分析[D]. 张文娟.兰州大学2007
  • [6].城市绿色廊道的结构与功能及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研究[D]. 蔡婵静.华中农业大学2005
  • [7].武汉市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D]. 李智琦.华中农业大学2005
  • [8].武汉市建成区绿地的布局及公园服务功能研究[D]. 胡群霞.华中农业大学2005
  • [9].武汉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D]. 娄娟.华中农业大学2005
  • [10].工业区园林绿地不同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D]. 丁飞.华中农业大学2003

标签:;  ;  ;  ;  ;  

武汉市商品居住小区绿地结构及生态价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