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救助中村集体对民间救助资源的整合 ——以山西省北午芹村为个案

农村社会救助中村集体对民间救助资源的整合 ——以山西省北午芹村为个案

论文摘要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切实保障农村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农村社会中,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来自两个方面:村集体和农村民间社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救助都比较薄弱而且难以对接。村集体自身能力有限,而巨大的民间救助资源尚未被深度开发,这就要求村集体整合民间救助资源,利用民间救助资源的多方面优势来弥补自身不足,推动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大力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中存在着庞大的需要救助的群体,社会需求巨大,而政府的财力有限,不可能包揽所有的救助资金,仅靠政府单一主体来编制社会安全网是绝对不够的。同时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需求多样,不仅有对资金的需求,而且在人力、精神情感上都有需求,单靠政府和村集体的力量难以完成救助任务,这就需要发挥社会救助的力量。而我国的传统农村社会存在着“德业相劝、过失相归、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传统,用梁漱溟的话说,中国农村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扶危助困的伦理义务关系。因此,完全可以发挥民间救助的力量来弥补国家救助的缺失。而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市场经济在农村社会不断渗透和发展,传统农村中的管理关系不断弱化,民间救助能力也日趋薄弱,在承担弥补国家救助不足的任务中遇到困难,使得农村弱势群体难以得到有效救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对农村社会救助中民间力量弱化进行分析并且给村集体整合民间救助资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于农村救助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说,农村社会救助的发展演化深刻折射出农村社会转型变迁的过程,通过分析当前的农村救助,我们可以获得对于农村社会变迁的深入认识,这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意义。另外,国内外关于民间社会救助的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深入分析民间救助弱化深层社会原因的成果更少,本研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拓展意义。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在绪论这一章中对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详细阐述,对国内外在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福利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第二章引入了对北午芹村的案例调查,讲述了北午芹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该村在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中暴露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总结;第三章结合案例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中两股力量对接失败的原因,该部分也是本文的理论创新之处;最后第四章中结合案例调查,对村集体整合民间救助资源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的农村社会救助的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1.1 当前我国农村救助需求巨大,需求内容多样
  • 1.1.2 村集体的局限
  • 1.1.3 引导、整合民间社会救助资源的必要性
  • 1.2 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对山西省北午芹村的调查研究
  • 2.1 北午芹村基本情况介绍
  • 2.2 弱势群体的救助需求
  • 2.3 村集体的救助工作
  • 2.4 民间社会的救助现状
  • 第三章 村集体尚未成功整合民间救助资源的原因分析
  • 3.1 民间救助力量弱化
  • 3.1.1 农村社会人际关系理性化
  • 3.1.2 村庄社会关联度降低
  • 3.2 村集体对依靠民间救助资源的认识不足
  • 第四章 关于加强村集体整合民间救助资源的建议
  • 4.1 村集体要树立依靠民间救助资源的意识
  • 4.2 加大对传统道德的宣传力度,树立道德典范
  • 4.3 将分散的民间救助力量实体化,成立救助组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01)
    • [2].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回顾、反思与展望[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3].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的有效性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30)
    • [4].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问题探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7(14)
    • [5].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及问题[J]. 世纪桥 2017(06)
    • [6].安康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康学院学报 2017(03)
    • [7].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7(04)
    • [8].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问题研究——基于三门峡市运行实践[J]. 地方财政研究 2016(03)
    • [9].论人口较少民族对农村社会救助的现实需求——基于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245户家庭的入户调查[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0].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研究[J]. 现代交际 2016(06)
    • [11].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完善[J]. 财会月刊 2015(11)
    • [12].偏远地区社会救助现状探析——以遵义市务川县镇南镇为研究对象[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 [13].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关于农村社会救助的思考[J]. 前沿 2013(16)
    • [14].吕梁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问题研究[J]. 西部皮革 2017(10)
    • [15].河南三门峡: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十年跨越[J]. 中国财政 2015(22)
    • [16].完善农村社会救助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J]. 南方农业 2014(08)
    • [17].怀化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中国民政 2013(12)
    • [18].基于政府责任的农村社会救助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4(07)
    • [19].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J]. 学术月刊 2013(04)
    • [20].我国农村社会救助改革与发展研究[J]. 团结 2013(04)
    • [21].重庆农村社会救助现状透视与制度构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2].我国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8)
    • [23].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2(05)
    • [24].农村社会救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芮城县M村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1(30)
    • [25].关于完善广西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 2011(10)
    • [26].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1(06)
    • [27].对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探讨——以永州市为例[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 [28].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问题分析[J]. 农村经济 2010(02)
    • [29].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J]. 行政管理改革 2010(07)
    • [30].科学规划 以人为本 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J]. 财会研究 2009(04)

    标签:;  ;  ;  ;  

    农村社会救助中村集体对民间救助资源的整合 ——以山西省北午芹村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