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1.目的:观察定眩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风痰瘀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2.方法: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脑科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风痰瘀阻型眩晕患者为对象,将2010年08月至2011年01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定眩颗粒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定眩颗粒(有天麻、炙僵蚕、炙水蛭、陈皮、法半夏、川芎、葛根、黄芪、蔓荆子、制首乌等组方),口服,每日一剂;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每次3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经颅多普勒椎-基底动脉各血管收缩峰流速、搏动指数等数值,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治疗前后的变化。3.结果:(1)定眩颗粒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风痰瘀阻型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并且优于尼莫地平对照组。(2)定眩颗粒对椎-基底动脉各血管收缩峰流速均有明显的改善,优于尼莫地平对照组;定眩颗粒能降低双侧椎动脉的搏动指数,降低程度优于尼莫地平对照组。(3)定眩颗粒能降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浆VWF、PAI水平,升高t-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结论:定眩颗粒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风痰瘀阻型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明显的改善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保护作用。第二部分.药效研究:1.目的:通过观察定眩颗粒对小鼠的镇静抗惊厥作用和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对大鼠抗血小板聚集和豚鼠抗眩晕的作用,探讨定眩颗粒的作用机理。2.方法:抗惊厥作用、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均取ICR清洁级小鼠,连续给药后分别测定其对戊四唑引起惊厥的影响,对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后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对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的影响。抗血小板聚集研究采用SD清洁级大鼠,于末次给药后颈总动脉取血,观察定眩颗粒对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抗眩晕作用取豚鼠为实验对象,于末次给药后造模,观察定眩颗粒对豚鼠摆头潜伏期、眼震颤潜伏期、眩晕持续时间的影响。3.结果:(1)定眩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自发活动的次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2)定眩颗粒三个剂量能降低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3)此次实验未发现定眩颗粒明显的抗惊厥及直接的抗眩晕作用。4.结论:定眩颗粒有明显的镇静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本研究中未能观察到其直接的抗惊厥和抗眩晕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论文; 风痰瘀阻论文; 眩晕论文; 定眩颗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