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儒学研究

金代儒学研究

论文摘要

儒学是金代国家意识形态,是金代的主流文化,对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金代的早期和中期,儒学处于普及和制度化阶段,晚期以后金代儒学才进入到学术化阶段,出现了赵秉文、王若虚、李纯甫等儒学代表人物,他们立足原始儒学,承继汉唐、辽宋儒学,有批判、有继承、有创新,形成了独具金代特色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基本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发展脉络。金代儒学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太祖太宗时期的“借才异代”阶段、熙宗至章宗统治前期的制度化阶段、章宗统治后期开始的学术化阶段。二是学术源流。金代儒学主要渊源于汉唐经学和宋代儒学。三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儒学思想。此部分对赵秉文、王若虚、李纯甫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的儒学思想作以专门研究。本文认为三位代表人物的儒学研究各具特色,赵秉文号为金代的“儒之正理”之主,王若虚经学成就得到当世和后儒的认可,李纯甫因力主以佛为主、“三教合一”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四是金代的女真人与儒学。五是金代儒学的基本精神。包括三教合一、尚中意识、经世致用、批判精神。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尚需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借才异代”阶段
  • 一、“异代”儒士的来源
  • 二、“异代”儒士所发挥的作用
  • 第二节 制度化阶段
  • 一、科举制度的儒学化
  • 二、教育制度的儒学化
  • 三、礼仪制度的儒学化
  • 第三节 学术化阶段
  • 一、学术化的表现
  • 二、走向学术化原因探析
  • 第二章 学术源流
  • 第一节 汉唐经学(一)
  • 一、以郑玄为代表的汉代经学
  • 二、以王弼、杜预为代表的魏晋经学
  • 三、以孔颖达为代表的唐代经学
  • 第二节 汉唐经学(二)
  • 一、扬雄
  • 二、王通
  • 第三节 宋代儒学(一)
  • 一、苏氏蜀学
  • 二、荆公新学
  • 第四节 宋代儒学(二)
  • 一、二程洛学
  • 二、朱熹闽学
  • 第三章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儒学
  • 第一节 赵秉文及其儒学
  • 一、生平与学术著作
  • 二、理学思想
  • 三、学术特征
  • 四、评价
  • 第二节 王若虚及其儒学
  • 一、生平与学术著作
  • 二、经学思想
  • 三、学术特征
  • 四、评价
  • 第三节 李纯甫及其儒学
  • 一、生平与学术著作
  • 二、儒学思想主要内容
  • 三、儒学与佛学
  • 四、评价
  • 第四章 金代的女真人与儒学
  • 第一节 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女真教育与科举
  • 一、官学教育
  • 二、宫庭和私学教育
  • 三、女真进士科与经童科
  • 第二节 儒学是统治者“致治”的指导思想
  • 一、以德为本
  • 二、善于纳谏
  • 三、选贤任能
  • 四、崇俭去奢
  • 第三节 女真人伦理观念的儒学化
  • 一、孝道观念
  • 二、忠义观念
  • 三、贞节观念
  • 第四节 女真人与儒学研究
  • 第五章 基本精神
  • 第一节 三教合一
  • 一、儒家学者本身为居士、道士,或者与释道中人过从甚密、参与释道活动
  • 二、与释道中人文字往还,为方外文友、诗友
  • 三、探究学理,三教兼修
  • 四、在金代以儒为主,三教合一得到学术界和思想界普遍认同,但也有不同意见存在
  • 第二节 尚中意识
  • 一、以“中”为核心内容构建其哲学思想体系
  • 二、以“中”为其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 三、金代儒家学者汉宋兼采的治学理路也是金代儒学尚中意识的一个表现
  • 第三节 经世致用
  • 一、金代儒学产生伊始即以现实应用为根本目的
  • 二、金代中期,儒学在金代封建化改革和政治制度的制定中发挥了主体作用
  • 三、学术化阶段,金代儒学依然保持着经世致用的基本价值取向
  • 第四节 批判精神
  • 一、对儒学发展史上最重要代表人物的批评往往集中而严厉
  • 二、从不同的学术立场出发,就不同的学术思想展开批判
  • 三、对于一些不占主流地位的少数派学者给予极大关注
  • 四、勇于力排众说,提出自己的观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科研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校勘十则[J]. 北方文物 2020(01)
    • [2].《金史》所见“富者”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3)
    • [3].《金史》勘误二则[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10)
    • [4].百姓利益高于自己的前途[J]. 清风 2017(04)
    • [5].金代石刻对《金史》的补充与校正[J].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11(00)
    • [6].《金史》勘误三则[J]. 江海学刊 2020(05)
    • [7].《金史》点校补正七则[J]. 北方文物 2019(03)
    • [8].中华书局校点本《金史》讹误补勘[J]. 黑龙江史志 2014(11)
    • [9].《金史》本纪校读札记[J]. 西北民族论丛 2018(01)
    • [10].《金史》论赞的内涵与意旨剖析[J]. 史学月刊 2013(07)
    • [11].金代石刻文献对《金史》中官职的补正[J]. 北方文物 2012(01)
    • [12].杨朴在《金史》中的隐遁与金初政治[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04)
    • [13].《金史》标点正误二则[J]. 东北史地 2009(03)
    • [14].《金史·赤盏合喜传》校正一则[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4(02)
    • [15].《金史》阙载耶律履使宋事迹考补[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6].《金史》点校阙误三则[J]. 中国史研究 2014(03)
    • [17].《金史》勘误三则[J]. 北方文物 2010(02)
    • [18].完颜娄室神道碑碑文的史料价值述要[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2)
    • [19].辽金女真的“家”与家庭形态——以《金史》用语为中心[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11)
    • [20].《金史》中茶叶史料简析[J]. 中国茶叶 2012(06)
    • [21].王鹗修金史及其《金史稿》探赜[J]. 史学史研究 2016(04)
    • [22].《金史》勘误一则[J]. 中国史研究 2014(03)
    • [23].《金史》衍聖公家族事迹叢考[J]. 文史 2018(02)
    • [24].夏金末年夏使入金贺正旦仪式考论——以《金史》“新定夏使仪”为中心[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5].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宗室表》考证[J]. 北方文物 2015(03)
    • [26].也谈金初建国及国号年号[J]. 史学集刊 2008(06)
    • [27].《金史》行盐地理探微[J]. 北方文物 2009(03)
    • [28].金末遥授(遥领)官研究[J]. 宋史研究论丛 2012(00)
    • [29].《金史》仆散端封爵史料补佚一则[J]. 江海学刊 2019(05)
    • [30].金代蝗灾的特点及社会影响分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标签:;  ;  ;  ;  ;  

    金代儒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