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研究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研究

论文摘要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其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的,因而特定时期的会计发展是以这一时期的经济环境为前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现有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财务会计及其报告在外部使用者的强烈要求下,内容不断拓展,计量手段不断创新。在会计信息内容不断增加的同时,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演越烈,特别是美国近来一系列的会计造假案相继暴露后,财务会计成了罪魁祸首,遭人谴责。财务会计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若保持原有传统特点,将无法满足外部的信息需求;而以决策有用为目标来改进财务报告,又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目前的财务会计进退两难,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在会计计量模式方面,适合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成本原则,却无法计量和正确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居于核心地位的知识资源价值,为了能更可靠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引入在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财务会计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首先需要确定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起着引导方向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等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财务会计目标服务。财务会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会计职能的扩大,以及特定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目标处于变化之中,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确定中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应立足中国实际。财务会计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否则财务会计将难以实现;但也不能定得过低,否则难以发挥财务会计的功能,而且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也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迄今为止,国际会计学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基础之上。“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目标就是向出资者报告资产的受托管理情况。“受托责任观”提供的信息过于单一。将财务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并没有否认财务会计的历史地位及其未来的作用。构筑于价值法基础上的财务会计本来就难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财务会计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发挥作用,并非“受托责任观”过时了。只是它过分强调向出资者反映过去的经营业绩,而使财务信息显得过于单一。“受托责任观”要求会计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有用观”主要是着眼于财务会计的现代角色,强调财务会计应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根本目标应该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需要的相关信息,从而有助于其进行决策,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决策有用观”在会计计量上侧重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从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会计环境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政治体制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中国特殊国情要求财务会计目标的制定也应当符合这一国情。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引入又体现了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又要不可避免地融入国际会计观。因此本文在论述财务会计目标时以中国特有的国情为基础,借鉴了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提出了我国应当确立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目标。本文分五章,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该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等六个部分。其中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有关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进行了归纳。第二部分是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进行分析。它包括公允价值的含义、公允价值的确认条件以及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三个部分。其中,公允价值的含义主要概括了国内外有关权威机构或学者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确认是分别对投资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在确定公允价值时所应该具备的条件进行概述。最后,把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五个不同的计量属性进行比较,讨论其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讨论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这一章包括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和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两个部分。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主要讨论了什么是财务会计目标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财务会计目标。而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是本章论述的重点,分别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模式以及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进行分析。其中,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来探讨。会计计量计量模式则分别从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来解析。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仍然是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基本观点上进行分析并选择。第四部分是关于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主要选择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即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以及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在考虑财务会计目标的选择时就必须对我国的会计环境进行基本的分析。笔者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法律三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进行粗略的概括,也为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在去年发生较大的改变,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也引起广泛的关注。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框架的构建起着引导的作用,而财务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框架构成的一部分与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笔者就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对财务会计目标选择的影响。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论述即提倡阶段、回避阶段以及重新引入阶段。本文只是论述重新引入阶段。在重新引入阶段中,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债务重组四个项目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与以前的做法做了比较。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升华之处,即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构建。这一章分三小节进行论述。首先是对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进行分析。财务会计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了解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构建财务会计目标的基础。我国会计信息主要使用者就我国现状而言包括政府、银行以及投资者三部分,其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是企业最大债权人。满足了主要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财务会计目标有效的体现方式之一。其次,由于我国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较晚,许多会计理论的研究还未完善,我国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框架,而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显然比我国做得较好,因此借鉴西方国家在构建财务会计目标方面的有效做法是必要的。本小节主要讨论了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以及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最后,在结合前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定位财务会计目标应该遵循三条重要原则,并在这三条重要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即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实际状况,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并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确立我国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目标应成为我国会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纵观全文,主要贡献点为:(1)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确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笔者通过收集有关公允价值的资料,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对各类资产公允价值的确认条件分别进行论述。(2)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基础理论与方法上,鲜有对现有财务会计目标从公允价值的角度进行总结和提高的研究,而这是很能给人以启发的,本文的研究正基于此,这对丰富公允价值以及会计目标等会计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3)结合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借鉴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在公允价值这个理念下来构建“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目标。由于笔者理论积累与研究水平的局限,本文在许多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本人也将在今后对这一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财务会计目标的含义
  • 1.3.2 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历程
  • 1.4 研究方法
  • 1.5 解决的主要问题
  • 1.6 不足及创新点
  • 2. 公允价值的概念分析
  • 2.1 公允价值的含义
  • 2.2 公允价值的确认条件
  • 2.2.1 投资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认条件
  • 2.2.2 存货公允价值的确认条件
  • 2.2.3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确认条件
  • 2.2.4 无形资产公允价值的确认条件
  • 2.3 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区别与联系
  • 2.3.1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关系
  • 2.3.2 公允价值与现行成本的关系
  • 2.3.3 公允价值与现行市价的关系
  • 2.3.4 公允价值与可实现净值的关系
  • 2.3.5 公允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关系
  • 3.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
  • 3.1 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
  • 3.1.1 什么是财务会计目标
  • 3.1.2 对财务会计目标不同角度的思考
  • 3.2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
  • 3.2.1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3.2.2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会计计量模式
  • 3.2.3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定位
  • 4.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选择
  • 4.1 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法律环境
  • 4.2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
  • 4.2.1 对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运用
  • 4.2.2 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运用
  • 4.2.3 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运用
  • 4.2.4 对债务重组的运用
  • 5. 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思考
  • 5.1 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 5.1.1 政府
  • 5.1.2 银行——最大的债权人
  • 5.1.3 投资者
  • 5.2 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
  • 5.2.1 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论述
  • 5.2.2 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目标定位的共通之处
  • 5.3 确立公允价值理念下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目标
  • 5.3.1 制定财务会计目标遵循的原则
  • 5.3.2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构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允价值计量对受托责任观的影响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系列研究之三[J]. 新会计 2018(12)
    • [2].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06)
    • [3].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对会计目标定位的影响——基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视角[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0)
    • [4].会计受托责任观的哲学考量[J]. 会计师 2014(23)
    • [5].探究中德会计环境比较[J]. 商业故事 2016(26)
    • [6].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J]. 企业家天地 2013(06)
    • [7].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体系构建探讨[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03)
    • [8].浅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会计目标的定位[J]. 商业会计 2008(09)
    • [9].关于会计目标中受托责任观的思考[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3)
    • [10].会计目标的发展和演变——兼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J]. 财务与会计 2012(09)
    • [11].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 [12].论内部审计“去审计化”——基于受托责任观的视角[J]. 会计之友 2012(36)
    • [13].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会计目标定位[J]. 商 2015(22)
    • [14].我国会计目标定位思考[J]. 时代金融 2018(36)
    • [15].财政受托责任观下国家审计战略的转型研究[J]. 财经智库 2016(04)
    • [16].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J]. 商业经济 2014(14)
    • [17].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问题探讨[J]. 企业导报 2012(13)
    • [18].关于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J]. 会计研究 2020(03)
    • [19].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01)
    • [20].对我国会计目标的重新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4)
    • [21].决策有用观下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保护[J]. 特区经济 2012(12)
    • [22].会计目标定位的新思考——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4)
    • [23].会计环境视角下会计目标定位的研究[J]. 时代金融 2017(29)
    • [24].编辑部絮语[J]. 财经智库 2016(04)
    • [25].国家治理视角下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初探[J]. 青海金融 2020(06)
    • [26].基于权益保护观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重构[J]. 财会通讯 2017(13)
    • [27].以受托责任观解读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01)
    • [28].现代会计理论的支撑作用研究[J]. 中国外资 2014(02)
    • [29].会计信息质量与通货膨胀会计[J]. 财会学习 2011(02)
    • [30].受托责任观下的政府会计目标改革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18)

    标签:;  ;  ;  ;  ;  

    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