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存储介质中光场的量子噪声特性研究

量子存储介质中光场的量子噪声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原子相干效应是进行量子信息存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光是进行量子信息传输和量子信息处理的有效载体,但是由于其速度快以及光子之间不易耦合,所以光不能进行信息存储。而实物粒子如原子是国际上公认的理想的量子信息记忆单元,光与原子之间的相干相互作用为量子信息在光场和实物粒子量子态之间的传递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通过光场与原子的相干作用实现光子与实物粒子之间量子态的传输、存储和提取,将会对发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许多实验小组在实验上验证了经典弱脉冲光信号在这种条件下的存储功能,而量子存储(quantum memory)意味着要实现在散粒噪声极限或散粒噪声极限以下的量子态的存储特性。由于光场的量子态如相干态,正交压缩态和光子纠缠对的量子性,当它们作为量子通讯中的重要传输光源时,在受到量子力学不确定关系的制约下,其量子通讯的安全性具有经典保密通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任何窃听者试图通过量子测量来窃取信息都会不可避免的使系统的量子态受到扰动,这也就使窃听行为暴露,从而有望实现真正的保密通信。因此量子存储对进一步提高量子通讯的信息存储容量和保密性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推动量子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寻求更合理及更完备的量子存储系统方案将会对量子信息处理、量子保密通讯、量子信息控制以及量子计算等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它的研究又可使人们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检验,使量子力学对微观领域的研究更加完善。论文主要对相干光场在原子相干效应介质中进行量子存储时的噪声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且提出了对于非经典光场实现量子存储的最佳噪声抑制的理论解释。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利用原子相干效应进行光存储实验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对光场经过EIT介质后的噪声进行了测量,提出了利用对噪声的测量验证量子存储特性的实验方案。2.在理论上对振幅压缩的输入探针光通过EIT介质后的噪声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EIT后被延迟的压缩光振幅噪声谱不仅决定于输入光的振幅噪声,也有来源于相位噪声向振幅噪声转化的部分以及原子噪声的部分。在这些工作中,属于创新的工作有以下几点:1.测量了相干光场经过EIT介质存储之后的噪声情况,提出对于非经典光场经过存储后非经典特性测量的实验方案。2.利用全量子理论对非经典光场经EIT介质存储后的噪声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1.1 相干布居数俘获(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
  • 1.1.2 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 1.1.3 光速减慢
  • 1.1.4 光脉冲的存储与释放
  • 1.1.5 利用原子介质获得量子存储与量子关联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场在存储介质中的量子噪声特性的实验研究
  • 2.1 背景介绍
  • 2.2 饱和吸收光谱
  • 2.2.1 Doppler饱和吸收光谱原理
  • 2.2.2 铯原子能级结构
  • 2.2.3 铯原子饱和吸收谱的实验测量
  • 2.3 光栅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 2.4 利用原子共振介质EIT现象研究原子对光场噪声的影响
  • 2.4.1 观测EIT的实验装置
  • 2.4.2 对恢复探针光噪声的测量
  • 2.4.3 利用一束光产生EIT的实验研究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非经典光场量子存储的理论研究
  • 3.1 背景介绍
  • 3.2 理论模型
  • 3.3 输出探针光噪声在特定频率处展开的分析
  • 3.4 在非零探测频率处探针光的输出噪声谱
  • 3.5 双光子失谐时的噪声谱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场成像原理及应用技术[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02)
    • [2].亚周期尺度下的新型光场调控[J]. 量子电子学报 2020(01)
    • [3].新颖特性光场的二级精细调控[J]. 量子电子学报 2020(01)
    • [4].单交变光场的微控移相精密直线位移测量方法[J]. 光学学报 2020(02)
    • [5].超表面多维光场调控及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J]. 科学通报 2020(18)
    • [6].基于光场调控的光纤通信传输方法[J]. 激光杂志 2020(06)
    • [7].单交变光场余弦透光面集成化时栅传感器研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0(08)
    • [8].非线性自加速光场及其应用(英文)[J]. 物理学进展 2020(05)
    • [9].压缩光场重建与深度估计[J]. 应用光学 2019(02)
    • [10].光场成像原理及其历史进程[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23)
    • [11].“光场调控、传输及其应用”专题前言[J]. 光学学报 2016(10)
    • [12].光场衍射在压缩感知鬼成像中的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6(11)
    • [13].基于电磁诱导透明机制的压缩光场量子存储[J]. 物理学报 2017(07)
    • [14].基于矩阵变换的光场成像及重聚焦模型仿真[J]. 光子学报 2017(05)
    • [15].光场成像技术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6(03)
    • [16].计算混沌光场熵的新方法[J]. 量子光学学报 2016(03)
    • [17].光场图像三维重建中的关键技术综述[J]. 福建电脑 2016(09)
    • [18].基于光场成像的三维测量方法的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5(06)
    • [19].光场成像技术的革新与前景分析[J]. 科技传播 2015(13)
    • [20].光场技术:让用户拥有更自然的景深[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10)
    • [21].光场改变了什么?[J]. 人像摄影 2012(08)
    • [22].关于光场的思考[J]. 人像摄影 2012(08)
    • [23].单轴晶体中杂化偏振矢量涡旋光场的传输特性[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4].基于光场重聚焦原理的目标探测研究[J]. 电子世界 2019(01)
    • [25].新型矢量光场调控:简介、进展与应用[J]. 光学学报 2019(01)
    • [26].基于深度学习的光场加密图像恢复技术[J]. 光学仪器 2019(04)
    • [27].自动驾驶与光场技术[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8(02)
    • [28].基于远红外相机的被动式光场成像[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9].通过计算呈现真实——浅析光场成像技术[J]. 现代电影技术 2018(11)
    • [30].自由空间中偏振调制光场的传输及控制[J]. 光学学报 2016(10)

    标签:;  ;  ;  

    量子存储介质中光场的量子噪声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