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伴随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带来巨大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版权制度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不少法律问题,其中数字版权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信息传播技术的提升也使得网络盗版侵权行为泛滥,阻碍了版权相关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严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更对公共利益造成巨大危害。业界亟需采取某种技术手段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监管,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被引入公众视野。该技术就是对数字内容版权进行永久保护的一系列软硬件技术,用以保证数字内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合法使用,平衡数字内容价值链中各个角色的利益和需求,促进整个数字化市场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数字版权管理涵盖三大主题,贯穿所有处理环节,涉及数字内容整个价值链。在分析现有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典型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数据类型无关及传播渠道无关的数字版权管理机制,重点研究其系统需求及其法律支撑、协商机制框架及其形式化模型、参与实体验证及其授权机制、相关协议确立及其形式化分析等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针对各方对于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概念涵义片面理解甚至错误认识的根源做出分析。一方面,绝大多数人将数字版权管理片面当作是为了打击盗版侵权而将所有消费者默认为不可信状态,并采取技术手段对他们的各种使用行为进行约束,从而达到保护数字媒体的目标。没有考虑到终端用户对于所使用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接受度和需求。另一方面,众多产品经销商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与著作权法之间简单牵强的划上等号误导消费者,使得用户误认为能随心所欲对购买到的受限媒体实施任何操作。在系统地研究了数字内容版权中存在的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定义了数字版权管理数字资源使用实体、资源版权所有者以及版权安全许可约束和职责义务等概念;分析了造成上述两方面误解的原因并且给出了数字版权管理本质的确切涵义,即由于缺乏对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三大主题关联的了解,特别是对于法律支撑框架的定义及其在系统中所处地位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对于数字版权管理概念的界定发生偏差,确立了对于数字版权管理法理学地位及本质的涵义,即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不是对版权法的简单对应,而是在法律框架内确保经双方协商后达成许可条款能得以有效实施;提出了对于上述缺陷的解决方案,构建了一个有效的法律体制框架,并将其纳入到设计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架构中。明确提出了协商机制是达成使用许可契约至关重要的步骤,而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正是对使用许可条款的执行机制,给出了为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框架构建的协商规范协议,指出了通过协商机制体系的引入,体现了公平合理使用的法律原则,使得消费者能获取到满意的使用权限集,并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允许了具备良好信用记录的用户可得到更为宽松的使用权限,使得系统充分挖掘出潜在客户,是信息服务提供商提高每用户平均收入的有力工具,保证了运营商业务持续稳定收入来源。通过上述分析,肯定了将协商机制纳入至数字版权管理管理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率先对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提出协商处理协议机制,同时也是率先将佩特里网模拟机制引入到数字版权管理协商机制的健壮性和完整性分析环节中,通过使用佩特里网能对模拟系统中是否存在死锁及协议过程中所有预想状态是否可达做出正确判断,为协议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指出了数字版权管理归属于某种类型访问控制模型范畴,而权限表达语言正是对该模型诸多策略及规范的准确表达,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针对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及其权限表达语言的形式化描述模型,从而容易导致所创建的使用许可出现严重的语义模糊笼统与歧义混乱。指出了用户被授予各项权力条款的解析、验证及其使用环节都与权限表达语言密切相关并且由权限表达语言无歧义明确描述,确立了权限表达语言在契约达成、数据报文和系统构建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访问控制策略形式化模型、创建了对应的综合策略权限表达语言,有效地解决了访问控制规则解析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由此率先针对数字版权管理访问控制应用建立了形式化模型。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中访问控制处理环节分解为两部分,即对各参与实体的身份验证及其使用操作请求授权。如何对参与实体的身份验证是本文的难点问题,不仅要对各种应用平台提供支持,同时不强制要求终端设备具备网络连接,同时还需在法律框架内保护用户隐私而且仅需用户很少干预,从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分析了上述需求,研究了将验证模块与系统核心模块解耦合的策略,提出了只需用户提供某项信任状并经查验有效后,系统就能对该用户的操作请求予以授权的方案。借鉴了RFC1510网络认证服务认证符模型思路,构建了基于信任状的数字版权管理用户身份验证机制,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难题。数字资源唯一标识性问题是对数字内容进行版权保护的前提。提出了具备一致性检验特性的数字客体标识系统,满足了数字内容动态变化、移动和分解组合的要求,能有效地解决了验证和解析标识与被标识资源间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关键问题与系统需求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基础概述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措施与法理学关系
  • 2.1 数字化冲击与应对思路
  • 2.2 技术措施及其法律保护
  • 2.3 版权保护技术措施的合理性
  • 2.4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与法理范畴
  • 2.5 使用操作许可涵义
  • 2.6 协商机制与数字版权管理
  • 2.7 小结
  • 3 数字版权管理协商机制模块框架
  • 3.1 协议思想与研究背景
  • 3.2 协议机制类型
  • 3.3 销售商出价方式
  • 3.4 议价商讨方式
  • 3.5 协商机制需求分析
  • 3.6 实例分析
  • 3.7 小结
  • 4 权限管理及访问控制形式化模型
  • 4.1 现有访问控制机制
  • 4.2 权限表达语言研究背景与需求
  • 4.3 cpREL 形式化表述.
  • 4.4 访问控制执行分析
  • 4.5 小结
  • 5 数字版权管理授权与验证
  • 5.1 授权功能模块
  • 5.2 验证功能模块
  • 5.3 受限文档的创建
  • 5.4 数字版权管理信任链
  • 6 实例与分析
  • 6.1 设计背景说明
  • 6.2 原型系统设计
  • 6.3 系统性能测试评价
  • 6.4 设计方案综合分析
  • 6.5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系统分析与评价
  • 7.3 今后的工作
  • 7.4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cpREL 使用许可模式
  • 附录3 cpREL 操作许可集实例代码
  • 附录4 cpREL 许可协议过程实例代码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奖励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四位一体:融合出版时代的数字内容资源安全管理策略[J]. 科技与出版 2020(02)
    • [2].数字内容平台版权集中的法律规制研究[J]. 政治与法律 2020(10)
    • [3].揭秘“数字内容”——虚拟空间的交互体验[J]. 公共艺术 2016(06)
    • [4].论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内容服务——以人教社、高教社为例[J]. 社科纵横 2015(05)
    • [5].数字内容价值创造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J]. 情报科学 2015(10)
    • [6].我国数字内容产品消费模式的实证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10)
    • [7].本期《垂钓》数字内容总览[J]. 垂钓 2018(13)
    • [8].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内容服务与安全监管技术研究与实现[J]. 信息网络安全 2020(10)
    • [9].数字内容产品化策略及应用研究——以小学数学北师豆课件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22)
    • [10].专访联通在线秦吉波 探索5G数字内容生态新模式[J]. 通信世界 2019(34)
    • [11].5G时代数字内容的市场营销策略[J]. 现代商业 2020(05)
    • [12].数字内容对英国图书馆危机的影响[J]. 出版参考 2019(05)
    • [13].标准资源数字内容运营平台建设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9(17)
    • [14].印度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 青年记者 2018(14)
    • [15].论数字内容合同的权利救济体系——以欧盟《数字内容合同指令议案》为中心[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6].教育出版数字内容服务平台构建[J]. 传播与版权 2015(11)
    • [17].新型数字内容服务及其支撑体系研究框架探析[J]. 科技与出版 2013(07)
    • [18].三网融合环境下数字内容服务元数据规范研究[J].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12(01)
    • [19].数字内容生态与出版业的颠覆性创新[J]. 出版广角 2012(11)
    • [20].基于内容的数字内容标识描述机制[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1(08)
    • [21].云服务及其对数字内容产业的影响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11)
    • [22].英国馆举办英国数字内容高端论坛[J]. 计算机与网络 2010(19)
    • [23].数字内容产品特征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02)
    • [24].全球数字内容总量逼近5000亿GB[J]. 科技与出版 2009(07)
    • [25].可信数字内容安全认证与授权管理协议[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11)
    • [26].数字内容阅读之忧[J]. 出版参考 2009(30)
    • [27].国内外媒体数字内容付费实践研究[J]. 青年记者 2019(17)
    • [28].2018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报告[J]. 出版发行研究 2019(07)
    • [29].欧美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政策模式比较[J]. 中国出版 2018(06)
    • [30].海量数字内容资源的安全存储策略研究[J]. 科技与出版 2016(09)

    标签:;  ;  ;  ;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