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攀鲈亚目(Anabantoidei)斗鱼科(Belontiidae)斗鱼属(Macropodus),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内陆水域。其生活环境主要为小型水沟、池塘和湖泊等自然水体,以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叉尾斗鱼仔鱼的摄食节律、叉尾斗鱼仔鱼期的食性选择与摄食强度、叉尾斗鱼仔鱼期的生长特性以及不同种群密度对叉尾斗鱼仔鱼的生长与存活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摄食节律。对5日龄、8日龄、12日龄叉尾斗鱼仔鱼的研究结果均表明:自然光照下,叉尾斗鱼仔鱼在午后12:00-16:00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高峰,而持续光照组与持续黑暗组未表现出明显的摄食峰谷。持续光照下,叉尾斗鱼仔鱼的昼夜摄食活动均很活跃,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夜晚20:00-翌日4:00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高于同一时段自然光照组。而在持续黑暗下,与自然光照相比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白天8:00-16:00各时段的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降低。叉尾斗鱼仔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其摄食节律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2.饵料选择与摄食强度。叉尾斗鱼2-6日龄仔鱼对桡足类无节幼体有明显正选择(E>0),而对轮虫则表现为明显的负选择(E<0)。7-11日龄的仔鱼主要以小型枝角类为食物,以摄食一些小型桡足类为辅。从12-25日龄开始,仔鱼开始摄食中小型桡足类,同时仍然以无节幼体和枝角类作为辅助食物,但枝角类从17日龄开始进入负选择(E<0)。对375尾不同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进行解剖观察,发现2日龄仔鱼有部分开口摄食,开口摄食比例46.67%,仔鱼期(包括2日龄)平均摄食比例达93.87%,其中3日龄以上保持100%。仔鱼的摄食能力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强,2日龄仔鱼开口摄食时平均摄食量仅为0.0017mg,而2-25日龄仔鱼平均摄食量已达0.136mg,消化道饱满系数平均为3.18%。3.生长特性。在27-28℃水温条件下,对0-25日龄叉尾斗鱼仔鱼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全长平均日增长率为5.29%,体重平均日增长率为17.94%。全长(L/mm)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Z=3.265e0.0526D (R2=0.9192);体重(M/mg)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M=0.3632e0.01755D(R2=0.8978);仔鱼全长(L/mm)与体重(M/mg)的关系式为M=0.0068L3.3326(R2=0.9874)。4.仔鱼密度对生长和存活率影响。实验在1000ml烧杯内设置仔鱼种群密度50、100、150、200尾,从孵化出膜开始连续培养15d,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在50尾至200尾时,其最终体重、SGR、DWG都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仔鱼的死亡率升高,当种群密度为200尾时死亡率达到最大值的15%。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德国火焰叉与越南黑叉尾斗鱼杂交繁殖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9)
- [2].美丽绝伦的壮乡田峒精灵——壮家叉尾斗鱼[J]. 水族世界 2010(02)
- [3].国斗奇葩——神秘的壮家黑叉尾斗鱼[J]. 水族世界 2010(03)
- [4].越南黑叉尾斗鱼展示行为的偏侧化及其对镜面影像的响应[J]. 动物学杂志 2018(04)
- [5].叉尾斗鱼肉瘤病的病理学检测和病原鉴定[J]. 水产科学 2018(05)
- [6].几乎养不死的鱼[J]. 中学生百科 2020(33)
- [7].叉尾斗鱼的饲养及繁殖[J]. 花卉 2015(02)
- [8].叉尾斗鱼水族繁养技术[J]. 江西水产科技 2014(03)
- [9].叉尾斗鱼的繁殖与人工饲养研究[J]. 河北渔业 2014(04)
- [10].叉尾斗鱼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形成特征[J]. 中国水产科学 2010(06)
- [11].叉尾斗鱼仔鱼饵料选择与摄食强度[J]. 生态科学 2013(05)
- [12].叉尾斗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2(02)
- [13].细胞质膜在罗非鱼和叉尾斗鱼低温驯化过程中的功能(英文)[J]. 水生生物学报 2015(06)
- [14].叉尾斗鱼种群遗传变异与亲缘地理[J]. 生态学报 2011(02)
- [15].不同光照条件下叉尾斗鱼仔鱼摄食节律[J]. 生态学杂志 2010(06)
- [16].斗鱼属鱼类亲缘关系的Cyt b基因序列和RAPD分析[J]. 动物学杂志 2009(05)
- [17].4种水生动物对富营养化园林水体的净化效果[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