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践履:孔子道德论的特质(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张佩荣[2](2021)在《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文中提出“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以“道”、“德”为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之意”作为老子思想之枢要,扎根于老子对人性的省察、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反思,集中展现了老子对道德之本意的思考。学界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且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道德之意”的阐发,缺乏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之间的通贯性。这种通贯性的缺乏,不仅导致对老子的“道德之意”的阐发不够完整,而被理解为“半截的”(1)道德学说,而且对老子致思之旨和终极关怀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针对既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循着老子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以《老子》文本的历史性考察为起点,剖析老子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其构建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到天人一体关系中,即在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下,探析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将从老子“道德之意”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维理路、具体意涵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论述。第一部分,厘清老子之所以要“深原道德之意”的历史缘由。循着形下的历史层面与形上的超越层面相结合的路线,对天下失序与“大道之失”发生的缘由,展开历史阐释和逻辑分析。具体来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欲望的脱缰和生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体制坍塌所造成的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王权神授的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天人关系展开反思。本文通过对肇始于“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成熟于西周的“德-礼”体系,以及春秋出现的“礼坏德衰”,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性阐述,来发掘其中周德与天命,礼制与宗法的内在关系,从而理解老子时代出现“德衰礼坏”的历史必然性。老子反思的是当“人伦关系”取代了“天人关系”成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后,人们的生存境遇不再呈现出内在的生命原则和个体自然的差异性,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力的秩序所裹挟,而无暇安性命之情。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德衰”解释成为“大道之失”的结果。在老子看来,需要保持“不失”、且“有以为”的“周德”,难以超越氏族血亲伦理与王权政治的局限性。因而,他一方面通过“上德不德”的反向思维和否定形式,剥离“周德”的人伦衍义。另一方面,他试图从人性觉醒的角度,为人类道德寻找宇宙论根基,进而发出“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第二部分,梳理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即从史巫之学到致道之学的转化,从天命信仰到天道自然的转化。史官所具有的天道观念和省察历史逻辑的智慧,以及《周易》古经所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宇宙生命的整体图式,使得老子能够超越善恶观念的相对性,跳出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域,追问的是道德的根源性内容。也就是说,老子基于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对“道德”的思考并非囿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由位分或职分决定的尽职尽伦的规范,而是从宇宙生命整体对于个体存在之意义开始的思考。第三部分,系统地阐释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分别从老子的思想前提、思维路径和致思之旨三个方面的论证,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既形而上地追问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又形而下地关切个体存在之真实。具体来说,就思想前提而言,老子基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视角,来思考万事万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根据;就思维路径而言,老子从对形下世界的关切出发,向上追问到宇宙的根基处,将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归根到形而上的方面去。反之,又从形上的追问中推衍出他对形下的现实关切;就致思之旨而言,老子旨在为人类生存活动之自然,寻求宇宙论的根据。系统性论证老子“道德之意”缘何能够实现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的贯通,避免被诠释成“半截子”的道德学说。第四部分,在老子“道德之意”具体内涵的逐一阐释中,体会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内蕴着“道”的始基性作用、“德”的个体性特征、“自然”的核心价值、以及“无为”的实现方式;并梳理这些具体意涵之间的关系,凸显“道德之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枢要地位。具体来说,“道生德畜”是宇宙整体生生不息的终极动力,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至上根据,是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的内在根基。而“尊道而贵德”就是维护宇宙生命的根本原则,是楔接神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道德得以实现的终极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张,既强调天人一体的整体性,又强调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那么,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意旨在于因任“自然”,而实现这一核心意旨则在于“无为”。总之,在老子“道德之意”的系统展开中,首先体会到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即老子是在“周德”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主张,实现了从有为之“德”向“上德不德”,从狭义道德向广义道德,从具体德目向根源性道德的回归。其次,发现老子将道德的始源内容和人的真实本性,都放置在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整体当中,在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中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最后,发现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思考,实现了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的贯通,即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结合、存有原理与应然原理的有机结合,是一套体系融贯的道德思想。也正是老子的这一思维理路,使得他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呈现出“天之所与、人之所为”的双向度特征。
唐锦锋[3](2021)在《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西伦理思想史上,王阳明和康德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位思想家。王阳明真正地实现了儒者“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达德”于一身,是现实化的儒家理想人格形象,他开创的“阳明学”是继“程朱理学”之后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精神面貌的重大学术流派。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哲学流派,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西方哲学,他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以王阳明的“良知”和康德的“自由意志”为题的中西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两位具有代表性思想家伦理思想的异同,有助于我们认识中西伦理精神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乃至促进我们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开展对自我文明的反思与批判,增进对自我文明的认知,促进中西文明之间的认识与了解,进而促进中西文明之间的互学与互鉴,增进中西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这种伦理思想上的比较研究将立足于全球化交往实践纵深发展的客观实际,以中国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和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现实诉求,通过比较的研究,认知与交流、反思与批判、解构与建构,建设既有中国文明特色的,又能面向世界与未来的现代化的中国伦理精神。本论文拟将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除外),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良知论”与“自由意志说”。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概述王阳明与康德的生平及其伦理思想。首先,论文考察了王阳明与“良知论”,内容侧重于王阳明的家世,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其中比较突出地阐述了发生在他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三次重大的转折,并具体研究了促成这种重大转折过程中的个人际遇、学术因缘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介绍王阳明的“良知论”时,主要从本体、工夫、境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全面展示王阳明道德思想的全貌与具体内涵。其次,论文考察了康德的生平及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概述的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地介绍了他的重要哲学着作,并重点分析了康德的道德哲学与其时代哲学背景之间的深层次的关联,通过“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端”、“休谟的怀疑”、“卢梭的批评”的论述,展示了康德的道德哲学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在介绍康德的“自由意志说”时,主要从“自由意志”之界定、“自由意志”之法则、“自由意志”之实现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揭示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全貌与具体内涵。第二章,道德的先天根据。本章内容分别考察了“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先天性,辨明论证“良知”是先天而内在的,“自由意志”是先验而超验的观点,并考察了这种差异性的产生原因,“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中西思维方式。第三章内容分别考察了王阳明与康德在道德修养与教育问题上的主张。王阳明的道德修养是通过工夫的修炼完成的,康德的道德修养则要求认识道德律,认识绝对命令的三个公式。王阳明的道德教育立基于“良知”的普遍性,积极引导社会大众“致良知”,培养具有圣贤气象的道德人格。康德的道德教育主张对社会大众进行理性思维训练,使他们认识到“自由意志”的纯粹性,感受到道德的崇高,激发他们对道德的敬重感,促进大众道德行为的实践。在充分地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王阳明重视实践的历练而康德则强调理性的训练的深层原因,“重践履”与“重知识”的不同中西伦理传统。第四章内容分别考察了王阳明的“良知论”和康德的“自由意志”说所指向的道德的至高目标。王阳明的道德理想是成就圣贤人格,实现“万物一体之仁”,而康德认为有道德的人有理由去追求“德福一致”的实现,它是理性赋予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在比较“万物一体之仁”和“德福一致”的基础上,论证王阳明的“良知论”和康德的“自由意志说”所共同具有的德性优先性以及禁欲主义的特征,并辨析这些特征在程度上的差异性。第五章道德哲学的“人性论”,内容分别考察了王阳明“良知论”和康德“自由意志说”中的有关“人性”的主张,比较他们有关“人性”的结构、本质的论述。第六章道德哲学的“动机论”,内容分别考察了王阳明“良知论”和康德“自由意志说”的“动机论”特征,并指明“动机论”的道德学说存在着动机检验上的困难,根本无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的动机是否出自“良知”或“自由意志”。最后,围绕着道德的“自律”与“他律”问题在王阳明的“良知论”与康德的“自由意志说”之间进行了比较,论证了王阳明的“良知论”是不完全的道德自律学说,而康德的“自由意志说”是完全的道德自律理论。结语,“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和合”。结语部分主要探讨王阳明的“良知论”与康德的“自由意志说”可能的“和合”。这也是本论文进行比较哲学研究的一个最终的理论成果。本论文认为王阳明的“良知论”与康德的“自由意志说”至少能够在五个方面进行“和合”,从而为能够开创出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现代性的,既能立足当下又能面向未来的,属于中国新时代的伦理与道德精神提供助力。
赵盛梅[4](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林青[5](2020)在《王夫之气论研究》文中指出对“气”的强调是王夫之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本文从探究王夫之气论的思想来源出发,重点研究其本体论、宇宙论、人性论等哲学思想。王夫之气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易学哲学思想,二是张载的气论思想。王夫之认为,《易》揭示了世界的“生生不息”,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万物都处于生化流行之中,这个世界是“动”的,这个“动”就根源于形成天地万物的“太虚”本体是运动不止的。这样,王夫之就把朱熹所说的不动的“理”的形上世界,统归于一个健动不息的“动”的世界。王夫之认为,张载的思想不仅指明了万物起源于太虚本体,并由此进一步说明了万物生灭、人之生死问题。在本体论上,王夫之以“太极”为本体。在王夫之看来,“太极”并非是如朱熹所说那样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而是阴阳未分、理气浑沦之实体。作为气之“本体”的太极虽虚而无形却是实有。他以之为理论依据,对老庄的“无中生有”和佛教的“空无”“寂灭”之论展开了批评。王夫之从“体用相胥”思想出发,以“气”的“实有”扭转了程朱“贵理贱气”的观点。他认为,理为依附于气之理,必需要在气上见理。王夫之看重气对形上之道与理的开显作用,即形上之道、理虽然对形下的气与器有着制约和约束作用,但如果没有气的存在,也就没有具体的凝聚为人的道德理性的仁义道德的存在。质言之,道、理都必须需经由气与器来呈现及彰显其实际价值,所以,理气不离,道器不离。在气化宇宙论上,王夫之以万事万物为形上本体之发用流行。太极虽虚却能化生万物而周游不碍,故又可称之为神。天地之化,是太虚之理的神妙,故而,王夫之把气之化又称之为“神化”。就气化宇宙论而言,万物都发生于太极阴阳二气变合之后,因此,就道器、理气、性气的关系而言,道、性、神必须在气上才得显现。在气化人性论上,王夫之认为,性从本源上看,源于形上太虚之气,从性的实现上看,则是要气化以后才能落实,故而,不能脱离气言性。王夫之从气化论出发,认为性即是气之理,形上的太虚絪缊虽然理气俱备,但其无形无象,只有在气化之后,理气才能为人所见。而这个气化过程,实际是太和絪缊之气“一本化万殊”的过程。即是说,人与万物之质都是有限的、具体的气,其中的性也是因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换言之,“性”意味普遍的“天理”分凝于万殊之质中所成,而具体的形质也预示着气的限定,所以万殊不可复归于一。王夫之不同于程朱将人之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重人性论,而是通过“继善成性”和“性日生日成”的思想,力图将人性中形而上的超越成分建构在现实的气质之中。
王睿[6](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范五三[7](2019)在《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友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教育与引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与基本内容,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与职责担当。就当前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现实问题看,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衍生的“友善缺失”、“道德冷漠”和“道德失范”等现象,益发成为了社会关注和反思的焦点。在多样性价值纷扰中,友善价值观的提出为解决大学生友善缺失乃至道德失范问题提供了价值参照和目标导向。大学生友善价值观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心理态度、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如何从当代大学生现实诉求着手,以友善价值观引领回应他们在社会实践交往中的真实困惑,探寻切实可行的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路径和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问题域”,具有理论解析的必要性与实践探索的紧迫性。从根本上说,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之道,应在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进行整体性研究和系统性建构。为此,研究需从理论溯源、现状分析、规律机制、路径方法等方面加以阐释。在理论溯源方面,从友善价值观的概念界定和历史考察出发,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善恶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友善价值观中国化发展提供理论渊源,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奠定理论根基。在现状分析方面,在对当前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知行现状展开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全面的归因分析和根源性探究,进而以前瞻性视角探索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方法路径。研究建基于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既注重对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规律与机制分析,又注重从方法创新和路径建构展开实践性探索,试图实现学理分析与对策探讨的融合,旨在解决友善价值观“内化”和“外化”问题,提升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实效性。友善价值观引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对建立新型人际友善交往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这一工程最终需要引导载体并强化理论涵养,将友善价值观的话语予以大众化、具象化和通俗化呈现;这一工程吁求建立整体性的友善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与制度规约体系,为凝聚崇德向善正能量,营造良性互动环境。从方法体系意义上,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走向实践过程中,应从小处着手和大处着眼,要格外注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友善价值观的情感体验,同时要坚持政府主导、学校组织、社会支持、家庭教育和大学生个体自觉涵育相结合,进而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创新思路与合力效应。
熊治东[8](2019)在《社会信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信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与他者关系的自觉重塑和主动调适,是人们之间基于特定的利益诉求和相互信任而产生的互惠性合作关系。随着当代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度发展,社会信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增进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现实来看,违约失信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有鉴于此,迫切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回应社会信用面临的现实难题,探析社会信用的现实价值及其演化机制,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寻合理的路径。正是依循这一基本思路,文章共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前言。本章首先强调了社会信用在当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全面分析了对社会信用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在厘清国内外关于社会信用的研究现状基础之上,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上的评述,指出了过去关于社会信用的研究在理论深度、研究视野以及研究范式等方面存在着若干不足。以此为前提,进一步论证了从哲学的维度对社会信用问题进行理论探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紧接着阐明了基本的研究思路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信用理论的思想溯源。无论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还是在西方的思想背景中,信用思想都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共有现象。总体而言,信用思想的孕育、演化和发展与所在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环境等紧密相关。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形成了重人伦、讲义理、轻契约的信用文化。就西方社会来说,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宗教传统,促进了契约精神的出场,使得西方信用思想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痕迹。而马克思的信用思想则着重探讨了信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对信用一般本质的揭露、信用与资本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信用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功能的揭示,深度剖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运作机制和内部秘密,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本性。第三章:社会信用的基本规定。通过对“信用”、“失信”、“社会信用”进行词源上的考察和哲学上的释义与界定,澄清了“社会信用”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区分了“社会信用”与“社会信任”、“社会信誉”、“社会诚信”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社会信用度”这一判断和评价社会信用现实状况的概念,并就“社会信用度”的基本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信用的复杂主客体关系、社会信用的内在层次、社会信用的时间维度等方面考察了社会信用的基本结构,详细阐述了社会信用蕴含的主要特征、基本功能和现实价值。第四章:社会信用的历史演进。社会信用不是当代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都具有的现象。因而,有必要从历史的维度对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信用形态进行归纳和总结,由此探寻社会信用的演进规律。本文认为,在原始社会阶段,社会信用主要局限在特定地域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血缘-地域型社会信用。在农业社会阶段,社会交往的扩大化和社会分工的逐步发展,道德伦理和身份等级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形成了伦理-身份型社会信用。在工业社会阶段,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契约精神的诞生,而契约的实现需要以制度为支撑,由此形成了契约-制度型社会信用。在信息社会阶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交往主要以虚拟的方式展开,任何不良行为都可能被信息技术记录和传播,迫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信用,形成了虚拟-自觉型社会信用。第五章:社会信用的现实境遇。本章主要探讨了社会信用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从现实境遇的维度对社会信用进行观照与审视。本文认为,社会信用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其一是数字的异化及其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数字直接影响着社会信用关系的形成、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和社会信用的实现,而数字异化带来的数据失真、数据偏见必然会社会信用造成负面影响。其二是现代性的危机与风险。现代性推崇理性至上和理性万能,强调理性的工具维度,弱化理性的价值维度,极易诱发失信行为。此外,现代性对个人主义的崇拜和引起的全球化危机也对社会信用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三是道德践履的内在悖论。社会信用道德的“应然状态”和“实然处境”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主体的道德承诺与行动的多变性之间存在裂痕,道德原则的利他性和价值实现的利己性之间存在悖反的问题。第六章:社会信用的实践生成。任何社会活动都有自身的生成路径,社会信用也不例外。首先,从社会信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来看,社会利益关系是建立社会信用发生的现实基础,而社会利益关系形成的前提是人们能够自由地支配和处置自身的财产,即对财产拥有所有权,一旦丧失这种自由,社会信用关系就不可能得以建立。其次,从社会信用实现的路径来看,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决定着社会信用的范围、类型和层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社会信用的践履只有在社会实践进程中,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才能逐步得到实现和确证。再次,从社会信用建构的目标指向维度来看,社会信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培育社会信用美德,为实现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条件。第七章:新时代中国社会信用建设前瞻。改革开放以来,在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信用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逐渐形成,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以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为主导的社会信用评级和征信体系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信用的实现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社会信用建设发展晚、起点低,还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社会信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违约失信治理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完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社会信用预警体系、强化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予以解决。
孙柏林[9](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认为“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汤浩[10](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二、道德践履:孔子道德论的特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德践履:孔子道德论的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与意义 |
1.1.1 学术角度:“道德之意”对老子思想体系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
1.1.2 现实角度:老子的“道德之意”具有根基性意义和范导性作用 |
1.2 综述与反思 |
1.2.1 以往的老学研究 |
1.2.2 以往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研究 |
1.3 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文献说明 |
第2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时代背景 |
2.1 天下失序 |
2.1.1 失序的世象:欲望脱缰与生命异化 |
2.1.2 失序的实质:“德衰”与“礼坏” |
2.1.3 失序的影响:“崩坏”与“突破” |
2.2 老子反思既有秩序:以“德-礼”体系为核心 |
2.2.1 周德与天命 |
2.2.2 礼制与宗法 |
2.2.3 人文理性与强力秩序 |
2.3 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以“周德”为参照 |
2.3.1 道德反思:“失道而后德” |
2.3.2 政治批判:“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2.3.3 人性觉醒:“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 |
第3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 |
3.1 历陈古今之变的史官出身 |
3.1.1 史官之学 |
3.1.2 史官之术 |
3.2 本源天地之始的宇宙图式 |
3.2.1 巫与无 |
3.2.2 易与道 |
3.3 由“命”而“道”的转化 |
3.3.1 天命信仰 |
3.3.2 天道自然 |
第4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 |
4.1 老子的思想前提 |
4.1.1 玄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与根源性 |
4.1.2 玄览:“知常曰明” |
4.2 老子的思维路径 |
4.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4.2.2 推天道以明人事 |
4.2.3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4.3 老子的致思之旨 |
4.3.1 天之道 |
4.3.2 人之德 |
第5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具体意涵 |
5.1 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看“道德之意”:“道生之” |
5.1.1 “道”之考释:至上之“导”与生命之“(?)” |
5.1.2 本根之道:“道”为“天地根” |
5.1.3 生化之道:道生万物 |
5.1.4 存有之道:“道者,万物之奥” |
5.2 从道与德的关系看“道德之意”:“德畜之” |
5.2.1 “德”之字源解析 |
5.2.2 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
5.2.3 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5.3 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价值:自然 |
5.3.1 “自然”辩义:生命的自觉 |
5.3.2 自然的主体:“万物之自然” |
5.3.3 自然的根基 |
5.4 老子“道德之意”的实现原则:无为 |
5.4.1 “无为”的涵义 |
5.4.2 “无为”的实现 |
5.4.3 “无为”的意义 |
第6章 结论 |
6.1 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
6.2 老子“道德之意”的形上内蕴:“人之为人” |
6.3 老子“道德之意”的现实关切:根基与范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 |
第一章 “良知论”与“自由意志说” |
第一节 王阳明与“良知论” |
一、“良知论”的形成 |
二、“良知论” |
第二节 康德与“自由意志说” |
一、“自由意志说”的形成 |
二、“自由意志说” |
第二章 道德的先天根据 |
第一节 道德的先天根据 |
一、“良知”的先天性 |
二、“自由意志”的先天性 |
第二节 “良知”的内在性与“自由意志”的超验性 |
一、“良知”的先天而内在,“自由意志”的先验而超验 |
二、“天人合一”的“良知”,“主客二分”的“自由意志” |
第三章 道德的修养与教育 |
第一节 道德的修养与教育 |
一、道德的修养 |
二、道德教育 |
第二节 实践的历练与理性的训练 |
一、多维的方式与单向度的理性 |
二、实践的历练与理性的训练 |
第四章 道德的至善境界 |
第一节 道德的至善境界 |
一、“万物一体之仁” |
二、“德福一致” |
第二节 德性与幸福 |
一、德性优先 |
二、禁欲主义的倾向 |
第三节 德性与幸福的和谐 |
第五章 道德哲学的“人性论” |
第一节 王阳明论人性 |
第二节 康德论人性 |
第三节 人性论的辨证 |
一、人性的结构:善恶同体或善恶共居 |
二、人性的本质:自然的善与自由的善 |
第六章 道德哲学的“动机论” |
第一节 “动机论”的道德学说 |
第二节 “动机论”的困难 |
第三节 道德的自律与他律 |
一、社会性的责任与理性的责任 |
二、完全的自律与不完全的自律 |
结语“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和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良知”本体论 |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
三、“致良知”功夫论 |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
一、道德理想缺失 |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
三、德性德行短缺 |
四、生活实践缺乏 |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
一、时代性 |
二、开放性 |
三、大众化 |
四、化人育人性 |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王夫之气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关于中国传统气论的研究 |
(二)关于王夫之气论的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写作难点 |
第一章 王夫之气论的理论渊源 |
1.1 中国文化中的气论传统——宏观背景 |
1.1.1 气为万物之本 |
1.1.2 气分阴阳 |
1.1.3 气含道德、生命 |
1.2 王夫之气论与易学哲学——直接理论渊源之一 |
1.2.1 王夫之的易学观 |
1.2.2 王夫之易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
1.2.3 王夫之气论与其易学哲学的关系 |
1.3 王夫之气论与张载哲学——直接理论渊源之二 |
1.3.1 天与性一也 |
1.3.2 性者,神凝于人 |
1.3.3 存神以尽性,复健顺之本体 |
1.3.4 贞生死以尽人道 |
1.3.5 王夫之对张载哲学的继承与发扬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气与本体论(一) |
2.1 太虚 |
2.1.1 “太虚”概念的发展 |
2.1.2 王夫之从体用论上对佛老的批判 |
2.1.3 以“显隐”代“有无” |
2.2 太和、太极 |
2.2.1 太和 |
2.2.2 絪缊本体 |
2.2.3 太极 |
2.2.4 太极与显隐 |
2.2.5 太极本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与本体论(二) |
3.1 气与天 |
3.1.1 对理之天的批评 |
3.1.2 天者,资始万物之理气也 |
3.1.3 天无体,用即其体 |
3.1.4 由用见体 |
3.2 道器与理气 |
3.2.1 显隐皆有 |
3.2.2 道与器 |
3.2.3 理与气 |
3.2.4 道理有别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与宇宙论 |
4.1 气与神化 |
4.1.1 理、气、神 |
4.1.2 神与道 |
4.1.3 气与诚 |
4.2 气之屈伸 |
4.2.1 气之屈伸而成万物生死 |
4.2.2 阴阳有别 |
4.2.3 阳为主导 |
4.3 气化与心知 |
4.3.1 气化与神知 |
4.3.2 气化与成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与人性论 |
5.1 性乃气所固有 |
5.1.1 性气合一 |
5.1.2 一本万殊 |
5.1.3 性以质殊 |
5.2 性者,天人授受之总名 |
5.2.1 理凝成性 |
5.2.2 理欲皆性 |
5.2.3 性日生日成 |
5.3 气与善恶 |
5.3.1 宋儒论气与善恶 |
5.3.2 王夫之善恶论 |
5.3.3 继善成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
二、研究综述 |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问题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与“理学” |
(二)宋代理学家 |
(三)道德养成 |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友善价值观的内涵阐释与时代解读 |
第一节 友善价值观释义 |
一、友善的辞源探究 |
二、价值观的内涵 |
三、友善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与结构 |
第二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内涵阐释 |
一、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内涵 |
二、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特征 |
三、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功能 |
第三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时代解读 |
一、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时代背景 |
二、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价值维度 |
三、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目标定位 |
第二章 友善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恶思想的历史考察与理论贡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恶思想的历史考察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恶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善恶思想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友善价值观的中国化发展 |
一、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友善价值观 |
二、改革开放以来友善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 |
三、新时代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新际遇与新向度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特质 |
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二、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三、阶级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知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背景与样本分析 |
一、调查背景 |
二、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知行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认知的总体情况 |
二、大学生友善价值行为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大学生对开展友善价值观教育的认识与评价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 |
一、研究假设与模型建构 |
二、分析技术 |
三、研究结果与假设验证 |
四、调查启示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困境的成因 |
第一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问题聚焦 |
一、价值目标的层次化 |
二、价值认知的多元化 |
三、价值取向的理性化 |
四、价值实现的实用化 |
第二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困境分析 |
一、友善价值观践行主体意识的淡化 |
二、友善价值观践行外部环境的制约 |
三、友善价值观践行伦理权威的弱化 |
四、友善价值观践行机制面临的难题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规律和机制 |
第一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规律 |
一、友善价值观引导主客体的交替与互动规律 |
二、友善价值观引导过程的有机性与渐进性规律 |
三、友善价值观功能的规范性与引导性相契合规律 |
第二节 高度重视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机制 |
一、明确友善价值观引导的目标机制 |
二、健全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动力机制 |
三、完善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运行机制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载体和路径 |
第一节 创新友善价值观引导载体,丰富友善价值观呈现方式 |
一、拓展文本载体,实现友善价值观引导语言的通俗化 |
二、运用管理载体,实现友善价值观引导方法的生动化 |
三、依托活动载体,实现友善价值观引导形式的大众化 |
四、融合媒介载体,实现友善价值观引导内容的具象化 |
第二节 优化友善价值观育人环境,汇聚友善价值观教育合力 |
一、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建构友善价值观引导教育体系 |
二、重视家庭教育的起始地位,把握友善价值观引导正确方向 |
三、延伸社会教育大课堂氛围,改善友善价值观引导外部环境 |
第三节 发挥友善价值观实践效用,夯实友善价值观养成体系 |
一、弘扬友善行为文化,整合友善价值文化资源 |
二、激发友善知行需求,强化友善价值理念认同 |
三、强化友善践行意志,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效用 |
第四节 营造友善价值观践行氛围,拓宽友善价值观引导思路 |
一、优化校园友善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导向作用 |
二、加强法治文化氛围营造,引导崇德向善良好环境 |
三、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巩固友善思想文化阵地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社会信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难点与研究创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信用理论的思想溯源 |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用思想 |
2.1.1 重农抑商的社会文化传统 |
2.1.2 以伦理为本位的信用模式 |
2.2 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信用思想 |
2.2.1 信用思想的宗教传统 |
2.2.2 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
2.2.3 信用思想的契约化转向 |
2.3 马克思信用思想的历史考察 |
2.3.1 马克思信用思想的理论基础 |
2.3.2 马克思信用思想的主要内容 |
3 社会信用的基本规定 |
3.1 社会信用的哲学释义与界定 |
3.1.1 信用的词源学考察与格义 |
3.1.2 社会信用基本内涵的界定 |
3.1.3 社会信用度及其影响因素 |
3.2 社会信用与相关概念的辨别 |
3.2.1 社会信用与社会信任 |
3.2.2 社会信用与社会信誉 |
3.2.3 社会信用与社会诚信 |
3.3 社会信用的基本结构的探析 |
3.3.1 社会信用的构成要素 |
3.3.2 社会信用的内在层次 |
3.3.3 社会信用的时间维度 |
3.4 社会信用的特征、功能与价值 |
3.4.1 关于社会信用的特征分析 |
3.4.2 社会信用的功能及其价值 |
4 社会信用的历史类型 |
4.1 原始社会中的血缘-地域型社会信用 |
4.2 农业社会中的伦理-身份型社会信用 |
4.3 工业社会中的契约-制度型社会信用 |
4.4 信息社会中的虚拟-自觉型社会信用 |
5 社会信用的现实境遇 |
5.1 数字的异化及其挑战 |
5.1.1 大数据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
5.1.2 大数据与社会信用关系透视 |
5.1.3 数字异化对社会信用的挑战 |
5.2 现代性的危机与风险 |
5.2.1 现代性内涵的历史演变与疏义 |
5.2.2 现代性危机对社会信用的影响 |
5.3 道德践履的内在悖论 |
5.3.1 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再探 |
5.3.2 社会信用道德认同的价值 |
5.3.3 社会信用道德践履的悖论 |
6 社会信用的实践生成 |
6.1 社会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
6.1.1 利益关系是社会信用形成的根本原因 |
6.1.2 任意支配自身财产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
6.2 社会信用实现的机制探析 |
6.2.1 生产实践是社会信用变迁的动力基础 |
6.2.2 社会交往是社会信用关系拓展的途径 |
6.3 社会信用建构的目标指向 |
6.3.1 促进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行 |
6.3.2 培育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美德 |
7 新时代中国社会信用建设前瞻 |
7.1 中国社会信用建设的成就回顾 |
7.1.1 社会信用已成为普遍的共识 |
7.1.2 社会信用制度体系逐步建立 |
7.1.3 社会信用环境发生极大改变 |
7.2 中国社会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 |
7.2.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
7.2.2 社会信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
7.2.3 社会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
7.2.4 对违约失信的治理力度不够 |
7.3 中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前景展望 |
7.3.1 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体系 |
7.3.2 完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 |
7.3.3 建立社会信用预警体系 |
7.3.4 强化社会信用监管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 |
一、问题意识 |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
二、理论视域 |
第二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第三节 文本 |
一、文献资料 |
二、考古材料 |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
第一节 “德礼”体系 |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
第二节 “天道”体系 |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
本章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10)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
6.3 湘军创制评析 |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道德践履:孔子道德论的特质(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D]. 张佩荣. 吉林大学, 2021(01)
- [3]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研究[D]. 唐锦锋. 湖北大学, 2021(01)
- [4]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5]王夫之气论研究[D]. 林青. 河北大学, 2020(08)
- [6]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研究[D]. 范五三.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社会信用论[D]. 熊治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10]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