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制度的存在价值在于制度能满足社会的特定需求,法律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客观需要。调解制度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不仅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直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时代背景的变迁,一个具体制度必然应紧随时代变化的步伐,要让调解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我们必须对这一制度的功能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法院调解制度的功能解析,探寻法院调解制度发挥作用的真谛,进而为我们新的制度设计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实现司法“和谐”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第一章是从理论对法院调解功能进行分析。法院调解制度不同于一般的调解制度,就在于法院调解是指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权益的纷争进行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因此使得法院调解制度具有四个特征,即在程序设计上不可与法院诉讼程序分离的内置性,在纠纷处理上的灵活性,尊重当事人意志的自主性,以及解决纠纷的彻底性。通过考察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功能,我们可以发现法院调解制度的终极功能就是纠纷的解决,但必须注意到调解制度特有的秩序维持功能和有效权利实现功能。这也导致法院调解与审判在制度功能上的差异。法院调解的终极价值趋向更为强调秩序价值,审判的终极价值趋向更为强调正义价值,进而导致审判对自由价值的尊重程度要弱于调解。制度功能的实现都是有条件的,法院调解制度功能实现的必须依赖于制度的终极消费者(参与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理性,离不开支撑其运作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必须依赖于制度的静态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法院调解制度的良性动态运行。日本学者棚濑孝雄的调解制度理论为我们分析法院调解制度的类型与功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法院调解同样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且各有其特有的优先功能定位,包括以寻求正确的法律解决为首要目标、以降低发现正确解决纠纷所需要的成本为首要功能的判断型调解,以实现当事人喜好的解决为首要目标、以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为基本功能的交涉型调解,以实现法律上是正确的解决为要旨、以恢复共同体内部秩序为基本功能的教化型调解,和强调当事人选择自己喜好的纠纷解决与共同体内部制度的恢复的治疗性调解。第二章是用历史的方法考察我国法院调解功能的历史沿革。通过对中国古代“衙门”的调解制度的形成和历史形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衙门”调解的首要的基本功能是维持秩序,其次是通过调解制度对百姓的教化功能。基本功能之外,中国古代“衙门”调解制度还有些不可忽视的辅助功能,包括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维护,以及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的功能。考察中国古代的“衙门”调解更值得我们关心的是调解制度所赖以存在的社会人文基础,真正中国古代特有的“诉讼”文明理念才导致调解制度才形成和发展。而通过对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历史考察,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现代法院调解制度在功能定位上从强调其政治功能到注重其法律功能的重大转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考察法院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为我们掌握充分发挥法院调解制度功能的调解,同时也为我们分析现有法院调解功能发挥存在缺陷的原因提供了借鉴。第三章主要是对我国现有法院调解制度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我国现有的法院调解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主要存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两方面原因。制度方面的原因包括:“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作为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弱化了调解制度的功能,允许当事人反悔权的制度设计破坏了调解的效率功能,在制度设计上还存在缺少对调解过程保密性的程序设计、对调解的监督和处罚规定并不完善、程序设计过于粗放等诸多缺陷。而动态的调解制度运行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法官对调解制度的偏好,进而导致“以调压审”、“久调不决”等有违悖于调解制度根本目标的现象层出不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解决我国现有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上述各种问题,我们有必要考察国外类似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设计。本文的第四章考察了日本法院调停、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法院调解制度及其功能,重点考察了日本和美国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台湾地区法院调解制度具体制度设计,并将这些制度与我国现有的调解制度做了一些比较。第五章对我国法院调解功能实现的路径的分析,首先对我国学术界有关调解制度的存废之争做了一番梳理,进而提出有必要对我国法院调解的功能重新定位,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应当发挥的基本功能包括秩序维持功能、有效权利保护功能、法制教育功能。同时提出了设计我国调解制度的多元化模式思路,即结合案件纠纷对纠纷解决方式的不同价值需求来选择具体的调解模式,确定各种调解模式在解决纠纷上所具有的特长和优势,以发挥法院调解制度的功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家事审判改革中的法院调解制度——兼谈其在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下的定位[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法院调解制度的法理学分析[J]. 法制博览 2017(24)
- [3].论人民法院调解制度[J]. 法制博览 2017(21)
- [4].论法院调解制度中法官调解技能的提高[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5].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构想[J]. 经贸实践 2015(10)
- [6].法院调解制度之完善[J]. 人民论坛 2014(26)
- [7].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与完善[J]. 法制博览 2015(11)
- [8].关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5(19)
- [9].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缺陷及立法完善[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15)
- [10].试析法院调解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J]. 法制博览 2015(31)
- [11].探究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J]. 中国民商 2018(10)
- [12].浅谈法院调解制度的合理性[J]. 山西青年 2017(19)
- [13].公权力支配下的法院调解制度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9)
- [14].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J]. 商 2013(24)
- [15].论法院调解制度的立法完善[J].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2(00)
- [16].浅谈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 青年与社会 2013(09)
- [17].试论法院调解制度[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0)
- [18].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新课程(下) 2011(09)
- [19].对法院调解制度重构之设想[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03)
- [20].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3)
- [21].我国民事诉讼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及完善[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7)
- [22].法院调解制度重构探讨[J]. 长春大学学报 2013(09)
- [23].中国与美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2(01)
- [24].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出路[J]. 法制与社会 2012(06)
- [25].我国法院调解制度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其改良构想[J]. 商品与质量 2012(S5)
- [26].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9)
- [27].改革和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思考——从比较法的角度[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3)
- [28].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J]. 商品与质量 2012(S7)
- [29].日本法院调停制度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比较[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4)
- [30].浅议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