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旅游规划研究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旅游规划研究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论文摘要

旅游业是一个前景看好的产业,其总产出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4%,全球就业人数大约达到两亿人,并且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几年中,旅游业将持续增长。旅游业涉及的范围很广,综合性很强,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表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环境的改变和传统文化的变迁,这在民族旅游地表现得尤为明显。正是由于旅游的这种特征,一部好的旅游规划对旅游地的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了以草原生态和蒙古族民俗风情为主要吸引力的正蓝旗旅游区为田野点,通过调查分析该地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旅游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对现行的旅游规划做出了比较细致的评价,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以人类学的眼光为出发点,提出若干参考意见,以期对正蓝旗这样的民族旅游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围绕上述目的,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全文的引言,对研究背景、方法、思路做了交代,为正文的展开做了铺垫。第二部分对研究地点的旅游资源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包括宏观背景介绍、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笔者以人类学和旅游规划理论的结合点来阐明人类学理论、方法对旅游规划的意义。第四部分从具体的旅游规划文本入手,以上一章的理论为指导对这一规划进行了评价。第五部分笔者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民族旅游地旅游规划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第六部分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重申了笔者的观点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出发对旅游规划特别是民族旅游地的旅游规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在目前区域旅游规划的研究中还很少涉及,希望可以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点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正蓝旗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 第一节 宏观背景概述
  •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SWOT分析
  • 第二章 人类学与旅游规划
  • 第一节 旅游规划理论与人类学研究的交叉
  • 第二节 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旅游规划的意义
  • 第三章 正蓝旗旅游规划及评价
  • 第一节 正蓝旗旅游规划内容简介
  • 第二节 对正蓝旗旅游规划的评价
  • 第四章 民族旅游地旅游规划的人类学视角
  • 第一节 以环境为导向的旅游规划
  •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多元文化视野
  • 第三节 合作与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 2008(32)
    • [2].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 [3].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探讨[J]. 标准科学 2015(03)
    • [4].民族旅游的本质和特点[J]. 现代商业 2008(23)
    • [5].民族旅游扶贫二十年回溯与展望[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5(03)
    • [6].浅议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07)
    • [7].论民族旅游发展中的族群记忆保护与传承[J]. 商业时代 2009(24)
    • [8].影响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分析——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01)
    • [9].社区参与民族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以夏河县为例[J]. 甘肃科技 2012(21)
    • [10].试论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的现代调适[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1].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进展述评[J]. 江苏商论 2016(07)
    • [12].民族旅游的定义及内涵[J]. 现代商业 2008(20)
    • [13].民族旅游中的“双向审美”及其影响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4].论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J]. 学术论坛 2011(03)
    • [15].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J]. 现代交际 2016(12)
    • [16].民族旅游的媒体表征——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宣传片为例[J]. 旅游论坛 2016(06)
    • [17].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与角色定位研究——以赫哲族为例[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4(02)
    • [18].论山区小规模民族村落旅游的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1)
    • [19].民族旅游时空中的少数民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嬗变——以山江苗族女性为例[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0].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J]. 贵州民族研究 2009(01)
    • [21].关于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复兴的思考——《Tourism and cultural revival》读书笔记[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08)
    • [22].民族旅游中“饮食符号”的二元象征表达[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2(08)
    • [23].再论民族旅游中的目的地文化变迁问题[J]. 现代商业 2008(09)
    • [24].文化展演与游移的边界:以湘西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25].对民族旅游与弘扬中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2)
    • [26].论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模式[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2(10)
    • [27].民族旅游开发地的社会分层结构分析[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8].民族与旅游:新碰撞,新交融[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5(03)
    • [29].民族旅游的困惑与选择——中国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能否双赢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6)
    • [30].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探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标签:;  ;  ;  

    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旅游规划研究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